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教学模式唤起理科教学课堂活力

探究教学模式唤起理科教学课堂活力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之后,可设计一个破坏性实验,巩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填入表格,最后讨论总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实验后可利用计算机模拟电流流经变阻器的路径,增强理解。这个案例的教学策略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初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把观察引向深入。

探究教学模式唤起理科教学课堂活力

黄敏霞

最初公众认为,教学就是“告诉学生做什么”、“使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甚至认为,“优秀教师就是充分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师。”词典也仅仅把教学定义为“传授知识、讲学或讲课”。这种观点左右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师把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采用“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大多表现为:①教师讲授为主;②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③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④学习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学生学得很苦,教师教得很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效果不理想。学习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关于思考或投入学科学习,教学似乎没有促进学生理解这一学科,也没有发展他们在这一学科“学业成功”的能力。课堂被刻画成以下任一种状态:

(一)被动“学习”

教学是迂腐乏味,令人无精打采的,学生是教师或教科书提供的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是许多学生接受不了的。

(二)为活动而活动

学生参与各种传递活动或其他的个人或小组活动,但这似乎只是一种“为活动而活动”,课堂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是缺乏对概念发展的明确联系。

(三)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意识

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怀疑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

课程实施的结果是出现了一种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现象,造就了大量的“高分低能”的学生,知识是速成了,但能力却下降了。

之后,包括赫斯特在内的教育哲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是由于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处理相同的教材,由于新的信息被纳入到其他图式之中,或者由于运用新的或修正过的图式和技能来处理那些教材,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变化和不同的反应。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应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教学不光涉及知识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教学思想、教学形象、教学态度、教学情感、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

196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杜威在他的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首先提出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思想,之后,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他的著作《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中又提出“探究式学习”,到20世纪90年代,探究式学习被我国理科教师所采用,这一教学方式从此也被列入新课程标准。它强调

(1)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

(2)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角;

(3)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4)注重学生的互动,小组讨论和探究;

(5)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探究教学切实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上述现状,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而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实践一: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正确接法

传统教学:

出示一个滑动变阻器,介绍它的不同部分的结构,同学间互相抽问加以巩固;然后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简单电路中,移动滑片,观察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同时告知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原则,实验验证“二上”、“二下”,让滑动变阻器失效。

探究教学:

提问1: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改变导体的电阻?

提问2:为了达到改变电阻的目的,改变哪个因素比较方便?

实验:连接电路(如图所示)学生观察、思考,P向左移时,灯泡亮度怎样变化?电阻值怎样变化?这就是最简单的直线型变阻器。

说明:从各种方法的筛选和排除中激发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找出新内容的衔接点。

设计滑动变阻器:

提问:

(1)要使直线型的变阻器电阻值变化范围变化更大一些,该怎么办?——电阻线增长。

(2)电阻线太长使用不方便,怎么办?——电阻线做成线圈。

说明:借助简单的器材,从“直”到“曲”的理解过程。

(3)由于变阻器要能够“变阻”,所以电阻器的两端只能有一端接在电路上,而电路的另一端要在电阻线上滑动——滑片和金属棒。

(4)电阻线(裸线)能不能密绕?——不能。要密绕怎么办?——彼此绝缘,电阻线涂绝缘漆。可与滑片不通怎么办?——跟滑片接触地方的绝缘漆刮掉。

说明:从设计滑动变阻器开始教学,使学生感到滑动变阻器好像由自己设计的一样,体会到“发现者”的乐趣。之后,可设计一个破坏性实验,巩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实验: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任意接入电路中,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灯泡亮度有何变化?电阻值有何变化?填入表格,最后讨论总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说明:分组实验,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既提高兴趣,又培养动手能力和逆向思维。并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增强实验结果的对比性。实验后可利用计算机模拟电流流经变阻器的路径,增强理解。

这个案例的教学策略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营造了师生平等、民主、合作探究的关系,学生之间则互补、互促共同提高,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仅掌握知识,更体验到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了知、能统一的效果。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的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2)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教师要适时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实践二:密度的概念

传统教学:

提问:物体由什么构成?——物质

物理学上我们引入密度这一概念来区分不同的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之后直接告知密度的概念,并利用其公式进行应用。

探究教学:

“密度”概念形成教学时,因学生对“质量”这一概念已有初步的感性知识,教学过程可设置以下背景问题:

(1)金戒指和大词典谁的质量大?——大词典的质量大,因为它的体积较大,可见,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2)相同体积的铜块和铁块哪个更重?——铜块质量大,因为构成它们的物质不同,可见,物体的质量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那么,不同体积的铜块和铁块,谁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和物质的种类究竟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量不同体积的三块铝A、B、C和与A同体积的铁块、铜块的质量和体积,看看数值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表格并记录:

(续表)

点拨:学生多半习惯纵向比较数据,引导学生横向也要比较数据。

发现:

(1)铝块A、铝块B、铝块C体积扩大几倍,质量也相应扩大几倍;铝块A、铁块、铜块即使体积相同,质量也不等。

(2)同种物质(铝块A、铝块B、铝块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几乎相等;不同物质(铝块A、铁块、铜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

物理学上,我们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它指的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说明:

(1)这个案例的教学策略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初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把观察引向深入。而学生投入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研究归纳,掌握其本质特征,完成教学任务。

(2)采用“实验引导、探索为主”的综合教学模式,其一般过程是: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结论。这种模式给某些新物理量的引入建立了一种思维模式,例如速度、比热容电阻率概念的引入;决定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等等。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技能)也得到充分的培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

·观察能力:包括通过感官和凭借仪器设备两方面。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科学家必须亲自动手作直接的观察,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

·形成假设:假设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暂时性的回答,借这种回答以考察观察所得的结果,以便能直接地、清楚地判断观察结果是否支持原有的理论。事实上,假设是一种更高级的猜测,即系统的有理论依据的猜测。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技能在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它涉及实验能否成功,能否真正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

·实验能力:实验事实上是人为的一种观察,所以有人说观察是被动的实验,实验是主动的观察。

·测量能力:运用尺子、天平、温度计、量杯等测量工具有助于获取准确的研究资料。

·分类能力:这是将观察到的事物加以整理的过程,分类后有利于作进一步观察。科学家为了使调查研究条理化,创造了种种分类的方法。

·推理能力:这是另一种猜测,是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思考和逻辑分析。

·解释数据:数据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从数据中所得到的启示。解释数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产生推理、预测及假设,进而寻求所研究问题的答案。

·应用数字:指把观察所得的结果用精确的数学关系表达出来。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资料,既省事又能说明问题。

·交流:就是将观察的结果呈现出来,方式包括数字、图表、图片或语言文字等。通过交流,观察结果才得以公开、沟通、检验,并有利于研究者本人发现现象之间的关系,以便进一步预测和推论。

探究教学课程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理科教学的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探究式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实际操作都还不尽完善,例如:

(1)怎样才能建立切合实际的探究学习程序呢?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过程时,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便是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某种活动方式如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不管它如何科学也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2)教学是有目的性的,它可用极少的几个有效实践因素来加以描述。学生时常致力于有意义的学习,但在教学设计、实施以及内容选择中仍存在一些弱势。例如,教师可能会直接传授知识形成过程来缩短原有计划的周期;教学可能仍没有充分认识到一些学生的需要;或者是课堂的文化氛围阻碍了授课的可接受性。

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学工作者不断地钻研、摸索和实践,从而让探究教学模式在理科教学中焕发更大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