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禅宗理论的基石《金刚经》

禅宗理论的基石《金刚经》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刚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说法,阿难等尊者等500人记录下来的佛教典籍,我国通行的版本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有不同译本,全名也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经》全书讨论的是空的智慧。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作者简介·

《金刚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说法,阿难等尊者等500人记录下来的佛教典籍,我国通行的版本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

鸠摩罗什(344—413),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为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和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作品导读·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有不同译本,全名也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梵文《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8208字,是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金刚经》全书讨论的是空的智慧。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作品概要·

1.全经纲领:

要发扬光大度尽一切众生的宏愿。在梵文中,佛陀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只是把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是让一切众生成就正果。

2.观照实相:

所有世相,都是虚妄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意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把心中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现实,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应该用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世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和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世相执著所呈现出来的真实,并不是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就是说明“性空幻有”,要正确处理出世真理和世间真理的方法。

·经典章节·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庄严净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徒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