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握夸奖的“度”

把握夸奖的“度”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高度评价的常用语是“完全正确”、“说得太好了”等,诸如此类的赞扬会导致答案雷同,因为学生逐渐以得到老师表扬为目的,而不去听从自己内心,回答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不表扬有助于学生挖掘其自身动机的内在源泉,当教师给出的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回应,例如,“你说得对,这是解决凯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途径”,他会继续思考,班上其他的同学亦会如此。

在有些情况下,对学习者高度评价是适宜的,例如你讲课的对象是年幼的学生、刚刚度过“语言沉默期”的二语习得者(注:“语言沉默期”是指语言学习者最初保持沉默,积累接受语言的时期)、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或提问的内容是事实性问题或简单的知识回顾(如“杰夫,这只猎鹰的名字叫什么”),但是,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时,教师应慎用高度评价,因为它是高水平思维的绊脚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高度评价(主动接受)的常用语是“完全正确”、“说得太好了”等,诸如此类的赞扬会导致答案雷同,因为学生逐渐以得到老师表扬为目的,而不去听从自己内心,回答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不表扬有助于学生挖掘其自身动机的内在源泉,当教师给出的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回应,例如,“你说得对,这是解决凯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途径”,他会继续思考,班上其他的同学亦会如此。

被动接受策略用在头脑风暴环节也非常有效,如教师这样要求学生时——“给大家一段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听听每位同学的看法,你们的想法将全部呈现在白板(智能板)上。”等所有学生的回答都被记录下来之后,再开始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逐个分析,课堂上这种对学生回答不加评论地全盘接受的行为可以将批判性、创造性反思发挥到极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