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判断准确性,反思历史认识的过程

判断准确性,反思历史认识的过程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目标内容提示反思的对象是“自己认识历史、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就是解决历史认识中的矛盾或障碍,包括不确定性、怀疑或困难。历史认识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历史判断构成的。也就是说要辨别历史结论或判断的准确性,一方面要看它是否符合基本史实,即历史结论或判断与历史事实间是否一致;

嘉定区朱桥学校孙 建

目标内容:通过辨别结论或判断的准确性,反思自己认识历史、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历史反思

目标内容在学生学习水平的界定中,属于综合运用水平的维度,是人们解释和评价历史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之一。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反思”就是“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则把对于认识结果的观念的再认识和对于这种再认识之观念的再认识,这种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称作“反思”。美国教育家杜威将“反思”称为“反省思维”,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和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

《辞海》中对于“反思”的解释是:“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反思又表示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

历史反思就是一种人们为了解决在认识历史过程中产生的质疑或困惑而进行的探索研究行动。这种行动能引起人们历史认知的冲突,动摇人们已有的历史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唤起思维,进入历史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实现由历史“学习者”到历史“研究者”的转变。

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的过程中,某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同盟会,不叫‘党’而叫‘会’呢?”疑问唤起思考,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了许多有关中国帮会的资料,也明白了“同盟会”之所以称为“会”,因为它还具有中国传统的帮会的某些特性,而由“同盟会”发展而来的“国民党”则是摆脱了帮会特性的现代政党。

这种反思思维能够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当反思思维一旦开始,人们便具有自觉的和有意的努力,在证据和合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形成信念。

历史反思需要通过质疑,提出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质疑的过程是指导学生逐渐形成质疑品质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反思思维发展进入深刻的开始。历史反思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目的性。在历史反思过程中,首要的、主要的问题是解决历史疑惑,因此就需要确立目标,寻找解决路径,求得可证实的历史结论。

二是连接性。历史反思是历史观念或历史结论持续不断且井然有序的连接,它将历史认识中确定了的部分联结在一起,向着解决历史问题的方向持续不断地运动。

三是个人化。历史反思是个人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的过程,是建立在其对传统历史认知怀疑基础上的,富有怀疑和探索的精神,个人的考察、探究和检验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反思的对象和途径

目标内容以反思为中心,包含了反思的对象和途径两个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反思的对象

本目标内容提示反思的对象是“自己认识历史、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谓“认识历史”是指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包括对历史思维和历史解释——像任何种类的历史研究成果、各种历史观念或历史思想等——的认识。由于历史认识的客体不能直接呈现的特殊性,因此只能通过对史料这一形式客体的认识去尽可能地接近原本客体即历史本体。

认识历史过程经由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价值性认识等阶段,是一个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如有关汉武帝的政体改革、财政改革的文献记载,属于考实性认识;根据汉武帝的政体改革、财政改革等活动,得出他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抽象性认识;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皇权,属于价值性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来不断对以前的历史认识加以检验,以检验历史认识的是非正误。同时,任何历史认识的检验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也都不是确定无疑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的。

“解决问题”,就是解决历史认识中的矛盾或障碍,包括不确定性、怀疑或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一定的历史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历史问题得以解决的程序。这一过程包括历史认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重要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提出历史假设,包括采取什么原则和具体的途径、方法,运用证据和逻辑检验历史假设,直至获得正确结论,最终解决问题。

2.历史反思的途径

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反思自己认识历史、解决问题的过程呢? 目标内容提示的反思途径是“辨别结论或判断的准确性”。

“辨别”就是分辨和区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内容进行分辨,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它包含两个过程,首先是对相似的不同事物进行分析,得到认识,然后在认识上对不同事物加以区别。

“历史结论”是人们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主要包括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历史地位等所做的总结。结论多具有高度概括性和主观性。

如“西欧的一体化进程整体上提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这一历史结论是从西欧一体化进程的背景、具体进程及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世界格局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历史现象总结出来的,内容丰富,高度概括,反映了人们对西欧一体化的认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一般来说,历史结论有事物性质类,如“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理性概念类,如“第三次科技革命”;因果关系类,如“二战后,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一个覆盖全球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破茧而出”;人物称谓类,如“欧元之父”蒙代尔;历史意义或影响类,如“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等。这些结论都是以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来区分。

“历史判断”是人们对历史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历史认识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历史判断构成的。

历史判断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的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事实的真相,为进行成因和价值的判断打下基础。成因判断就是对历史事实出现的原因做出判断,实际上就是对事实出现的因果规律做出判断。价值判断就是研究者对他所研究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过程的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做出评价。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判断的基础;成因判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是判断的关键;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是判断的目的和归宿。三个层次的判断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

如“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这一判断是事实判断;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分析原因,“经济全球化由于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这是成因判断;针对成因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是价值判断。

3.历史判断的准确性

准确性也叫准确度,指某一事件的准确程度,即指其与某一标准的差异程度。

辨别历史结论或判断的准确性的标准是什么呢?一是历史事实,二是历史逻辑。也就是说要辨别历史结论或判断的准确性,一方面要看它是否符合基本史实,即历史结论或判断与历史事实间是否一致;另一方面要看是否符合历史逻辑。历史逻辑就是以历史时间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为基础的概念推论,研究关于叙述史中基本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和推论规则,如孤证不立、史料互证等。

综上所述,本目标中“反思”可以有两个路径:一是比较结论、判断与基本史实的一致性,去反思认识历史的过程;二是辨别史料与结论、判断之间是否符合历史逻辑,来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实施案例

目标1:辨别结论或判断的准确性。

师: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那么它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有位同学根据以下材料做出有关结论,请你讨论一下,看看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

材料1:根据199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法国在五年间丧失了100万份就业职位,而该国的众多公司正在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忙于建厂,假如企业大规模地迁出西欧,那么所有解决失业问题的讨论都是无的放矢。

——[英]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结论:比起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更大的优势。

生(讨论后回答):我们小组讨论中,有一位同学认为上述结论有道理,其他三位不同意上述观点。经过我们分析后,支持该结论的同学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我们讨论组得出一致的观点:认为根据材料1得出的结论在论证上有问题,我们不同意由此得出的结论。

师:非常好!那么请你具体谈谈你们是如何说服他人,从而达成一致的。

生:一开始他简单地从材料中法国由于公司迁出导致失业增加的表述,得出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没有优势,而支持该结论。但是他又隐隐觉得这个结论似乎有点武断。后来我们谈了自己的观点,化解了这位同学的困惑。

第一,支撑这一结论的材料只有一个,违反了史学论证中“孤证不立”的原则。第二,材料的来源表述非常模糊,材料中只讲了“一份研究报告”,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机构做出的研究报告,来源不清的材料其真实性都是值得怀疑的。第三,论证逻辑不合理,仅依据法国一个国家,而且仅是就业情况,是无法支撑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整体情况的结论,也不能反证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情况。这样得出结论是过度解读,逻辑上存在问题。

师:你们小组实际上是通过质疑支撑结论的史料的准确程度,以及这一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历史逻辑关联,来反思人们历史认识的过程。请看以下材料:

材料2:根据法国外交部公布的资料表明,1997年法国三大产业基本情况如下:

农业:位居欧盟之首,其产量占欧盟农业总产量的22%。农食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法国农业拥有全国6%的就业人口,实现2%~3%的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包括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排在欧洲第二,世界第四,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全国就业的29%、投资的40%和出口的近80%,是由工业部门实现的。

服务业:法国服务业相当发达,该行业拥有全国65%的就业人口,实现70%的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驻法国经济商务参处,《法国经济概况》,《国际技术贸易市场信息》2000年第3期

师:从这份法国外交部公布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97年法国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生:服务业,也是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

师:那么材料1中假设的法国“企业大规模地迁出”与“失业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材料2的内容对其有什么影响?

生(思考):企业大规模地迁出对就业肯定会有影响,但从材料2来看,法国发达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影响可能更大,所以失业人口的上升可能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服务业发展受到影响等。因此材料中假设的成立还必须有其他详细的数据支撑才行,而材料1中没有这样的数据,材料2中却提供了能够质疑的数据。

师:也就是说,材料1中的假设中的必然逻辑关系存在质疑,逻辑上不能成立,也与另外的史料之间存在着差异?

生:对。

师:下表是根据权威资料整理出来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表》,通过对这张表的解读,你认为谁在全球化发展中占有优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表

(依据《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出口的比较研究》等资料整理)

生:从表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明显占优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居于劣势。

生:劣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也会成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的潜力,也就是后发优势。

师:为什么?

生: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尽最大可能利用最有利的地点和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就带来了产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形成国际分工,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正好弥补本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以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只要发展中国家利用好几乎是不付费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赶超发达国家。

师:讲很好,很有深度。我们再看以下材料:

材料3:1996年5月7日,世界银行发表的题为《世界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的最新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过去10年中,发达国家与快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东亚发展中国家都获得了平均2%的经济发展速度,东亚以外的其他快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也取得了平均1.5%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之下,那些较慢或缓慢参与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则相当迟缓。总体来说,快速参与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且增长稳定,过去10年间,前者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后者50%以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重庆市分会,《世界银行发表报告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经贸世界》1996年第3期

师:1996年的这份报告,告诉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劣势有着怎样的发挥?

生:从这份报告的数据来看,发达国家由于优势明显,平均发展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发展速度,而发展中国家内部分化较大,那些快速参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缓慢参与的发展中国家,可见全球化可以发挥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关键是看能否快速参与这一过程。

师:有道理。再对照材料1中的结论,你觉得材料1认识历史的过程有什么问题?

生:材料1中仅凭一国的就业情况就判断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比发达国家有更大的优势,与材料2、3等史料存在着冲突,其准确性存在问题。

师:反思材料1的历史认识过程,我们平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认识历史的过程?

图1 1988年法国发行的让·莫内邮票

生:在认识历史过程中,我们得出结论一定要小心,要经常反思,首先要反思支撑结论或判断的史料是否与基本史实一致,第二要反思史实与结论和判断是否符合历史逻辑。

师:很好。那么,比较材料3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速度,我们可能得出什么结论或判断?我们将如何去辨别这一结论或判断的准确性?

目标2:反思自己认识历史、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出示图1。

师:这是1988年法国发行的让·莫内邮票。这一年是让·莫内诞辰多少周年?

生:从邮票中标明的出生年份1888年看,这是为了纪念他100周年诞辰发行的邮票。

师:是的。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还发布行政令,将让·莫内的骨灰迁入位于巴黎拉丁区的雄伟的“先贤祠”中,让他与卢梭、雨果等为法国和人类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永远地安息在一起。这一年,被欧洲称为“莫内年”,不仅法国在纪念他,欧洲其他国家也都在纪念他。这是一组1988年欧洲部分国家发行的纪念让·莫内的邮票(出示图2) 。

图2 1988年欧洲部分国家发行的纪念让·莫内的邮票

师:那么,让·莫内究竟有何功业,能让法国如此重视他,能让欧洲各国一同纪念他呢?

生:他在二战后开启了西欧一体化进程,被称为“欧洲之父”。

师:但是,回顾历史,在这之前的几个世纪中,欧洲各国不也曾相继领跑世界?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开启了地理大发现,还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法国启蒙运动和英国工业革命等等,哪个不是欧洲各国的辉煌?但是,为什么到了二战后西欧国家却要委屈自己而迫切谋求合作呢?

生:我认为是因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欧洲迅速衰弱,特别是二战,欧洲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成了一片废墟,世界政治权力的中心已经不在欧洲,而是取决于二战中迅速崛起的美国和苏联雅尔塔会议所确立的世界格局,在战后不久很快演变成了美苏争霸的冷战局面,1946年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标志着冷战拉开序幕,其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则意味着冷战的正式开始,而后美国实行的马歇尔计划,一方面使西欧获得了生存和发展急需的经济外援,另一方面也把他们推到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学有所用,融会贯通。(出示图3)这是一幅描绘二战后国际局势的漫画,从作者描绘的画面看,当时西欧可能面临怎样的形势?他们的反应如何?

图3

生:从画面看,中间由两个对话的小人组成,代表的是欧洲,两旁标有国旗导弹,分别代表美国和苏联两强。从它们的位置可以看出,此漫画想表达的是西欧国家正处于美苏两强争霸的夹缝之中,而从欧洲的代表形象看,也暗示了西欧可能的应对之策是通过对话协商联合形成一体以抗衡美苏两强。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分析得也非常好。那么,当时欧洲究竟是不是这样想的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材料1: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材料中的阿登纳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他回忆录中的这段话表明他们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想如何应对?

生:从材料看,欧洲面临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他们想通过政治上的联合来应对。

师:这是德国政治家的想法,那么面对两强的威胁,西欧其他国家又有何应对的想法呢?再看一则材料:

材料2:为了适应时局的变化,抵御外来的威胁……西欧各国应该把各自的努力化为全欧洲的共同努力。只有成立西欧联邦,才能把共同的努力变成现实。

——[法]让·莫内,《欧洲第一公民:让·莫内回忆录》,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

生:和德国的想法相近,法国的政治家也想通过联合形成一股力量以抵御两强的威胁。

师:由此可见在20世纪50年代,面对美苏两强的威胁,欧洲大国的政治家们已经强烈地意识到,欧洲必须联合,必须形成一支独立一体的力量以抵御美苏的威胁。那么,如果西欧想要联合,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生:欧洲两个大国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历史矛盾。

师:(出示材料3)这是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历史学者统计的一组数据,从数据看,历史上的法德矛盾已经达到何种程度呢?

材料3:从公元814年到1945年的1100多年中,法国和德国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二战爆发前的70年间就打过3次重大战争。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生:宿怨深厚。

师:所以,要排除障碍,实现法、德和解谈何容易!但是从上述三则材料来看,法、德两国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生:让他们两败俱伤,“走下坡路”,还有将沦为美苏附庸的危险。历史的惨痛教训,无疑让德、法两国都认识到:对抗,不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强烈的危机感激起了他们要联合起来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意愿。

师:虽然和解困难重重,但是意愿却是异常强烈。所以,要排除西欧联合的最大障碍,法、德两国需要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的关键在哪里?

生:这种政治智慧的关键所在就是寻找联合的契机。

师:你真有智慧!那么,这个联合的契机在哪儿呢?谁又能找得到呢?这就是让·莫内的伟大贡献。

据让·莫内回忆录记载,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这个计划就是日后著名的《舒曼计划》。

1950年5月9日,当法国外长舒曼向世人公布了这一惊人计划时,随即得到了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认可。舒曼在他的计划中有过这样一段有关“欧洲煤钢联营”的评价,“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

生:煤和钢铁生产是军事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两个部门,如果将它们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控制之下,便可以有效地对参与国的战争动向进行监视,因而能大大减少参与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条件。另外,经济联系的加强本身就具有阻止战争爆发的作用。

师:分析得很好!欧洲煤钢联营,给法、德两国的和解提供了谋求妥协的极好契机。也正如图1邮票中让·莫内伸出和解之手的寓意一样,法、德的和解,也为西欧各国在危机中合作、走向一体化打开了大门。戴高乐就曾对阿登纳说过:“我们并非翻过一页,而是共同开启一扇大门。”

60多年前,面对存亡危机,西欧各国寻求妥协,开始走向联合;60多年后,面对债务危机,欧洲国家又将如何选择呢?

答案似乎就在我们对历史的反思之中——不失时机地妥协和联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