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未来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平性原则对可持续发展有头等重要、特殊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即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和代内平等两层含义。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和观念,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主宰和征服的对象,而应将其视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可持续”乃是对“发展”的限制性规定。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未来_自然辩证法概论

四、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间的文件中最早出现在1980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联合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大纲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有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发展原则。

1.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公平性原则对可持续发展有头等重要、特殊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即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和代内平等两层含义。

2.可持续性原则

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即要追求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延续不绝的发展。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的范围之内。

3.共同性原则

主要是指各国在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上应是共同的,即都应当有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要求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4.发展原则

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发展并不等于经济增长。从最终意义上讲,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认为发展史集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和观念,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主宰和征服的对象,而应将其视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仅仅看作自然界大家庭中一个普通成员,与之和谐相处、协调共生。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本意是要人们都有可能过较好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它所要求的公平主要是必须确保人们在资源分配、发展权利、资金供给、文明成果共享等方面,都有同样的(平等的)条件和机会。

可持续发展是对矛盾统一体的解决,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发展与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人们(当代人)需要又限制人们(也是当代人)去满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可持续”乃是对“发展”的限制性规定。从本意上说,发展当然是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对于人们的无限制的需要,对于人们借助于技术的手段和组织的力量来无限制地满足需要的能力,又不能不加以限制,没有限制、约束、控制,发展就没有可持续性。传统的发展模式只追求满足需要,缺乏限制和约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既要有限制和约束又要满足需要。没有限制和约束的发展,是只顾及当代人需要的发展,是可能危害后人权益的发展,是顾及当代人需要的发展,是可能危害后代人权益的发展;发展而又有限制和约束,才能顾及后代人的权益,或不破坏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需要又实现限制,具体些说,就是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或者说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兼顾和统一。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种发展,它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要使人们摆脱贫困,要提供实现美好生活的机会,当然也必须讲经济发展,而且也应当能够讲效能和效益,包括要讲增加经济收入;它要顾及到后代人的生存条件,也要不断提高当代人的富裕程度。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只讲社会效益,少讲或不讲经济效益。当前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如粮食、能源、衣服、住房、就业、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等,还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基本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灾难,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压力,逼迫人们以破坏环境的方式来维持生存,这又会引起环境退化和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可持续与发展有矛盾,难于妥善兼顾,特别是讲到先发展后持续,还会联系到一个更为尖锐和现实的问题,即是否应当和可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问题。在历史上,不少发达国家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一些发达国家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而后在转向治理环境,并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可持续的基础,是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基础,很有可能会得出发展中国家也难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的结论,至少会认为彻底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事件是相当困难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又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过渡时期,我们必须摒弃长期以来盛行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以便确保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极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贫困人口众多,发展的要求急迫,因而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巨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尖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彻底摆脱贫困和人口、资源、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

从指导思想上的主动性和行动上的力度来看,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以20世纪90年代制定并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为主要标志。当然,若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曲折向前,既取得了重大进展,也留下不少深刻的教训。人口政策上,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未制定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人口快速增长。经过长时间探索,终于选择了计划生育的正确道路。资源开发利用上,也同样走过了许多弯路,如曾经在“地大物博”的意识下,导致许多地区“有水快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也是如此,限于当时人们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主要走的是以高消耗、高污染、外延型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道路,我国在环境污染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自觉地、明确地逐步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作为一个在国际社会上负责任的国家,我国一直认真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并在其后以积极而又负责任的态度制定和逐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994年,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展中国家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将其基本指导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并在全国范围内要求将《中国2l世纪议程》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至此,可以说,我国立足国情,在认真总结和推广多年来实行的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做法的基础上,基本上完成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到开展深入广泛的实际行动这一历史性阶段。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为在21世纪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011年,中国政府制定并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二五”规划纲要非常注重内外协调、产业协调、城乡协调的发展协调性,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提出了全方位调整的要求,体现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贯穿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必然引出一场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我国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面临着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文化和科技基础还不雄厚、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带来的竞争加剧等严峻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尽快增加我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地逐步推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是向往进步、崇尚发展的人类的共同心愿。回眸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关心自身前途和命运的人们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以争取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从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考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才有可能谈得上社会进步与文明,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发达国家近现代所走的“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代价巨大,实际上是在牺牲全球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破坏人类未来的前途中求发展,他们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理应作出更大的贡献。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所致。所以他们不仅要致力于本国的环境治理,而且要放眼世界,在治理环境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援助。不要搞“污染转移”。至今一些发达国家仍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输出重污染、低技术产业,这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应当改变,这种行为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受到应有的制裁。可持续发展是不分国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应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走一条“边发展、边治理”的道路。如果忽视环保,就会在解决当代人贫困时给子孙制造更多的贫困,就会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国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要不断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加大科技投资和创新,形成自然——人口——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正如《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的:“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选择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伟大战略,正是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体现。

总之,现实已把人类逼进了一个必须进行历史抉择的重要关头:坚持传统的发展模式,将会使地球生态不断恶化,并将人类引向深渊,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要想拥有一个更为安全与繁荣的良性循环的美好未来,就必须依据新的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比例,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世代发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3.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

【注释】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3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95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161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163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9]任春晓:《环境哲学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18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24页。

[1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3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1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1~55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92页。

[1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2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

[22]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23]任春晓:《环境哲学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249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3页。

[25]梅萨罗维克、佩斯特尔:《人类处于转折点——给罗马俱乐部的第二个报告》,梅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页。

[26]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惠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页。

[27]Joel Kovel,What Is Ecosocialism?Canadian Dimension,Vol.41,Issue 6,(Nov/Dec2007).

[28]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1页。

[31]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32]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页。

[33]毛丽娅:《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9~30页。

[34]周义澄:《自然理论与现时代——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1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