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调查,结合目前在发挥大学生党员作用方面所做的尝试,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的具体思路。能否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判断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原则。结合文件政策和大学生党员实际,我们认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直接关系着党未来的兴衰。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调查,结合目前在发挥大学生党员作用方面所做的尝试,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的具体思路。

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必然性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党的理论的指导下,在现实的实践上以及实际的需求中得到充分论证的。

1.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这是要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1938年抗战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习近平曾强调,“共产党员要努力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先锋模范,成为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的先锋模范,成为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模范。”

2.实践依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一切问题、处理一切问题。因此,党组织要求每一个要求入党的人都能认真履行党的宗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判断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原则。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史上多个困难时期,我们都能转危为安,最终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很重要一方面就是共产党员无私忘我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现实需求

从现实情况来看,党员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入党动机不纯、理论素养不高、考核欠缺机制等都是影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各级党组织需要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保持先进性。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和教育,这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

《党的建设辞典》中规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指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应该产生的影响,即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路线的行动。结合文件政策和大学生党员实际,我们认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大学生党员作为特殊群体,与其固有的身份特征相对应,主要应该在政治、学习、工作、生活、实践等方面体现先锋模范作用。

1.大学生党员要在政治上发挥引领作用

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应当体现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

2.大学生党员要成为学习上的标兵

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的学生,其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较高的学习效率,取得出色的学习成绩,真正让广大学生信服,才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学生。

3.大学生党员要做生活中的好同学、好室友

大学生党员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在一起,尤其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榜样作用,做一名好同学、好室友。要带头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宿舍氛围;主动搞好宿舍内务,美化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整洁优雅的生活环境;关心和帮助困难学生,做同学的知心朋友等等。

4.大学生党员要积极参与集体工作

2010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要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年)级事务管理,努力维护学校的稳定。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不能独善其身、不能认为只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而是要积极参与一线学生工作,并且成为其中的骨干。

5.大学生党员要热心服务帮助他人

大学生党员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来体现自身的先进性,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要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也为其他同学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提供服务。

三、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现状,并为建立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本课题主要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450份,有效问卷为426份,有效率为94.7%。

1.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

大部分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评高于他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有10.8%和68.3%受调查者认为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同时,我们观察不同政治面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明显发现党员的自我评价要高于其他群体,这一方面说明党员比较自信,归属意识强,同时也说明其他群体的认可度没有党员自我认为的那么高。

学生党员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但还发挥不了模范作用。政治理论学习是永葆党员队伍思想先进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0.3%的受调查者认为党员更为熟知党的路线方针,也仅有33.1%认为党员坚决拥护并非常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少数大学生党员政治修养不高,理论知识贫乏,缺乏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注重政治修养的提高。

学生党员道德素养较高。德是立身之本,道德素养是党性修养的最低底线,是衡量党员人格的标准,也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从调查结果显示中可以看出,党员的道德素养较高,在学风、校风等基础文明建设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生党员群众基础较好,但较个人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说,帮助同学,关心同学是大学生党员必过的群众关。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党员比较成熟和理智,他们能够注意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主动发挥同学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党员怕吃亏,特别是当其他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挺身而出主动给予帮助,更多的是关心个人得失。

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但主动性不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服务,在服务中成长,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党员能经常参与服务,但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在老师的要求下能够参加服务,还有少数大学生党员注重个人得失,服务意识淡薄。不愿意主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缺乏互相帮助、携手共进的良好意识。

学生党员的专业素养较高。大学生党员首先是一名学生,而后才是一名党员,学生党员首先要在学生中起到旗帜作用。从调查结果中看出,在专业学习上,大学生党员入党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的工作水平较高。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一线学生工作,并且成为其中的骨干,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提高党性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党员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刻苦努力,学生认可度较高。

(2)影响当前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1.入党功利性强

当代高校大学生党员成长于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诱导,在学生党员思想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当前在大学生中,入党动机多种多样,大致有意志坚定型、父母要求型、注重荣誉型、追求功利型、从众心理型等几种主要类型。

2.对党员表现缺乏评估和奖惩

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考核结果缺乏与之配套应用的相关制度作保障,突出地表现在党员考核评价流于形式,缺乏对表现优秀的党员典型的宣传以及对表现不佳党员典型的剖析。

3.服务与发展平台搭建不够

服务与发展平台不够,使党员主体意识不够、活力不足,党员作用发挥不足,成为“无为”党员,身边群众不知道这些党员,这些党员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服务、去哪服务。

4.后续教育与管理不足

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的积极进取,努力奉献,入党后组织纪律观念逐渐淡化,学习生活工作中自我要求逐步放松,不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无法体现学生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性,反而可能在广大同学中产生较坏的负面影响,部分是后续的教育与管理不足造成的。

三、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实探索与机制构建

调查发现,大学生党员能够发挥一定的先锋模范作用,但由于没有一套有效的机制,致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没动力、没监督、没保障,因此,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将极大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激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内在活力,将有助于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1.构建目标引领机制,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指明方向

目标具有强大凝聚力,是引领人们前进的灯塔。要促进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明确奋斗目标,强化其责任意识,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使命感,与学生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定期抽查和交流,最后对党员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这能让本身能够很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学生党员在党组织的指导下,不断超越与进步,让有服务意愿但不知道怎么做的学生党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让不主动服务的学生党员受到监督和约束。

树立榜样、宣传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人物和事迹常常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行为向榜样的行为靠拢。重视发现、培育和宣传党员先进典型,促使学生党员将自己的行为与榜样行为相比较并进行反思改正,自觉效仿榜样。可以通过报告会、宣传板报、校园媒体等形式宣传和弘扬榜样的先进事迹,增强感性认识

2.构建教育培养机制,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基础

教育与培养是一名学生从非党员到党员变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构建教育培养机制,凝聚学生党员,使其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全程教育与培养。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全程跟踪培养。新生入校后,入党热情高,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激发学生的入党积极性。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指导和帮助他们改进不足和缺点。发展为预备党员前后,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确保质量。对于正式党员规定他们要积极主动地担任工作,发挥骨干作用。

全方位教育与培养。强化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我认识、增强自我素质,是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考核、定期培训、经验交流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性格特质和需求,以较为活泼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如互动式的理论学习交流,小组式的理论学习成果展示等。

拓展网络阵地。构建学生党建的新阵地,可以充分运用校园网络载体,在网上建设“网上党校”等宣传、交流平台,加强沟通,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加强主题教育、深化文化内涵,加强价值引领;鼓励支部运用网络自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凝聚与号召支部党员。

3.构建实践活动机制,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

学生党员的目标引领与教育培养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党员能参与实践服务,这也是学生党员思想成熟与转变的动力所在,是将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必要环节。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是党组织开展育人活动,深化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载体。要求主题党日活动有计划总结,活动过程有照片视频,活动结束有评选表彰,使主题党日活动在评建机制的推动下,切实服务,积极创先争优。

开拓常规服务阵地。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等服务活动并不是时刻都有,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基地化建设,避免由于没有固定的服务阵地而引起的萎缩现象。例如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为他们提供长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平台。

与新生结对共建。选拔一批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学生党员,牵手同专业的新生班级结对,担任新生班级党员导生,解答结对班级同学存在的困惑,通过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帮助结对班级同学制定学业目标,缩短从高中到大学的不适应期。

4.构建考核激励机制,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添动力

构建考核激励机制,能切实把党组织的约束性与党员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学生党员自觉发挥模范作用增添动力,同时也为党组织表彰先进、民主评议提出准确的依据。

严格监督。一是扩大监督的主体。将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员间的相互监督、群众对党员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党员监督的效果。二是丰富监督的形式。采取党员挂牌上岗、党员评优公示等多种形式,拓宽监督渠道。三是实行全程监督。比如实行双重管理制度,以园区为单位建立临时党支部,把对党员的管理由支部向园区延伸,杜绝过去部分党员支部以外党性意识不强的现象。

具化考评。对学生党员的考核,要考虑到政治素养、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群众基础、工作水平等制定出具体的、量化的考评指标,对重要问题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考核应广泛听取学生、辅导员、班导师对学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每名党员作出综合评定,对党员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提出具体的参照标准。

奖惩有别。党组织在对党员跟踪监督、严格考评的基础上,及时兑现奖惩。评选出“优秀党员”“优秀党员志愿者”并进行表彰,推广他们的经验。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批评、惩戒。如对虽无明显缺点但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党组织负责人及时找其开展警示诫勉谈话,指出问题,帮助解剖原因,落实改进措施。对能及时改进不足的党员给予鼓励,对经过三次以上诫勉仍不能发挥作用的党员则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给予除名。

5.构建组织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创造条件

促进党员发挥作用不仅要给党员指明方向、提供平台、增添动力,还需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必要的保障条件。

支书选任培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开设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训党课、实务培训、组织生活观摩、特色活动展示等系统化的内容,帮助支部书记认清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由点及面带动整个支部党员共同进步。

规章制度建设。在抓好党员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下发各类规章制度,如建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制度,通过党日活动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管理制度等,保证党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大学生党员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下,做到规范管理、严格管理。

总之,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的问题是一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复杂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国高校从事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全体人员共同研究、共同实践,才能取得圆满的成果。

(上海师范大学课题组 吴沛东 戚 静 朱惠军 陈重来 王 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