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蒯通巧辩免死罪

蒯通巧辩免死罪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蒯通,实名彻,生活在秦末汉初,生卒年月不详,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所以史书上多以“通”代“彻”,称其蒯通。蒯通见时机成熟,劝韩信自立为王,韩信念及刘邦好处执意不从。果不出蒯通所料,刘邦灭楚做了皇帝之后,有人诬陷韩信谋反,刘邦先是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蒯通是当时很有名的辩士,当他刚一被捕时,就想好了应付刘邦审讯的言辞。刘邦听后,气得发抖,下令把蒯通烹死。

蒯通,实名彻,生活在秦末汉初,生卒年月不详,今河北定兴固城镇人。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所以史书上多以“通”代“彻”,称其蒯通。他为人机敏聪明,能言善辩。秦朝末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陈胜自立为王,派大将武臣率军攻打赵国,蒯通帮助武臣劝说范阳令投降,从而影响到赵国诸邑令,使武臣不费一兵一卒得地三十余城。蒯彻故此以“说士”而闻名于世。

楚汉争战之时,汉王刘邦分兵韩信进取赵国。是时武臣已死,蒯通见韩信善于用兵,治军严谨,能成大业,便投在韩信帐下,劝韩信攻取齐国,使韩信很快占据了黄河下游大片地方。蒯通见时机成熟,劝韩信自立为王,韩信念及刘邦好处执意不从。蒯通说:“古语云: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正是时候,将军若坐失良机,日后悔之晚矣。”韩信仍不以为然。蒯通对天长叹曰:“韩信,武夫也,不足与之为谋。”遂离韩信而去。

果不出蒯通所料,刘邦灭楚做了皇帝之后,有人诬陷韩信谋反,刘邦先是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不久,刘邦的夫人吕后趁刘邦不在京都,假传圣旨召韩信入宫,诬陷韩信谋反,对他处于极刑。临刑之时,韩信无奈的长叹一声:“悔当初不听蒯彻之言,故有此难。”刘邦从外地回到长安,听说韩信被杀,又是高兴,又是怜悯。他问,韩信死前留下了什么话,吕后告诉他说,韩信后悔没有用蒯通的计谋。刘邦派人去把蒯通抓来,亲自审问。

蒯通是当时很有名的辩士,当他刚一被捕时,就想好了应付刘邦审讯的言辞。刘邦把他带上来后,就问他是否鼓动韩信叛汉自立。蒯通承认得很痛快,他说:“对,我的确这样做过。可惜他当时不听我的计策,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如果他要用了我的计策,皇上哪能杀掉他呢?”刘邦听后,气得发抖,下令把蒯通烹死。蒯通显得很害怕,连声高呼“冤枉”。

刘邦问:“你教唆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

蒯通回答说:“当初秦朝实行暴政,天下的英雄都起来反对。这就好像秦朝丢了一只鹿,天下英雄都抢着捕捉,谁跑得快,本事大,谁就能逮住它。那时候,天下的人并不知道陛下能当皇帝,都是各为其主。我也是一样,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这能责怪我吗?况且,天下想当皇帝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足罢了。难道陛下能把他们都烹死吗?如果只是因为我过去忠于自己的主人,就被杀死,天下的人会怎样看待陛下呢?”

刘邦听了以后,仔细一想倒也在理,于是不仅赦免了他的死罪,还重用了蒯通。

◆经典幽默

各付各的款

1926年9月,法国政治家白里安和德国政治家古斯塔夫·斯特莱思曼就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善后问题举行了成功的会谈。他俩并因此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即使是如此重大的主题,他们也都在谈笑间进行。为了避开外界的干扰,妥善地处理战后赔款事宜,他们特地选择法国汝拉省的一个小乡村进行会晤。他们在乡村的饭店里共进午餐后,两位政治家为付账友好地争了起来。白里安站起来说道:“不用争了,我来付饭钱,你来赔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