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谋定后动循循善诱

谋定后动循循善诱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见他还站着不动,就问:“你还站着干什么?”一场风波就此过去了。关键是静下心来思考教育对策,设计好教育的方法,谋定而后动,把产生的负面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并尽可能使坏事向着好的方向转化,决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教育学生,要让他自己自觉认识到错误,并找到改正错误的方向。最后我冷落了他一段时间,其实在这半个多月里面,我正在仔细观察他,观察他的个性,他的想法,他的特点。

谋定后动循循善诱

王文明

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班主任,碰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但总是各有特点,无统一定法。作为班主任,光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一项基本的本领——冷静(班主任处理问题的基本方式),特别是现在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个性都不一样,每年都在改变,所以我们也得与时俱进,跟紧时代的潮流,否则就会被学生说成“你OUT了”。班级管理工作实际就是一个班主任和学生语言对话的过程,问题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处理既能反映这个班主任的能力大小,对待问题的成熟性,同样也常常决定着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

在我班上有一位同学,平时不太爱听课,属于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同学。一天,班长跑来告诉我:“上体育课时,他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了。”我一听,心里大为光火:这几天我刚刚说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严禁动手打架。怎么当做耳旁风了?而且,前不久,他还自荐担任班干部,这时竟然带头打架,这还了得!一时之间,我真想把打架的同学狠狠地臭骂一顿,或者让他们到操场跑个十圈八圈的。可是,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他们冲动了,采取了不理智的行为,我作为一个班主任也能如此吗?那岂不是我也一样不理智了?看来还得先弄清情况再说。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他们几个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而班上另外的一些同学跟外班的一些同学在踢足球,在踢球的过程中,班上有位同学把球踢到了别班一位同学的脸上,那位同学非常恼火,因此双方就有了推搡的动作,而这个时候别班就有了几位同学过来帮忙。他以为是自己班上的同学正在被外班同学欺负,再加上他平时就比较爱管闲事,而且还有几分喜欢做老大的味道,所以,他就冲了上去。在这个过程中,他虽然没有跟别人打起来,但还是有推搡的动作,还好及时被体育老师发现并制止了。

于是,我先找来那位引起冲突的同学说:“你知道,今天这事为什么演变成这样吗?”那位同学说说:“是我不对,我把球踢到别人脸上的时候应该马上道歉的,如果我道歉了,可能后面一切事情都没有了。”我说:“很好,你能认识到这点非常不错,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啦。这样吧,你以你说的为中心给我写一个总结,并保证不再犯,行不行?”他说:“行。”我见他还站着不动,就问:“你还站着干什么?”他说:“你还没惩罚我。”我说:“你认识已经到位了,又做了保证,不需要惩罚了。”他高兴地去了。

我又找来他。因为他刚担任班干部,我先不说话,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让他静静地站了一会,感受老师的不悦,说:“能说说你们打人的动机吗?”他说:“他们欺负了我们班的同学。”我说:“很好啊,动机很高尚。为维护班集体而战,我支持你。但是,我想,高尚的动机一定要用野蛮的行为来实现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他不说话了。我又说:“用一个词形容你现在的心情。”他说:“后悔”。我说:“好啊,人因敬畏而善良,说明你也知道自己错了。那能不能说说错在哪里呢?”他说:“不该动手打人。”我说:“那应该如何处理啊?”他说:“我应该报告老师,让老师来处理。”我趁势说:“暴力带来的结果是……”他说:“是暴力。”我说:“作为学校里面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遵守校纪校规,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也应该遵守法律,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或者在学校看到一些违纪的情况,但是我们不能充当法律执行者,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有他自己的规矩,即使是别人违法犯罪了,我们也应该采取正当的法律途径,而不是我们自己去解决,那样的话,那整个社会、整个校园就没有安宁之日了。最后送你一句话:凡事三思而行。下去后认真写一个总结,从社会、校园、他人和个人的角度来写,同时保证遇事不再冲动。当然,如果能向被打的同学道歉的话,那就更能说明你真正觉悟了,做得到吗?”他说:“做得到。”

后来那位同学跟他们的关系也变得非常好了,他经过半年的锻炼,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班干,很多不好的习惯也在慢慢改变。一场风波就此过去了。

反思:当班上发生了不顺心的事时,首先要冷静,事情既然发生了,再生气也没有用。关键是静下心来思考教育对策,设计好教育的方法,谋定而后动,把产生的负面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并尽可能使坏事向着好的方向转化,决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教育学生,要让他自己自觉认识到错误,并找到改正错误的方向。这一点,老师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强制学生认同你的道德判断。

班上有位同学来自一个老师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他比较傲气,要是他不服你,他还真的不怎么理你,自然上这门课的时候也不认真听讲。我曾经找他谈过几次,也尝试过几种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实他也很想学习,对学习也有紧迫感,但自控能力又还不够,虽然看上去也像一个成人了(他自己就是这么感觉的),但是他心底有时还会冒出“是为你而读书”这样的想法。最后我冷落了他一段时间,其实在这半个多月里面,我正在仔细观察他,观察他的个性,他的想法,他的特点。

在这段时间里面,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冷落,所以开始有点紧张了,同时也有点叛逆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基本发现了他的部分个性、特点。他是有点不轻易服人,同时还具有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共同的特点——渴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更多的关心。这个时候我再找他谈话了,因为他本来就比较服我,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煎熬”,所以他也显得非常主动。

我们主要聊了三件事情:1.他对个别老师不够服气。我对他说,这位老师只是跟你的个性不是很投缘而已,我还特意找到了这位老师的荣誉证书和发表的论文给他看了,当他看到这位老师在各种上课比赛和基本技能比赛累获荣誉的时候,脸上有点不好意思了,正好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告诉他,其实这位老师很喜欢你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而且这位老师还告诉过我,同时也跟你提过,你对这科课程的学习方法也存在问题,只是你当时没有听进去。2.正是你对个别老师的不理解,所以造成了你情绪的不稳定,从而成绩也不稳定,所以你自己也在这段时间里面容易发火,从而对学习信心不足,所以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3.自控能力不够,要学会在关键的时候把握好自己,不能被别人一邀就控制不住自己了,而且这个时候他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说哥们邀了,没有办法,要给别人面子,否则以后就不好相处了,因为他也觉得他自己是一个有很多朋友并且很仗义的一个人,所以很多时候把握不好自己。我告诉他:你现在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而迷失了自己都还不知道,那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这些哥们会慢慢离你远去,只有你做得更好,那样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朋友。

经过这次谈话,他也开始慢慢尝试改变对那位老师的看法,注意去听课。我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他的确做得更好了。一个月后,月考成绩出来了,他这科成绩上去了,一下提高了20分,总成绩也提前了十多名,他来找我了,他说以前对老师的不理解是他的错,现在他懂了,理解了,对学习也更有劲了,我会心地笑了,并且鼓励他继续前进,继续努力。同时他控制自我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班上各种事务也更热心了,不是以前的个人主义了。

期末考试后,他的成绩还在前进,并且进入了班级前十名。半年过去了,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他的进步源于对老师的理解,对老师的折服和信任。曾经我尝试过很多办法都不是很有用,但是当我把这位老师的各种荣誉证书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慢慢改变了自己看法。

反思: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对一个人的看法等,这些不是你三言两语就可以扭转的,而且高中生还属于思想未成熟时期,因此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然后抓住其心理,循循善诱,加以引导,这样他慢慢就会沿着你为他所设计的路上走来。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处理问题前应做到基本三点:一是在问题发生后要尽量先去了解事情的经过,然后根据已获得的信息,用较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认识错误,愿意接受教育;二是班主任的语言,教育的语言是有选择的。语言教育的结果不能有任何副作用,更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而是让学生心悦诚服,乐于接受;三是平时多注意积累各种素材以及多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备急时之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