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谁咬了我的大饼》

《谁咬了我的大饼》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所在——《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东方娃娃》里比较出名的一本绘本。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因此,我开门见山地介绍绘本,让幼儿初步了解绘本,并且通过出示大饼教具、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教师引导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谁咬了大饼,给幼儿一个充分的不受限制的想象空间。

《谁咬了我的大饼》

小班上

img64

绘本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徐志江

经典所在——《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东方娃娃》里比较出名的一本绘本。它有着简洁明了的文本和画风。在绘本里,我们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猪当“侦探”的故事。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等他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故事就在这个悬念中展开了。接着,小读者们就随着小猪开始寻觅那个咬大饼的“小偷”。寻找的过程中,它遇到了不少小动物,都说没有咬。可是,要怎么证明它们的清白呢?这又是一个有趣的悬念。于是,故事就利用这一次又一次的设悬、释悬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最后在故事层层铺排中,绘本慢慢地把孩子引导到谜底的门前,惊奇有趣的结局带给孩子的必然是一阵阵的大笑。

教材分析

绘本带给大家有几个阅读信息。第一点,在一次次的设悬、释悬中以牙印为线索引导幼儿用对比小动物咬的痕迹和大饼上的牙印来鉴定谁是偷吃大饼的小偷,整个过程带给孩子新鲜刺激的感觉,充分吸引了孩子的目光;第二点,通过观察、预测图片信息,引导幼儿学说对话,丰富故事角色形象;第三点,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也体现了现实中孩子纯真、稚气的一面,在恍然大悟后开怀大笑的同时带给孩子美好、有趣的体会。

一、阅读活动以“趣”引领

选材“趣”:书中小猪的形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像那只小猪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教具“趣”:根据书中故事人物和大饼制作的纸盘偶和黄色垫板制成的大饼富有童趣,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各种动物咬大饼的过程。而且“大饼”的教具还能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地比较动物牙印之间的不同特征,很好地成为幼儿理解绘本的活动工具。

二、层层悬念以“问”释疑

根据本书内容的特点与小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

三、自主看书以“读”品趣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幼儿的小书自主阅读既是对整本绘本的回顾和重温,又能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技能和习惯。如指导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学习按顺序翻阅,这就包括对图片、页码、顺序的识别,还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逐渐将前后页之间的线索联系起来等等。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还不能较好地做到自主阅读,所以我设计“对牙印”的环节,可以引导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找找书中最有趣的部分”,帮助幼儿重温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绘本教学的特点。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会一页一页地翻书,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3.通过对比了解不同动物的牙印是不一样的,能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通过吃早点、吃饼干,感受咬饼干并观察自己的牙印。平时上语言课,将书放在凳肚里,称凳肚为“小仓库”。

材料准备:大书、小书、书袋、小动物纸盘偶及大饼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大书封面,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出示绘本图书:小朋友看,封面上有什么呀?

2.师(出示大饼教具):“咦!猜一猜,这个大饼是谁做的呢?”(拿出小猪纸盘偶)

3.师提问:“小猪做了一个大饼,可是被人偷偷咬了一口,到底是谁咬了他的大饼呢?”

4.教师边操作纸盘偶边走到幼儿座位问个别幼儿:“××,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这一环节让幼儿初步感知句型。

【评析】小班幼儿容易被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所吸引。因此,我开门见山地介绍绘本,让幼儿初步了解绘本,并且通过出示大饼教具、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逐页观察大书,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一)绘本P1~P4引出故事

1.师讲述:“原来呀小猪做完大饼太累了,他躺在大饼上面睡着了。可是一觉醒来发现……”

img65

2.师:“咦,大饼怎么样了?”

3.师:“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幼儿猜测)

【评析】这真是个有趣的发现。“大饼上怎么会少了一块呢?”“到底谁偷吃了一口呢?”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故事中。教师引导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谁咬了大饼,给幼儿一个充分的不受限制的想象空间。

(二)绘本P5~P22理解故事内容,对比动物牙印

1.师:“小猪碰到了谁?你们猜,小猪是怎么问小鸟的?”(引导幼儿学说小猪的话)

2.师:“小鸟的牙印和大饼上的牙印一样吗?”

3.师:“不是小鸟咬的会是谁咬的呢?”

img66

4.各种小动物依次同上提问。

【评析】在小猪开始寻找牙印的主人时,依次遇到了好多小动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仿佛进入了小猪的角色,帮助小猪“破案”,观察得越发仔细,兴趣依然很浓。在学习“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这个句式时,教师第一次可以教给幼儿,第二次可以用语言和神态动作鼓励幼儿主动地询问这个句式,慢慢地,在阅读绘本的环节上,孩子的主体性就提高了。

(三)出示直观教具大饼,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小猪的大饼被人咬了一口,很着急。它到处询问小动物。它问了哪些小动物?(根据幼儿回答有顺序地出示小动物纸盘偶)

2.“小猪先问哪个小动物的?”引导幼儿再次学说小猪的话。

3.“小鸟咬了一口大饼,它的牙印是怎么样的?”“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先利用小鸟的纸盘偶形象操作大饼教具,并利用象声词“卡擦”来增添动物咬大饼的动感,而后引导幼儿观察两个牙印)

4.“它的牙印和大饼上原来的印子一样吗?”(把咬下来的“饼”粘在黑板上)

5.“那么是小鸟趁着小猪睡觉,偷偷咬了它的大饼吗?”

6.以此类推,同样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描述兔、狐狸、鳄鱼、河马和自己的牙印。通过对比,大家知道小猪的大饼究竟是谁咬的。

【评析】在这个活动环节上,牙印的对比是很有趣的。教师将幼儿回忆出来的牙印线索依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直接地观看和感受绘本渗透性内容,有趣地发现结果。

三、完整阅读,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问题引入:“都不是这些小动物咬的,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播放书本课件,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img67

3.师:“现在,你知道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吗?”

4.师再次用小猪纸盘偶操作大饼教具,并观察小猪自己的牙印来验证故事最后的结果。

【评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后揭示结果:一张被咬掉一半的大饼,上面留着参差不齐的牙印,让小朋友一目了然地知道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这个孩子们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在阅读时带有很强的戏剧冲突感,特别是可爱的小班幼儿,看到这个结果便会哈哈大笑,促进了幼儿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四、幼儿阅读,讨论分享

1.师:“终于找到答案了。小朋友们,你觉得这本书中什么地方最有趣?”(小结:它不仅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动物的牙印是什么样的,还让我们认识了这只可爱的小猪!)

2.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面。想看吗?”

3.师:“请小朋友看看这是谁的牙印。看书的时候,请你们把它贴到那个小动物的旁边去。”

4.提出小书阅读的要求:一页一页地翻书。看书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看完后,将书放进椅子背后的书袋中。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看书的乐趣。人手一本小书,小班幼儿学习“一页一页地翻书,安安静静地看书”的同时,还重新体验趣味盎然的故事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感觉。

活动延伸:

布置区域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其他动物的牙齿,将孩子们的发现剪切下来。教师制作每个牙印适合的动物头像放在区域中,让孩子在区域游戏时再发现,丰富幼儿的经验。

活动设计者:赵玲婕梅燕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