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料的效度和信度

史料的效度和信度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历史研究的原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种推理学问。史料是我们个体和史实的中介,史料也是我们认知史实的“证据”。如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转折”是关键词,核心内容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另一方面,作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革命的先河,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大同中学 邵 清

目标内容:懂得因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

一、关注历史材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目标内容指向的是学生在开展搜集整理史料、辨析史料真伪、提取有效信息等寻找历史证据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痕迹,是人们了解过去、探究历史真相的基本依据;初步掌握史料搜集和考证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逐渐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和证据意识;充分感受和体验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目标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为什么要关注历史材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二,哪些因素会影响历史材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三,怎样确保历史材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历史事实写成的,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也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

蔡元培说:“史学本是史料学,坚实的事实,只能得之于最下层的史料中。”傅斯年说:“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梁启超也认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可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历史研究的原料。当代史学家胡厚宣在强调“史料”对于“史学”的重要意义时说:“史学若是房屋,那么,史观是工程师,史料是木材砖瓦。只有工程师而没有木材砖瓦,和只有木材砖瓦而没有工程师,是同样盖不成房子的。只有正确的史观,没有正确的史料,和只有正确的史料,没有正确的史观,是同样写不出正确的历史来的。”可以说,没有史料一定不会有史学。

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种推理学问。教师是通过史料为已有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使学生神入历史,感觉当时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从而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把握历史的本质。教师也是通过推动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掌握了解、研究历史的一般方法。

史料是我们个体和史实的中介,史料也是我们认知史实的“证据”。“证据”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是在司法裁判中认定过去发生事实存在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作为有效的证据必须具备三点:即客观真实、证据关联和证据合法。历史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求真求实是前提和基础。

因此,作为认知史实的证据,有价值的史料首先应该真实反映历史事件,其次也应与要证明的史实之间存在逻辑上的联系,即所谓真实性和可靠性。郭沫若先生曾言:“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用固然成大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么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缺乏材料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陈寅恪强调史学方法,也认为是在尽可能多地占有“正确史料”的前提下,历史研究者要运用“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出于同一境界”,并做到“神理相接”——似有精神相通之处。

如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转折”是关键词,核心内容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先进的中国人在黑暗中继续寻求真理,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陈旭麓先生说:“新文化运动用民主和科学来概括欧美工业文明的精神的时候,(他们)已经越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国家的具体建制的轨迹……于是,他们的认识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大转变的契机。另一方面,作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革命的先河,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因此本单元涉及的历史内容很多,但都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这个核心展开。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陈独秀等人的重要著作来领会陈独秀等人的思想,认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

“上述八事(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语俗字),乃吾年来研思此一大问题之结果。远在异国,既无读书之暇晷,又不得就国中先生长者质疑问题,其所主张容有娇枉过正之处。然此八事皆文学上根本问题,有研究之价值。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内外留心此问题者作一草案。谓之刍议,扰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有了母亲诞孕的劳苦痛楚,才能有儿子的生命。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人类的历史,是共同心理表现的记录。一个人心的变动,是全世界人心变动的征兆。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世界风云发生的先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教师也可以把近代以来,各个时期主要的观点一一列出,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先进所在。

材料1: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2: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3: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4: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二、影响历史材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史料按照来源途径,一般可以分为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一手资料与转手资料。

原始资料系指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而且是该历史事实的组成部分或直接记录。非原始资料系指客观历史以外或以后产生的反映该客观历史的资料。

一手资料系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有些本身就是该历史事实的组成部分,有些可能是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记录。转手资料系指相对于一手资料而言的反映该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品。当然,按照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史料又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有效证据与无效证据等分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真正客观的历史是一去不复返了,史料并不等于所记录的事实本身,而只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透视或观察,任何一种史料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诠释。

有两个方面因素会影响历史材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方面,记录者个人立场、视野、道德品性、所处的时代局限,会影响史料的客观性,会制约史料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史料与史实若建立不起客观、实质的关联,围绕史实,若形成不了相互印证的证据链,即便是真实的材料,同样也会影响史料的价值。

如1920年1月,孙中山曾有一个关于五四运动的讲话,他说:“自北京大学发动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影响。虽以顽劣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这段材料据考证确实为孙中山所言,作为五四运动的见证者,孙先生又处于当时代,因此这是一段一手史料。这段史料对研究孙中山晚年思想观念、政治立场转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如果把它作为研究五四运动发展扩大的原因,显然史料价值并不高。

三、怎样确保历史材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任何史料都是一种记载,无论是“当时之简”,还是“后来之笔”,都不可避免带有主观因素,因此绝对真实的历史是不存在的,但“真实的历史依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尽可能复原历史事实,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于是考证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通过考证,尽可能地选取真实可信的史料,同时也要选取与史实密切关联、能形成相互印证的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推动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掌握了解、研究历史的一般方法。

史料考证通常分为“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两个方面。所谓“外部考证”就是从“史料外表衡量史料,以决定其真伪及其产生的时间、空间等问题”(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在于确定史料的编撰者,其所属的时代,是原本还是抄本,如果是抄本,有没有被刻意加工的痕迹,目的在于判断其真实性,确定史料的真伪。所谓“内部考证”就是“考证史料的内容,从内容衡量其是否与客观的史实相符合,或它们间符合的程度”(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在于鉴定史料所提供信息的性质,以确定它们的相对可靠性,这主要是从史料编撰者的时代背景或其他角度去审查客观形势在编撰者思想中的反映,以确定史料所包含信息的可靠程度。

具体做法上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查询史料的来源判断真伪。二是围绕同一个问题,查询同时代其他著作或者人物言论中是否提到或引用过,辨其真伪。三是后世人的著述或言论中是否提到或引用过。四是所用文字、语词是否当时文体。五是所叙述的史实是否合于历史实际。

四、实施案例

目标1: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也会不同。

师:火烧赵家楼是“五四”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以下四段材料都是当事人关于这一事件的回忆。

材料1: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2: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荩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3: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英文《字林西报周刊》,1919年5月10日

材料4: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

生:以上四段材料都是当事人记载,都属于一手史料,为怎么会有差别?

师:是的。由于当事人对事件参与程度不一,记忆能力和所处的立场更不同,因此对谁第一个进入曹宅和赵家楼着火原因的记载便截然不同。这也就说明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也会不同。我们要进一步了解这一事件,厘清这些不同,就必须尽可能运用一手材料,尽可能选取叙述态度较为客观的材料,获取尽可能多的材料并且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鉴别。

目标2: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

师: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了革命深入发展呢?作为五四运动的一位旁观者,孙中山先生目睹了运动的整个过程,他对于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做出了以下分析,经过考证这个材料确实出自孙中山之口,是真实的一手资料。同学们阅读材料,分析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五四运动不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1:自北京大学发动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影响。虽以顽劣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1月

生:在孙中山看来,青年的热情和媒体的觉悟是推动运动深入发展的主要力量。

师: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再请看以下材料,综合分析一下,这些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材料3:此次参加罢工的:纺织厂方面,有内外棉第三、四、五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及叉袋角日本纱厂数家。金属业方面,有祥生船厂,船坞铜匠铁匠,江南船坞,铜铁机器工人,浦东和平铁厂,锐利机器厂,札新机器厂等。运输业方面,有沪宁沪杭两路机师工人,浦口各轮船水手,沪南商轮公司等。市政工人方面,有南市电车,英美公司电车,全埠汽车夫,全埠马车夫,华洋德律风公司(属英国)接线员,中国电报局,公共租界清道夫。其他工人,有亚细亚美孚煤油找……商务印书馆印刷工人,英美烟草公司烟厂,查礼饭店工人,总共人数无确实统计,大概有六七万人。京奉路的唐山和京汉铁路的长辛店是加入了的,他们不仅仅有过大示威游行,而且还组织了团体,当然还只限于爱国的意义。

——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材料4:本日仅准曹汝霖辞职,似此可以谢国人乎?……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迁延不决,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津埠商民处此水深火热,已有不可终日之势,请钧座推之人道,俯顺典情,急以明令惩免曹、陆、章及保护学生,以谢国人,而救目前。

——1919年6月10日,天津总商会致电北京政府加急电报

生:综合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在五四运动关键时刻,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其巨大力量,推动五四运动发展,运动中心从北京扩展到了上海。

师:为什么他们和孙中山先生的分析不一样?

生:以上三段材料,分别是组织领导学生运动的上海学联、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和天津商会关于当时形势的介绍,他们所处的立场和孙中山先生不同。

生:这些人有些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有些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而孙中山先生是一个旁观者。

师: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同时代人的一手真实材料,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参与事件程度不同,所作的记载也会与事实不符,从而影响其史料价值。那么,就此而言,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论述是不是就没有史料价值了呢?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改造中国,晚年更是完成了一生的转变,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那么推动他转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材料5: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故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

——《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材料6:1923年5月23日,孙中山致函达夫谦、越飞:“我将立即开始改组党,在广州、上海、哈尔滨办日报;在北京、上海办周报;在上海设立通讯社,在广州办月刊;在北方士兵中尽快开展宣传。”这些人是他的真正的革命同志。他知道,在斗争中他们能依靠他的明确的思想和无畏的勇气。

——《孙中山集外集补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材料7:孙中山在见到这样的客人(李大钊等共产党员)后常常说,他认为

——宋庆龄,《孙中山和他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人民日报》1962年11月12日

材料8:孙中山到上海后:“审查当时国际之局势,本党革命失败之症结,国内青年思想之变动,与民众对于政治改革之要求,八月间苏俄代表越飞亦派员(引者注:指马林)来沪晋谒,商讨中俄新关系,遂下改组本党决心。”

——《中国国民党十三年改组史料》

生:从材料中我们看到,俄国革命的军事经验以及重视舆论宣传的工作经验,给予孙中山很大影响,促成了他联俄主张的形成。

生:从材料中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影响和帮助,促成了他晚年的伟大转变,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是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影响与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苏俄的帮助推动孙中山晚年思想转型。而这个结论刚才同学们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综合分析得出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分析“五四运动不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材料1价值并不高,但在分析“是什么因素推动孙中山晚年实现伟大转变”时,材料1又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因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