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海·夏日教育手记

心海·夏日教育手记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同教师现实生活境遇的低评价,两者产生明显的碰撞,对此带来的不如意,便骂骂咧咧,勃然大怒。教师是教育的血脉。教师的不良倾向与教育存在着分数主义、形式主义、孤立主义等不好倾向必有某种影响。这种向“内”寻找幸福的内容,就是教育强调的正心和修身。最好的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使感情丰富的人每日都对身边的人给予爱心。几千年过去了,老师啊,你手中的那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今天教育的航船。

第四辑 心海·夏日教育手记

我的秘密

都悄悄种进你心里

静静地长成了一片片青草

静静地开出了一朵朵小花

教育,我潜入你缠绵的梦里

1

南梁诗人王籍留下名句: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走进夏天的校园,蝉未噪,而心弦在撩拨;鸟未鸣,而诗情在发酵。成长的灵魂寂若萤火虫一般,在夏末秋初,闪烁起独属自己的光芒。学校是我们成长的躯体。

2

人类一思维,上帝就发笑。

我们认识教育的思维还存在诸多缺陷。

3

我对张文亮抱有好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读到他的作品《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 “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教育就像你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要静待孩子的成长。你是否找到你的蜗牛,偶尔去散散步。

4

当今的教师,有种种不好的倾向。一个是商业化。他们把知识当做商品来贩卖。课堂上不讲全讲透,留一手放在辅导班、补习班上课再讲,按每小时100元、200元不等向家长收费,或者一个学期按一门课程2 000元、 3 000元的价目全包下来,每周用两个晚上开小灶。据说,这还得找关系,才给面子。一个是粗鄙化。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很多教师处于生活的焦虑中,为房子,为孩子,为钱奔波, “斯文扫地”也就不奇怪了。另一个是人格的缺陷化。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同教师现实生活境遇的低评价,两者产生明显的碰撞,对此带来的不如意,便骂骂咧咧,勃然大怒。教师是教育的血脉。教师的不良倾向与教育存在着分数主义、形式主义、孤立主义等不好倾向必有某种影响。我们的教育仿佛此时的季节,正在进入夏季,稍不留神就易“脱水” 。

当大家都奔向功利和作秀的时候,我们要敢于站在旁边喊:危险!危险!

5

校园里的建筑没有高楼,最近新建的教学楼和艺术楼也不高,只有五层。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我们也不是大师,但我们不可以没有大爱。

当一个教师内心存有爱,仅仅从一节课、一句话、一次谈心、一个游戏中,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否则,即使他拥有世界,也可能和爱无缘,和幸福无缘。中华民族的古传统是向“内”寻找幸福,因为幸福就是我们“本身” ,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向“外”看,那束天生的打量幸福的目光,已经永久睡眠。这种向“内”寻找幸福的内容,就是教育强调的正心和修身。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更加倡导“爱即教育”的真谛。

爱馈赠的尊严与正义,把我们的人生,撑直撑高。

6

我曾经登台上课三个学期,带过两个毕业班。随后从事教育行政机关工作18年,现在重返学校才想到这是多么漫长的岁月。我几乎很少碰到几个有才华的而有真心站在讲台上的人。

站在讲台上就是一种姿态,淡定地守住学生的成长的姿态。这种姿态中的期待,有可能是孤单、枯燥、寂寞,还有责任、牵挂,乃至失望,但我仍然愿意将其上升为一种信仰。远离课堂,也就远离了孩子的眼睛,远离了孩子的心,远离了孩子的思想,最终也就远离了教书育人。这一生,选定了做教育,就要牢牢地、牢牢地牵她的手,不要在苍茫的人海中丢了。有时,我精心准备一次讲座,我等待赴约者,就如置办了酒席等待客人的东家。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高喊“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我怎么能相信呢?

7

美国的罗伯特·勃朗宁饱含深情地说:你总有爱我的那一天,我能等着你的爱慢慢地长大,你手里提着的那把花,不也是四月下的种子六月开的吗?如今我种下满心窝的种子,至少总有一两颗能生根发芽。开的花是你不要采的,不是爱也许是一点点喜欢吧。我坟前的那朵紫罗兰,你总会瞧它一眼。你这一眼抵得过我千般苦恼了。死,算什么,你总有爱我的那天。

我坚信,人类渴望爱,教育依存于爱。最好的教育所要做的就是使感情丰富的人每日都对身边的人给予爱心。纯洁的爱从来都是稀有的。

8

温家宝总理曾说及什么是好的大学,他说: “关键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 ”好的教育也应如此,能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自由,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有人说,现在的学生自由很多,选择也很多。校园里几十个社团、上百门选修课,还不自由吗?问题的关键是,再多的选择体现的仅是学习领域的不同。而自由的根本,却是精神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是要使每个人“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 ,让每个人在自由中“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 。这样的自由,在当前教育中还很稀缺。

9

在西方历史上,有一幅著名的油画《雅典学派》 。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行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现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孔子讲学图” 。在这些画上,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看似同样的师生对话,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几千年过去了,老师啊,你手中的那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今天教育的航船。

10

20年前有这样的一幕:老师在台上问同学们长大了想干什么。七嘴八舌的答案是科学家、文学家、救死扶伤的医生等等,一个小男孩却回答想当厨师学炒菜,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老师表扬了那些有宏大理想的同学,却特别带着这位小男孩到家里,手把手教他实践自己的愿望。

时光流逝,当年想当厨师的男孩,成了主政一方的市委书记,他年年要去看望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里认认真真炒一次菜,年年乐此不疲。

从身边小事做起,将身边的小事做透,是成功者的普遍特质。这种“小小的人” ,正是当今社会极度缺乏的人。我们身边有太多的“大人物” ,每天心里想的、口中讲的、双手做的,都仿佛是关于一些宏大的主题,可就是落不到实处。这种“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情形,几乎浸入年轻一代人的骨髓,反映了当下教育的一种“文化特色” 。陶行知先生曾高度评价燕子矶国民学校: “他们能培养学生就细节生理想,导理想入细节。 ”从这个意义而言,如今的教育和70年前的教育有着相同的追向:是培养“小小的人” ?还是“大人物”呢?

用我老家那里人的说法,就是“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方向” , “小斧头也能砍倒大树” , “大拳头打不上跳蚤” 。

11

一天,同事说起她爱人和儿子的事情,真有点意思。早上,孩子他爸准备去上班,离家时冲着9岁的儿子说: “不要上网玩游戏,看到了,我会打人的。 ”儿子嘟着小嘴回答: “不玩就不玩,有什么了不起。 ”

到了晚上,孩子他爸坐在家里觉得无事可干,走到电脑桌旁想打开电脑看电影。可是,不知道如何下载影片。便大声呼叫: “儿子,快过来,帮爸爸下载电影。 ”儿子说: “我才不呢! ” “给爸爸下一个,奖你10元钱。 ”“谁稀罕10元钱。 ” “不要?给你100元! ”很快,爸爸同他儿子一起玩电脑了。这是真实的家庭教育。真实却让我畏惧。

12

不久前,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某科成绩不足70分之后,向老师提出“我要你把分数提到90” 。此外,还赫然威胁老师: “你这样给分,小心遭报应啊。 ” “我有本事让你痛苦! ”高密度的考试和强烈的分数意识,严重扭曲了孩子的心灵。我听到凄厉的哭泣,是孩子?是老师?还是教育?总之,离咆哮与危险不远。

13

某县教育局长这样形容乡村教育:学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

14

一位在大山里支教的老师说,拿着小学三年级的教材,我常常犯愁,太多内容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了。比如,数学课本中讲面积问题时,常有计算一面墙壁,或者一块地板需要铺多少块瓷砖,用哪种瓷砖划算的问题。看着破旧的泥土墙,学生很难明白瓷砖是做什么用的。再如遇到一个游泳池填写正确长度单位的题目,基本也是靠猜,他们都是在河里游泳洗澡,哪里想象得出一个游泳池该有多大。有时你不免会觉得忧郁。可是,这是新课改教材。最大的受害者则不可避免的是那些留守山村的孩子。

15

2012年5月,为准备在全市小学校长培训班上作一次专题讲座,我对51位参训校长提交的调研材料,全部一字不漏地阅读了。“不少校长抓应试、抓成绩、搞建设,得心应手。可搞科研、搞课改,就摸不着头脑了。 ”某地教育局长的这番话,恰恰印证了我阅读材料后的想法。一位山区校长直白地说:每年总结工作除了学生分数外,争取了多少资金、添置了多少教学设施、更新了多少桌椅、改善了哪些学校环境成了主要业绩,满足于拉点赞助、抓基建、抓分数、争排名,对课堂改革缺少思考,借别人的种子开出自己的花朵,这是农村校长的普遍状态。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 ,只要时间不停,总该救救乡村教育,这是乡村孩子的命运。

16

艾小柯是这样表达的: “女人需要书房,我觉得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女人需要衣橱。一个养内,一方安外,缺了哪个都会令人遗憾。 ”反正没有什么事值得惊讶。愿这样的女人做教师。

17

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了我教书。

我选择教书,是为青春与梦想摆渡。

18

教师作为一个事关大众的职业,人人关注,这种关注给我们带来种种不可预料的压力,因而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更需要社会给我们松绑。要不然我们怎么教下去?

19

教育者就应有自己的理想,然而“理想就好像内裤,你不能逢人就证明你有” 。

20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说:现在成绩好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院士,成绩中等的学生将来可能是我们的同事,成绩一般的同学将来可能成为我们的董事。我常常因此对教育怀着满满的信心。

21

杨东平提出教育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价值,是帮助一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是在小学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与书为友,也就是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教育就完成了一半, “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 。二是在他高中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他的教育就实现了另一半了,他就会主动学习。我不厌烦地把这些罗列出来,是因为我意识到有些或许在我们身上还做得不够,也许还没有这样思考。无数的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无能为力。

22

去县城一所小学看望实习学生,观摩了一堂语文课。接近尾声时,突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问: “老师,今天学了生字‘捉’和‘拔’ ,都是提手旁,我有点分不清。 ”老师一愣,因为在备课时,他没有设计生字辨析环节,面对学生的“突然袭击” ,怎么办?灵机一动,他问:“哪位同学能帮助这位同学想出好办法吗?”教室里顿时活动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不一会,有个同学站了起来说:捉小鸡时,因为小鸡会逃跑,所以要用脚追,用手捉,因此, “捉”字左边是手、右边是脚。拔河比赛,一个人做不起,需要好几个朋友来玩,所以“拔”字左边也是手,而右边是“多一点”朋友。这样的分析太精彩了,令人意外而自然地显露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让我兴奋却又焦灼,仿佛窥见某个不言自明的事实。

23

上数学的方老师下了课回到办公室,同事们正在规划暑假,问她有什么打算。“我们坐着拉萨去火车。 ”同事一愣,啥?哦,坐着火车去拉萨!闲说中,老师们交流最近看了什么影片。可爱的方老师又给大家一愣: “昨天晚上我看了《郑洋下西和》 ,拍得好,有个情节让人非常着急,关键时刻‘子弹没枪了’ 。 ”正在这时,她班上的一位同学来找方老师。“老师,下雨了,我没带雨伞,出门忘了拿公交卡,可不可以借钱给我去坐车?” “早点回家啊,快点拿车去坐钱! ”说到这里,大家随着她的话愉快地笑了起来。或许有的老师会把“我要读书”说成“书要读我” 。倘若如此,我们还会愉快地笑?我在胡思乱想,源于紧张,不要当真。

24

哈佛大学图书馆有幅标语: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这么好的表达,以后我会经常记着。读书是一件乐事。把阅读当做悦读是我们的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然而,今天的“悦读”多少有点膨胀,而这种膨胀又是肤浅的:儿童读图,青少年看“最小说” ,中老年爱看《家庭医生》 、 《知音》 ,学校老师手中常是教材、教参、教辅用书,成功人士干脆宣布“我没时间读书” 。读书终究是好事,须有好环境、好静处,不信,有诗为证。“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

25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我从唐代诗人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中顺手抄下来的妙句。此句妙在“低声”二字。假如新娘子像张飞喝断当阳桥那样,高声大噪把丈夫吓一溜跟头,那就情趣全无了。朱庆馀曾得到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荐拔后辈,因而诗人在临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以今人的语句,这首诗讲的是: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透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这千年佳话似乎与日常化的基础教育无缘,我绝对不忍心破坏“妆罢低声问夫婿”的风韵,因为世上事,宜高则高,宜低则低。我想,教育的事,亦如此,别有风韵是低音。

26

曾有人问苏格拉底: “天地间有多高?”曰: “三尺。 ”又问: “人有五尺,那还不把天戳个窟窿?”苏格拉底笑答: “所以那些高于三尺的人要学会低头,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若干年后,门捷列夫说: “教育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上帝也要低下至善的头,向她致敬。 ”

人向天地低头,上帝向教育低头。我的思想与目光分享“低头”的快乐。我深信我们身居其间的任何言行,都在释放教育的意义。

27

叶澜教授曾说: “教育忘了精神,忘了文化,我真的是有点忧虑。 ”

愿她的忧虑不会成为现实。不是活受罪。

28

教育不能拯救每一个孩子,但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拯救自己。美国杰出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总结他教育孩子的经验, “不要想办法去控制你的孩子,关键是教会他们怎样自我控制。 ”从一开始就相信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最后是对所有相信的相信。

29

上个月,五( 2)班被评为“文明班级” ,学校要班主任提供一张全班同学的集体照,放在宣传栏展览。拍照时,队伍怎么也排不起来,班主任大吼一声“你们都是蠢猪” 。一个同学在旁边嘀咕: “匪夷所思。 ”另一个同学不明白,忙问是什么意思。这个同学解释说: “匪夷所思,原来是土匪和外国人才会这么想。 ”我们不是土匪,也不是外国人,当然不会这样想“你们都是蠢猪” 。孩子,不知你们的班主任是否听见?

30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们全体教师在教室和宿舍楼前栽了一排白玉兰,还有几株水杉。一年后,我就离开了。过了五六年,我回学校去看,发现两株相距不远的白玉兰,一株高大蓬勃,另一株却瘦弱矮小。这让我感到奇怪。这两株白玉兰,同一天栽种,同一样品种,同一样大小,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现在差别这么大?经过了解,原来大家搞卫生时,贪图方便,就把脏水倒在离门口较近的那株白玉兰的土壤里,久而久之,含有清洁剂的脏水就被这株白玉兰吸收,导致它再也无法长高。

在白玉兰生长的日子里,我们的学校又给学生的“根”上浇了什么东西?给学生创造了什么样的生长环境?撒谎、作假、虚伪、暴力,就像含有清洁剂的脏水一样,短时间看不出恶果,却会影响到学生的将来和一生。

现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所学校早已撤并搬迁了,不知那排白玉兰和几株水杉还在不在?长高了吗?我们那时教过的学生他们的孩子也该上学了,或许为他们上课的就是当年为他们父母上课的老师。我随手写下这些,想表明任何好的方式方法,对教育而言,都含有潜伏期和迟效性,这是教育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回首还是茫然回顾,心中仍不免要生出希望与勇气。

31

天是慢慢地变亮,花是慢慢地开放,孩子是慢慢地成长。

32

一面镜子碎了,别人以为毫无用处,但小男孩捡起一个小碎片,把阳光反射到黑暗的地方,照亮了那里。当老师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不是一面完善的镜子,只是一个小小的碎片,只要把阳光投到学生阴暗的地方,给他带去光明,老师的人生就有了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33

西方有句谚语: “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但有些人会给你的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你的生命就从此不同了。 ”不错,不错,随便你怎么想,学校应该是那个给孩子人生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地方,老师应该是那个给孩子人生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人。我经常想起初二时的语文老师,现在他已经离开人世五年了,我们不时想他,犹如鲁迅先生忆着藤野严九郎。

34

分数比疾病更伤人。

摆在课桌上密密麻麻的考试卷,令我略有不安。

35

白天办公,我从不关门,我怕良心进不来。

夜晚睡觉,我从不关窗,我怕月光进不来。

36

自己能确定的人生终点不是坟,而是思想。

37

儿童是成人之父,我希望在我的一生里,每天都怀着对儿童天然的虔敬。这是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颂歌。有时,我想到,即使最小的儿童也总是够强大的,如果实在不强大,就让我痛哭吧,放出音量,寻找童心的回应。童心不可欺。再高明的欺骗师在儿童面前,看上去也会远离下流。让童心在灿烂的星空下自由地呼吸。你永远不可抗拒,长大的是儿童,长不大的是老顽童。

38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读者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读书时会心的一笑。

我停留每一间教室门口,白天牵着行程,黑夜牵着永不醒来的梦。带着读书的裂变,擦亮,梦的眼睛。

39

为波澜不惊的教育注入一丝灵气,以我们的卓而不群证明理想的高贵。教育,本来就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看当下教育的问题,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需要诚实。而诚实,就是回到常识,回到教育规律上来。

40

今天还有多少人同我一起,站在教育的大街上高喊:我们必须捍卫公平,否则公平将离我们而去。中国几千年教育史所积攒的精神财富与生命活力,仿佛一下子跑得远远的、远远的。

41

“我将自己的作品奉献给读者,最起码我得保留自己的模样。 ”我只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缺自信,所缺少的是准则,只有一个准则:一切献给教育。为教育而思,为教育而言,为教育而行,让自己的宁静,压倒一切欲望,蔑视金钱,憎恶流行的麻木不仁,不在庸人和傻瓜面前折腰,以获得他们的颂扬。只为教育而生活,一生沉浸在勃发的温情中,像孤独的情人一样度过许多感情澎湃的夜晚,举起“爱与责任”的双臂。仅此而已,否则,我们应该嘲笑的第一个就是自己。

42

你永远唤不醒装睡的人。我不再寻找入睡的老师。这会儿是凌晨,我需要双倍的呼吸。

43

听惯了谎言,会对真话产生抗体;看惯了虚伪,会对真诚产生怀疑;习惯了读书,会对真知产生至爱。讲真话,有真诚、求真知、做真人。无论何时,何地,一个人渴望“真” ,他就在内心拥有了“真” 。“真”在今天这个时代把人推到了虚空的边缘。

44

说到今天的课堂,很容易使人想到柏拉图关于“床”的说法。他把“床”分为画家制造的“床” 、木匠制造的“床”和神制造的(以理念形式存在的) “床” 。柏拉图首重“理念” ,所以“神制造的”最高级;次重实用,所以木匠的“床”居于次席;最没有价值的是“画家制作的” ,柏拉图说它与真理“隔着三层” ,是“影子的影子” 。课堂上,经常听见老师不断地提问,却难见学生举手回答,偶尔出现的也是怯生生的手。“你们要大胆发言” ,反复说,还是没有回应。我们的胆都到哪里去了?吓破了。“怕老师点到我的名” 。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景观。它与真实“隔着三层” ,也是“影子的影子” 。

45

昨日( 7月14日) ,再次阅读方志敏写于1935年5月的名篇《清贫》 ,心灵更觉滋润。这篇用鲜血写成的好文章提醒大家要过“洁白朴素的生活” ,这样才可以战胜一切困难。77年过去,换了人间。如今,物质生活的困难比过去少了,我们为物所累,精神生活已弱化,随时可以变节、苟安、屈服,也就滑向了猥琐的甚至肮脏的生活。当年,蜀帝刘禅亡国被俘,魏国整日以酒肉歌舞相待,以至乐不思蜀。一个酒肉歌舞都能收买的人,还能有什么大志?现在,可以收买教师的东西太多了,宴请、金钱、虚荣、名利、权势。要不然,小孩入幼儿园、上小学、读初中、升高中,家长要请客送礼;进了校编班要托人打招呼,少不了请吃;入了班要坐个适合的座位,同样得找关系。一切所谓“师道尊严”全被污染,为酒肉歌舞所收买。我目光敏利,追求完美,有时候我心中充满了怨恨。我们的教育与生活若是抽掉“洁白朴素”的前提,必然就会成为酒肉歌舞的奴隶,而必将陷入更可怕的虚妄之中。想到这里时,我劝自己再一次记下方志敏的话:过洁白朴素的生活。

46

教育并没有让我很有脸面,而一旦离开教育,我则可能很没有脸面。教育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是生命的牧者。人心也是教育的婴儿,就让人人常能沐浴在你的怀抱中,从你的乳房吸取无穷的睿智。所有的道德与智慧,均是教育的结果。在有学校的地方,一切都会有的,成长、成才、成人,都会来到我们面前。

47

5月,我去海口市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年会,在分组讨论时,云南一位老师同我交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下面是他说话的要点: “现在的课真的不知怎么上,各种各样的检查,一听课就说你是不是用了多媒体教学。 ” “每堂课必须用多媒体来教吗?” “上一堂课,老师该讲多长时间,是整堂讲,还是15分钟、 30分钟?不好把握。 ” “PPT信息容量大,视觉冲击强,学生看得高兴,却没时间做笔记,下课后只当看了一次电影。 ”

我曾经在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时问一位校长, “如何描述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他说:网络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有意无意地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无从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缺少了原生态事物的生动气息和情怀。老师们关注多媒体技术和网吧对学校教育的深远影响刚刚开了头。不少课堂, PPT课件的演示是在画一个饼给学生充饥,而这个饼也画得曲曲扭扭,犹如天狗咬月亮。我一直没有忘记,课堂的有效与精彩,直接来源于人的生活、思维与心灵。

48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面向世人疾呼: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作为人的独特本质的创新精神释放出来,使其成为能够自觉、自由创造的人。 ”教师是“点燃火把的人” 。这把火点燃的,不仅是学生的头脑,还有宝贵的生命。

我们身边许多学校,教师“苦教” ,学生“苦学” ,只要高分的尖子,不要低分的苗子,学生的生命成长被“分数”控制着甚至摧残着。教育在缔造神奇的同时,却以牺牲师生的幸福为代价,离目标渐行渐远,日益走向异化,遗失了方向。点燃学生的头脑和生命,应尊重孩子成长和教育的规律,需要静待花开,但花一开,就拥有大自然赋予的灿烂。我已记不得第一次说这话是什么时候,也许我又是拾人牙慧。可是,我的朋友,这回该轮到你了,别忘记。

49

学校教育的常态,是让学生跟着读书人一起学习。时下,除了应试教育的压力,还有功利主义观念作祟,一些老师缺少正确的阅读理念,没有把阅读真正当做教师的生活方式。我在一些学校督导评估,发现学校装备条件不断好转,而图书馆借阅率不升反降,有些新书上架一年也无人问津。不少老师参加工作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只读三本书—— 教材、教参、教辅。说起来有些难堪,教师本当是读书人,然而今天教师的阅读量低得可怜。教师要学生读书而自己不读书,学生读了书之后便看不起教师, “把自己和书关起来” ,才可找到做教师的感觉。“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学生能跟着真正的读书人学习,是一生的幸福。唯有如此,方有“精神明亮的人” 。

50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说: “健康的国家才有健康的学校。 ”一句话直刺我的心脏。我被遮蔽太久,现在突然敞亮了。我决绝地说: “健康的学校才有健康的学生。 ”可是,健康的学校从哪里来呢?

51

在孩子前行的路上,高三不是驿站,脚底都是试卷。

52

王晓燕老师说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为了鼓励表现好的明阳,她决定对他奖励。她原以为孩子们喜欢的奖励无非是小红旗、贴画和学习用品,便把它们摆在讲桌上让明阳挑。但他只是看了看,却没有动,而是用渴求的眼神望着她,小声说: “老师,不要这些可以吗?”王老师一愣,随即弯下腰问他: “那你想要什么?”小明阳踮起脚,伏在她耳边悄悄地说: “老师,您可不可以像抱您的孩子一样,抱抱我?”王老师的心“咯噔”一下,很快抱住了他,紧紧地搂在胸前。王老师怎么也没有想到明阳会要这样的奖励。后来知道明阳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很长时间没回来,他想妈妈了。

在我看来,老师的奖励不但必要,而且它还是精神的绝对要求,然而如果老师不蹲下身来静心聆听学生的心声,谁会知道学生想要的奖励并非老师想的。没有比得到满足更容易让人心安理得。“我们准备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

53

偶然,听一位小学老师讲一件儿童的趣事。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花丛边对飞舞的蝴蝶悄悄地说: “花蝴蝶,你把翅膀借给我吧! ”是啊,神话里的小天使不就是长着翅膀的吗?

教师的一个神圣使命,就是给孩子的心灵添翼,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长翅膀的小天使” ,生命自由而灵动,开放而饱满,永远装着童真、情趣和个性。

多么奇怪,小孩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我引入对教育的向往。看着校园起伏不定的那块草地,还有飞舞的蝴蝶,我的心又在萌动,似乎有点伤痛,我为谁发愁?

54

一个孩子的人生之途的起始阶段,总是备受父母呵护。对女儿娟娟,我试图努力抓住每一次合适的机会,散步、看书、出差,我会写短信同她交流,帮助她明白习惯、兴趣、目标,以及理想与激情,多么珍贵,犹如古董,时间越长价值越高。而有一天,这些已无法估价时,孩子已经有意味的长大了。

55

2002年的5月,在女儿差5天满6岁的时候,她用甜人的小嘴“哄”得我至今还高兴。那天,我对女儿说:“娟娟,你还不快点长大?” “为什么快点长大?” “长大了,就不要爸爸操心了。 ” “我才不呢! ” “为什么呀?”“我长大了,爸爸就老了。 ”

满了6岁,女儿上了一年级。有一次周末,我携女儿漫步郴江游园,望着清澈的河水,她说: “小河在水里。 ”小河—— 在—— 水里?确实,小河不在水里又能在哪里呢?正在我低头思悟的时候,天空不知不觉飘起了雨丝,又逗得女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爸爸,我昨晚梦见天空下雨,总也淋不湿衣服。 ”真的好,梦中的雨不湿人。我告诉女儿,每个人不经历风雨,怎会长大?那时,女儿不懂。我想,教育本自不懂始。

56

上小学四年级,娟娟学校开展“书香家庭”创建活动,语文老师安排父母与子女同看一本书共写一篇读后感。我高兴地参加了这个活动,征求女儿意见后,我俩捧着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一件小事》 ,慢慢品读。这篇文章,我在中学时代读过。以后也多次阅读,即便如此,心里也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当天晚上,我把写好的《与娟娟共读〈一件小事〉的感想》向女儿“交了作业” 。女儿也把她写好了的《与爸爸同读〈一件小事〉有感》给了我。“做人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 “要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 ”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 ”时隔七年,重读这些句子,让我依然看到女儿富有光泽的心灵,感受到爱、责任、担当和创造生活的希望正在她身上生长。我言及的是我和女儿的日常生活,用不着过多说明,因为这个主题本身便是不言而喻。然而,正是它的不言而喻,我又何曾忘记呢?教育,是言传,又是身教。

57

2008年郴州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冰灾,灾情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短时间内,连续两次奔赴郴州及京广沿线指导抗灾。此时,学校已放寒假,女儿到桂阳县城去看爷爷奶奶。2月3日,她写给我一封“成长”的信。当天,我就写了《给娟娟的回信》 。我认为,它适合放在我们的案头:

你托妈妈从桂阳捎来的信已收阅。看了来信,爸爸十分高兴。一是看到你的写作水平有新进步,二是看到你对学习有新要求。尤其是在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你说: “要感谢上帝,因为他给予了我们一个快乐、温馨、幸福的家庭。 ”爸爸感想颇多。中国人十分看重“家” ,逢年过节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想方设法赶回家。从造字方法也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一直把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宝盖头表示拥有财富, “豕”是猪的意思,表示有吃的,两者合起来有丰衣足食之意,就表示有“家”了,你就能更好地创造财富,你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和幸福。现在,我认为,一个快乐、温馨、幸福的家应当是永远和谐、永远和睦、永远和美。

和谐,就要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谐由“言”和“皆”组成, “言”表示要说话, “皆”是都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要畅所欲言。表达观点,有很多种方法,写信就是其中的一种。爸爸希望你今后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继续用书信记下来,告诉爸爸和妈妈。

“家和万事兴” 。一个家庭要和睦,就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尊老爱幼,包括爸爸、妈妈,还有你。尊敬、孝顺老人和长辈,爱护帮助小孩和晚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德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有人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无才无德是毒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都说明一个道理,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要把培育良好品德放在首位,对于你和你的同学来讲,则是更为重要。

另外,要讲和美。美是一种境界。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和美的家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每一个人都要健康、快乐。爸爸和妈妈要努力做到身体健康、工作快乐。你呢?我想,应当做到身体健康、学习快乐。学习快乐,就是在学习中寻找乐趣,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要把学习当成包袱,碰到难题就绕道走。其实,攻破难题以后的那种高兴就是学习的快乐。

窗外白雪皑皑,家中停电数日,寒冷至极。爸爸就与你聊到这了。上面的话,是爸爸的一点感想,愿你慢慢领会。慢慢,慢慢地。

58

鲁迅说教育要立人,要别立新宗。在我看来这“别立新宗”的“新宗”是有新的格局。因而,我以短信的方式同女儿交流。这不算新鲜,却值得做。

2012年5月7日,在广州飞往海口的飞机上,我一直思考着,孩子你应该可以飞得更高!对于成长,希望你能像田土里的野草野花一样自由自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切那么自然、那么顺利、那么有快乐。然而,我又十分害怕别人把你当野花野草踩踏。当今社会没有实力一切免谈。正如你说: “高考不相信眼泪。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靠你自己了,别人谁也帮不了。从现在开始,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对每天的事列出计划天天兑现,平时多流汗才不会高考流泪。育人育心,立人立志,心志存养,知行合一,日积月累必有收获。这是我的教育理念,期待在你的身上得到践行。我相信,你一定会飞得更高,成长更顺。

我把上面这段话发给娟娟,很快收到了娟娟的回信。“爸爸: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I believe I can fly and come true my dream(我相信我能飞并且实现我的梦想) ! ”

我常想,一个人心中如果坚守“相信自己” ,那她已经醒了,通常伴随她的是一首赞美诗。这就是教育的成功。

59

不是教育进入了孩子的视线,而是孩子进入教育的视线。6月1日,娟娟的生日。在这个明朗的清晨,我把女儿生日变作教育的话题。我以短信分享她成长的记忆。

娟娟,今天,祝贺你16周岁。再过16年,你会长成什么样?会不会依然生活在我们身边?会不会依然和爸妈这么亲密?会不会像6岁时告诉老爸你不愿长大?我想,一定会的,因为你是一个活泼上进的孩子,是给予爸妈无比快乐的天使。不管时间过去多少年、不管相距有多遥远,你与爸妈心最近。你长一岁,就多一份魅力、多一份成熟、多一份智慧。不知将来走向何方,我深知你走不出爸妈的心。爸妈有责任让你健康茁壮,有责任让你羽翼丰满,有责任让你创造未来,更有责任在你偏离时、忘记时、怯懦时,提醒你、牵引你、鼓舞你……现在你处在文理分科关键时刻,我和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但我应该且必须告诉我的女儿,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学会自我控制、不断追求进步。一个人最难的是管住自己,不让自己出问题。期盼着你走向成功、走向欢乐。

语言不能说出微妙的律动,但我对娟娟的话很敏感,仿佛能从火车站巨大的候车厅里听见一根针落地的声音。“看在我这么喜欢的份上,时光你慢些吧,不要再让他变老,因为我懂得珍惜和爱的时候,与此交换的,却是不再年轻的你。 ” “我只知道这是慢慢进化的更好的自己,你牵挂的孩子啊,长大啦。 ” “爸爸总是为孩子心软……所以,岁月请你别伤害他。 ”

在同女儿平等、有效的沟通中,我感到灵魂有一缕甜美的香味。女儿长大或不愿长大,我都为之着了迷。

60

我正在写作,不是为了给许多人承诺,只给你一人看,因为我们有一个观众就行了。德谟克利特说: “一个人就是一群人,一群人就是一个人。 ”我亲爱的朋友,你可以轻视那来自多数人的赞同的快乐,但你没有理由担心我写给你看的会给你带来浪费。

61

有个大人问小孩,你考试成绩不好的话,父母怎么惩罚你?学生答: 80分以下女子单打, 70分以下男子单打, 60分以下男女双打。突然,有一天这个小孩对打骂他的父母说:我要报复了!他父母问他:你怎么报复?他回答说:我每次考试请同学代考,看你们怎么样!

我认为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孩子,他一下就抓住了重要问题的重要方面,提出了主要矛盾的主要问题。

62

《教育心志》出版后,我一直努力在寻找某种美好的追求。我投身写作,却有点懒惰。“在我们的时代,著书立说已变得十分无聊。 ”这个时代指的是19世纪。今天,我以19世纪的“无聊”为榜样,总想发疯地挥发,让笔头的文字成为绵延不绝的火种,点燃着你我的激情与思想。不让那些浮躁的、虚伪的、恐惧的、焦虑的状态进入教育园地游荡,诱导我们背叛。背叛总是从怀疑自己开始。在教育的灵魂、信仰、理想、公平、真爱面前,谁迈出背叛的一步,即使一小步,你也会跟自己过不去,显得多么愚蠢。

在我看来,张文质是真的把话讲到点子上了,在我熟悉的人群中找不到另一个。原话是“爱惜每一座校园,千万不要走近它;珍惜每一张女教师美丽的面孔,千万不要试图去观察她。 ”我必须时时提醒自己。

63

是谁说的,每个做梦的人都有自己个人的世界,而所有醒着的人则只有一个共同的世界。学校是做梦的地方,也是追梦的场所。成长中的孩子永远有做不完的梦,刚才还梦想着当老师,一下子又梦想着当老板了。做梦也知道教师的清贫,令人敬而远之。有时,我想到,即使做白日梦的人,他也需要活下去。有梦,就有希望。

64

与我们这一代人不同,下一代人的悲剧基本上从上幼儿园便开始了。让人高兴的是, 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扶持学前教育的政策,大家称之“国十条” 。我经常会产生幻觉,抓住这个机遇。我看见政府的两只脚,一只踩在昨天,一只踩在明天。

65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里主人公的名字。是朋友偶然提起的。上高中时,她问他: “老师,我可以爱你吗?”他笑: “傻孩子,你还小。 ”大学毕业后,她结婚,他寄来一份贺礼,人没到。20年后,得知他因病去世,她和爱人参加他的葬礼,才知道他终身未娶。突然一天,她搬家时无意中发现高中时的作业本,最后一页有一行醒目的字:可是我愿意等你长大。

据说,有心人士搞了个调查,得出结论:学生恋爱的年龄越来越小了。在中专和大学里还有一种景观:师生恋。张文质老师这样形容师生恋,就像在自己的菜园里拔了一棵自己喜欢的菜。

66

如今很少看电影了。但早前看过一部影片《阿甘正传》 ,我一直记忆深刻。我喜欢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论,并且在每个理论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 。比如:

妈妈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妈妈说,我只是告诉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子做了你的妈妈,这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

假如,我们的学生在和他人讲述时,在每个理论前面加上三个字“老师说” ,那一定是给老师一个最恰当的褒奖。套用阿甘的话, “我必须尽力做好你的老师,我做到了” 。真是这样,我们就已经拥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

67

屠格涅夫的《白菜汤》中有这样一个段落:一个穷寡妇死掉了独子。她脸颊消瘦,眼睛红肿,站在小屋里,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落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妇人说: “我活活地被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有盐呢。 ”

是的,汤里有盐。这是意志或坚强,是人生。无独有偶,昨晚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介绍鄂温克族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以驯鹿为生,并且每周要用掺了盐巴的料喂鹿两次。当主人手中拿着盐巴时,不管驯鹿离他有多么远,都会齐刷刷地跑回来。这些大自然赐予的精灵,天生知道,料里有盐。

在虚弱的时代,看来,教育无非需要一点盐,实际上并不够。

68

学校每周星期一早晨都有一次例行的升旗仪式,校长则每次发表“国旗下的讲话” 。学校出台规定,教师人人都要参加,还要现场签到。签完到就可以领30元钱,缺席的则什么都没有,且扣岗位津贴。若有幸现场观摩,必有不一样的快乐。有的念叨:签了没有,赶快签, 30块钱,可吃几顿早餐呢。或者说:喂,快帮我签上,不要漏掉了。还有的讲:不签白不签,还等什么,签啊……同学们远远地望着。最后一项议程,校长讲话。他说,每一次都应该像今天一样……

69

农村教书的二狗在县城买了新房,把小妞和爷爷也接了过来。3岁的弟弟很会欺负人,踢了小妞又老抢她拿到手里的好吃的。妈妈总是说:妞妞,弟弟小,你让着点。他们总是护着弟弟。小妞最不明白的是,爸妈不让她管他们叫爸妈,而是叫叔婶。他们跟邻居说:大伯得病死了,这孩子一直跟着爷爷过,所以接了来。邻居们赶紧摸着她的头感叹这孩子命不好,赞扬二狗两口子心肠好。小妞睁大着眼睛看着他们的脸,嘀咕着:大人说谎怎么脸都不红呢?进了城极少讲话的爷爷,晚上跟小妞讲,你爸是教师属国家干部,生二胎是要掉饭碗的。小妞听了,眼泪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肖斯塔科维奇这样说:童年里受的创伤会痛一辈子。因为孩子受到伤害是最痛苦的—— 要痛苦一生。

70

泰戈尔说: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我喜欢他的诗,给我思想。突然,我想颠倒其中的两个字: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你说,可以吗?

71

《人到中年》的主人公陆文婷想起刚成家时的闲逸生活,有一段感人的话: “多好啊,生活!虽然没有沙发立柜和新的桌椅,甚至没有新的铺盖,可是我们却有丰厚的书籍和属于我们自己支配的珍贵的时间。啊!那是些多么宁静的日子,多么充实的夜晚,多么难得的生活呀!可它刚刚开始,却又匆匆地离去了。 ” “有丰厚的书籍”和“自己支配的时间, ”这不是教师的生活吗?可是, “宁静的日子” , “充实的夜晚” ,又是怎样“匆匆地离去了” ?我的朋友,这不是明天的事。关于明天的事,我们后天就知道了。

72

今天我们已经有素质教育,但我们仍要去寻找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