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矩的背后是自由

规矩的背后是自由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题上的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大意是说,一个人即使是随心所欲地行动,也无不中规中矩。因而这种规矩,对于一个具有高尚美德和健全理性的人来说,并不是感到不自由而是感到自由。就是说,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要经过长期的修养,到七十岁的时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从心所欲不逾矩

标题上的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大意是说,一个人即使是随心所欲地行动,也无不中规中矩。我想,这句话所表达的境界,应该是自由与规矩相统一的最高境界。

首先,这句话概括了自由之真谛。自由,从字面上说,就是“由自己”,但一个人“由自己”必须尊重其他人“由自己”的权利。要尊重所有人“由自己”的权利,就必须用一定的“规矩”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自由的真谛并不是不要任何限制,而是要把这种限制由外在的限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

其次,这句话表达了规矩之理想。规矩,虽然总是表现为某种约束,但其本质并不是要强制人的行为,而是要顺从人的本性。理想的(而不是任意的)规矩,就是要根据人的向往自由的天性,为所有人的普遍自由提供规范。因而这种规矩,对于一个具有高尚美德和健全理性的人来说,并不是感到不自由而是感到自由。

既然是最高境界,当然需要经过漫长的路程才能达到。这个路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规矩的人性化,不论是官方有意制定的规矩还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规矩,都不应该违反人性,而应该在根本上有利于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人性的道德化,一个人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就会从普遍利益的角度出发看待规矩之利弊,而不会只是从一己私利的角度看待规矩之得失,就会使遵守规矩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既然是最高境界,当然也不是容易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要经过长期的修养,到七十岁的时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既然如此,那么我辈凡人为什么还要讨论这种境界呢?我觉得,这种境界虽然很高,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真正达到,但是向着这种境界不断提升,应该是我们人生修养的方向。即使我们只是向着这个方向迈出了一步、两步,但只要总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

【评论选摘】

评论一:这个和康德的自由概念有点相似,他认为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另一种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