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适当给予孩子一些挫折和苦难的教育

适当给予孩子一些挫折和苦难的教育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受成长的曲折波澜、挫折苦难,就是接受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家长们,在你的教育生活中适当地给孩子增加一些挫折和苦难教育吧!在他们需要我们适当给予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些恰当的建议和真诚的鼓励。给予孩子困难和挫折,苦难的教育,并不是想着去折腾和折磨孩子,而是历练孩子有面对困难和挫折、苦难的勇气,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毅力和坚持,有面对困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人的成长,如果只有鲜花、阳光与和风细雨相伴,那么他的眼里就只有明媚的色彩,而没有灰色的阴霾。生活,不会只有阳光、温暖,还有风雨、坎坷,甚至一路的荆棘。没有经过风雨历练的人生,是不完满的人生,也不是真实的人生。我们都知道,人生路上有诸多的欢乐,也有太多的苦痛,苦也罢,乐也好,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姿多彩、滋味绵长的人生。

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成长的苦痛,就不会得以真正的成长。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经历一些成长的苦痛,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一代总有一代的苦难,不要总想着为孩子成长的路上拔掉所有的荆棘和路障,不要总想着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环境,不要总想着为孩子营造一个开阔的坦途、光明的前景。如果孩子的眼里只有宽阔的大道,光明的坦途,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埋头看脚下的路,最终,虚幻坦途的消失,可能会让我们的孩子从此消沉,一蹶不振。到那时再来反思曾经的家庭教育,将会追悔莫及。

我们所开辟的道路,始终是我们开辟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坐享其成。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如果只学会了坐享其成,那么我以为,他实际就开始了悲剧的人生。因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不是寄望于别人,而是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生命个体。孩子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奉献社会,享受幸福。因此,在生活中,让我们的孩子,既沐浴自然和风的吹拂,又迎接暴风骤雨的洗礼;既接受温暖阳光的普照,又接受无情烈日的烘烤;在变化万端的自然更替中,演绎着生命的倔强与壮丽。

直面苦痛,经历生活的波折和坎坷,虽然不能获得痛苦的免疫,但是能够获得面对苦痛的百折不挠、奋发有为的坚强意志。在风雨的洗礼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美丽。自然,因为有了四季的更替,才显得绚丽多彩;人生,因为有了生活的波澜,才显得摇曳多姿。接受成长的曲折波澜、挫折苦难,就是接受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如果家长一味地把孩子置于羽翼之下,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解除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他们自己直面的问题,给予他们最无忧的、不知艰辛为何物的生活,那么可以说,我们培育了一个先天明显营养不良,后天发展严重滞后的瓷娃娃,有绚丽和明艳的光泽,没有坚实的内核,一旦遇到生活的碰撞,必定碎裂一地。《孟子》篇中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生活在这个社会是需要历练的,我们的孩子概不例外。家长也许会说,我们不企求孩子成为栋梁之材,成就惊天动地之业,我们只愿孩子能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能自食其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幸福和快乐的生活,绝不是凭空得来,必定经历了生活的磨炼,精神的洗礼,岁月的沉淀,才能在一片荆棘丛中找到自己的一片萋萋芳草地。灵魂,没有经过洗礼,不会得以真正的安顿。没有一颗安顿的灵魂,幸福就是空中楼阁。

在我十多年的教育经历中,我看到了太多娇惯得无以复加的孩子,他们言语娇嗔,他们身体柔弱,他们锦衣玉食,他们一遇到问题就只会埋怨和推托……他们应该有的谦恭有礼,他们应该有的强健躯体,他们应该有的吃苦耐劳,他们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等,在他们的身上却难以觅到踪迹。

是我们的孩子出现了问题?是我们的家长出现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我以为,还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在教育的问题中,我们的家庭教育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们得到了最大的照顾,享受到了他们本不该享受的生活。在他们的周围,洋溢着的尽是欢笑,充溢着的尽是甜蜜,铺陈着的尽是满眼的明艳,这样的孩子,怎能得到身体的锻炼,意志的培养,心智的磨炼,道德的养成?生活中,如果只能让他们尝到甜,而不让他们尝到苦,以及更多难以名状的人生滋味,这样的孩子,我们能企望他今后独立地面对生活,在无垠的社会舞台施展自己的拳脚,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回馈社会?这,只能是痴人说梦!

家长们,在你的教育生活中适当地给孩子增加一些挫折和苦难教育吧!对于孩子来说,这一定是促进孩子躯体更加强健、挺拔和伟岸的钙质。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充分的钙质,才具有应有的坚韧和抗击打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充分的钙质,才能活得更健康,充满生命的活力。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更不是无原则的宠爱和庇护,真正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既有和煦春风的吹拂,让孩子人生的航船朝着远岸前行;又有凛冽的朔风,让孩子学会掌握航船的舵,在逆风和险象环生的海中择道艰难前行。和风令人愉悦,逆风让人面对惊涛骇浪学会成长。孩子的真正成长,应该是这两种爱交替进行。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获得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成长。

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要总想着为孩子解决。让孩子独立去面对吧,只有在独立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中,他们才能学会如何去面对问题,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学会面对错综复杂问题时的忍耐、坚持,从而锻炼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毅力。

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磨砺,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一个孩子,只有经历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才能得以更好地成长。孩子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行的路上,我们必定陪伴孩子经历诸多的波折、坎坷、磨难和挫折,让孩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成长。这种成长,它褪去了我们家长的百般庇护,而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壮。正如丹尼尔·戈尔曼所说:

苦难对创造性和精神生活有很多积极的意义,苦难可以安抚灵魂。

困难和挫折,对于弱者来说,是埋葬弱者的坟墓,但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是砥砺前行的基石。正如司马迁所言: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生活的强者,从来都不是天生的,他是需要在生活的熔炉里不断地淬砺、锤打、煎熬的。要让孩子成为生活的强者,需要我们的家长有意识地用困难和挫折来磨砺我们的孩子。只有让孩子获得了面对苦难起码的免疫和抵抗的能力,孩子的成长才可能变得更加顺利。

当然,我们让孩子独立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孩子关注的目光。在他们需要我们适当给予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些恰当的建议和真诚的鼓励。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

给予孩子困难和挫折,苦难的教育,并不是想着去折腾和折磨孩子,而是历练孩子有面对困难和挫折、苦难的勇气,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毅力和坚持,有面对困难、挫折、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给予了孩子太多的物质的富足,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显得太娇弱了。他们缺少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缺少面对困难、挫折、苦难的勇气,缺少一些坚强的意志。如果孩子的眼里满是鲜花着锦,那么,也应当让他们看到绽放生命美丽背后经历的凛冽寒冬的煎熬。

在我刚走出校门的时候,曾到一个偏远的山乡去支教。在那里,我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每天光着脚,在满天星斗或者伴着夜色如漆的黑夜,擎着火把,在莽苍的山间行走,只为了去上学。中午,他们饿着肚子。下午,他们上完学后,又独立行走于山间小道。这些孩子,有的甚至在寒冬光着脚,有的只是穿着一双破鞋,他们衣衫破旧而整洁。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物质生活环境下,也阻挡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那一双双明亮清澈的眼,让我为之一颤,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当回到城里的时候,我看到了太多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却没有更多的学习动力。我就在想,城里的孩子是不是能够去体验一下山村孩子的生活,让他们感受一下未曾体验过的生活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受到一些启迪,明白生活的意义,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倍加珍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的,太优越的物质环境会消磨一个人的志气,使人颓然而失去进取之心,一定的逆境和困难更能激发起一个人的志气和斗志。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遵循这样的道理,所以,我的观点一直是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生活能够满足温饱、营养即可,物质的炫耀和攀比,只会带来意志的消沉和内心的失衡。

苦难是一笔财富。在这笔财富里,我们的家长要善于去合理支取它。带孩子到落后偏远的地方去看一看,去真实地体验体验。我相信,两相对比的结果,一定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而珍惜自己现有的幸福生活。到偏远、贫困的地方去,不是走马观花,不是浮光掠影地猎奇,而是真实地去生活一段时间,用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从而真正地打动孩子的内心。有时,现实的残酷图景,比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教,来得更真实、自然,更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曾看过一个纪录片。一个城里物质生活环境优越的孩子和一个农村极度闭塞落后的孩子,相互交换到对方的家庭生活,结果,这次经历都深深地震撼了两个孩子。城里的孩子看到了自己物质的优越,更看到了自己意志的薄弱和精神的贫瘠,缺乏感恩等自身的弱点,更看到了贫穷生活环境下的生命的倔强,家庭的友爱、温暖,相互的支撑。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让孩子从原来的那个我中来重新审视自己,从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给予孩子一些困难、挫折和苦难的教育,绝不是为了让孩子活在过去,活在贫穷和落后中,活在困难和挫折中,而是让孩子以此为基石,培养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去更好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挫折、苦难是一笔财富,愿我们的家长都能好好地去支取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