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教育与学习就是人的必需,也是人的可能:人需要教育。我们是人,比起地球上的一切动物来说,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教育也跟其他动物存在巨大的差别,除了动物所需要求生的本领技能之外,还有更高的目的,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的最高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的捷径,激发蕴藏在人生命中的无限潜能。教育是人性的升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必须要接受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而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

第一节 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是人性的升华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告子上》

在这里,孟子正面阐述了自己关于人性本善的看法。不仅人性本善,人性本来有“四心”,就连仁义礼智这四种品质道德,也都是“我固有之也”,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本性之中去发现自己美好的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天生资质,达到“尽其材”的目的。

抛开其中唯心主义的色彩不提,作为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性善论”还是有其进步的、健康的教育意义。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之需要社会伦理与政治,这是由人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学习的可能,不在于其他,而首先在于人之为人。而教育与学习就是人的必需,也是人的可能:人需要教育。

那么,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是人,比起地球上的一切动物来说,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教育也跟其他动物存在巨大的差别,除了动物所需要求生的本领技能之外,还有更高的目的,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的最高目的。

美德是教育的基础目的,为了达到教育的更高目标,必须要考虑到一个人走得更远,站到更高的地方,看到更广阔的时空,充分体现出教育的实用性、功效性、发展性,注重美德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智力挖掘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的捷径,激发蕴藏在人生命中的无限潜能。意识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我们的精神世界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一旦化作一个人的生命力,将爆发出强大无比的威力,甚至可以撼动整个人类,达到教育至高无上的境界,这才是教育的宗旨。

简单地说,挖掘人的智慧潜能,就是发展人的天赋。天赋在谁的生命里都存在,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教育的手法,因材施教,理性地激励他去释放出天赋的能量,转化为强大的力量。教育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好像花草树木的栽种那样,不同的种苗要施放不同的肥料,浇灌不同分量的水分以适宜它的需要,才能够使花草树木的幼苗茁壮成长。理性教育的道理亦是如此。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忽略这样的问题,偏重于教育的一致性,这是教育工作者较易犯的错误。那么,既然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够让学生凭自己的天性随意地发展,既要对其进行约制,也要对其进行开发,这正是理性教育的道理。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让人摆脱无知及愚昧,使其得到美化、升华,令人受益。我们接受教育,其目的是增强自身的能力,能够得到能力去谋取某种利益,以实现人生的愿望。

由此可见,教育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人生主题。教育是人性的升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必须要接受教育。接受教育的式样非常关键,教育工作者本身能力的优劣,还有教育环境条件的好坏,都会对受教育者造成极大的影响。教育的方式是可以变化的,好的方式可以变坏,坏的的方式可以变好,大多数都取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方面看教育者是否诚心诚意地施教,另一方面看受教育者是否虔诚认真地学习,两者的态度,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教育工作者怀着唯利是图的心态去教,功利的教育只会使他敷衍了事。同样,受教育者怀着被压迫的心态去学习,也会变得散散漫漫、三心二意、应付了事。

所以,我们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必须要有一个教育的前提,首先要实现德行教育的目的,即是要让教育者理解到,施教是一种责任,必须要认真履行职责,展现自身优越才智与能力。于受教育者来说,让他深刻地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他自身的需要,让他怀着自发性的意志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当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就教育目的达成共识时,才能够更容易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是为了让人通过接受教育,学会学习,学会教育自己,又能够教育别人,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教育唤醒心灵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从字面意思看似乎具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但是究其内涵,孟子宣扬的是一种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所以,教育是“人”的事业。一切教育本质上都应该是对受教育者的关爱。教育学生就要让他感受到这种关爱,当他在爱的体验中感悟,在爱的感悟中反思,学生就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自觉地完成自我教育的过程。所以,教育要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灵。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哪一个可以不经过心灵的激活而诞生?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所以,教育是引领心灵的旅程。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核心就是唤醒。

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其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时发展状况的不满足甚或否定,致力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展现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这就要求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期待,相信学生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变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表现不好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任。

在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教师要积极关爱后进生,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教师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间,如果教师不善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错失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地去贴近、去感受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多说一句关爱的话,多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才更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总之,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去贴近学生,去研究学生,才能探寻到更适宜的教育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因为,教育,实际是心灵的事业。

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曾阐述道:“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当教育者真正用心灵来思索,用心灵来工作的时候,就能够在学生的心灵世界中点燃圣火,那火光一定会照耀他生命中更遥远的路途。

三、教育是人格的健全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孟子性善论把“存心”“求放心”当做教育的任务和个体修养的内容。主张存心寡欲,提出道德修养必须正确对待物质欲望问题。它要求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享受,物质享受方面的欲望多了,将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它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则较为极端。同样,它强调思维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要求树立对道德的理性自觉,是合理的因素。但是视感觉器官为“小官”,轻视感性认识,割裂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联系,则是错误的。总的来看,孟子所提倡的存心寡欲的修养方法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禁欲主义色彩,但是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重视精神追求却是应该提倡的,反映在教学原则方面就是一种追求健全人格的教育观念。

以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一直是中外教育家、思想家们所孜孜以求的。不过“健全人格”是个历史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人格”和“健全人格”的理解不尽相同。在古代,不一定有“人格”或“健全人格”这些词语,但在他们的心目中自有那“人之所以为人”的完美的人的品格。例如,我国古代教育家以“圣人”“君子”“贤人”为理想人格;一些外国古代教育家以“和谐发展的人”“全人”为理想人格;今天人们把人的“知、情、意的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理想人格,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价值追求其实是一致的,或者说,随着历史的发展,理想人格或健全人格的内涵在不断充实、调整,日臻完善,但教育以完美人格为目标导向是不变的。

完美人格的核心在孟子那里就是仁、义、礼、智四德:“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就是著名的性善论。不过,他同时认为,人们天生的善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发展的端点,人们这种善良的天性如果不在后天的生活中诱发、扩充,善就会泯灭,人就会变恶。因此,必须在后天作出不懈的努力。为了达到完美的人格境界,孟子提出一系列修养方法:存心寡欲和养浩然之气。“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对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说,孟子在高官厚禄和名利面前都不动心。这正是孟子所主张的理想的人格。而塑造人格正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或者是张扬人固有本性的活动,或者是改造固有本性的活动,或者是兼而有之的活动。通过教育,人才能成为“人”,否则如同禽兽。

我们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人格教育思想对我们目前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人格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认为,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格教育思想对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格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段话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

人格教育一直以人性、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它始终强调人格教育首先是成“人”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人”,然后才可能全力实现或提高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素质。因此,在把人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这一点上,人格教育与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完美的结合体。

其次,人格教育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所造就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教育的培养目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人格这一相对稳定的整体性心智系统,由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子系统构成。这三个子系统的和谐、充分发展就是健全人格。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之“四有”与人格结构中的这三个子系统是基本重合的,有文化即认知系统的发展,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即情感系统和意志系统的发展。足可见“健全人格”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全面发展”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再次,人格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格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作为重要任务;人格教育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质。人格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人”,在实现基础目标后,向更高层面进军——人的潜能的和谐充分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马斯洛语)的理想境界;人格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格教育正是个性教育,是发展人的个性特征(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的教育。

最后,人格互动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是指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在学生发展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认识。实际上,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其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道德情操、学问见识、性格气质等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双向、交互的影响。教师在交往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对学生的情感、期望与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社会行为等人格因素。反过来,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评价,在老师那里也能产生这样的影响,甚至学生的高尚品质、学生某一方面渊博的知识对老师情操的提升、学识的增长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以及“教学相长”等在我们的文化内涵中积淀下来的观念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师生间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不是一次性的、间断性的,而是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此,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人格碰撞的过程,是一种人格活动。

师生间的人格互动具有如下特征:教学伦理上的平等、教学方式上的对话和教学途径上的多维。

互动教学要求师生做到教学伦理上的平等,这就要求将民主作为互动教学的第一法则,教师必须在伦理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这种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并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否则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除了可以成为互动的前提之外,其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互动教学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心态,坚持对话原则。变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师生互动交流,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通过对话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理性,并在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既然是对话教学,言语对话的形式是最基本的、不可少的。但这并不是判断对话教学的唯一标准,甚至还不是第一标准。判断一种教学是不是对话教学,关键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意向与教育过程互动的实质。它应该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对话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合作的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

互动教学要求教学途径多维化。师生互动的具体情境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既可能发生在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其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教师而言,可以是与个别学生,也可以是与一组学生、全体学生,等等。

总之,人格教育虽然还没能成为普遍的现实教育,但认清它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必然是有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