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集体性和综合性”既容易遮蔽着个别教师的劳动成绩,也容易掩盖个别教师的怠惰。它要求教师一点一滴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力”。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失范也是要求加强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在教育惩罚的问题上,教师无疑是有权力惩罚学生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但是这种惩罚必须是建立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基础上。

第一节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

教师从事的职业是一种以人的身心发展为对象的教育活动,而这种教育活动根本上是一种道德性的活动。换言之,是一种导人为善、劝人为善的活动,是一种含有道德目的与道德意图的活动。既然教育活动是一种含有道德性的导善、劝善活动。那么,承担这种活动的教师肯定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如果自己都缺乏道德性,很明显他就不可能去做到导人为善。

那么,怎样理解教育的道德性呢?从教育的本义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道德意涵的概念。《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上所施,下所效”,是一个中性词,可褒可贬。“育,养子使作善也”很明显是一个褒义词。而“教”与“育”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暗含着使人为善”的褒义词。教师如果在进行教学时,采取非道德的方式,如强制、压制、恐吓、洗脑等,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我们会说这种教师缺乏师德,因为它违背了教育的道德性特征。在进行体育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高负荷的肉体训练,而没有心灵的发展,结果把学生培养成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个体。那么,这种体育也是不道德的,教师也会被认为缺乏职业道德。因此,为了使教育回归它道德性本质,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道德性。这是我们强调师德建设的最根本之处。

二、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首先,从劳动目的上看,教师的劳动不是表达他自己的目的,而是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社会的目的与教师自己的目的有时存在着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教师只有使社会目的与自己的目的得到统一,才能真诚地引导学生社会化。比如,社会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因此,根据社会的目的,教师应该既要强调智育,还有强调德育与体育。但是相当多的教师认为,他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取得好成绩,所以,他们更愿意强调智育的发展,不愿意发展学生的德育与体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职业道德,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目的去培养学生。这样一来,尽管学生的分数打得很高,但是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全面发展却被牺牲了。所以,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不会完全不顾社会的教育目的,而是能够内化社会目的,根据社会目的去全面发展学生。

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集体性和综合性特点。学生所取得的成功和进步,很难说是具体的哪一位教师的作用,每位教师都在其中起了作用。同时,学生的变化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变化,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学校教师的作用也只是家庭、社会、学校所起作用的一部分。这种“集体性和综合性”既容易遮蔽着个别教师的劳动成绩,也容易掩盖个别教师的怠惰。如果教师缺乏师德的话,他很可能产生“出力者吃亏”的想法,或者出现揽功诿过的现象。

最后,教师劳动成果的显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说明了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它要求教师一点一滴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力”。这就需要教师放弃急功近利的观念,具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宽广胸怀以及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而这必然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师德。

三、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教育网络化、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等,这些教育新理念的出现也呼唤着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

在网络化教育中,产生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单向传授,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更加民主与平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与兴趣。网络化教育中的这种新理念,无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民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它要为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是差生还是优生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促进教育的平等。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关照。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教育的终身化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地传授一些固定的知识。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要求。因为,教师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学一些特定知识,这样学生很可能无法应付考试,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非功利性的思维。

四、来自师德现状的要求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失范也是要求加强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目前对教师的师德堕落或者师德丧失的批评,充满着报纸和网络。教师的形象因为一部分教师师德的堕落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般来说,教师存在着以下四个不当的欲望,这些欲望导致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走向失范:第一,物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教师本来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但是近年来,受到市场经济和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一些学校和教师将学校变成一个纯粹的市场,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准,为了赚钱可以背离教育的公益性特点,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来搜刮学生、家长的钱财。第二,权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权力。它包括教师有自主教学的权力,有对学生进行组织、指挥、表扬和惩罚的权力等。但是教师如何运用好这种权力则非常重要。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他运用得当会促进学生的发展,运用不当则有可能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带来危害性。如在教育惩罚的问题上,教师无疑是有权力惩罚学生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但是这种惩罚必须是建立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基础上。一些教师往往把惩罚异化成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用惩罚来彰显自己特权。惩罚成了扼杀学生发展的罪魁祸首。第三,名欲膨胀导致师德丧失。名誉是一个人的尊严所在。所以,教师关注自己的名誉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对名誉的过度追求也会带来一种十分消极的后果。也就是很多教师为了自己的名誉而不择手段,或欺世盗名,或诋毁他人。第四,情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教师有情感需求,追求对这一需求的满足本没有错。错是错在对象、场合、程度上面。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问题,造成很坏的影响。还有一些教师调戏学生,更是影响恶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