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子兵法》中对“勇”有哪些要求

《孙子兵法》中对“勇”有哪些要求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丰富。其中对将士“勇”的理解与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不惧、处变不惊、与智结合等要求。《孙子·势篇》中写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刘裕称桓玄为国贼,并率军讨伐。在《孙子兵法》中,将这种勇归为两个方面。《孙子兵法》反对有勇无谋的行为,格外强调把勇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孙子兵法》中的思想,都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

孔子在《论语·子罕》篇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的“勇”,被他称为君子处理人伦关系的“三达德”之一。很明显,这样的“勇”,首先是精神上为人推崇的一种表现。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勇”与战场上作战的将士联系在一起。说到作战,就不得不提“兵圣”孙武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丰富。其中对将士“勇”的理解与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不惧、处变不惊、与智结合等要求。

不惧,既是勇者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心理素质,也是外在的评判标准。《孙子·势篇》中写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意思是说,敌我双方作战,一方军队之所以先乱,是因为对方治军更严整;一方将士之所以感到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双方作战,取胜的决定因素往往不在作战双方的人数上,而在士气上,这种士气就是勇。士气高涨,最终的战局就是勇者胜。

公元403年,东晋明帝的外孙桓玄废掉安帝司马德宗,自立为皇帝。他的这一举措,遭到了大将刘裕的反对。刘裕称桓玄为国贼,并率军讨伐。当时,刘裕率领的讨伐军只有几千人,在数量上只及桓玄军队的零头。不过,刘裕毫不畏惧,因为他知道,桓玄军队的将领都是士族出身,平日里骄奢淫逸,根本没有心思打仗,士气低迷。而自己的军队士气高昂,个个拼死作战。

双方第一场大仗在都城建康拉开。刘裕率军从北面进攻,战鼓一响,桓玄的将领立即四散奔逃,他怎么断喝都无人听从。结果,桓玄只得落荒而逃。刘裕率军紧追不舍,最终大败桓玄的军队。

刘裕的军队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主要在于将士们毫不畏惧的精神,在战场上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勇往直前。而桓玄的军队贪生怕死,毫无斗志,等待他们的自然只能是失败。

处变不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孙子兵法》中,将这种勇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将士们上下同欲,建立起强大的共同御敌的心理。《九地篇》中写道,这样的军队,即使处于无路可走的境地,将士们也不会败退,而是会竭尽全力作战。这样的军队不需休整,都懂得戒备;不需鼓动,都会竭尽全力战斗;不需约束,都能并肩战斗;不需申令,都会信守纪律。二是遇事时的镇静表现。战场上的态势时刻都在变化,作为统军将领,一定要从容应对,做到以自身心理上的勇来带动士兵行动上的勇。《作战篇》中写道:“故杀敌者,怒也。”意思是说,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用激怒的方式来鼓动他们的勇气。

怎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呢?除了靠经验和阅历的累积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智,即将勇变为智勇。《孙子兵法》反对有勇无谋的行为,格外强调把勇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计篇》中写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将领要具备智谋才能、赏罚有信、关爱部下、勇敢无惧和军纪严明这五项基本素质,并将智放在了第一位。历史上无数事实表明,只有将勇建立在智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姚襄是十六国时的一位著名将领。在一次征战中,他的军队被前秦军队打败,只得率军民撤退。当时前秦的大将苻坚率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陕西的三原一带。苻坚知道姚襄急躁,容易动怒,便命人到阵前高喊姚襄是胆小鬼。

当时,姚襄手头的兵力很弱,根本无力与苻坚抗衡。但是,姚襄被前秦士兵骂得动了气,要披挂上阵应战。他的谋士急忙劝他,我方兵力太弱,不能与对方硬拼,而应该稳住阵脚,以静制动,待援兵赶到,再找准时机应战。然而,姚襄根本听不进去,执意要出兵应战。结果因为兵力悬殊,他很快战败并被苻坚杀死,为自己的有勇无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孙子兵法》中的思想,都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其中的“勇”,不仅是一种不怕死的精神,还是一种处世的技能,更是一种与谋略相结合的大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