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科技与考古信息

现代科技与考古信息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一般以古代人类文化遗存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古调查、发掘,获得“潜在”信息,以资历史研究之用。由于现代科技自身的局限以及在考古研究中的误差,势必会影响考古信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本单元以周秦历史为主。断代是考古发掘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工作。要关注现代科技在历史断代中的作用。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吴广伦

目标内容:懂得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信息,其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正确运用。

一、现代科技与考古学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一般以古代人类文化遗存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古调查、发掘,获得“潜在”信息,以资历史研究之用。

考古学自它诞生开始,就努力超脱文献研究的窠臼,依赖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自身问题。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考古领域的不断拓展,考古学也越来越依赖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来调查、发掘和研究古代的遗物和遗迹,并加以历史地解读,以重建古人的行为与场景,发现历史现象、规律及其经验教训。

现代科技手段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生物学、分子人类学,以及地层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知识体系与现代研究方法。考古学是门综合的学科,几乎所有现代前沿理论与科技都可以用于考古领域。最近20多年,分子人类学(遗传学)也开始应用于考古研究中,对我们了解古代人群起源、发育、分化和融合给予极大的帮助。

考古信息主要是从各种遗址、遗迹、遗物和文献中获取人类演化和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事实和变迁,包括古人的体质特征、生活行为、种族演变、迁徙路线、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习俗观念等。传统的考古研究侧重于断代、确定产地和辨析史料的真伪等。而对于史前历史绝对年代的测定,则需要借助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古地磁、树木年轮等自然科学手段。

1996年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对传世的古代文献和甲骨文、金文等进行比较和释读,以推算出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主要包括:对其中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进行测算从而推定其年代;对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必要的发掘、整理和分期研究,获取样品后再进行碳一14测年断代。该工程历时五年,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公元前1046年。

二、考古信息与历史证据

科技不是万能的,现代科技用于考古也是一样。由于现代科技自身的局限以及在考古研究中的误差,势必会影响考古信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从历史研究看,考古信息只能作为历史证据链中的一环。把考古信息作为史料,还必须借助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加以甄别和解读,才能发掘出其历史的价值。

单元以周秦历史为主。周、秦历时800多年,距今3000—2000年。在中国文献中,有确切纪年的信史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西周前期历史仅有周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由于文献记载的简略,我们对该时期历史的认识,多是借助了各种考古信息及其历史的解读。

断代是考古发掘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工作。牧野之战作为商亡周兴的重要事件,其发生的年代在上古先秦史上具有坐标性的地位,虽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材采用了“公元前1046年”这个确切的纪年,但这个年代是怎样得来的,国内外至今对此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对其来龙去脉给予适当的介绍和解读,不仅能巩固知识、拓展视野,还能给予学生历史思想方法的引导。

本单元目标要求“懂得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信息,其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正确运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牧野之战”断代、阿房宫之谜等,来达成此目标。

三、历史证据与正确史观

历史是客观的,但历史认识却是主观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的考古信息,是对事实的探源与求真;随着科技的进步,从考古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准确率日益提高,如利用分子生物学中的DNA鉴定技术获得人类遗传结论,已为世界各国司法鉴定所普遍使用。

当然,我们在坚信科学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科学只是工具,以现代科技手段获取的考古信息,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也要受到科技本身的先进性和所用方法的正确性的影响。考古信息作为史料,也只是历史证据链中的一环,同时解读和展示考古信息中承载的历史还要受制于史学思想方法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影响。

四、历史证据与操作路径

要关注现代科技在历史断代中的作用。时空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础。牧野之战是商周交替中的重大事件,在传统文献中并没有其确切的时间记载。1996年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虽然推算出其发生的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但该结论至今还备受国内外史学界的质疑。授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或探究:牧野之战在中国史书上为何没有确切的纪年?教材中牧野之战的年代是怎样推断出来的?为什么会遭到很多质疑?

还要关注现代科技在历史辨伪中的运用。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甄别史料的真伪是从事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借助现代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掸去蒙在历史上的尘埃,揭开历史的包装,寻找到历史的真相。

依据本单元内容,教师还可选择有关周秦时代的重要考古发现,以验证传统文献,或弥补传统文献中的缺省等,如火烧阿房宫之谜、周天子六驾的传说、长平之战后秦坑杀赵卒真伪、秦兵马俑考古与场景复原等。教学中可结合教学进度,增补或拓展有关内容,以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信息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思考、诠释、探究考古信息。

五、实施案例

目标1:现代科技在历史断代中的作用。“牧野之战”发生在何年?

年代测定是考古学的基础,时间是研究历史的第一要素,确切的纪年是信史的重要标志。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但有确切纪年的历史不足3000年。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先人们为什么不能把确切的历史纪年传承下来?

教师出示材料,供学生阅读思考。

材料1: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此前的历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看过有关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虽然其中也有年代记载,但这些年代比较模糊且又不一致,他便弃而不用,只在《史记·三代世表》中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无具体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国历史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年表。

材料2:第一个对共和元年以前中国历史的年代学作系统研究工作的学者是西汉晚期的刘歆。刘歆的推算和研究结果体现在他撰写的《世经》中,《世经》的主要内容后被收录于《汉书·律历志》。从刘歆以后一直到清代中叶,又有许多学者对共和元年以前中国历史的年代进行了推算和研究,但很难有所突破。直至晚清以后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才有所改变。

材料3:1996年国家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综合了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历时5年,最后把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公元前1046年;并据此确定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此结论虽已被不少主流的工具书和教材采用,但至今还遭到国内外很多批评与质疑。

——摘自“夏商周断代工程”专著与论文

师:根据材料1,从黄帝到司马迁大约相距多少年?司马迁为何不采用他曾看过的上古文献纪年?

生:大约2000多年,上古的文献中的记载模糊且不一致……

师:是的,司马迁是一位严谨的史家,先秦以前的文献很多是在口传基础上进行的整理或追记,记载简略且模糊,没有确切的纪年,司马迁因此舍而不记。

师:西汉刘歆直至清代中叶,学者对中国上古历史年代进行推算和研究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生:(预期回答)受制于史料和研究手段的限制。

师:(视回答情况略作点评)自司马迁以来,有关先秦的史料和研究技术一直未有突破,史家所见的先秦史料与司马迁差不多,研究手段主要限于文献考证。

师:晚清以来,哪些考古成就为夏商周断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

生:甲骨文的发现和识读,证明了商朝历史是信史。

师: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与释读为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同时还有些学者开始根据青铜器的铭文做年代学研究。但是这些研究还是难以为夏商历史做确切的断代。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主要是史料记载的不清楚。20世纪末中国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试图解决困扰中国学界的先秦历史断代问题。请结合材料3和教材中的“知识链接”,谈谈上个世纪末开展“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什么要采取多学科协同研究?

生:“夏商周断代工程”兼有考古、历史和天象等多方面知识,是个综合的跨学科工程,需要多学科之间的协作。

师:推断“武王伐纣”年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生:是依据文献中有关天象的记载。

师:依据天象为何就能对历史进行断代?

生:很多天象的出现是有规律和周期的。由于古人对天象十分敬畏,当一些罕见的天象出现时,先人们一定会非常重视,甚至还会与重要的历史附会在一起,加以记忆和传承,这就不自觉地为我们留下断代的依据。

师:为何古人不能据此断代?

生:认识局限,科技落后。

师: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经过多学科合作,并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历经多年研究才得出的结论,为何还会出现如此大的分歧?

生:(讨论)

师:可能与研究者所依据的史料和推算方法有关。牧野之战发生的年代应该是唯一的,而研究者所推算的年代又不尽相同,学者们对其断代产生分歧也是可以理解的。

师:武王伐纣的具体年代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未解难题,今天借助现代科技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推算出为公元前1046年,同时也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确立了一个标志性的年代。对其的支持和质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科技在考古和历史研究中的认识和态度。

目标2:现代科技在历史辨伪中的运用。

阿房宫是谁烧的?

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甄别史料的真伪是从事历史研究的前提。借助现代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清除蒙在历史上的尘埃,发现历史的真相。

教师出示材料,供学生阅读思考。

材料1:《史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汉书》中也载“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骛驰,旌旗不挠,为宫室之丽至于此”。

材料2:司马迁在《史记》载“(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杜牧《阿房宫赋》中有一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两千多年来,大家始终认为阿房宫是项羽烧毁的。

材料3: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考古所在秦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却并未发现一铲红烧土。而在秦咸阳宫(秦始皇在咸阳仿造六国宫殿建造的庞大建筑群)发掘中,却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证明了这里的秦代宫殿确实被火焚过。参与考古的专家却认为:“我们应该给项羽平反!”

——《齐鲁晚报》2012年6月19日

师:从史学角度看,《史记》《汉书》和《阿房宫赋》有关秦朝阿房宫的记载可信吗?

生:《史记》应可信;《汉书》是转载,《阿房宫赋》是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运用。

师:《史记》所载为什么是可信的?

生:司马迁是一位能秉笔直书的史学家,《史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史记》所载都是原始史料……

师:司马迁亲历过阿房宫的兴与毁吗?生:没有。

师:《史记》所载可以作为研究阿房宫的一手史料吗?即使作为原始史料,其可靠性如何呢?

生:(思考)

师:你们认为材料3的结论是否可信?

生:可信,应该尊重科学结论,为项羽平反!

师:但事情也并非如此简单,针对考古专家的呼吁,也还有很多质疑:阿房宫遗址上的土被后人取走了,灰烬被千百年来的雨水冲蚀了;也有人说是《史记》记载错了,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而非阿房宫;阿房宫根本就不存在……在众说纷纭中,你怎样看待今人的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

生:(预期回答)继续寻找历史的旁证,构建证据链等。

师:同学们,在学习历史中应自觉地渗透史学思想方法。历史是过去了的生活,但人类的生活是复杂的。我们借助现代科技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其成果也要经得起历史的质疑、符合生活的逻辑。我们信奉科学,但科学也会犯错误。即使是采用现代科技获得的考古信息,其正确与否,也会受制于我们所选用的技术、研究的对象和采取的方法。对于阿房宫的科学考古与历史解读,之所以会产生这些质疑,一定程度上也折射着人们对科学与历史的态度,以及传统认识和思维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