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异国他乡成长

在异国他乡成长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朱启明而言,在德国生活学习的经历是他一生的财富。在国外,没有了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朱启明渐渐养成一种自立的生活习惯,也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与困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该机构成立于1951年。参加项目的学生由前往交流国家的YFU机构提供赞助,安排接待家庭、学校及医疗、意外伤害保险。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为该机构的

在异国他乡成长

img45

朱启明:现为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学生。

心 声:“机会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朱启明,是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学生。2009年7月,经学校推荐,他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赴德文化交流活动。只身一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朱启明了解和认识了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新的家庭和许多新的朋友。在去德国学习之前,朱启明就对自己说,在德国自己所要面临的不一定时时都能像巧克力那样甜美,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去挖掘,去发现。

漂洋过海

来到德国后,接待朱启明的是慕尼黑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在这个家庭中,妈妈是房产经理,爸爸是一名公务员,姐姐是一名戏剧学校的在校就读生。

每个交流学生遇到的第一难题便是语言,前半年是学习语言的困难时期。朱启明报了一个德语班,每周三次,放学回家后去上德语班。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这半年虽然辛苦,可他的德语有明显的提高。

在德国的这一年,除了学习语言外,朱启明还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德国人的职业精神。朱启明发现,周围的德国人十分严谨,而且非常的敬业。德国人将职业教育学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集中了大批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机构,还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在德国学习的过程中,朱启明发现,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而且各类教育体系的通道相互贯通。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德国的人才培养是幼儿从3岁开始接受幼儿园教育,6岁进入小学,小学是四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后可升往高小或初中,进行第一次分流,高小与初中都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朱启明体会到了尽早明确自己职业目标的重要性。

收获颇多

朱启明发现,德国人的职业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于任何工作都十分认真,而且分工明确。比如在接待朱启明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干的家务劳动,每周朱启明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从地下室到2楼,包括洗厕所、清扫。在国内,朱启明可从来没有干过那么多的家务活,从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偶尔才扫地、擦桌子。这些活对朱启明来说也是一种考验,他对自己说,不要向困难屈服,更不要输给自己。就这样,一周、两周,朱启明渐渐适应了。在上海的时候,朱启明从未做过饭菜,当父母做菜的时候,他总在父母的身旁,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在德国,朱启明生平第一次做菜。“只有自己做了,才能体会到做菜的辛苦,以前只知道吃饭,一放学回家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饭菜,却没有想过,这饭菜的来之不易。现在到了德国,自己洗菜,虽然累,但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体会到了父母为我的付出,也懂得了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我应帮家庭分担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朱启明说。

刚到德国的时候,朱启明说话喜欢和人“绕圈子”。过了几天后,德国朋友婉转地告诉他,希望他以后说话直接点,不要“绕圈子”。此后,朱启明也就慢慢习惯了德国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什么该说和什么不该说。

朱启明在慕尼黑的学校离他家约30分钟的车程,那是一所在慕尼黑当地比较有名的公立高中。朱启明每天需先乘轻轨,然后转乘地铁才能到达学校。每天的第一节课是在8∶05分,他在学校的科目有英语、数学、德语、体育、生物、地理、社会政治等,其中还有一门语文课。朱启明选修语文课的原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德语水平。学校里的同学非常友好,一段时间后,朱启明也有了固定的朋友圈子。每当他上课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同学们都会耐心、仔细地帮他解答,直至他弄懂为止。老师和学生们对朱启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们也充满了好奇,经常问朱启明各种各样关于中国的问题。

在德国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朱启明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第一次走出国门,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开拓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作为YFU(国际学生交流协会)一名交流学生我来到了德国。来之前,我做好了苦学德语的思想准备。一年过去了,我发现收获最大的并不是语言,而是克服了各种困难,看清看开了许多问题,敢于独立面对社会了。”朱启明坦言,刚开始的时候想家,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要勇敢,自己选择的路就要一直走下去。在总结一年的交流生活时朱启明说:“一年的交流学生生活很快过去了,我交了很多德国朋友,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真的很难忘。在德国的学习生活经历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和转折点。”朱启明的话,说出了所有YFU出国交流中职生的感受。

【沃土孕育】

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为朱启明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出国交流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对于朱启明而言,在德国生活学习的经历是他一生的财富。在国外,没有了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朱启明渐渐养成一种自立的生活习惯,也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与困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朱启明身上的变化可以看出,短暂的国际交流也能对他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不少积极的影响。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能让中职生开阔眼界,还能为他们日后的出国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国际交流益处多

近几年,走出国门参加阶段性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已越来越受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对于中职生而言,有机会走出国门可谓益处多多:一方面能开拓视野,培养国际眼光、熟悉了解国际规则;另一方面,中职生正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期,此时的学习、体验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国外的情况,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自己,给自己今后的发展一个明确的定位。一些社会组织为了开阔中职生的视野,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千方百计为他们搭建出国交流的平台。国际学生交流协会——YFU(Youth Fo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简称“YFU”)就是这样一个组织。

YFU是非赢利的国际教育交流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51年。YFU交流学生可以到另外一个国家去和当地人家庭一起生活,了解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这种居家式的个人体验经历是YFU项目的中心。参加项目的学生由前往交流国家的YFU机构提供赞助,安排接待家庭、学校及医疗、意外伤害保险。YFU各国机构负责为交流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协助和服务。交流学生按规定取得签证,在项目结束后返回自己的国家。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为该机构的成员国,每年有一千多名国内的中职生在YFU成员国之间相互交流。YFU交流计划包括向国外送出学年或短期交流学生。在上海,最初参与YFU交流计划的大多是上海各重点高中学生。从2007年起,YFU将目光移至上海的中等职业学校,当年与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送首批11名优秀学生奔赴欧洲一些小语种国家进行为期10个月的文化交流。

孙雯琪是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德语班的学生。她经学校推荐,在YFU的安排下前往瑞士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换生生活。在瑞士交流的一年里,她不仅感受到了不同于中国的欧洲文化,而且在德语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也更加自信和开朗了。回到上海后,学校曾安排她承担一项德语翻译任务。这次任务对孙雯琪而言意义重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但可以检验她在瑞士学习的成果,而且可以向外宾展现上海中职生的风采。在接待德国外宾的过程中,孙雯琪出色的外语能力和自信的表现得到了外宾高度的评价。孙雯琪说,一年的出国交流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她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重新进行了规划。她将努力践行YFU的宗旨:“在这个不断变化,相互依存的世界承担起责任,为获得发展机会做好准备。”“虽然我只是一名中职生,但并不比高中生差。通过这次出国交流学习,我学到了一般学生学不到的东西,也体验到了一般学生无法体验到的东西,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孙雯琪说。

经过一年的学习交流锻炼,很多交流生独立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接待方安排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游览、运动、竞赛、文化交流和联谊活动。YFU机构和接待家庭都会尽可能地给交流生提供开阔眼界、结识朋友、培养能力的机会。有的接待家庭还会带交流生出国旅游,如到德国的交流生有机会去英国、瑞士等国游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