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与设计》“马上行动”栏目的教学策略

《技术与设计》“马上行动”栏目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与设计1》的主要内容是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般组织学生以4~6人小组为单位,先对“马上行动”栏目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一类“马上行动”是课堂上同步完成的。笔者认为苏教版教材《技术与设计1》中最适合运用“头脑风暴”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6个。启发引导型的“马上行动”栏目题目所呈现的问题比较隐蔽,似懂非懂。教师要为学生完成这类“马上行动”补充相关的资料。

宁夏盐池高级中学 刘欢筠

《技术与设计1》的主要内容是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做中学”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念,设计学习、操作学习是通用技术常用的学习方法。在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促进学生活动的教学栏目,其中“马上行动”就是一个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践进行技术设计学习的重要活动栏目。在苏教版教材导读“怎样使用本书”中对“马上行动”是这样解读的:“是穿插课文之中,形式多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及时的巩固,应用和内化,它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拓展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力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马上行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探索与大家交流与共享。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共有60个“马上行动”栏目(不包括选学内容),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马上行动”栏目分布表

“马上行动”栏目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是学生立即消化和巩固知识技能,建构新的知识与技能的平台。笔者在反复研读苏教版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通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根据各个“马上行动”栏目在教材中的位置和特点,将《技术与设计1》中60个“马上行动”栏目分别采用小组探究、独立完成、头脑风暴、课后作业、启发、交流、课堂指导实践七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一、小组探究

(一)共同特点

运用“小组探究”方法组织学生学习的“马上行动”栏目,一般活动中给出的活动要求学生必须经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必须经过各种观点的不断碰撞,思路才能逐渐清晰起来。

(二)活动要求

一般组织学生以4~6人小组为单位,先对“马上行动”栏目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教师可根据问题要求提出一些观点供学生辩论。学生们既讨论问题,又讨论观点,通过辩论,去伪存真,逐步得到结论,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结论的记忆。

(三)教学建议

学生在讨论探究之前,可以给学生介绍几种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定势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形象思维、联想思维等,学生在探究时可灵活运用借用这些思维方式,既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有助于帮助学生有效讨论。在学生讨论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结合讨论内容,给学生补充些相关内容帮助学生顺利讨论。

(四)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可用“小组探究”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学习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15个,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小组探究型“马上行动”栏目在《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中的分布表

续表

二、独立完成

(一)共同特点

这一类型的“马上行动”都是学生在相应知识框架下能够独立完成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具体、目的性强,类似于随堂练习。

(二)活动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这类“马上行动”时,首先要在听懂当堂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并理解课文中“案例分析”告诉了什么?然后在课堂上立即完成“马上行动”,有助于学生马上消化课堂所学内容,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知识框架并有助于巩固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

(三)教学建议

这一类“马上行动”是课堂上同步完成的。学生练习时,可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下面的学生完成后,可以与黑板上的答案对照,但是教师一定要把黑板上的答案逐一讲解并做出评价,以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来判断自己答案的正误,这也是检验当堂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检验,也促进教师课后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有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四)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可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17个,具体内容分布如表3所示:

表3 独立完成型“马上行动”栏目在《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中的分布表

三、头脑风暴法

(一)共同特点

这一类型的“马上行动”一般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找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活动要求

采用这一形式来学习“马上行动”,是因为这一类“马上行动”的答案非常广泛,学生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思维自由驰骋。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体现团队合作的智慧。

(三)教学建议

教师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时候,要延迟评判,这是为了防止评判会约束学生的积极思维,破坏自由畅想的有利气氛。一切评判和判断都要等到学生发言结束后再进行。用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头脑风暴”的结果是:效率高、效果好、激活灵感,以量求质,以便获得有价值的创造。

(四)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苏教版教材《技术与设计1》中最适合运用“头脑风暴”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6个。具体内容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头脑风暴型“马上行动”栏目在《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中的分布表

四、作为课后作业

(一)共同特点

要求学生在课后较充分的时间里去准备、思考、实践,以加深对这一类型“马上行动”的认识。这类“马上行动”栏目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有些还需要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后才能完成。

(二)活动要求

由于这类“马上行动”在当堂课上还不能马上行动。但是,完成这类“马上行动”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准备。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课后顺利完成“马上行动”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工作,教师需要为学生课后完成“马上行动”提供一些方法和行为上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建议

教师一定要安排时间检查学生课后完成情况,要对学生课后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可作为课后作业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3个,具体内容分布如表5所示:

表5 课后作业型“马上行动”栏目在《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中的分布表

五、启发引导

(一)共同特点

启发引导型的“马上行动”栏目题目所呈现的问题比较隐蔽,似懂非懂。教师要在关键字、关键句上启发学生,为学生指导。

(二)活动要求

学生在完成这一类“马上行动”的学习活动中,由于知识面不够宽,思考问题的方向不便于把握,一时很难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引导学生开放性地思考问题。

(三)教学建议

教师要为学生完成这类“马上行动”补充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关于发散思维的相关方法和知识,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完成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9个,具体内容分布如表6所示:

表6 启发型“马上行动”栏目在《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中的分布表

六、自主交流

(一)共同特点

自主交流完成型的“马上行动”栏目对知识点和学生能力要求相对来说不高,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就能够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主交流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

(二)活动要求

可将学生分组,指定记录人,组内对“马上行动”栏目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发言,记录人记录每个同学的发言内容,并加以整理,然后代表本组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教学建议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非常喜欢听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各小组交流内容要予以评价。因为评价是对学生交流内容方向性的指导,只要方向正确,对学生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从而激励能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四)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可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6个,具体内容分布如表7所示:

表7 交流型“马上行动”栏目在《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中的分布表

七、课堂实践

(一)共同特点

可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的“马上行动”栏目一般都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从认识工具到工具的用法以及使用中的安全,都是学生亲力亲为的活动。

(二)活动要求

这一类型的“马上行动”是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内容,在上课时间中要留出一定比例的时间,在教师亲自指导和监管下完成。在学生动手实践前,教师要介绍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安全事项等。学生通过认识工具并亲自体验使用工具,领悟使用工具进行加工时要注意姿势、力度、频率与节奏等。规范工具的操作,强调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产生的伤害事故。教师最核心的工作是要指导学生安全操作。

(三)教学建议

这类实践型的“马上行动”,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操作室和相关材料,如3mm吹塑纸、12cm塑料管、金属块、金属板、木板及钢直尺、角尺、手锯、锯条、台钻、锉刀等工具。教师要为学生实践活动准备好各种需要的实践材料和工具。

(四)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可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实践完成的“马上行动”栏目共有4个,具体内容分布如表8所示:

表8 课堂实践型“马上行动”栏目在《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中的分布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