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师的天职

语文教师的天职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仍有不少语文教师人认为语文学科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学科,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过于重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忽视了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作用。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天职。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文言文教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

语文教师的天职——文言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陆占萍

若要问语文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恐怕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要数“传道授业解惑”了。“传道”,当传人文精神之“道”;“授业”,传授古今文化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解惑”,不仅解语文之惑,还要解思想之惑。

然而仍有不少语文教师人认为语文学科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学科,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过于重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忽视了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作用。而今的语文教育改革重要的突破点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发掘出来,人格逐渐完善。由此可见,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天职。

为什么是天职?我这里不讲历朝历代、列祖列宗、中外古今的一些著名的教育家的做法,只请打开我们的各册语文书,大多是中外古今名人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

自古以来,我国的作家确抱“唯美的”、“纯文学”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但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终未能成为主流,而“文以载道”的观点却普遍被作家所接受所实践。人家文中有“道”,我们讲起来为何无道?或虽也提到,只作“轻描淡写”顺便点及呢?孟轲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在那时难能可贵,在现在对和谐社会建设又是何等重要。这位先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人才造就观,只要除去其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加以适合时代的唯物内容,不也可激励学生为负担卫国建国之重任去发展磨练自己吗?又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如能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就能动之以情,激起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再来打开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承载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许多久诵不衰的千古名篇,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崇高道德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尤其是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名篇,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文化精神,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文言文教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这些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优秀语言的学习,要更好地渗透人文精神培养,使学生在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传统精华,不断提升人格品质,铸造我们学生的“民族魂”和“中国心”。

那么怎样才能使初中文言文教学更好地渗透人文精神?我们如何将这些距离现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那么久远了传统的文言篇目在人们的心中“活起来”?又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能感悟融化这些语言文字里面强烈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提高心智,净化灵魂的目的?思索之余又增添了几份责无旁贷。要达到此种境界,我认为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不仅在教学的观念上作更多的思考,也要在教学的方法上进行有效的探索。

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要“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的培养(这是新语文课程的要求)。然而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上文言文课时,唯恐学生在知识能力的掌握上存在问题,因而仍会不知不觉在文言文的语言文字上下大量的功夫,重视字句的讲解和练习,注重古汉语虚词、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特点、重点语段的翻译等教学。我们不否认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如果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诵读、自行领悟和思考的时间,忽视了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应适时地指导学生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受到更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等散文,在教学中可侧重于指导学生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如果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难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她的魅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应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所教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教学中使之具体化。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在文言课文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研究作者生活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倾向、成长道路;了解作品的思想倾向及感情基调;作品中某些字词句中深刻的涵义;作品中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先介绍《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作者范仲淹被罢官,贬放邓州,同样被贬的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落成,请范仲淹作记,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带着怎样的心境写这篇记,他会在文中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了解了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再深入课文学习。学生就会从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中,体会作为封建士大夫的范仲淹对待仕途的进退原则,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其次要改变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要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要用“二期课改”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进一步改变教法和学法,让学生有更自主的学习空间,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在自主的学习中投入自己的热情,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使文言文的教学课堂生动起来。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文言古诗文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如我们的文言古诗文赏析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检验。我的语文教学班每周三、五是固定的早自修时间,那是学生自己的古诗文赏析课。在开设这个赏析课之前,我向学生作了一次“我与中国古诗文”的专题讲座课,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我又组织同学进行了一次“我也来谈谈古诗文的学习”的讨论,讨论中学生可摆出自己的学习古诗文的困难,也可商讨解决的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我提议利用语文早自修时间开设文言古诗文赏析课,这个建议得到了全班学生的响应,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地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办法,赏析课的内容也在我们师生的共议中确定了下来,范围涉及唐诗、宋词、文言成语故事、文言小故事四个方面。我们的文言古诗文赏析课,时间虽只有半个小时,但学生的学习却是快乐的。我想他们之所以会快乐,是因为那是他们自己的课堂:学生自己定的学习内容;自己查找资料备的课;自己上讲台给同学讲课;自己检查同学听课的笔记等。而学生的这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成了他们展示学习才能的舞台。学生们的教学方法也可谓“百花齐放”,或带同学朗读背诵,或请同学相互讨论交流;还有的将讲课的内容做成漂亮的课件,有同学还从网上找到与上课内容相关的动漫等,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听课效果也非常好,他们不仅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还认真完成小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文言文能力,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我们还利用课堂文言文教学课,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在学习《核舟记》一文时,文章中有关人物介绍的3~6段,学生在背诵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作者介绍说明的过程,我请同学报名排练课本剧,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准确地将文章中人物所处的位置、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还要学生根据文章的意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同时我们还请其他同学根据文章的内容,结合同学的表演对文章的写法及内容进行分析点评,学生通过分析更具体地了解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形象非常逼真,也较深层次地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举行文言小故事演讲、古诗文吟诵、文化常识竞赛等,也是我们文言文学习时所常用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朗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当然,我们对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有很多,“听、说、读、写、评、议”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如“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声情并茂的朗朗诵读,可以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获得更多的教益。我们虽不求统一的教学方法,但我们期望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赏析的能力。

文言文的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发诸真情的点拨开导,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现实意义及艺术特色,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寓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一定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天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