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伸出你的手

孩子,伸出你的手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道了小丁本不愿意读高中,他希望像他的那些初中同学一样,读中专、技校之类的,但他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希望他能接受更多的教育,这就构成了他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教育小丁,首要是与小丁建立一种信任。也就是说,这些少年好的没有学到,竟吸收一些社会不良的东西。同时,通过家庭的作用,督促和感化小丁能在各方面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孩子,伸出你的手

心海波澜

漆黑的夜里,我辗转反侧,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是小丁在家里不接我电话的事。

说起小丁,他真是一个让老师很头痛的学生,他的兴趣不在读书上,而是喜欢模仿社会上的另类形象,染黄发,扎耳洞,结交一些不太学好的学生,以致最严重的发展到了不来读书。故此,我打电话到他家,把这一情况告诉他母亲,并要求小丁本人接我电话,讲明不来读书的原因。但是,我立刻在电话里听到他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争吵,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接我的电话。

现在,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家里不能管住他。平日经常能从他眼神里捕捉到一丝鄙视和怀疑的目光,而此刻我更明白了他与他家人之间的交流也是隔着一堵墙,这对于他的教育显得更难。一时我感到他真像一个烫手的山芋,拿不行,又弃不掉。

想到对他的教育,家校联手,这样合力的力量总是大。于是,第二天我约他母亲面谈。知道了小丁本不愿意读高中,他希望像他的那些初中同学一样,读中专、技校之类的,但他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希望他能接受更多的教育,这就构成了他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另外,他家里本来对他也是按好孩子的标准要求的,但一次在放学的路上被坏学生打了,从此,他也开始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另类”的样子,认为只有这样就不会有人再敢欺负他了。在交谈中,他的母亲已把自己的孩子归类为社会边缘少年。作为教师,我感到心刺痛,也陷入困惑中,如何对这样一个边缘生实施积极有效教育,严肃地摆在了我面前。

心星点灯

当我冷静下来,看看学生崇拜的那些偶像,大多都着装另类,很多时候媒体过分对偶像个性时尚怪异的一面进行宣传,这使一些像小丁一样的学生很难识别良莠,也许,头发可以勒令剪掉,可是对他们心灵荒芜的杂草如何拔去?

无论如何教育小丁,首要是与小丁建立一种信任。我发现对小丁提出要求,他总会答应改正,但我知道他其实改不了。让他修理不合要求的头发,他母亲告诉我他自己会在家用剪刀剪两下,打死也不去理发店剪掉,他是剪了头发,但依然不合要求,我看到还是生气,批评他。可是,我怎么批评他,他从不顶撞,只是默默低头听着,我想这就是接近他的基础。

于是,接下来做什么我都适当考虑他的意愿,不再强迫他做作业等,并寻找机会和他交谈,从中得知,他父母工作累,而他读书总是给他们带来不好的消息,所以他认为父母嫌他烦,他与家长便日渐隔阂增大,他厌恶读书,讨厌学校。想到他平时不太愿意与老师交谈,此刻能向老师吐露一点心里的话,这就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同时,我借助同伴教育的力量,召集了他信任的班级个别同学聚在一起谈谈心里话。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先坦言,在一些事情上,我的做法有些古板,不够时尚,他立刻点头认同。然后我又道出了为什么我要这样做的理由,在场的其他同学也谈了他们的看法。再观察他的反应,他一直闷声不响。当时,不知道他如何想,结束时,我心中依然是沉甸甸的。

以后的日子,我把小丁在校情况,哪怕五道数学题,他做了一道,二十个单词,他只背了五个,但我都以他取得成绩的方式写在家校联系本上,而一改以往告状的口吻,让小丁的父母先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在家里能对小丁露出久违的笑容。

果然,几天后,我发现小丁把黄头发染黑了,他耳朵上扎洞戴的黑线,也取掉了,这对于小丁来说就是进步,而且更让我高兴的是他开始读书了。

心灵智慧

审视小丁的教育背景,一开始,家里遭呵斥,学校挨批评,他心里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于是他更多受到了社会的不良影响,对学校和家里的教育就不能接受,甚至他拒绝伸手去接我班主任的电话,他向我们这些真正关心教育他的人关上了心扉。

这时候,如果在仪容仪表上单纯命令他如何做,在他的认知水平上会认为老师把他变得很难看,不够时尚,那么他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只有在符合他的认知水平上逐步提高他的认识,才能起到内化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的潜力受限于“最近发展区”。我想教育最近发展区就是学习者个体在能力更高的同伴、成人或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教育的行为区域。

同样,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所处的环境与人们的内部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所处的环境充斥着先辈们的文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物化成果。当我们在为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庆幸之余,在为教育的日新月异进步欣喜之时,不能忽略变革产生的副产品——那些效仿社会过激的边缘少年。也就是说,这些少年好的没有学到,竟吸收一些社会不良的东西。这时候如果对他矫枉过正的力用得不到位,可能会适得其反。

反思对小丁的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家庭与学校要彼此搭建沟通的桥梁,通过学校让小丁与父母之间多一些理解,从而小丁能得到父母多一些关爱。同时,通过家庭的作用,督促和感化小丁能在各方面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所以我想老师更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敞开我们的怀抱,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或兄妹,这样学生才肯伸出手,投入我们教育的怀抱。

(崔明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