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式的崛起
马其顿位于希腊以北,开化较晚,当雅典与斯巴达为争夺希腊霸权,进行着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时候,马其顿开始强大起来。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是马其顿国王菲力浦二世的儿子。14岁那年,他的父亲把雅典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请来为他当家庭教师,前后三年,除了学习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科学知识之外,他还养成了追根究底的“恶习”和强烈的冒险精神。他非常喜爱《荷马史诗》,醉心于当个《伊利亚特》中阿溪里(一译阿喀琉斯)式的英雄。
每当他父亲打胜仗的时候,他就犯愁:
“父亲,你把世界都征服了,我再征服什么呢?”
从16岁起,他就跟随父亲东征西讨,学习指挥战争的艺术和积累实战经验。
公元前338年夏末,马其顿军与希腊联军在中希腊的喀罗尼亚决战,18岁的亚历山大指挥马其顿军左翼,首先突破希腊联军阵线,为会战胜利立下了头功。一颗明亮的将星在历史舞台上冉冉升起,希腊各城邦不得不屈服在马其顿的铁骑之下。
亚历山大20岁登上王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平定了宫廷内乱,制伏了北方诸侯的反叛,镇压了希腊各城邦趁机而起的反马其顿运动,显示出了他惊人的军事天才和组织天才。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着30000步兵、5000骑兵、160艘战舰,向东方进军,以实现他父亲留下的征服世界的美梦。出师前,他把他所有的地产、奴隶和牲畜都分送给了别人。一位大将不解地问:
“陛下,你把财产都分给别人了,把什么留给自己呢?”
“我给自己留下希望,”亚历山大满怀信心地说,“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
他很快就跨过了达达尼尔海峡,粉碎了由波斯驻防军、各总督直属军和希腊雇佣军三者组成的波斯军队,占领了整个小亚细亚。
在弗里吉亚的古都戈尔狄翁,有一辆古老的战车,车轮上有一个用山茱萸皮拧成的绳结。自古传下来的预言说:谁能把车轮上的绳结解开,谁就能成为“亚洲的霸主”。
亚历山大走近战车的时候,当地有几千名老百姓围观,目光里流露出冷嘲和挑衅。亚历山大围绕着车轮转了一圈,不动声色地从腰间拔出短剑,把绳结切成几段。他用不屑一顾的口吻宣布:
“我轻而易举地把它解开了。”
跟随着他的马其顿将领们先是一愣,接着就欢呼起来。他,就是这样一个果断和机敏的人。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率马其顿军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亲自率领的60万大军在伊苏斯进行了决战。假如这个数字真实的话,这将是一场1∶15的力量悬殊的战斗,而且后路已被截断。不过,亚历山大率领的马其顿方阵很快就突破了波斯阵线,大流士落荒而逃。特地赶到前线来观赏胜利场景的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做了亚历山大的俘虏。
波斯王派来求和的使臣,愿意割地、赔款,并且把自己漂亮的女儿许配给他。亚历山大的大将帕曼纽高兴地说:
“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都达到了。我要是陛下,就同意媾和。”
“我要是帕曼纽,也会同意媾和的。”亚历山大不动声色地说,“—可惜的是,我是亚历山大。”
帕曼纽听了,目瞪口呆。
“告诉大流士,”亚历山大转身对波斯使者说,“我是全亚洲的统治者。土地,是我的;黄金,是我的;还有他的两个女儿,也都是我的。如果他还想保全性命的话,就应该亲自来朝拜我。”
公元前332年,他挥师南下,结束了波斯人对埃及的统治。为了推行亲东方政策,他穿越沙漠,拜谒了阿蒙神庙。阿蒙是埃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他的动物形象是公羊。埃及僧侣也慷慨地宣布他为“阿蒙之子”,这意味着他是神授的埃及王国的合法继承人。他在尼罗河三角洲建立了第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亚历山大城,后来,这里成了重要的商业和文化都市,直到今天。
这时候,整个波斯西部:小亚细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和埃及,都已置于亚历山大的统治之下。
公元前331年,他又率领47000将士大举东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同号称百万的波斯军决战,大败波斯军。然后就是马不停蹄地追奔逐北,波斯名城巴比伦、首都苏撒、旧都波斯波利,一个个沦陷于亚历山大之手。
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他的部下杀死,亚历山大又理所当然地成了波斯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