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说书人》实录看课堂的生成与预设

由《说书人》实录看课堂的生成与预设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梅洪建老师显然属于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他的《说书人》课堂实录中,几处预设都带有鲜明的课程特征,既紧扣了文本的课程属性,又贴紧了高一学生的具体学情。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流程,从问题的发现、师生间的探究、新认知的形成、教师的身份定位四个方面,对梅洪建老师课堂上的生成与预设进行解析。《说书人》教学过程中,梅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不多。有关“我”对说书人情感的探究,是课

刘祥

生成与预设,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两大信息源。前者的源头是学生,后者的源头则较为复杂。表面上看,所有的预设,似乎都来自教师;实际上,一个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其预设的所有问题,又都受制于课程。宏观性的课程目标与微观性的课时目标,都取决于教材的既定知识体系。只有缺乏课程意识的教师,或者试图自己建构一套课程目标的教师,才会完全依靠自己的意愿,预设课堂活动的所有内容。

梅洪建老师显然属于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他的《说书人》课堂实录中,几处预设都带有鲜明的课程特征,既紧扣了文本的课程属性,又贴紧了高一学生的具体学情。更难得的是,这几处预设,又都被巧妙地安排在课堂的生成性问题之后,不但衔接自然,课堂结构没有斧凿之痕,而且既对生成的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提炼,又将问题的探究引向了深入,催生出更多的课堂生成资源。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流程,从问题的发现、师生间的探究、新认知的形成、教师的身份定位四个方面,对梅洪建老师课堂上的生成与预设进行解析。

优秀的教师,从不会无视具体的学情而一厢情愿地预设各类学习任务。他们的课堂,往往总要从具体学情的了解切入,先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再了解学生个体学习中无法全面理解的知识。如此,课堂便可以减少许多的无用功,训练便可以更具针对性。

梅洪建老师的课堂导入,正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新课伊始,梅老师仅用一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了小说的三要素后,立刻便要求学生结合小说的三要素,谈一谈初读《说书人》这篇作品的感受。这一安排,既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对学情做了一定的了解,还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课堂对话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学生已经了解的内容上纠缠,是教学的最大失败。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不会这样去做。故而,梅老师很迅速地用一句“请大家再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找到一处你认为最不懂的地方”,将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向了学习中的困惑之处,于是我们便得以发现,不同的学生,由于阅读深度的差异,其形成的困惑,也就千差万别。

在大多数学生均感困惑的钱数问题和俱乐部问题上,梅老师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钱数问题上,先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间相互启迪,慢慢抵近问题的核心。然后在学生思维出现阻滞时,用及时的点拨,让感性的数字,迅速转换为理性的思考。最后,形成了“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的统一性认知。俱乐部问题上,则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且虽经点拨却依旧未能指向正确路径时,果断暂停该内容的思考,留待下面的文本细读中再做深度探究。

这便是一种教学的机智。这样的教学机智,就像写文章一样,该把一件事写清楚时,便舍得花费笔墨去铺展描绘;该为一件事埋伏笔时,便该刹住时立刻刹住,干脆利落地将话题转移到下一节的内容之中。倘若明明应该暂时搁置的问题,硬要立刻解决掉,则不但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还容易煮夹生饭——在教师的强势灌输中,让学生半懂不懂地被动接纳。

我对过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向来持怀疑态度。理由很简单,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决定了他们的理解,总难以抵达一定的深度。要想实现课堂的深度,让文本解读走向理性,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在思维阻滞处开凿导引渠,要善于用学习过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近似文本中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梅洪建老师想来也和我持有相同的认识,他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疑难问题时,便绝不做甩手大掌柜,而是积极参与其中,既做好倾听者、总结者,又做好点拨者、引导者。

下面这个细节,就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

师:大家能够抓住具体的文字来分析、延伸。非常好,无论计算是不是准确,我们可以知道当时通货膨胀是非常严重的。根据你们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当通货膨胀特别严重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生14: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师:是啊,这几个让大家不懂的数字,经过分析,我们就发现了这些文字背后隐藏着一个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的现实社会。那么,现实社会的惨状在哪里还有体现呢?

这个对话环节中,教师的两次发言,先是将学生从钱数中获得的零散感受迅速归结到一起,并提升至“政治经济学”,“通货膨胀”等高一学生正在学习的政治学科相关知识上;后是将这一认知又拉回语文学习中,使学生能够透过教师的点拨,认知课文的社会环境。教师的这两处语言,对于推动思考的纵深化,至关重要。如果教师不作及时的参与,则学生间的讨论,极有可能长时间纠缠于浅层次的感性思考中。学生间的对话,也就极容易看似热烈,实则各说各话,根本无法形成思维的交锋。

此类借助教师的积极参与而将思维引向深入的例子,这节课中还有若干处。比如,当学生质疑俱乐部本该热闹却为何萧条时,教师的一句“是什么人的俱乐部呢”,就属于一把抓住了牛鼻子。当学生随意猜测俱乐部中的人物身份时,教师又用及时的否定,将无根据的猜测瞬间击破。再如,引导学生学习13~24小节时,教师从学生的对话中,不但提炼出了“是啊,透过文字,我们发现了一个让人心头阵阵寒意的萧条的世界。作者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文字背后渗透出来的信息,让我们心有余悸”的相关信息,而且又用一句“那么,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是谁造成的呢”转换了思考的角度,将思考推向一个新的深度。

不成熟的教师和成熟的教师,都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两者间的差距在于,不成熟教师的问题,往往缺乏层次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学生思维总是出现断档,无法形成新的认知。成熟教师的问题,则如同登楼梯,一级级地铺垫,一步步地向前,学生的思维也就随之而不断走向深入,新的认知也就逐步诞生。

《说书人》教学过程中,梅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不多。有限的几个问题,要么是在学生思维不顺之时,以问题启迪思考;要么是在无需过分着力的内容上,以问题修正方向;要么是基于课程学习的需要,凸显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这三方面的问题,对于课堂而言,都是画龙点睛。对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新的认知,更是至关重要。

更多的课堂新认知,来自学生的思维碰撞。比如,课堂上生8至生13的发言,后发言学生的认知,总是在先发言学生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生18至生24的发言,则借助相互间的启迪和教师的点拨,将探究一步步引向深入。生32至34的发言,结合了课文之外的信息,有效拓展了课堂的知识容量,对其他学生的深入理解文本起到了极好的辅佐功用。

有关“我”对说书人情感的探究,是课堂中精心预设的一个环节。该环节中,第一个学生的发言,侧重于相关信息的提炼;第二个学生的发言,则在进一步补充信息的基础上,强化了对来自文本信息的加工;随后两个学生的发言,建立在教师及时点拨的基础上,思考的问题便又往纵深处走了一步。如此,一个原本很容易忽略的问题,便在生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中,转化为认知文本、感悟作者情怀的重要学习抓手。

当然,如果一定要挑刺,梅老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相关问题时,还需要注意预设更多的思辨角度。教师在课堂上固然需要把握住学生适时生成的问题,更需要预设一些能够将思考推向深入的问题。我始终认为,课堂的生成,因为缺乏足够的课程意识的引领,容易出现肤浅化或偏离重心的瑕疵。要想形成更有价值的生成,教师的精心预设必不可少。

语文课该教些什么,长期以来,似乎并无确论。然而,不管如何组织教学,语文总归是语文,总要关注语言、文字、文学等学科知识,总要探究文本的各种意义、各种手法。梅老师的这节课,用其结尾处的总结陈词来说,其课堂中的语文元素便是“透过文字本身,经历了一场思维的遨游,找到了我们自己的抵达作者思想的路径”。梅老师坚信:“文字,才是抵达语文之美的基石。”

这节课上,梅老师是如何立足“文字”而“抵达语文之美”“抵达作者思想的路径”的呢?要探究这个问题,先让我们把课堂活动中的几处转折点找出来。

课堂的第一个转折,出现在梅老师要求学生再读文本,找出“最不懂”的内容之时。这个转折,将先前有关课文审美趣味的浅层感性认知拉入文本的理性认知中,让粗线条的空乏评价,转入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这一安排,当然符合梅老师的主张。

第二个转折,是梅老师针对学生的阅读困惑,及时抛出一个问题:“谁明白这些数字怎么回事?”这一问题,看似随意,实则依旧是要将跑偏的思维迅速收拢到文本的仔细体味上。此举的价值,在于落实文本细读的主张,从文本中生成问题,再从文本中寻找到合理的解答。

此后的历次转折,也都着眼于文本具体内容的阅读和理解。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举例。

这节课上,有一个环节的转折,值得单独提出来研习一番。

当学生陷入有关俱乐部问题的探究中无法形成清晰认知时,教师以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强行打断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直接将课堂拉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的处理,或许会有一些同行不认同。尤其是特别注重课堂临时生成资源的同行。在这部分同行看来,这样的安排,预设的痕迹总是过重,教师的教学意识,取代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我却很认可梅老师的处理方法。因为,任何一节语文课,都无法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所有问题。对于不属于课堂教学目标辖区内的临时性生成,倘若对于文本理解至关重要,当然需要舍得花费时间去探究,而如果这样的生成,对于文本理解并无直接关联,或者后面的教学环节才会涉及,则完全应该不在这样的内容上纠缠。当然,教师可以明确告知学生,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价值,但不属于本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做进一步探究,也欢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带着问题找老师做进一步探究。

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文本而言,语文教学中的文本,意义总是过于复杂化。也正因为如此,语文学科的教学才总是极具内容处理上的多样性和教学选择上的多元性。语文教学永远充满了挑战,又永远充满了遗憾。我相信,梅老师的语文教学,也就是在这挑战和遗憾的双线并进中,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专家简介

刘祥,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教师博览》签约作者,“人教杯”全国课堂教学课例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近年来,在《人民教育》、《语文建设》等数十家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字数百篇。应邀在十余个省份开设展示课、主题讲座百余场。出版《追求语文的“三度”》、《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重构教师思维——教师应知的28条职业常识》等教育专著七部,另出版教育日记《走过高三》、散文集《岁月屐痕》。主编、参编各类书籍二十余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