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疑或反驳

质疑或反驳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历史课程要以求真为基点。如冷战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上拒绝和周恩来握手的不礼貌行为依然是一桩历史公案,把它作为确切的历史依据说明中美关系的特点,是缺乏说服力的。怀疑是反驳的一个环节。反驳是“确定某一论题虚假或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如战争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而美苏冷战期间,两国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因而美苏冷战不是战争。

格致中学 陶世华

目标内容:根据一定的史实、史料或视角,对有明显缺陷的观点或评价提出质疑或反驳。

一、质疑、怀疑

1.怀疑的定义与价值

质疑即怀疑。怀疑是“对传统学说、观念和已有理论的琢磨、推敲和疑问。是一种认识的契机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迪卡尔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主张用‘理性的尺度’审查以往的一切知识,怀疑一切被信以为真的和一般被当作真理的东西。他把怀疑当作是对虚假的想象和非存在的假定的推翻、拒绝和否定”。(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2页)

求真是历史学习的出发点。中学历史课程要以求真为基点。激活学生对有明显缺陷的观点的质疑意识是“求真”的重要环节。当学生对传统学说、观念和已有理论产生怀疑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困扰、疑惑的心理状态,为消除心中的疑惑,学生会提出问题,进而去思考问题,探索历史的真相,形成新的历史认识。由怀疑而引发问题,由问题而推动探索,由探索而创设新的理论或认识,从这环环相扣的心理路程看科学的怀疑,能产生探索新知的动机和内驱力,是形成新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怀疑、困惑是萌发问题的源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有助于学生冲破权威的束缚,形成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防止思想僵化。

2.导致历史观点存在明显缺陷的主要因素

历史认识往往由一定的史实和观点构成。观点是史学家基于所搜集的史料,从各自的立场、史观出发,采用一定的史学方法,思考、探索之后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历史观点虽然受学科特点的影响,难以达到绝对的客观和科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经常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观点就无须考察其真伪。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过去,人类“求真”“求实”的思维特点驱动人类努力获得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思维结果,尽量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历史认识。因而以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为标准对有缺陷的历史观点进行质疑、辩驳是必要的,它既是推动历史学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的温床。

导致历史观点存在明显缺陷的主、客观因素有多重。有时是由于查找的史料不够齐全或引用的史料未经严格考证而缺乏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点难免漏洞百出。

如冷战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上拒绝和周恩来握手的不礼貌行为依然是一桩历史公案,把它作为确切的历史依据说明中美关系的特点,是缺乏说服力的。

有时是由于史学家所持的视角、立场问题,导致形成的观点存在片面性。

苏联史学家往往站在苏联的立场上把冷战的责任归结为美国、西方,认为美国统治集团为建立世界统治,发动了所谓的冷战,想燃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而冷战初期西方的史学家常常站在美国或西方的立场上,把冷战的责任推卸到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上,认为“莫斯科需要一个‘敌对的国际环境’以维持统治,确保苏联的统一。因此,斯大林要么是个扩张主义者,要么就是不愿与人谈论他的意图,而美国——在英国的支持下——除了采取攻势以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美]丹尼斯·舍曼,《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7页)

有时则是由于史学家的史观、兴趣偏好、个人情感、论证方法等影响了历史观点的科学性

3.培养质疑精神的问题设计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可以从导致历史观点存在明显缺陷的几个因素着手。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这个观点经得起推敲吗?有没有逻辑上的错误?”“这个观点有史实依据吗?引用的史料真实可信吗?”“你认为作者对此问题的看法是否夹杂着个人情感?”“你认为作者表达的是历史事实还是政治理想?”“你认为作者是站在什么立场、采用什么视角观察问题的,换个立场、视角其结论是否仍无懈可击呢?”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证据意识、怀疑精神,而非盲信、盲从心理。

如教师请学生阅读这段材料: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它的目标应该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以使得自由体制能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得以出现。”(《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教师请学生思考,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提到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那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仅仅是帮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没有其他的目的吗?美国的政策真的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只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吗?以此来激起学生的怀疑,启发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思考马歇尔计划的多重目的。

教师补充材料:“美国政府仍然沿着哈里曼大使所倡导的路线前进。这位大使认为,只有当苏联‘按照我们的标准和我们一起参与国际游戏时’,才能向其提供援助金。”([美]丹尼斯·舍曼,《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7页)“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条件是受援国必须同美国签订多边或双边协定,采取措施稳定通货、维持有效的汇率和降低关税壁垒,受援国必须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并向美国提供部分战略物资等。”(姜长斌、左凤荣,《读懂斯大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页)教师然后再请学生结合马歇尔的身份思考为什么马歇尔这样解读欧洲复兴计划。

二、反驳

1.反驳的定义与方法概述

怀疑是反驳的一个环节。反驳是“确定某一论题虚假或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页)反驳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论证。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组成,反驳有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三种方法。反驳有时可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归纳反驳和演绎反驳。

2.转换概念的反驳论题法

论证旨在确定论题的真实性,反驳则旨在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或其论证不能成立。

如战争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而美苏冷战期间,两国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因而美苏冷战不是战争。其中“战争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9页)就属于论题。

如果采用反驳论题的方法反驳“美苏冷战不是战争”,可以这样说:哲学家霍布斯曾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英]艾瑞斯·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284页)而冷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国家集团之间除直接的大规模战争之外的全面对抗”。(《高中历史》第六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故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是战争,它符合霍布斯对战争的定义。历史学科中给特定的历史概念赋予新的内涵,进而确定对方论证不能成立是常用的反驳论题的方法。

三、依托史料的反驳论据法

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是反驳论据的方法。反驳论据实质上是一种归纳反驳法,即“列举事实或者用关于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的判断去确定被反驳判断的虚假”。(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2页)

历史观点一般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史料基础上的,如果证明作者所用的史料有误,或者列举出与作者观点相矛盾的史料,就能确定被反驳的观点的虚假或不够全面。

为什么反驳论据法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更为普遍呢?除了它简单易学外,更深层次的原因与历史学科特点有关。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不少历史观点都是史学家在分析、归纳一定史料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推理法获得的。归纳推理法是“从个别性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间接推理……根据前提是否考察了某类的全部对象,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页)史学家所能采用的大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因为能纳入历史研究范畴的史料难以穷尽,范围极为广泛,有些史料如国家档案,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被史学家翻阅,但一旦被启封后,就可成为一手史料,以前的观点可能因为新的史料的挖掘而被修正,“不完全归纳论证只能确定论据与论题间的或然联系,即由真实论据确定论题可能真实”。(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页)这说明史学家在研究时所用的论据即使是真实可靠的,采用非完全归纳法由论据得出的结论也未必都是真理,因为归纳推理的结论(完全归纳除外)超出了前提陈述的范围,故当前提真时,结论并不必然真。这不仅为历史教学或历史研究中使用反驳论据法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在理论上证明了史学研究只能无限接近真理,历史观点的科学性往往是相对的。

四、转换视角的反证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转换视角、另辟蹊径是历史学科中反驳对方观点的方法之一。转换视角独立证明属于间接反驳,它先将对方论点置于一旁,对其正误不直接评说,而是转换视角另外设立一个与对方论点相矛盾的新论点,通过证明这个新论点的成立,来表明对方论点的虚假。它实质上是一种反证法。

如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指责苏联对东欧加强控制,认为“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的扩张(”《高中历史》第六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6页),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倾向。教师可以引用斯大林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的反驳:“不要忘记以下的情况。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德国人所以能够经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这些国家当时存在着敌视苏联的政府。由于德国的侵犯而在同德国人作战中,以及由于德国的占领和苏联人被赶到德国去做苦工,苏联便永远地丧失了约700万人……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善意态度的政府,试问,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假使没有发疯的话,那怎么会把苏联这些和平的愿望看作是扩张倾向呢?”(姜长斌、左凤荣,《读懂斯大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0页)

斯大林并没有直接否认在苏联的操控下,东欧建立了一系列对苏“友好政府”的事实,而是采用转换视角的间接反驳法,从维护苏联国家安全的视角证明在东欧建立亲苏政权的合理性,从而间接反驳了丘吉尔关于亲苏政权的建立是苏联权力和共产主义扩张的表现的论断。

当然,教师也可以教学过程中继续启发学生转化视角,反驳相关观点。

五、反驳的原则与价值

反驳本质上是一种否定,根据否定的程度,可分为全盘否定和局部否定。反驳时应本着尊重历史、求真求实的原则,对对方观点中的合理部分予以认同、肯定,对其错误部分进行反驳、批判,不能流于诡辩。

反驳的价值在于揭露错误,驳斥谬误,为探求真理披荆斩棘。中学历史课程以“真为前提”、以“思为宗旨”,指导学生对有明显缺陷的观点或评价提出质疑或反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求真”意识。

六、实施案例

目标1:根据一定的史料,对有缺陷的观点进行质疑。

师:二战结束时世界各地的人们欢呼和平的到来,但《大西洋宪章》所勾画的使人类免于饥饿与恐惧的世界并未降临,二战后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既没有和平也没有世界大战的冷战时代里,是什么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呢?

材料1:一位学者的观点:“像之前的威尔逊一样,罗斯福设想了一个新的世界秩序,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实际上将瓜分世界,协力维护和平。但是旷日持久的冲突从三个方面对和平构成了威胁:‘解放’国家的内战,国际共产主义的‘野心’,以及苏联对边界安全或权力的渴望。”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3页

师: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材料2: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仁川登陆的照片、越南战争期间美军轰炸越南村庄的照片、柏林危机期间美国飞机空运物资的照片、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掰手腕的漫画。

师:这些照片、漫画反映的是冷战期间发生的威胁世界和平的局部战争和危机,它们都与哪个国家有关系呢?

生:美国。

师:那位学者把对威胁和平的因素归结为“‘解放’国家的内战,国际共产主义的‘野心’,以及苏联对边界安全或权力的渴望”,是否存在明显缺陷呢?导致这一明显缺陷的原因你认为是什么呢?

生:有缺陷,可能由于作者是西方人,回避美国的责任。

目标2:转换视角,对有明显缺陷的观点予以反驳。

师: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请看一位学者的解释:

材料1:在雅尔塔,斯大林确保了由红军领导被苏联解放的国家的未来,在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采取了支持资本主义和支持民主制的美国的立场……在解决战后问题上,各方矛盾激化了。在这场旨在保证幸存者生活方式的严酷的战争中,苏联和美国都不会轻易放弃重新将占领区改造成资本主义盟国或者共产主义盟国的机会。

——[美]杰里·本特利、希瑟·斯特里兹,《简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师:从“保证幸存者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这些用词中可看出作者主要从什么视角考察冷战的起源

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师: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视角解读冷战的起源有没有史实依据呢?

生:(思考)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以下史料:

材料2: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说,他认为,二战的结果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他接着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将使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进而打起仗来。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苏联人民必须对30年代往事重演有所准备,必须发展基础工业,削减消费品生产。总之,我看今后少说也得在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做出重大牺牲。和平是不会有了,国内和国外的和平都不会有了……”美国最高法院法官道格拉斯把斯大林的演说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斯大林演说发表后不久,即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内发回了8000字电报,其所用的论据有些就来自斯大林的演说。

——姜长斌、左凤荣,《读懂斯大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材料3: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实际上也是对斯大林演说的回应。他也攻击了苏联的制度,说:“在这些国家里,各种包罗万象的警察政府对老百姓强加控制,达到了压制和违背一切民主制度的程度。或是一些独裁者,或是组织严密的寡头集团,他们通过一个享有特权的党和一支政治警察队伍,毫无节制地行使国家的大权。”

——姜长斌、左凤荣,《读懂斯大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材料4:为什么冷静镇定的英国驻苏外交人员……在报告中指出,世界“正面对着一种可以称之为现代版的16世纪宗教危机,在这场现代宗教战争中,苏联的共产主义正与西方的社会民主政治以及美国版的资本主义为敌,共争世界霸权”?

——[英]艾瑞斯·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材料5: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杜鲁门,《国情咨文

师:从以上材料看,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视角解读冷战的起源是有史实依据的,但它经得起进一步的推敲吗?请同学们再阅读理解以下史料,分析这些作者解释冷战起源的视角是什么。

材料6: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国情咨文》

材料7:对于正确认识到自己已经升任为世界级霸权的美国政府而言,国内“孤立主义”之风,或所谓国防上的防卫性主张仍然很盛。 因此若外有强敌,不啻提供了打破这种孤立心态的工具,行动起来反而更能得心应手。 因为如果连本身的安全都受到威胁,那么美国自然义无反顾,再不能像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独善其身,势必非负起世界领导地位的重任不可——当然连带也享受其中带来的好处。

——[英]艾瑞斯·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材料8:由于对战后整个西欧在经济力量上的虚弱非常担心,美国领导人主观地认为俄国怀有一种深远的图谋,即俄国想利用西欧的弱势而在整个西方建立共产党政权,就像俄国已经在东欧所做的那样。学者们最近令人信服地证明,苏联当时根本就没有这种宏大的计划……然而,由于苏联长期以来一直担心遭到敌对的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因而他们把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看成是新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美国想使西欧屈从于美国经济霸权的一种阴谋。斯大林觉得用这个主题开动他的宣传机器是很有效的。由于战争的破坏,他需要让俄国人相信他们必须实施一连串艰难的五年计划,这些五年计划强调重工业品的生产,而不是消费品的生产。而他如果能成功地指出国际上存在反对俄罗斯的阴谋,那他就能更有说服力地要求人民做出牺牲。

——[美]丹尼斯·舍曼,《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生:材料6从美国国家安全的角度解释美国外交政策从孤立主义转向称霸世界、遏制苏联的原因。

生:材料7从美国为实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调整外交政策的策略角度,解读美国发起对苏联的冷战的原因。

生:材料8一方面从美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错误臆测角度解读美国发动冷战的原因,另一方面从苏联为国内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而进行安全宣传的角度解释苏联积极应对美国的挑战。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从三则材料看,这些学者都没有把意识形态的冲突视为冷战爆发的唯一原因,而是转换视角从传统的大国关系入手进行解读,有的从国家利益、战略目标的对立考察,有的从政治互信的缺乏、战略意图的误读考察,有的从国内经济与外交宣传的关系考察。由于他们的视角不同,其结论也就不同,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冷战爆发的原因是多重的,并不是第一位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