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汉语教师考试教材

国际汉语教师考试教材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无一不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无一不是作者的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情感力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琅琅读书声,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吸引并产生共鸣。例如在品析李煜《虞美人》时,我使用了这样的语言: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歌中大凡写水,便是写时间和言愁。大胆质疑,提出与教师、教材商榷的观点。

打开一扇窗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语文课堂

高春霞

教师是培养生命的职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师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的体验,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学习的真正的是思维的快乐,犹如发现世外桃源的那位武陵渔人一样,“芳草快乐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色固然美不胜收,但穿过山洞后那种“豁然开朗”的境界更令人惊奇而赞叹。语文课堂教学很大程度是要看学生获得多大的发展。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最大限度地点亮学生的思想之灯,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师生互动,情感和谐,就能有效地推进和实施以塑造主体性格为核心的语文教育。在全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改革也风行于大江南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观令我们备受鼓舞,欣喜之余,笔者也认真借鉴思索,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会令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唯有长期坚持如此,语文教学才能“根深叶茂”“海阔天空”。

一、创设研究探索的良好氛围

成功的教学表现为亲切地引导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乐滋滋地读书、作文、主动地求知、探索、自觉地接受教师的熏陶感染。宽松的环境,对他们自由的思想和创新的端倪给予空间,给予欣赏,给予有机的呵护,精心的培养,苦心的引导,达到叶老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因此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感氛围和交流合作氛围。

(一)情感氛围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无一不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无一不是作者的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情感力作。所以,教师在讲授中必须把他当成自己的作品,融入其中。如果无视文章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无视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是必然上不好语文课的。

语文教学要讲究学术性。张志公先生曾说:任何一门成功的教学都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想结合的结果。语文教学尤其是这样。言为心声,情感交流的手段是语言。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情感氛围的营造,靠的也是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驾驭语言的优势,以充满情趣的语言营造和谐的文学氛围,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痴迷于此,耳醉其言,心醉其情,乐不忘返,乐此不疲。

1.运用精美而艺术化的导语,做好营造氛围的第一步

教师激情洋溢的导语就会奠定整节课的感情基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去。

2.用“读”造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琅琅读书声,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吸引并产生共鸣。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古典音乐配合朗诵就收到了很好的引人入境的效果。其原因在于:音乐以其独有的韵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古典诗词、散文教学中最适宜使用。

3.用精美的语言剖析文句,感染学生,使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例如在品析李煜《虞美人》时,我使用了这样的语言: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歌中大凡写水,便是写时间和言愁。君不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无不是借助奔流不息的河海之水书写面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焦灼,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则以水喻愁,表达了内心的郁闷与愁苦……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教师的这种语言必将使学生的学习热望激起,也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借鉴,为他们文学鉴赏给予了有益的暗示。

4.用音像手段使教学出彩

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个人孤独地徘徊在林荫小道上,我们往往会视而不见。但是,如果配上音乐的同样的细节,就会引起我们特殊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音像手段会使教学收到“锦上添花”的效应。例如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配以大江滚滚东逝的画面,加之激情涌动的配乐朗诵,学生凝神谛听,思绪随之飞扬。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两相对照,体味苏轼当时的情感,理解了隐藏在优美动人艺术画面中的深广的意蕴,感受到了诗的深厚的艺术魅力。

蔡元培在1930年答《时代画报》记者时说:“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幅画,一件雕塑或者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也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氛围正是基于此。

(二)交流氛围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教学相长,提倡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大胆质疑,提出与教师、教材商榷的观点。更要允许学生说真话,改正意见,保留意见,形成真诚、真实、真正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让学生带着研究的目光和意识走入课堂,他们的收获必将是无穷的。例如鉴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专门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棱棱如鬼一般”是否与全文的语言风格不相吻合应该删去,因为是就名家的作品进行质疑,学生倍感新鲜,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愉悦的研究体验。在这一方面,雍海军老师教授的《虞美人》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调动有关知识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探究的目光去关注教材,关注作者,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加入必然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具有了那种探究追索的良好学习品质,让学生品尝“超越的”的快感,超越自我、教师、权威,释放潜能,传染聪明,击倒权威说法、传统说法,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带着研究的目光去关注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更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教材是学习中不可离弃的经典,如何使用是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活用教材,巧用教材方能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境界。

1.借助教材向外辐射。本着“用教材教”的原则,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取舍调整,甚至是重组,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境界。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纵横交错,联系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材上的文章走进生活,走进学生;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联系,小课堂连着大世界。生活的源头活水汩汩地注入以往封闭沉闷的语文课堂,使其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创造力如同蓬勃的春苗,日上日妍。教学中以小报、复述、演讲、漫画等方式谈阅读心得,编演课本剧等形式都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习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阿Q新传》。学生积极性空前,群策群力,一簇簇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交汇,在碰撞中阅读名著,查找资料,设计封面,拟订题目,设计版面、插图,编辑内容,电脑打印等等,学生全方位参与。最终一部解读名著的作品在校内连续公演,虽然剧本和演出均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学生得到的东西是远远超出教材内容的。

2.开展专题研讨。主体性教学观认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的最本质、最主要的特征。”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触发点,进行有益的联想式、拓延式教学,将教学向课外的广阔天地延伸,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良好习惯。专题研讨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它源于对教材的挖掘、纵深的联系。例如:

*四季为主题的作品阅读:以四季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文学人物为主题的阅读:阿Q——我对你说。

*作家为专题的阅读:走进苏轼、与诗仙对饮。

*以意象为专题的研究:咏梅诗词欣赏。

在这样的研究性阅读中学生的思维和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收获也是出人意料的。例如在“走进苏轼”这一专题的研究报告中学生对苏轼的认识就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了,他们写道:

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认识了一个豪情万丈的苏轼;

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结识了深情真挚的苏轼;

从《定风波·莫听穿材打几十声》看到了超然淡泊的苏轼;

从《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发现了童心大发的苏轼。

——学生认识了一个主体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苏轼,而从苏轼一生屡遭贬谪的生涯中又看到了宋王朝的腐败,从另一个层面认识到正是苦难造就赫赫有名的苏轼。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要真正的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品格的塑造、学习能力的造就为终极目标,大胆的“打开一扇窗”,让研究性学习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就一定会在语文教学中品尝到令人回味无穷的佳肴美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