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豁达地退让

豁达地退让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招致别人的怨愤,应该尽量少得罪人,一个人行事需小心在意。《老子》中提出了“报怨以德”的思想。《老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吃惊。翌日,又回来向老子致歉。

豁达地退让

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达,有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得罪他人。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常人,便是在于其能时时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对待,也必定先反省自己本身,自问,我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礼?否则别人为何如此对待我呢?

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矛盾,有了分歧该怎么办?很多人都喜欢争吵,非论个是非曲直不可。其实这种做法不明智,吵架又伤和气又伤感情,不值得。何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人际交往中切不可太认死理,有时装装糊涂于人于己都有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招致别人的怨愤,应该尽量少得罪人,一个人行事需小心在意。《老子》中提出了“报怨以德”的思想。孔子也曾提出类似的话来教育弟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其含义均是叫人处事时心胸要豁达,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态应付一切。

《老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吃惊。于是,他大声咒骂了一通扬长而去。翌日,又回来向老子致歉。老子淡然地说:“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讲,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如果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的。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假如我顶撞回去,他一定会骂得更厉害。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

在现实生活中,当双方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不妨从这则故事中多得些启示。那就是,对于别人的批评,除了虚心接受之外,还要养成毫不在意的功夫。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达、有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得罪他人。而且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欢论人短长,在背后说三道四,如果听到有人这样谈论自己,完全不必理睬这种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些什么呢?

足以显见,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拥有一颗沉稳,豁达而又快乐自在的心灵是何等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