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明之母”

“文明之母”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绳结记事”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有人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确实不是溢美之词。“永不满足是人类进步的一大阶梯”,雕版印刷术于是应运而生了。最早出现于中国的雕版印刷术是在笔、墨、纸等必要工具日臻发达的前提下产生的。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滥殇于唐代的佛教有了新的传播工具,大量的佛像、经典被印刷,并在民间广泛流行,佛教徒队伍迅速扩大。印刷术是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明之母”——印刷术

由“绳结记事”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而印刷术的问世,则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开辟了更为宏大的空间。有人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确实不是溢美之词。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最初把形形色色的材料作为文字的载体。古代巴比伦人把282条法律刻在一根2.7米高的闪绿岩石柱上,形成了世界最古老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人使用的书写材料——“埃及芦苇”是英语“paper”(纸)的来源。树叶、树皮、兽皮、铜器、铁器等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被充作保留文字的工具。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古代中国,商代人在牛骨,特别是龟甲骨上写上了深奥难测的“甲骨文”。“刀笔吏”、“韦编三绝”、“汗青”、“杀青”等至今仍在使用的汉语词汇,可以使人想象出使用竹、木简著书立说及读书学习的艰难。纸的发明大大方便了文字的书写,使知识和信息的流通少去了很多限制。但是,一个一个字的抄写仍然耗费着大量的时间,而要使不同地区的许多人共睹一部巨著又是根本不可能的。“永不满足是人类进步的一大阶梯”,雕版印刷术于是应运而生了。

雕版印刷,是综合印章和石刻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先进的印刷技术。印章是最古老的用反刻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技巧和方法。扩大文字容纳量的需求,导致了石刻“读本”的出现。更多的人可以聚集在这种特殊教材下诵读、学习。但是石刻物几乎无法携带。于是,在纸出现以后,用坚韧的薄纸浸湿后铺在石刻上面,轻轻拍打,使纸透入石刻的罅隙处,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把纸揭下,成为黑底白字的的拓本。这是一种从阴文正写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叫做“墨拓”。到了1300多年前的隋代,人们开始选用枣木、梨木一类的硬板木来代替笨重的石料。首先把字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字面朝下贴到板上,然后用刀把字一个一个刻在板上。最后在刻成的板上加墨,取白纸盖在版上,用刷子轻匀地揩拭,揭下来,文字就转印到了纸上成为正字,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雕版印刷的过程。

最早出现于中国的雕版印刷术是在笔、墨、纸等必要工具日臻发达的前提下产生的。它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手抄、石刻的缺陷,很快就走出了单纯的书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诸如农书、历本、医书、字帖一类利用雕版印刷而大量问世,并进入市场交易。公元824年,元稹在给白居易诗集作序时讲到:“白氏长庆集者……,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在反映人们对诗歌的爱好时,十分明显地使人看出雕版印书的普遍与广泛。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滥殇于唐代的佛教有了新的传播工具,大量的佛像、经典被印刷,并在民间广泛流行,佛教徒队伍迅速扩大。中国及至于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的雕版印刷物,是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里发现的一本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的长约5.3米的佛教经典《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即公元868年。卷首更有释迦牟尼对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扉画,雕刻精美,刀法纯熟。100多年后即公元971年,又一部雕版巨著佛经典《大藏经》在成都问世。此书费工12年,共1076部,5040卷,仅雕版就有13万块之多。而公元1132年,王永从在湖州刊刻佛藏5400卷,却仅耗时1年。其聚集刻工之多,刻工技术之精可以想见。

《金刚经》问世600年后的公元1423年,在德国南部刊行的《圣克利斯道夫》画像是欧洲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发展的顶峰应该是彩色套印技术的出现。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印《金刚经注》,出现了朱墨两色套印的新技术。即经文为朱色,注释为黑色,使书增色不少。这种处理,需要分别把不同色的字精确地刻在版面适当的位置;印刷时,先在一块版上印上一种色,再把该纸覆在另一块版上,使版框精密吻合,再印上另一种颜色,以此类推。各种颜色参差其间,错落有序,使印刷物令人赏心悦目。套色印刷技术也使版画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明朝末年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分竹、梅、石、兰、果、翎毛等,神韵生动,色彩逼真,栩栩如生。被称做“巧心妙手,超越前代,真千古一人哉!”受到大江南北的大众欢迎,初学画的人奉它为临摹范本,对绘画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雕版印刷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是刻一块版,只能印一页书,一部巨著需要成千上万块版;其次,日积月累雕好的版片要占用相当的空间存放,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负担。这样,一种更方便、更经济的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便取而代之了。

1041~1048年,北宋平民毕癉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其基本原理至今仍盛行不衰。

据《梦溪笔谈》的可靠记载,毕癉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相之,瞬息可就。”

在毕癉泥活字的启发下,元代农学家王祯因写作《农书》而创木活字印刷,两年做成木活字3万多个。1298年用这些活字印刷的《大德旌德县志》是现在所知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世界上现存最早活字是在中国的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公元14世纪初在古回鹘(hù)(回鹘是中国古代西部地区的民族)文的木活字。现存最早的木活字版刷品是宁夏发现的约公元14世纪初的西夏文佛经。王祯还在实践中创造了“转轮排字架”,将活字按一定的规律排于专用轮盘架上“一人中坐,左右俱可推转摘字。盖以人寻字则难,以字就人则易,此转轮之法不劳力而坐致数,取讫,又可辅还韵内,两得便也。”王祯之后,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木活字印刷在1775年。清政府用枣木活字253500多个,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8种,2300多卷。

印刷术是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8世纪后期,日本的木版《陀罗尼经》在唐代雕版印刷的影响下完成;12世纪前后,雕版印刷传到埃及;13世纪后,伊朗(波斯)作为中国与欧洲交往的中转站,将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在中国使用锡活字印刷失败后,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造了铜活字。1450年,德国的谷腾堡受此影响,用铅、锡、锑的合金初步制成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印42行本圣经。此后二三十年,印刷术遍传欧洲各国。印刷术连同先后传入欧洲的火药和指南针一道,成为冲破欧洲中世纪黑暗,迎来新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工具。大批的印刷品不仅将新教的教义普及民间,同时也把各种知识带到了平民百姓中,最终使资本主义脱胎于崩溃的封建城堡中。

印刷术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当今,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印刷行业,正在或将要告别毕癉时代的活字印刷,进入激光照排的新时期,这将是又一次前无古人的印刷技术的重大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