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孟之道的精髓有哪些

孔孟之道的精髓有哪些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学说的精髓在孔孟之道,而孔孟之道的精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立德、行仁、明礼、博学、忠信和仗义。孔子把希望寄托在礼制的恢复上。博学,是孔孟之道的另一个精髓。比如孔子倡导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习主张。德、仁、礼、学、信、义这几个要素,几乎涵盖了儒家学说的全部内容,且体现着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实质,所以称它们为孔孟之道的精髓。

儒家学说的精髓在孔孟之道,而孔孟之道的精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立德、行仁、明礼、博学、忠信和仗义。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和甄宝玉最终因话不投机而分道扬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贾宝玉对儒家“立德、立言、立功”的主张不能接受。当然,贾宝玉只是作品中的一个叛逆形象。其实,儒家“立德”的主张,是其整个学说的根基。所谓立德,就是在为人处世时,首先在自身建立起一套合乎社会准则的行为规范。儒家将人的生命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理生命,一种是道德生命;生理生命有限,而道德生命永恒。当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应该首先成就道德生命。儒家强调修身,究其实质,就是要将美德的成分融入人的心性中,从而在将来走向社会时,能够以道德为准绳来决定自身行为的取舍,最终实现德治天下的目标。

在儒家推崇的众多美德中,仁德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儒家先贤不仅要求人们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道德之上,还要求人们以仁的方式体现出来,即行仁。对统治者或主政者来说,他们所行的仁就是施仁政,体现出来就是关爱民生,体恤民力,甚至爱民如子。对普通大众来说,就是相互关爱,乐善好施,让大家都生活在一个融洽和谐的环境中。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在他看来,当时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冲突、纷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自周朝建立以来的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这才导致整个社会陷入了无序状态,以致出现了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和以下犯上等诸多违背社会人伦纲常和道德约束的负面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些乱象呢?孔子把希望寄托在礼制的恢复上。他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交往和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如果能恪守做人的礼节,正确把握说话行事的分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产生摩擦纠纷,人心就能各得其所,社会秩序就能恢复。这就是明礼。

博学,是孔孟之道的另一个精髓。儒家学说从根本上来说是用来经世致用的,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一个人的知识。那么如何获得知识呢?儒家提倡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孔子倡导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习主张。他要求人们做到:有才能的人要向没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要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求学时要虚心,有学问要像没学问一样。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端正学习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还要注重学习方法,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博学多才,从而更好地实现报效社会的目的。

忠信是儒家推崇的人与人共事交往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儒家先贤的思想中,忠是一种为人真诚、办事尽心尽力的美德。孔子给出的要求是: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远离故土的地方也是这样。儒家的信,指的是诚信,孔子在谈到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时指出: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尊崇道德。所以,儒家的忠信,既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美德。

到后来,有人将“忠”上升为愚忠,将“信”上升到迷信,这种认知其实是与儒家先贤的主张大相径庭、背道而驰的。儒家先贤的忠信,更多是要求人们忠于事实,忠于本性,去体现个人的价值。

在遇到利害冲突或遭逢社会不公平时,儒家把“义”作为处世的基本准则,即仗义。比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他要求士人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遇到义与利的抉择时,要重义轻利。

德、仁、礼、学、信、义这几个要素,几乎涵盖了儒家学说的全部内容,且体现着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实质,所以称它们为孔孟之道的精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