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原则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以便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教育效益。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原则。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学习要点:

1.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2.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原则。

3.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策略。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具备“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专业能力,《纲要》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以便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教育效益。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幼儿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教师的口语表达为主,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运用语言去讲解知识、交流经验、传递信息、沟通认识、组织活动,帮助幼儿获得间接知识经验的一种方法。口头语言法主要包括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等。这类方法较普遍地运用于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概念,阐明事实,说明事物与现象之间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讲解法的基本要求为:讲解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讲解要有系统性,举例恰当,富有启发性;讲解的语言要简练、准确、生动;注意讲解时与直观教具相结合。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一种教育方法。谈话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回答问题组成,也可由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回答。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为:课前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问题;要按计划进行谈话,掌握时机,善于发问;要面向全体幼儿,做到因人施问;谈话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幼儿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总结。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就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大家交流意见,相互启发思维,互相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弄懂问题、明辨是非的方法。讨论的方式有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为:选择好讨论的话题;讨论的话题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设计好讨论活动的结构,教师要做好讨论的充分准备;注意对讨论的过程进行引导和控制;要进行总结,并注意培养幼儿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以图像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以图像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借助于实物、教具等直观手段,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一种方法。此类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法、演示法、参观法等。

1.示范(或范例)法

示范法是教师通过自己或幼儿的动作、语言、声音或通过经过选择的图画、剪纸和典型事例,使幼儿进行模仿学习的方法。

运用示范法的基本要求为:所选择的范例必须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楷模性;要向幼儿提出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要引导幼儿把模仿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实际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使幼儿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为: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演示目的,选好演示教具,做好演示准备;演示要适时,并使全班幼儿都能看到演示的对象;演示时,教师应对演示对象加以必要的说明,要指导幼儿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并尽可能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演示时要配合讲解,最后要进行总结。

3.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组织学生到现场对实际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事件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知识和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为:参观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参观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具体指导。一方面要明确具体要求,一方面要对幼儿作必要的讲解,或请有关人员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提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参观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并检查参观计划完成情况。

三、以动手操作活动为主的教育方法

以动手操作活动为主的教育方法是教师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自己去发现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活动教育法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包括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练习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化的方法。观察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取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包括个别物体的观察、比较性观察和长期系统观察。观察学习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园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观察。

运用观察法的基本要求为:观察前要确定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要求、拟定观察步骤;要熟悉观察对象;创造观察条件,提供观察对象;观察时要向幼儿提出观察目的,引起观察兴趣;教师要利用语言和手势进行指导,学习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并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学习记录的方法;观察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提升,帮助幼儿将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条理化。

2.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采用游戏或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无论是哪个领域,都会经常用到游戏的方法。运用游戏的方法是幼儿园教育的著特点。游戏法可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促进各种感觉器官和大脑积极活动,提高活动的效率。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运用语言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等方法。

运用游戏法的基本要求为:游戏的内容要健康,要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选择、创编不同形式的游戏;教师要重点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能够克服困难,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教师应根据游戏的内容及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在游戏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谦让、友爱、互助等优秀品质。

3.操作法

操作法是教师提供食物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通过亲身接触、体验和经历,获得相应经验的方法。操作是幼儿接触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操作分为探索性操作和练习性操作两种。

运用操作法的基本要求为:要求教师明确活动目标,保证幼儿自主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去发现、去探索,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保证操作的时间,充分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究;操作结束后,要讨论操作结果,帮助幼儿归纳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

4.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对必须掌握的有意义的语言、行为进行反复的实践,多次重复,达到熟练掌握的教育方法。练习是幼儿生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不仅能使幼儿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行为规范,而且在练习过程中,能培养幼儿克服困难、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品德。练习要求教师能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有目的的逐步提高要求。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为:要使幼儿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要将游戏贯穿始终,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要注意练习的难度、分量和系统性、经常性;及时检查和评价练习的结果。

四、以情感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

1.评价法

评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评价法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以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抑制幼儿的不良的行为。评价法可分为正面评价(表扬、鼓励、奖励)和负面评价(批评、规劝、惩戒、纠正)。

运用评价法的基本要求为:评价要公平合理,符合实际,并引导幼儿正确地对待评价。要发扬民主,既要使评价得到幼儿集体的支持,又要使评价产生集体教育的效应;评价要及时,注意时效性,应以鼓励为主,尽量少用惩罚,但也不能滥用奖励。

2.环境陶冶法

环境陶冶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环境的因素,以境陶情,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教育方法。环境陶冶法重视环境教育价值,注重对环境资源的组织和利用,使环境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环境陶冶法主要包括物质环境陶冶和精神环境陶冶。物质环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美工装饰法、材料填充法、分领域建构法、季节更替法、环境暗示法等。优化精神环境的方法有创设活动的气氛、改进班级管理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改善师幼的关系、利用艺术作品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的基本要求为:要精心选择与创建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环境;要引导幼儿自觉地从情境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要引导幼儿参与教育情境的创建。

3.欣赏法

欣赏法是指教师引导幼儿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用以陶冶情感的方法。通过引导幼儿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通过道德行为的欣赏和模仿,培养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理想情操;通过理智品质的欣赏,培养求知兴趣、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运用欣赏法的基本要求为: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激发幼儿强烈的情感反应;教会幼儿欣赏客观世界的方法;培养鉴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向的想法,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使幼儿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幼儿园教育活动应着眼于儿童全面的发展。贯彻发展性原则,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幼儿已有知识和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略为超前”的适度教育要求,把幼儿发展的可能性与积极引导幼儿发展二者辩证结合。既不低估或迁就幼儿的年龄特点,错过发展的机会,又不可揠苗助长,超过发展的可能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尽可能地发展和提高。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是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活动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幼儿发展。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包括身体、道德、社会能力、智力、情感等,教育活动要追求幼儿的全面素质提高,不偏重于某一方面。同时,从幼儿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使每个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教师要相信幼儿内在的主体能力,把握幼儿主体性的整体表现形式,努力完善幼儿的主体结构,发展幼儿的主体能力。要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采取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就是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看做是一项把各种教育因素联系起来的整体性工作。贯彻整合性原则,即把单个教育活动整合到整个课程的活动之中,使具体的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整个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把各个教育领域的内容按某一合理的方式整合到一起,将每一教育领域的内容有机的加以整合;强调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将上课、游戏、休息、日常生活的安排加以整合,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整合;教育环境的整合,班级环境、园内环境、室外环境的优化和整合,环境中物质因素、精神因素的整合。

三、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根据各种因素的差异和变化,机智、灵活、富有创造性地组织活动。也就是说,保证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灵活多变和过程随机应变。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无论是教育环境的选择和创设,还是活动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教师都会遇到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况,特别是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贯彻这一原则时,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而且更要认真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正确估计幼儿的实际水平,深入了解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结合本园、本地区的实际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计划;根据不同活动领域、不同教育内容,采取适当的教育活动形式,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设和充分利用教育环境,随机应变、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引导幼儿多动脑、多操作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吸引幼儿注意力,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

通常运用的主要直观手段有以下几种:

(1)实物直观,包括观察实物、标本,实地参观,做小实验等。

(2)模具直观,包括观察图片、图书、玩具、模型、贴绒、教具、沙盘等。

(3)电化教育直观,包括幻灯、录像、电影、电视、录音、唱片等。

(4)语言直观,指教师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描述。

(5)动作直观,包括演示、示范、教态等。

贯彻直观性原则,首先,根据活动目标、内容及幼儿时机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其次,运用直观手段是要与训练幼儿感官相结合,要尽可能让幼儿有机会去看、去听、去摸、去尝、去嗅、去做,直接接触和感知实物,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事物。此外,还要注意与教师的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相结合。教师要用简明、生动、形象、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和准确的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和操作,以强化直观教具的作用,获得正确的结论、表象和概念。最后,注意教具的典型性、代表性、实用性,教具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幼儿注意力。

五、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使各教育环节充满趣味,以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带着喜悦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引导、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活动的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方法等应符合幼儿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以活动过程各环节的趣味性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策略

一、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教学活动一举成功,精彩的导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彩的导入是教育活动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课堂教学中,优秀的教师都十分注重课始的导入设计,力求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因为幼儿的自我制约能力有限,教师更需要通过生动的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将“第一锤敲在幼儿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幼儿吸住,使幼儿在活动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1]

(一)寓教于乐,趣味活动导入

所谓“趣味活动”就是通过做游戏、猜谜语、讲故事、律动等形式导入新课。这些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最短时间内投入课堂。

1.游戏活动导入

《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堂,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出各种游戏活动,灵活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导入,满足幼儿好玩、爱动的心理,这样他们在进行活动时会更快乐,兴趣也会更浓厚。如在小班音乐《泡泡不见了》教学活动中,导入新课可这样安排:教师带领幼儿先玩“吹泡泡”的游戏,然后启发诱导,“我们吹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咦!小朋友们,吹出来的泡泡到哪里去啦?你们看!飞呀飞,泡泡都飞到天上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泡泡不见了》这首歌曲吧!”

2.问题故事导入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巧妙设疑,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大班故事教学“龟兔赛跑”时,教师首先讲了一个谜语——“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萝卜和青菜,走起路来蹦蹦跳”,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幼儿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学习气氛也随之活跃。在其后的教学中,幼儿十分投入。再如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1”和“许多”时,教师拉着自己的辫子,让幼儿猜一猜,我的辫子里有多少根头发?幼儿一下来了兴趣,教学活动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幼儿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你争我辩,这个说“有好多根”,那个说“数不过来”……教师趁热打铁,告诉幼儿“那些我们数不过来的物品,我们叫它‘许多’”,自然地就导入了新内容。

3.歌曲律动导入

幼儿年龄小,而律动正好符合其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利用律动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进行大班社会领域主题活动“大家来泡茶”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导入:“孩子们,我们的茶园丰收了,咱们一起去采茶吧”,紧接着,带领幼儿随着《采茶舞曲》的音乐一起做律动导入新课,从而让幼儿们兴趣盎然地进入泡茶活动。再如在进行大班诗歌教学“过新年”时,教师运用《新年好》的歌曲导入新课,欢快热烈的乐曲不但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有效地烘托了课堂气氛,正所谓“一举两得”。

(二)直观形象,实物图片导入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课堂用生动的导入引领幼儿快乐起航,教学中用实物和图片导入,给幼儿以新鲜、形象的感觉,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幼儿见物进境,进境激趣,变抽象为具体,易于接受与回忆,并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大班音乐教学“小树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图片,通过富有情趣的问题创设导入新课:“小朋友们,秋天到了,大家看一看,树叶是什么样的?树叶儿飘下来像什么?”视觉的刺激,进一步激发起幼儿的学习欲望。同样,利用实物导入,会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如在教唱《生日歌》时,教师若能借助班上某位幼儿过生日的契机,带上蛋糕到活动室,幼儿们肯定会欢呼雀跃,然后教师再适时地插上蜡烛并点燃蜡烛……幼儿们的情绪随之高涨,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就会很顺利地进入下面的活动。又如在学习小班儿歌《吃水果》时,教师可以出示苹果、橘子、香蕉、西瓜等一些真正的水果,让幼儿在看看、摸摸、尝尝中学习儿歌,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三)身临其境,创设情景导入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使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要为幼儿创设“乐学”的环境与氛围。在这个情境中,因为有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所以能唤起幼儿学习的愉悦,鼓舞幼儿自主探求。实践证明,良好的情境创设,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幼儿的意志,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幼儿想学、爱学、乐学、好学、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1.多媒体课件导入

多媒体以其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简捷的操作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带来了丰富的视听效果,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直观形象,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说教,开阔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的欣赏兴趣,从而唤起了幼儿求知的积极性,营造活泼热烈的学习气氛,使幼儿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探求知识。例如在学习大班儿歌《玩树》时,教师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一上课就播放给幼儿观看,“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是怎样和树玩游戏的吧?”顿时,小蚂蚁绕圈圈、小毛虫荡秋千等生动有趣的画面,一下子紧紧扣住幼儿的心弦,幼儿们自然而然地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师生表演情景导入

情景表演是将虚幻的故事复原现实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导入方法,在吸引幼儿注意和激发幼儿兴趣方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课堂导入中的情景表演,需要教师或幼儿的配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引起幼儿的注意。例如在音乐游戏“大猫和小猫”教学中,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他们出来吧!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大猫和小猫不同的形象出场,幼儿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激发探究,精巧设疑导入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好奇心,可以唤醒其认知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幼儿巧妙地设置疑问,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产生教学需要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激发幼儿刨根问底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从而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例如在进行科学活动“有趣的镜子”教学时,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使幼儿进入最佳的认知状态,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活动来设置悬念: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让幼儿站在哈哈镜前,认识自己,当镜子出现“又高又矮”“又胖又瘦”“身短腿长”“身长腿短”的奇异现象时,幼儿首先哈哈大笑,继而进入“惊奇”的心理状态,接着争先恐后地向教师质疑,探索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又如故事“小熊请客”,教师一开始就给幼儿设置了一个疑问:“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小熊、小花狗、小猫咪这样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也住着狡猾的狐狸,这几个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认真想一想。”幼儿在认真思考的同时,更想从教师那儿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由此,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讲解

讲解法是指对概念、原理、原则、公式、要领、观点等进行解释或论证的一种讲授方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当地运用讲解的方法,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一)教师的讲解应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符合幼儿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更宜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利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讲解,示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发现、探索。[2]形象化的讲解,可以帮助幼儿对概念的理解。如在给小班幼儿讲解两臂侧平举时,要求幼儿两臂伸直成一条线,幼儿对“直”的概念比较模糊,如果教师说:“把你们的两臂伸直像一根竹竿那样,没有弯”,概念就形象化了,幼儿很容易理解,也会很快掌握动作要领。

(二)教师的讲解应尽量清晰、简明

教师讲解应尽量做到清晰、简明,利于儿童理解和接受。例如泥塑活动“螃蟹”,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后,针对幼儿的特点,把螃蟹的制作步骤画成五个图例,边讲解示范边依次展示,把复杂的操作环节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幼儿眼前,减少了等待时间,让幼儿充分动手操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讲解应突出活动特点,突破活动难点

教师的示范讲解可以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要恰当地运用示范讲解法,教师必须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研究活动特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幼儿画“可爱的小猪”时,画小猪的耳朵与猪蹄是难点,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的比喻进行示范讲解:“小小猪,胖乎乎,身体圆圆像皮球,耳朵大大像小山,猪蹄尖尖分两半,尾巴细细像小绳。”化解突破难点,引导幼儿很快掌握小猪的主要特征。如果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就应及时再为幼儿做简短的补充性示范,以使幼儿的创作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教师的讲解应讲究表达技巧

在讲解过程中,除了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使得发音口齿清晰,字音准确以及吐字有力外,还有一系列的讲解表达注意的问题。

1.讲解语调

讲解语调指教师基于对讲解内容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语气和声调,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有声语言来表达的实践。讲解语调多种多样,在幼儿教学中常用的有三种,即平直调、高升调、降抑调。选择哪种语调讲解合适,应根据讲解内容而定。例如平直调的特点是语气平稳,声音高低变化不明显,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多用于故事叙述或说明。这种语调的作用,有利于把事情说清楚和讲完整,有利于显示比较平静、严肃的态度和感情。高升调的特点是由低至高,一般用于反问、设问、惊讶、号召、鼓动和命令等语气中,这种语调作用能强化效果和引起观众的注意。降抑调的特点是前高后低,表示庄重、自信、感叹和请求等内容。

2.讲解重音

讲解重音是指在一句话里,通过运用适当的声音力度,把某些起着点明语意的词加以强调,引起幼儿注意,加深幼儿印象。这个被着重表达语意的词,就是讲解重音。生活中说话的主次轻重是随着讲话人的表达意图和语句涵义自然产生的,而讲解重音是根据讲解内容的重点部分及着意要强化处理以加深幼儿印象的语句和词汇来决定的。因此,要准确理解、分析讲解内容,考虑整段话中的轻重层次,上句话与下句话之间的关系,明确选用什么语调可以突出语意,一句话中哪个词汇是全句的核心,应重读以引起幼儿注意,这样才能明确重音所在。

讲解重音的方法主要有:增强音量(指讲话声音强度)来达到强调语意的目的;强发音力度来突出语意;夸大字音调值,取得强调重音的效果,例如“原来是你!”这句话,用上声调夸张地讲其中的“你”字,强调此句中出人意料的意思;讲解重音落在不同词上,语意也会随之改变,例如“我知道你很会唱歌”,“我”知道你很会唱歌(意思是别人不知道),我“知道”你很会唱歌(别瞒着我了),我知道你很会“唱歌”(不知道你会跳舞)。[3]

3.讲解节奏

讲解节奏指讲解过程中为更好地表情达意,对语速及语言韵律的运用,如快慢缓急、轻重强弱等。如何确定和运用讲解节奏大致由讲解的内容而定。这就是说,讲解内容决定讲解节奏,不同的内容,要采取不同的讲解,如讲解激烈的场面,节奏慢腾腾的就与内容不符,必须与激烈的情节或热烈的气氛相一致,使语速加快,语气急促;但对某些事物做说明解释或介绍重要的物品,语速就要慢而平和。

4.讲解的姿势和手势

在教师与幼儿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的仪表、姿态、举止及每一个手势和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到讲解效果。身体语言和表情技巧运用得好,会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其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掌握讲解的姿势手势等动作表情语言也很重要。在讲解时,眼睛的作用比面部其他任何部分都更为重要。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该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来组织教育活动,传递心灵上的感应,目光应该热情、诚恳、充满自信,讲解时要根据所讲的内容自觉地赋予目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有利于引导调动幼儿的注意力。

三、观察

观察是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无论是教学中的指导,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指导,广泛的观察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观察也就成为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中的基本策略之一。所谓观察,是指教师借助于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运用一定的方法捕捉发生在教育活动情境中的各种信息的过程。一般来说,观察可以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特别情境中的观察,前者通常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的自然观察;后者通常是为了特定的观察目的而特别设置的活动场景,运用一定的观察手段进行的观察。

(一)在教育活动中实施观察的意义

首先,观察是了解幼儿的窗口。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前提是对幼儿的分析与了解,而观察是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经验水平、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重要因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对幼儿各方面状况的认识与了解,进而有针对、有效地制订教学计划和调整教育活动方向。

其次,观察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观察先行。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来自于活动中的最具体、最真实、最充分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促使教师进一步思考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活动。

(二)如何实施观察

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观察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既是经常也是多样的,针对不同的活动对象、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观察的目的和实施不尽相同。

1.活动开始阶段的观察

无论是以幼儿的自主探索为主的探究式学习,还是以幼儿的互动交流为主的合作式学习,或是以知识经验的传递为主的接受式学习,任何学习模式都以幼儿的学习兴趣为起点。因此,在教师按照预设的活动计划和内容开始实施对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首先就应当通过观察幼儿对活动内容、材料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是否有兴趣。如果教育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的,应观察幼儿对游戏的参与态度、情绪情感表现等;如果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己的合作性操作或探索,应观察幼儿对操作及其材料的关注度、接受度等;如果教育活动是教师带动为主的、相对高结构化的活动,应观察幼儿对教师所创设的活动环境是否有兴趣、是否被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所吸引等。总之,在活动开始阶段的观察是一个基础,通过这一基础性的策略实施,可以为后续的活动进程提供一个好的开端,也为教师在活动组织与指导中其他策略的运用打下基础。[4]

2.活动进行阶段的观察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活动进程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跟随幼儿、指导幼儿、支持幼儿,其前提就是观察幼儿,解读幼儿。通过观察,教师可以真实地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以及幼儿是如何与环境和材料进行互动的、在他们的互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幼儿是否需要他人的帮助、教师应不应该介入、以怎样的方式介入以及什么时候介入等等。因此,在活动进行中,教师主要应该观察幼儿的互动情况,即幼儿与材料、环境的互动情况,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情况等;观察互动中幼儿的行为、动作、语言、情绪等,并作出即时的分析解读或跟踪式的记录(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录像影像等),从而采取进一步的策略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

3.活动结束阶段的观察

在教育活动的结束阶段,观察方法与策略的运用主要为评价活动成效服务。一般说来,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在整个活动持续过程中的参与态度、情绪反应,幼儿是否有继续活动或引申出进一步后续活动的愿望,是否希望得到教师或同伴的肯定性评价,是否愿意与他人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评价,是否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介绍自己的作品等等。这些观察信息的获取,可以使教师更充分地得到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认知发展、能力水平、情感态度、学习反馈、合作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有效信息,既能够使教师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性评价或对个别幼儿作出个案式评价,也能够使教师获得对后续活动计划的富有参考性价值的有用信息。

四、提问

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提问是教师运用语言与幼儿进行互动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常见的提问方法和策略

1.启发式提问

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中,教师的启发性问题通常表现在以下不同情境中:

第一,教师发现幼儿对某些现象和材料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对于生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是极有价值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将幼儿引入活动或探究的主题。譬如在班级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幼儿在自发交流,林林露出刚换过的牙给小朋友看:“我换新牙齿了!”青青说:“我也换过的。”敏敏说:“我早就换好了,有什么稀奇的。”小欣说:“让我看看你的牙齿,你换了几颗牙?”教师发现了幼儿们对换牙的兴趣,及时地向全体幼儿提出启发性问题:“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换过牙?换了几颗?”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幼儿兴奋起来,有的幼儿还回家问爸爸妈妈第二天再来告诉老师。第二天幼儿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人为什么要换牙啊”“我换的牙怎么没有敏敏多呢”“人一共有几颗牙齿啊”,随着幼儿一连串的问题,就自然地产生了一个基于幼儿探究兴趣点的主题活动“我们的牙齿”。

第二,当教师发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面临困难而可能止步不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去引发幼儿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究。例如在有关船”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凭着各自已有的经验进行交流。教师发现由于幼儿的经验所限,讨论和探究很难深入,教师便向幼儿抛出了一个启发式问题:“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知识的呢?”通过教师的这一问题,将幼儿的思维引向了对获取信息途径的思考和讨论,而且通过幼儿们的相互交流,使幼儿得到了关于怎样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和信息方法的认识,幼儿知道了可以通过去图书馆、请爸爸妈妈上网找、去江边拍照片等手段,当幼儿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迁移的时候,关于主题的探究活动就顺利地引向深入。

2.发散式提问

教师在运用提问策略时,开放性和发散性问题是十分有益的。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对幼儿的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引导上。因此,教师能够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有价值的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给幼儿充分的思考空间,支持幼儿的大胆想象和创造往往是极其有效的。

首先,当幼儿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表达,可以是语言上的解释,也可以是其他非语言方式的说明。例如可以这样引导幼儿:“你做的是什么呀”“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好吗”“除了刚才介绍的,你们还有其他与他不一样的吗”等等。

其次,当幼儿的思维或想象由于年龄所限比较单一狭窄时,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提问,引导幼儿转变问题思考的方向,在新旧经验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的再建构。例如幼儿在认识形体的概念时往往受有限的生活经验影响,只认识到形体的某些外在特征而忽视了其本质特征,因而不能获得正确的形体概念,教师就可以在幼儿充分操作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发散式提问“这个图形是怎么样的呢”来帮助幼儿在操作的同时建立对已有的经验的重新思考和概念的重新建构。

3.层叠式提问

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幼儿们对问题的探究和兴趣常常是层出不穷的。一方面,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学习兴趣,积极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探究愿望和活动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对幼儿的散点式问题和兴趣作出及时的判断和把握,准确地筛选出既满足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对幼儿产生认知或能力上挑战的内容和问题,再通过提问的方式支持和推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其中,教师提问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出能够探究内容的前后关系,组成一条推进线索的层叠式问题,在层层深入式的问题链中,不断推动幼儿的探索和思考活动的进行,引导幼儿去自己尝试解决问题。[5]例如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探索兴趣适时地抛出层叠递进的一连串问题:“你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吗”→“你两张记录单比较下来的结果是怎样的”→“要知道我们班级所有小朋友的身高、体重结果,我们用什么好办法来告诉保健老师”→“你们小组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记录办法吗”,层层推进的问题为幼儿提供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思考的有效平台。

(二)如何激发幼儿提问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提问

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及环境和气氛,而且有赖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学始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让幼儿成为“问”的主体。[6]在《轮子转转》一课案例中,教师在教室里放了许多轮子不会转的玩具汽车,教师说我们来玩汽车吧,小朋友们迫不及待拿起汽车。“咦?这汽车轮子怎么会转不动呢”“怎样才能使轮子转动起来”“轮子是不是太大了”正如这样一个情境,幼儿在玩的时候“问题”出现了,这时的问题才能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问题,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在一种绵延不绝的问题情境中,幼儿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应该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幼儿,让幼儿在“问题”中成长和发展。

2.利用好奇心激发幼儿提问

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种种提问教师都应当给予支持和鼓励,从而使幼儿生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例如在《渗水的纸》的案例中,幼儿通过实验,知道纸会渗水。这时有的小朋友就提出:“那么牛皮纸渗水吗?”教师没有打断幼儿的提问,而是随着他们的好奇心,动手做了这个实验,结果牛皮纸上有一层油质,故不渗水。教师又问:“那么纸上涂上一层油是不是就不渗水了呢?”有的说:“肯定不渗水,就像牛皮纸。”有的说:“还是会渗水。”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幼儿一个接一个的疑问,到最后这节课又生成了另一个教学内容“怎样使纸不渗水”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作为教师应注重利用幼儿的好奇心,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提问。

3.互换角色激发幼儿提问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在幼儿眼里教师是提问高手,总是能想出各种问题来考他们。如果进行角色互换,让幼儿扮教师,幼儿是不是会多提问呢?因此,教师选择在游戏活动时进行角色互换,因为游戏时的气氛比课堂集体活动要宽松许多,也容易使幼儿自然、大胆地来反问教师。游戏是“老鹰捉小鸡”,教师扮母鸡,让幼儿来问教师,结果许多小朋友纷纷提问:“你怎样才能使小鸡不被老鹰捉走”“怎样又省力又不会被老鹰吃掉小鸡”“为什么老鹰很容易就抓到你的小鸡”。此外,教师还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进行角色互换,相互提问。一段时间下来,幼儿主动提问的勇气增长,问题多了,提升了思维。

4.给予鼓励激发幼儿提问

对于好问的小朋友应给予奖励,可以口头表扬,也可以大家拍手鼓励、奖励五角星等,给予幼儿成功的体验。如一次雨天过后,教师带领全班幼儿到户外散步,当幼儿看到花坛中有许多蜗牛时提问:“蜗牛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教师给予鼓励:“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查一查资料好吗?”等教师说完,小朋友就七嘴八舌地问:“蜗牛吃的树叶是什么树的树叶”蜗牛为什么喜欢吃这种树叶呢”“蜗牛喜不喜欢吃其他东西呀”。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幼儿大胆地问出来。

五、回应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等心理倾向。其中提出问题是幼儿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幼儿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他们不断感知、接触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其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已获得的一些经验渐渐不能满足幼儿对周围人和事物的认识与了解,他们渴求进一步地探究周围世界中千奇百怪的现象,想弄个明白,因而提问成了他们认识周围世界、了解事物的有效途径。于是,幼儿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那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显现出幼儿对周围人和事感知能力的发展。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如果他们的提问能够得到教师恰当的回应,无疑会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问也会相对增多起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知欲。

(一)回应幼儿提问的态度

日常与幼儿接触的成年人中,有的并不能做到认真应对幼儿的提问,甚至对幼儿问这问那感到厌烦,或者斥责制止。若幼儿满怀期望的提问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引导,久而久之,他们提问的积极性便会被压抑下去,同时他们的心智也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应对幼儿的提问,在回应时要保持如下态度。

1.倾听接纳

对于幼儿来说,入园后的生活、学习的范围与之前相比变化了很多,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更频繁,这一切使其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极大的兴趣,但也有不少现象让他们不解,于是便开口发问了。幼儿提问几乎不讲究时间、地点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对所接触的人和事有了兴致或者产生疑惑时,便会无顾忌地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每逢此时,教师应认真地倾听,接纳幼儿的提问。[7]例如,教师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鼓励:“你能提出问题,说明你在动脑筋。”

2.当场作答

幼儿往往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情境而发问,因此对这些问题应当场作答,有利于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对于当场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师可对幼儿承诺下次另找机会回答,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3.平和心态

幼儿常对自己的身体发问,如“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说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为什么是男孩(女孩)”,诸如此类问题,作答时不要引起幼儿的不安,而用正面的话语回答:“你呀,当然是你妈妈生出来的啦,所有的孩子都是妈妈生出来的哟,所以我们都应该爱自己的妈妈,对不对呀?”

(二)回应幼儿提问的策略

幼儿提问大多是随机的,在他们所接触的现实生活中常常产生这样那样的不解,或者对某个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而发问;也有幼儿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而故意发问。不管在什么场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应正确地予以回答。在回答幼儿提问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和策略。

1.儿童化语言,抽象变形象

在幼儿提问中,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占有较大比例,而如何恰当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有时十分棘手。若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话语,深入浅出予以回答则效果较好。如幼儿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如果按照科学知识回答,以幼儿的认识能力和经验水平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这样作答:“你洗澡时,水热了,会冒出热气来,热气升到天花板,一遇到冷,变成小水珠,就会滴落下。下雨也是这个道理,河水、海水被太阳晒暖了,热气就会升到天空,一遇到天上的冷空气,会变成水珠落下来了,就变成了雨!”经过教师浅显易懂的语言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幼儿便容易理解了。

2.积极引导,有效反问

有的幼儿希望教师关注自己,便喜欢问这问那,其实有时这样的幼儿所提出的问题并非自己一点不知,对此教师可因势利导,反问幼儿,然后再给予评价或补充。例如,幼儿会提问:“眼睛是干什么的?眉毛有什么用呢?”这时,教师可以不用立即回答,而是反问幼儿:“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我们还能像这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吗?”幼儿立即说:“那可不行,那样就看不见东西啦。”教师继续引导:“是啊!我们用眼睛才能看到东西,你才能看见老师,你说是吗?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眼睛,眼睛近视看不清东西了,就要戴眼镜啦,是不是?”幼儿点了点头。教师接着提问幼儿:“你说如果我们没有眉毛可不可以呀?”幼儿回答:“哇,那可真难看!”教师说:“夏天到了,我们额头上出汗了,汗水流下来,如果没有眉毛,汗水流去哪儿啦?”幼儿想了想说:“流到眼睛里去了。”教师表扬道:“对呀!就是你说的这样!”如此引导,不仅满足了幼儿好奇提问的心态,还能促使幼儿主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增加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和体验;同时,还能促使幼儿养成有问题自己先动脑思考的习惯。

3.应用实验,学会观察

在幼儿提问的过程中,有的问题只要幼儿能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不难找出答案。如当幼儿问“种子是怎样发芽的”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节,在班级自然角中,放上几盆不同的种子,让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记录下来,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还能促使幼儿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

4.勤查资料,终身学习

对于幼儿的提问,一般要尽量当场回答,但有的提问也会问倒教师,一时难以解答,此时千万不能采取敷衍了事的应付态度随便回答,有时不确切的回答会给予幼儿错误的信息。譬如幼儿常会提出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真有外星人吗”等,一时难以回答清楚,需要较高的科学性。教师可对幼儿说:“这个问题等老师查好资料再回答你好吗”,从而使幼儿知道,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寻求正确的答案。切不能简单处理:“你还小,不懂事,我说了你也不懂,等长大了就知道了。”

总之,幼儿的提问如能得到及时和科学的回答,就如同幼苗得到阳光和雨露一样,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发展。

六、师幼互动

所谓“互动”,《教育大辞典》中对此的解释是“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发生的加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互动过程”。[8]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以师生接触为基础的双向人际交流。幼儿园的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幼儿园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教师内在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无处不在,无论是较为抽象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还是较为具体的教育方案、教育内容,都是通过师幼互动得以实现的。

(一)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

1.师幼关系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

教师应当抛弃传统师道尊严的旧思想,正确对待和使用教师权威,清醒地意识到权威的限度和滥用权威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提高教师自身的观念、素养,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以平等、民主、对话、开放的心态与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在一定良性、和谐的互相关系中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幼儿的感情和思想得到最好的表达,使幼儿的主体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2.师幼关系是互相依赖和接纳的关系

教师的素质和观念对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自身所面对的既是带有共同年龄特征的幼儿群体,也是带有明显个体差异的幼儿个体。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中,应当用尊敬、接纳和肯定的态度去面对所有的幼儿,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与教师交流,即在情感态度上依赖教师的关心照顾,也是在知识能力上接纳教师的引导指点,使彼此内心相容、互相接纳。同时,教师也应当明确在师幼互动中,不仅可以让幼儿向教师学习,也可以使教师向幼儿学习,从而在互相依赖、互相学习、互相接纳中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二)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

1.示范与训练类策略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建构幼儿园良好师幼互动关系的行为基础。只有具备这一基础,幼儿的各种学习探索行为才能达到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杂乱的境界,实现学习与发展的最优效果。反之,一味地强调幼儿的个性发展,忽略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容易使幼儿形成过度的个人中心主义,反而会影响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示范与训练类策略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基础。

(1)严格要求与热情鼓励。幼儿自由行动的天性与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常存在矛盾,过于迁就幼儿,会延缓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而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外界的肯定评价,以证实自己的努力是否正确和有价值,因此,热情鼓励表现的是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主动有效引导。二者的辩证统一,可以增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驱力。例如中二班教师发现新来的小岩小朋友,除了口齿不清和行动不便外,还性格孤拗,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与小朋友发生矛盾。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一方面教育全班幼儿不能取笑或歧视生活不便的小朋友,而应帮助他与大家一起进步;另一方面根据小岩的特殊情况,着重教给他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当小岩获得进步时,哪怕是非常小的进步,教师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而当小岩逐步适应集体生活时,教师则逐渐严格起来,要求小岩在活动中,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就应尽量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完成。这必将有助于小岩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心态,而避免养成依赖、内向、软弱的性格。

(2)言传身教,榜样引导。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时,教师不但要注重说服教育,更要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如果教师教育幼儿不要到处吐痰,自己却乱吐痰,其教育效果必然归零。当发现幼儿行为问题时,教师更要及时介入,以言传身教的策略引导幼儿改变。如某位幼儿做完游戏总是忘记收拾玩具,此时教师不仅马上提醒幼儿,而且同时亲自收拾玩具,幼儿必然会高高兴兴地一起动手收拾玩具;收拾好之后,教师再鼓励一番,幼儿便会逐渐养成“送玩具回家”的好习惯。

2.贴近与融入类策略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贴近与融入类策略,建构师幼互动的情感基础,提高师幼互动的教育效应。

(1)广泛交谈,分享情感。教师作为幼儿最重要的情感伙伴之一,只有主动和幼儿亲切交谈,贴近幼儿,与幼儿一起分享互相热爱的情感,才能使幼儿接受、悦纳。教师每天都应和幼儿广泛交谈,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情绪状态;教师每天都应自省自问:“今天,我和每位幼儿都交谈了吗?”这种广泛交谈有助于教师亲近幼儿、了解幼儿,把握其中暗藏的教育时机。

(2)换位思考,治疗“心病”。当教师面对个性孤僻、较不合群的幼儿时,应换位思考,把自己当做幼儿的某位亲人,以形成教育幼儿的情感基础,帮助其改变消极心理。例如中三班的小菲就是一个这样的幼儿。由于父母离异,不能与同胞姐姐经常相聚,瘦小的小菲变得孤僻,不愿与同伴交流,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教师针对这一情况,注意营造气氛,努力让她感到轻松自由。有一次,小菲告诉老师,奶奶说老师也是个小孩子。教师就对她说:“老师是比你大一点,高一点的小孩子。”从此教师拉近了与小菲的心理距离。逐渐地小菲喜欢跟在教师身边,喜欢和教师说话;教师也积极地提供机会,让她表现长处,并让全班幼儿鼓励她。小菲逐步恢复了自信,战胜了孤僻,能大胆主动发言了,师幼互动由此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3.引导与帮助类策略

幼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与教师、同伴亲近的情感,奠定了师幼互动的良好基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发挥幼儿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幼儿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尽可能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摆脱灌输说教的弊端,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促进幼儿发展。

(1)抛球回应,保持兴趣。当教师发现幼儿想要放弃原有兴趣而转入新的话题时,如果确定原有兴趣对幼儿更有发展价值或新的话题尚不具备探究条件,就应想方设法让幼儿保持原有兴趣。这要求教师能把问题再度抛给幼儿,促使其更深入地探讨,发展幼儿探究学习的品质与能力。小二班浩浩在雨后户外活动时,无意中在墙角边捉到了一只蜗牛,幼儿们对蜗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它养了起来。可是几天后,蜗牛死了。幼儿们在难过之余,感到很奇怪:“我们喂蜗牛东西吃了,为什么它还会死了呢?”教师及时捕捉了这次教育契机,和幼儿一起讨论“蜗牛吃什么”的问题。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或猜测,答案自然是千奇百怪,并都认为自己正确。这时,教师没有立即把正确答案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和比较。几天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纷纷找到了正确答案。可见,教师在发现幼儿兴趣后,应善于提出关键问题,帮助幼儿保持兴趣,并且鼓励幼儿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此,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没有明确的控制和规范,而是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建议和帮助来推动活动继续并实现幼儿发展的。

(2)鼓励幼儿互教互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当个别幼儿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马上亲自帮助,可以寻找活动中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来当

小老师”,促成幼幼互动,一方面有助于利用同伴这一宝贵资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师幼互动的水平。例如在小班结构游戏中,浩浩依旧没有掌握用小积塑拼插玩具手枪的基本方法。教师没有再直接教,而是把浩浩带到结构区,并有意识地让他和同伴宏宏一起玩。宏宏正在用小积塑拼插手枪,教师鼓励浩浩也去做一个。浩浩坐到宏宏对面玩了起来,宏宏马上说:“你的手枪一点都不像。”浩浩承认自己不会拼,宏宏便自告奋勇当起了小老师,在宏宏耐心的教导”下,浩浩终于也能自己拼了。可见,聪明的教师应乐于把教师的位置让给幼儿,而使自己成为隐性的引导者。

4.平行介入和参与类策略

当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学习任务难度相比差距较小时,教师的外显作用就应减小,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潜能。这时教师应尽量隐去教师的身份,而以幼儿同伴的身份平行介入和平等参与。

(1)引导讨论,形成规则。当幼儿因缺乏规则意识而造成活动场面混乱时,教师不应急于亲自出面提供游戏规则,而应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讨论缺乏规则的弊端,让幼儿通过集体商讨,自主形成规则。规则形成后,教师就不应随意加以干预或修改,而应引导幼儿学会关注他人和群体,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

(2)启发思考,巧解矛盾。当幼儿在讨论中争执不下并导致不愉快时,教师不应急于出面做“法官”调解,而应通过巧妙的提问,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协商与交流中解决冲突。例如中三班辰辰带来一只八哥,告诉大家八哥会说话。可小朋友教了它一天,还没听到八哥讲话,大家认为辰辰在说谎。教师没有发表意见,而是组织大家讨论。有的说:“八哥一定是不认识我们,所以不讲。”马上有幼儿否定:“不对!它不认识我们,但它认识辰辰,为什么还不讲话?”又有幼儿提出:“可能是八哥忘了。”也有人反对:“不可能,我们一直在教它。”教师抓住机会,问道:“这只八哥是谁的呢?本来住在哪里?”立马有幼儿想到:“它觉得幼儿园太陌生了”“它看到咱们这么多小朋友害怕了,不敢说”“一定是它太紧张了”。在幼儿们这种有意义的争论中,教师并未急于解决问题,而是在恰当的时机适时介入和引导,有助于幼儿成为理性的思维者,并帮助其巧妙地解决矛盾。

5.支持发展类策略

在幼儿园学习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活动意图并不总在教师预设的教学范围内。这时,教师绝不要以自己的主观见解去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以支持性策略来促进幼儿的探索活动,使幼儿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获得发展。

(1)提供平台,布置任务。在探究活动中,当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时,教师可以采用布置探究任务、提供讨论与展示平台的办法,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提高其主题探究活动的效率。如在大三班“鸟”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提出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鸟飞到一半,会不会因为睡着掉下来”“企鹅的家是冰块做的吗”“企鹅为什么不会飞”“秃鹫为什么要吃死掉的动物,吃了会不会生病”等等。教师把幼儿们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让幼儿回家通过不同的途径找资料,找到答案后再告诉小朋友和教师。同时,教师还为幼儿们提供了展示台,以放置他们带来的资料,并鼓励幼儿主动表达和积极讨论。总之,展示平台的提供和探索任务的布置,使幼儿的探究讨论得以集中,从而容易产生认知深化的效果。

(2)给予空间,自由创造。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就应设计和实施自由、开放的教育活动,并提供各种操作材料,给予幼儿最大的探究空间,引导其自由创造和表达。在一次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一开始,小朋友们拿着教师给他们的呼啦圈不知道怎么玩。妞妞对此展现出了极大的创意,只见她一会儿选择小呼啦圈进行单脚跳,一会儿选择大呼啦圈平放在两个树桩之间抬腿来回跳,一会儿又把大小呼啦圈交叉在一起跳。教师及时肯定了她的自由探索,并让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多种玩法。其他幼儿受到启发,玩法也开始多起来,有的两人配合,将呼啦圈套在身上,当成了袋鼠妈妈和宝宝一起跳;有的将小呼啦圈套在脚踝上,抬腿单脚跳;还有的协力合作将大小呼啦圈排起来放在地上作障碍物,来回跳。可见,较少限制的开放性活动为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能,使得幼儿在其中自由地发挥和想象,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七、结尾

如果说充满情趣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必将使教育活动得到升华。所以恰当运用结尾,不但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也利于幼儿对整个活动的回味和思考,使幼儿寓学于玩,其乐无穷。常见的结尾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鼓励式结尾,激励成功

教师在教育活动即将结束时,应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成功点,给予诚恳的评价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成功,获得前进的动力,以便用更为积极的态度主动学习和进步。

(二)游戏式结尾,加深理解

游戏式结尾是指在教育活动的结尾安排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游戏,促进幼儿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一种结尾方式。这种方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提高幼儿进一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操作式结尾,培养能力

操作式结尾是指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以促进幼儿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一种结束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作用在于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5的分解”教学结束时,教师让幼儿运用不同的教具来实际操作,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理解和记忆,使幼儿的分析、抽象、概括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延伸式结尾,引练促趣

延伸式结尾是指在教育活动的终了环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也可以进行归纳总结,把活动的内容进一步的扩展、深化,启发幼儿的进一步想象、思考,激发幼儿们进一步探索的结束方式。这种结束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作用显著。

思考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2.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原则有哪些?

3.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与指导的策略有哪些?请结合实例予以阐述。

【注释】

[1]丁爱峰.用生动的导入引领幼儿快乐起航——例谈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艺术J].内蒙古教育,2011(6).

[2]蔡连珍.幼儿美术活动中示范讲解法的运用[J].新课程,2012(1).

[3]王继红,贾雪虹.谈讲解的技巧[J].北方文物,1991(2).

[4]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4-145.

[5]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8-149.

[6]沈惠琴.激发幼儿提问,培养幼儿问题意识[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

[7]马琳.幼儿提问回答的策略和方法[J].大众心理学,2011(3).

[8]秦元东.师幼互动过程的探悉与启示[J].幼儿教育,2000(Z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