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设计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精神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如何才能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呢?如前文所讲到的《波的干涉》等课的教学时笔者就创设的问题情景。在《曲线运动》一节课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对神舟六号升空的分析评价,让学生感受祖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发为国拼搏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感。

周 洋

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高中段学生为教学对象,以物理课堂教学为课改的切入点,以笔者在课堂实践问题教学中的几个课例,谈谈对如何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乐园的看法,即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关键词:物理课堂 精神生活 交往 道德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设计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精神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走上了“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歧途。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享受这样一种智力付出与快乐回报的课堂精神生活?如何才能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呢?现在笔者谈谈在课堂实践了问题教学后的体会和浅见。

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一)拓展课堂的精神空间,让物理课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知识内容的建构上,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要尽可能采用学生的生活实际作题材,使知识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与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知识的应用要同学生实践生活紧密相联系,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实践价值。

例如,在《波的干涉》一节课的教学时笔者就创设了以下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探究提出问题。情景一:在举行运动会时,四周有多个高音喇叭,当你在运动场走动时,有没有发现在有些地方你可以听到很响的声音,但有些地方几乎听不到声音。情景二:打击音叉,在学生耳边摇动音叉,让学生听一下。在《动能定律》这节课中,笔者在讲解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一些事例,如水能、风能的应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弩把箭射出去。在《动量定律》一课中笔者讲解了神舟六号的返回、火星探测器着陆、打篮球时正确接球动作。轮渡周围,码头上挂旧橡皮轮胎等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事例。这些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需要,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愿望。

(二)要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想象、创造的天地,使其精神生活得到升华

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条件,适当地在教学中遗留一些“空白”,设下疑问,促使学生课后思考,对发展的新事物进行课外资料的查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电阻定律》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日光灯灯丝演示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实验。为什么温度升高,小电珠会变暗?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地进行课外小实验以获取问题的正确答案。采取讨论、比较、归纳、推理等教学方法,不同的知识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开展教学。例如,在《波的干涉》一课中,笔者在讲解怎样理解波的叠加原理时,让学生上台通过纵波演示器,演示两列纵波叠加的实验,并展示课件,展示一列三角形波、一列矩形波的叠加情况。通过实验和观看课件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怎样理解波的叠加原理?等学生在组内讨论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由走动和其他组对比交流了一下讨论结果。这样处理,比直接教给学生波的叠加原理,效果要好得多,既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拓展学生的思维,精神生活得到升华。

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

(一)要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使课堂充满人文的气息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每个学生作为拥有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个体,他们会在教学交往过程中相互沟通与合作,进行知识共享、心灵碰撞,共同建构知识。这种思想一直指导着笔者的课堂教学。比如,笔者在《反冲运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演示实验交给学生做的方式。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四个实验,这四个实验分成四组,班中学生可以自由走动直到做好、看清每个实验,在这期间有许多学生会问我怎么回事,也有同学会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然后黑板上出四个问题包括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看书,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就会再一遍自学课本,自学后找到了解决尝试问题的线索,接着由学生通过看书的基础上上讲台讲解,笔者在最后总结一下。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极表演的过程,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比如在《查理定律》这节课中我先做一个“瓶吞蛋实验”让学生感兴趣,蛋怎么会进入瓶中的?怎么把蛋拿出来?带着两个问题,学生会处在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并很愿意接受这节课的知识,轻松愉快地学习,通过上课讲解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把蛋拿出来,然后让说得较好的同学上台做实验证明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和谐的互感互动的情感交流活动,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不仅能在师生交往中获得知识,而且可以通过生生交往中获得知识,让班集体能成为教学交往的天地,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景,营造积极思考不断进取的气氛

课堂气氛是弥漫在整个课堂内的一种活生生的气息,是一种特有的心理情态,是教学活动能够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背景,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教学实践证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而在紧张、压抑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因此,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景,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

如前文所讲到的《波的干涉》等课的教学时笔者就创设的问题情景。再比如在《简谐运动》一课中,笔者就创设以下几个问题情景:(1)让乒乓球距桌面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在桌面上反复跳动数次;(2)观看视频:钟摆的摆动、微风中树枝的摇动等;(3)悬挂在竖直弹簧下的物体的振动;(4)沙摆。在《自感现象》一课中,笔者创设了问题情境“千人振”(图略)。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和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引入中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营造积极思考不断进取的气氛,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三)从点点滴滴中创设道德环境,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养在物理课堂中

在《曲线运动》一节课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对神舟六号升空的分析评价,让学生感受祖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发为国拼搏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做砂轮和金属接触的实验时,注意安全的道德教育,注意一些会有安全隐患的细小之处,比如给每一位上来做实验的学生戴上一副保护眼睛的眼罩,创设了一个保护眼睛、人文关爱的戴上眼镜的道德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汽车转弯时,速度太快会发生交通事故进行安全的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点点滴滴中进行道德教育,提升物理课堂的道德价值。

(四)教学内容情景化、问题化,将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

教学内容情景化、问题化,即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把课堂中所要解决的问题都包容进去,整堂课就围绕情景而展开,把情景分析、讨论透了,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完成了。问题是由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和课前预习讨论教材提出,教师通过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反馈给教师的信息,整理归纳而来的。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新课题的研究。中学生的求知欲,常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现有认知水平与将要达到的认知水平的距离使他们产生疑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以问题为契机,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出难易适中、典型性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对学生具有挑战力与诱惑力的问题包,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

在《波的干涉》一课中,笔者所任教班级中的某一个班级所提出的,经笔者打包,有如下几个问题包。问题包一:怎样理解波的叠加原理?问题包二:(1)波的干涉实验现象如何描述?(2)为什么说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叠加是产生干涉的条件?如果两列频率不相同的波叠加会产生什么现象?问题包三:如何去理解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实际问题包都会随具体上课的班级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变化而变化。)整堂课就围绕三个情景而展开,把情景分析、三个问题包讨论透了,课堂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完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