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人才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武汉人才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人才资源开发创新研究罗兹曼认为:“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在影响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与人力资源开发。在邓小平看来,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人才,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毫无疑问,我国潜在人力资源得到成功开发之际,必是泱泱大国腾飞之日,也是中华民族雄居世界民族之林之时。
武汉人才资源开发创新研究_科技促进发展

武汉人才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罗兹曼认为:“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1]在这场社会变革中,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仅社会现代化需要人来推动,而且社会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武汉市作为我国的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在我国现代化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影响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与人力资源开发。

一、武汉市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无疑是由人来推动的。人是城市现代化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和利益主体,同时也要承担现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风险。显而易见,由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品质和素养的人来推动现代化,实际上决定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一)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体

A.英克尔斯认为: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国民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发生了转变,形成了现代的人格,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机构中的行政人员都获得了人格的现代性,这个社会才能称作是真正的现代社会。否则,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制度和观念,即使发动了经济起飞,也不会有自我持续和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化。[2]英克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没有这样一个前提,实现社会现代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不难想象,在一个落伍于现代社会、试图追赶现代文明的传统社会,由一批具有传统思想、传统观念、传统心理和传统行为方式的人来搞现代化,且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能自觉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嬗变,那么这种现代化只能是一种奢望或以失败而告终。例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它不仅是一种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文明观,而且也是科学的生存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能给子孙后代的需求构成危害;不仅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且追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不论是对于现代化的先行社会,还是对于现代化的后来者而言,可持续发展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代观念。倘若在一个正在积极推进现代化的城市,人们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观,无视可持续发展这种人类的根本利益,仍沿袭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发展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必然使现代化的过程事倍功半,为城市现代化付出高的成本和代价。A.英克尔斯曾断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那么失败和畸形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3]在这种意义上,一个城市的广大市民如果不能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诸方面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变,亦即不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格和现代品质,这个城市就不可能成功地从发展相对滞后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城市之列。因此,城市现代化要紧紧抓住人这个主体,武汉市的现代化必须是由现代化的人来推动的。

(二)人力资源是城市现代化的首要资源

城市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从人力资源的特性看,它不同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等一般的生产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量的1/5。然而,人口本身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只是潜在的、待开发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人口之所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沉重负担,其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过多并超过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人口素质较低和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并不差,但人均指标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大陆人口有12亿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我国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大约是8亿多人;我国目前在校学生有2亿之众,教育规模占世界教育总规模的25%,但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6年,教育投入约占世界年度教育投入的2.5%;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 000亿美元,进入世界前10名,但人均GDP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口数量过多导致的社会问题远不止这些,不仅束缚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从另一方面看,人口众多又使我国具有开发人力资源潜在优势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人力资源是我国最为丰富且可以开发的潜在资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大优势。事实上,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他认为:我国潜在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在邓小平看来,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人才,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源不论是从战略上看还是从现实上看都更为关键,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同样作为生产要素的其他资源。毫无疑问,我国潜在人力资源得到成功开发之际,必是泱泱大国腾飞之日,也是中华民族雄居世界民族之林之时。城市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先行一步,而在城市发展的诸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城市现代化的首要资源。

(三)城市现代化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它们在终极目标和实现途径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提出的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好发展图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所作发展和创新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辩证关系,即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二是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创造的良性循环机制,即它们是一种正相关作用;三是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过程的同步性,即它们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四是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即以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在新世纪的历史背景下,江泽民同志以上论述的意义和价值有如下几点:首先,为我们确定了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这无疑是一个有关人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也是一个难度更大的目标;其次,提出了评价新世纪改革与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的全面发展”标准,这显然是一个更高水平的标准,也是一个更为严格的标准;再次,提出了在新世纪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显然是一个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过程,也表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在新世纪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即“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始终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协调。江泽民同志还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的逻辑关联,并将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起来。他指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由此可见,不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都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城市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人的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

二、人的现代化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创新

人力资源是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首要资源。城市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通过人力资源开发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尤其是培养和积聚大批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是决定武汉市现代化进程及成败的关键。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开发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及人力资本投资,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推进现代化并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经验。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资本可大致分为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物力资本是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诸如投入生产过程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以及资金等;人力资本是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诸如劳动者的知识、素质、技能和体能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向纵深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从经济发展史看,关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探索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亚当·斯密将教育和培训支出看作同物质资本一样,也是可以有回报的一种投资。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明确指出:“在所有投资中,最大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他也认为“知识是生产发展的最大动力”。当然,现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以西屋多·W.舒尔茨为代表,他正是由于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性研究以及获得的科学成就,戴上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舒尔茨等人的理论创新及科学贡献在于:从劳动力要素的角度,系统探讨人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并明确指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刺激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富裕的根本所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力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他甚至预言:“人类的未来不是被空间、能量和耕地事先注定的,它将决定于人类的智慧发展。”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划为五个方面:一是医疗保健费用,这种投资直接影响人的寿命、力量和精力等;二是企业培训费用,这种投资直接影响企业职工的技能和素质;三是学校教育费用,这种投资既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成本,也包括学生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因上学所放弃的收入;四是成人学习费用,这种投资是企业、组织以外的学习费用;五是迁移费用,这种投资包括个人及家庭为发展而迁移所需要的费用。从我国对舒尔茨等人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介绍及应用看,多倾注于培训和教育,而对健康及迁移等方面重视不够。事实上,在舒尔茨等人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中,它们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应该受到同样的重视。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引起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进而又促进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概括而言,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有这样的几个要点:人力,即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人力的取得要付出代价,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各种社会稀缺资源,人力是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是人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所必须付出的各种货币形态的投资,其结果是将货币资本或财富转换为人的知识和能力形态,使人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是获得投资收益,且这种收益率要远高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投资。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一些规定性:首先,是目的性,即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服务于一定的目的,不论投资主体是政府还是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收益;其次,是综合性,即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都不是单一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同时有很大的覆盖面;再次,是时代性,即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或基本适应时代的需要;再次,是叠加性,即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是积淀累进的,不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会不断有收益。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人的现代化乃至城市的现代化都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二)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按照武汉市21世纪上半叶的发展战略,其发展定位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5年时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华中和长江中游经济区的主要发展极,成为我国重要的新经济增长中心;第二阶段是用10~15年的时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开放型、多功能中心城市,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阶段是用30~50年的时间,把武汉初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武汉市要在2015年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其现代化的任务繁重且十分艰巨。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无疑是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在推进城市现代化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加快自身的现代化,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人的现代化进程不仅要与武汉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而且要适当地超前于城市现代化进程。

从武汉市目前的情况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已重视到人的现代化问题,并且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武汉市初步确定了人才开发理念,初步形成了人才竞争机制,基本建成了一支覆盖众多领域的人才群体队伍。截至2000年底,武汉地区人才总量超过80万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大专学历以上者占62%,专业技术人才有45万人。武汉地区的高级人才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3名,各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 300多名,还有一大批享受国务院及地方特殊津贴的专家。武汉市人才总量5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8.9万人,占武汉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4.2%;在“九五”期间,武汉市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0多万人次;启动了“213人才工程”等高级专门人才培训计划,培训高级专门人才5 000多名;年均培训和考试企事业单位技师4万多人。在“九五”期间,武汉市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截至2000年底,社会力量办教育机构518个,其中学历教育136个,非学历教育382个。经过多年建设,武汉市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区域性的中国武汉人才市场为核心的人才市场网络系统。1999年,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吸引、用好人才,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城市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在武汉市面向21世纪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中,将人力资源作为武汉发展的“第一资源”,将人力资源开发工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工程”,着眼于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增长,调整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分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市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武汉市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仍不相适应,人的现代化问题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日益凸显。

一是在人才观念方面,不论是武汉市的政府、社会还是个人,对人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本投资重要性的认识未完全到位,对人力资源是武汉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没有真正形成社会共识,在人才价值观、人力资本技术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二是在人才培训方面,武汉市在人才培训的投资力度不够,许多企事业单位没有将人才纳入自己正常的、必须的工作及其预算,只看到人才培训的支出,看不到人才培训的收益。同时,人才培训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强制性不够,人才培训的效果未能充分体现。三是在人才使用方面,武汉市存在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的现象,人才使用机制不活。一方面缺乏某些领域的专门人才,有些领域甚至奇缺;另一方面,一部分专门人才未能人尽其用,人才外流的现象仍然严重。四是在人才结构方面,武汉市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有些领域的人才相对过剩,有些领域的人才相对紧缺;有些领域的人才相对配置过高,有些领域的人才相对配置过低。五是在人才管理方面,武汉市人才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以及法制化程度比较低,社会中介组织对人才管理的参与相对滞后,与人才管理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不配套,人才市场的价格体系和市场行为不规范。这些都是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武汉市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并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力图占领面向未来的制高点。在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遵循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着力于人的现代化,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客观而论,武汉市在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能够继续创造竞争优势。武汉市是一个科教大市,具备形成科教强市的条件和基础。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武汉市已初步形成一个面向未来的终生教育体系和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截至2000年,武汉地区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75所,在校生18.8万人,其中:市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0所,在校生9.25万人。武汉地区共有普通高校30所,在校生25.2万人,其中:市属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59万人。武汉地区共有成人高校8所,在校生1.21万人。武汉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优势尤其明显。按照《中国统计年鉴1999》提供的数据,全国高等学校总数为1 022所,湖北省有54所,武汉地区有34所(不包括海军工程学院、军事经济学院、雷达学院、二炮指挥学院等军队院校)。武汉地区拥有的高等学校数,分别超过了天津、浙江、江西、重庆和福建等16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数;武汉地区拥有高等学校教职工5.5万多人,分别超过了天津、湖南、广东、四川、山东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职工数;武汉地区高等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06万多人,分别超过上海、山东、陕西、河北、河南等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武汉地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9万人,分别超过了上海、天津、山东、吉林、广东等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武汉地区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1.9万多人,约占全国在校研究生的1/10。到2001年6月底,武汉地区拥有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7所,约占教育直属高等学校总数的1/10。不仅如此,武汉地区拥有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百年老校,新中国诞生以后建设的一批高等学校发展迅速,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并形成了宝贵的无形资产。这些客观存在的比较优势,为武汉市开发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面对未来的挑战以及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武汉市已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即逐步将武汉建设成为我国华中地区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多功能的现代化教育中心以及专门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并围绕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无疑为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及主要参照对象

从一个城市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看,从根本上来自于现代社会背景下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增长以及由此孕育催生的新的生产力。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正在对人类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管理以及人的现代化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更新了人类对现代化动力和源泉的认识,也使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面临新形势。

(一)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和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问题,而是一种现实问题;不是要不要经济全球化的问题,而是怎样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不是如何游离在经济全球化以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平等、公正、互惠、共赢、共存和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流动性,主要体现为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开放性,不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最落后的国家都势必被其所席卷;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渗透性,使世界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特征;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集约性,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单元和行为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互补性,主要体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本、知识和资源诸方面的互补;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依赖性,主要体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和资源的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垄断性,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异步性,主要体现为一定时期内存在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经济全球化表现为高度的风险性,会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和政治安全等问题。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将是科技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服务的全球化、经营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全球化。经济社会化既给人才资源开发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新科技革命是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之源。由新科技革命推动科技社会化、又以科技社会化作为知识经济先导的发展逻辑,为我们尽可能深刻地认识知识经济和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条新的线索和一个新的切入点。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无法比拟的,对现代化的影响极其深刻。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前锋扫过,科技社会化的浪潮随之兴起,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所谓科技社会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形成增长、转化和渗透等机制,深入到人类社会运行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社会化对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世界范围看,科技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知识的加速增长,反映出人类创造科技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可以无穷无尽地创造科技知识资源;二是科技向社会生产的加速转化,反映出人类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大大加强;三是科技向社会生活的加速渗透,表现为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四是科技思想及科学观念的默化潜移,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及观念财富价值;五是科技对社会管理的有力支持,表现为科技理论、方法及手段在社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六是科技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表现在科技有效促进人的现代化进程。从科技社会化的发展取向看,它是一个不可逆转、不断强化的过程,它导致了世界面貌的急剧变化,有效促进了现代化进程,造就了20世纪人类文明的辉煌,也奠定了人类迈向21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坚实基础。科技社会化既给人才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科技社会化浪潮向纵深发展之时,知识经济作为科技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初现端倪,并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按照OECD关于知识经济的论述,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它所涉及的知识是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行为科学知识。显而易见,知识经济与科技社会化密切相关,科技社会化是知识经济的先导,是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知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知识经济只有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及其科技社会化的背景下才能产生,并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形态。从世界范围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表明了科技社会化对知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看,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它建立在无穷无尽的、人类可以不断创造的知识资源基础上;知识经济具有可持续性,是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创新为核心,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社会能力决定的经济;知识经济以科技、教育为支柱,它始终建立在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相关知识服务为重点,代表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知识经济既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的新形势下,现代化的动力和源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武汉市的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带来了机遇。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的现代化进程,进而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二)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参照对象

武汉市要在2015年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人的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开发。武汉市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不仅要进行历时性比较,即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而且要进行共时性比较,即要有与他人的可比性,尤其是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比较。在共时性比较方面,武汉市应该与发达城市比,而不是与落后城市比,更不应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惰性思想。按照这种思路及武汉市城市发展定位,武汉市的人力资源开发应该以上海市为参照对象,并尽可能借鉴上海市以及其他城市的经验。之所以将上海作为参照对象,一是因为武汉市与上海市同为国内特大城市,而且美国未来学家麦金利·康韦(Mckinley Comway)1998年提出:武汉市在21世纪可能崛起并成为世界十大超级城市之一;二是因为武汉市与上海市同为滨江城市,前者在长江中游,后者在长江下游;三是因为武汉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学上海”的口号,明确将上海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城市;四是因为武汉市与上海市都提出了构筑人力(才)资源高地的目标及任务,只是在时间上后者先于前者;五是因为上海市是我国最发达城市之一,也是改革与发展的一片热土,其综合创新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有许多经验值得武汉市认真学习和创新。

上海市在1995年明确提出建设人才高地,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九五”期间,上海市共引进国内外人才10万多人,其中引进国内优秀人才2.6万多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5万余人,引进国外人力900多人次,其余为吸纳非上海生源大学毕业生。这些引进的人才注入上海人才群体新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上海市的改革与发展。在2001年5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上海市明确提出2005年要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和全国人才集聚中心,人才总量将达到137万,高级人才达到11万,海外人才超过7.5万;2015年上海市基本形成世界人才资源高地,人才总量达到198万,其中海外人才超过15万。

上海市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人才高地,将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对人才高地作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定性:人才分布的高密度、人才素质的高水准、人才结构的高对应、人才流动的高活力以及人才产出的高效益。为构筑人才高地,上海市确立了旨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六大战略,这些战略是:①人才国际化战略。其主要思路是人才资源要在世界范围内配置,人才要在国际上流动和跨国使用。这一战略的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人才构成国际化,即逐步适当提高外籍人口的比例,力争在2005年达到3%~5%,在2015年达到7%~10%;其次,是人才素质国际化,即上海市民应当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际人”;再次,是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即人才资源是全球共有的资源,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②人力资本提升战略。其主要思路是根据人力资本在新世纪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强化人力资本投资。这一战略具体而言是实行人力资本的超前投资,并获得人力资源开发的回报。到2005年,上海市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提高到5%左右(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届时上海新增就业人口平均文化水平要达到14年(大专毕业水平),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为落实好教育的基础,上海市在基础教育上将实行12年义务教育,并努力构筑终生教育体系。③人才资源集聚和辐射战略。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人才的集聚和辐射,使上海市成为全国人才集聚中心和世界人才高地。④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其主要思路是根据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同时,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入企业的机制。⑤人才价值实现战略。其主要思路是进一步推进经营者职业化和市场化,积极探索年薪制、期权股份制、特殊劳动贡献分红以及知识资本人格化等各种要素分配形式和激励制度。⑥人事改革领先战略。其主要思路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要求,通过改革坚决消除影响人才积极性的体制性障碍,确立上海市人力资源开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不断向亚洲和世界人才资源高地的目标迈进。

从上海市构筑人才高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看,确实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武汉市参考、学习和借鉴。

1.重视构建人才高地的理论探讨,并将理论切实贯穿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上海市构筑人才高地的行动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之上,而科学决策又以积极的理论探索和缜密的科学论证为前提,从而使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前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对人才高地的诠释是:人才高地不是指有多少博士、多少硕士,而应该是一个所有年轻人都愿意去的地方。这种诠释寓意深刻,人才高地不是一个数量概念,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优秀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向往的平台,一个优秀青年人才能够展现其创造才华的平台。青年代表着未来,青年是未来的创造者。应该指出的是,上海市是全国最早研究人才市场、建立人才市场的城市。

2.通过大胆改革陈规陋举,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上海市在确立人才高地建设战略后,改革了不适应人才引进的有关人事管理制度,为引进人才打开了方便之门。1997年,上海引进非上海生源大学毕业生突破万人。1999年,上海取消外地大学生留沪申请“黄蓝表”,只要找到用人单位均可办理入户手续,当年就有1.6万名非上海生源落户上海。同年,上海市在打破人才壁垒方面推出重要举措: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岁以下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到上海创业和发展均可办理调沪手续或工作寄住证。同年10月21日,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北京办事处正式成立。

3.人才资源开发与时共进,不断适时调整目标及策略。上海市在1995年提出构筑人才高地时,其人才高地仍局限于国内人才。根据形势发展和创造竞争优势的需要,上海市在新世纪伊始又将人才高地定位于“亚洲”和“世界”,并对构筑人才高地的规定性和战略进行了调整、充实。如在人才结构优化方面,按照上海市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人才结构按照“三二一”产业优先序,进行积极地调整和优化,不断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充分认识人力资本的极其重要性,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上海市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的超前投资来提升人力资本及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在教育投资及其产出目标方面,不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同时还具有国际可比性。通过构筑覆盖人生的终生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市民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上海市将不断夯实人才高地的基础,并形成国内外优秀人汇集的平台。可以说,上海市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是极有远见、极富想象力和极具经济头脑的。

5.人才资源开发紧紧围绕城市定位,大力推进人才的国际化。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上海市的发展定位,其人力资源开发始终围绕这种定位以及世界人才资源高地定位展开。上海市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按照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素质国际化和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的具体要求,在人才引进、人力资本投资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并提出上海人应成为高素质的“国际人”。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2001年以来上海在高等教育方面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办学方式,在引进境外大学合作办学的同时,上海高等学校也竞相走出国门开办分校,出现了抢占国际教育市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新趋势。上海市目前已有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20余所大学与海外的110余所大学合作办学。

武汉市的人才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源高地建设,应该充分借鉴上海市构筑人才高地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四、强化人才资源开发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加快武汉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确保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2015年前实现,必须大力推进人的现代化,并且首先着力于人力资源开发。借鉴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根据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应强化人才资源开发的创新。

(一)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方针,强化人才资源开发的创新性

武汉市应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知识资本化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精神,真正创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以及“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的社会环境。通过人才资源开发的创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推进城市现代化的持续动力。

(二)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的思想认识,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武汉市应充分认识未来社会的人力资源导向以及人才竞争白热化趋势,认识我国从资历社会向学历社会、能力社会不可逆转的演进,确立人的现代化在城市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及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并将这些认识和观念转化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开发与人的现代化、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要积极协调好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各种要素,处理好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各种矛盾。

(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人才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创造构筑人才资源高地的良好社会环境

政府科学、合理、可行且具有前瞻性的制度安排,是加快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这种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制度创新以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变革,能够有效地激励和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使人力资源开发及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政府行为推动,转变为利益机制驱动下的社会行为、个人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来推动,同时更充分地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这种制度创新应紧紧围绕人的现代化及构筑人力资源高地进行。

(四)根据人的现代化以及构筑武汉市人才资源高地的目标,进一步制定、调整和完善人才资源开发综合规划

尽管武汉市已提出了构筑人力资源高地的目标,并已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但与上海市相比在人力资源开发、科学规划方面仍有差距。这种差距归根结底是城市现代化观念上的差距、人力资源开发思想上的差异和人力资本投资意识上的差别。应该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切实根据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调整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强化其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突出自己的特点和创新。

(五)积极倡导和树立“新武汉人”的良好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人才吸引力

人才资源高地不仅仅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不单纯指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存量。人力资源高地具有哲学的意蕴,即应该给世人昭示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向,应该是未来的创造者价值认同并向往的地方,也应该是创业者、创新者尤其是优秀青年汇聚的地方。人力资源高地的载体是城市,是人才群体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而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人才吸引力,并积极倡导和树立具有现代人秉性的“新武汉人”形象。

(六)强化人才资本投资的社会意识,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及收益的利益机制

人才资本投资旨在开发人力资源,其实质是根据未来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通过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得到投资收益。不论是从现在还是从未来的需要看,政府最重要、最基本的投资,应定位于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政绩,应是不遗余力地提高地方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社会创新能力。政府必须履行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意识,以对人力资本投资概念的完善理解以及不偏颇为前提。

(七)人才资源开发要与时俱进,切实符合国际性城市发展定位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武汉市已确定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人力资源开发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强调国际化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培养熟悉国际市场贸易与投资规划、了解国际经济法规和商务活动惯例以及精通企业国际化管理运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对于增强武汉市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武汉市的人力资源开发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需要,要为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发展、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提供坚实支撑。

(八)倡导面向未来的学习观,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终生教育体系

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社会化及知识经济兴起的新形势,武汉市的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新的学习观,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学无止境的学习观念;另一方面,也要确立“在干中学”的学习观念。武汉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构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终生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企业”。除了进一步完善学龄前教育、义务教育(尽快完成向12年义务教育的过渡)、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继续教育。在加快学校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教育,形成两者间的互补。强化现代人意识的社会塑造和自我强化,结合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并发挥其教化作用。

(九)坚持城市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拓展人才资源开发的新途径

在加入WTO的背景下,武汉市的对外开放面临着新一轮“引进来,走出去”的机遇,也给武汉市人才资源的开发带来机遇。武汉市这种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势必是跨国公司抢滩的地方。跨国公司的进入,往往带来了代表现代科技、经济发展最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才、资金、信息、品牌和思想。在跨国公司攻略中,人才开发本土化、研究开发本土化、营运管理本土化以及外籍人员本土化等策略,都会对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积极影响。在人才开发本土化方面,跨国公司已在我国各大城市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建立了规模可观的培训中心,并注重从我国当地人才中选拔各级管理人员。

(十)充分发挥和创造教育优势,实现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变

人力资源开发离不开教育,而武汉市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应进一步强化这种优势,形成构筑人力资源高地的竞争优势。武汉地区的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这种历史上形成的状况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的集中度和规模效应,客观上具备建设大学城及国家重点高等教育产业基地的基本条件和优势。通过加快大学城建设,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其人力资源开发功能,而且有助于拉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能作为武汉市这座现代国际性城市的新“名片”,并带来明显的“注意力经济”效应。

原载《武汉现代化研究》,武汉出版社,2003年

【注释】

[1]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5.

[2]转引自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4.

[3]转引自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