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过度的保护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责任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自觉意识、态度和行动的总体反应。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它需要家长细心呵护,耐心指导,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独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锻炼做事能力,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家长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吗?

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和健全人格,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基石和根本。不能成人,怎么可能成才?

中国家长对孩子爱的程度在全世界是最突出的,然而这种爱却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有时甚至近乎残忍,因为家长视成绩如生命,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却忽视了责任心的培养。

培养责任心,首先要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爱他人的心。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懂得爱的不是得到爱多的人,而是付出爱多的人。”

一位母亲讲她的孩子对什么都没有责任心,对学习不负责任。从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去麦当劳都是孩子吃,母亲坐在一边等。那天,她很饿,随手拿起一根薯条还没送进嘴里,孩子就夺了过去:“你为什么也吃?”母亲一愣放下薯条,心里很难受。

请教专家,建议改变方式:每周去两次麦当劳的,改为去一次,逐步减少去的次数。每次去母子分别买一份自己爱吃的。并不是大人非要吃,而是告诉孩子,不能独自享受。孩子和大人共享生活,他不会感到失落,他觉得与成人已经平等了。他认定自己是大人了,就会自觉学会对一切事情负责。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对学习有责任心了。

案例启示人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培养他们拥有一颗爱他人的心。这是他们成就人生,成就事业所必需的。

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家长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去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不但认为家长为他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会用命令的语调指示家长。这种过度的保护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只有让他们独立了,他们才能懂得关心、体贴、尊重别人。

二是家长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孩子缺乏责任心,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责任,(是指一个人承担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能力),包含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以及对社会负责等几层含义。

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责任能力,一个人的责任能力主要由年龄、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所决定。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自觉意识、态度和行动的总体反应。虽然责任心是以一定的责任能力为基础的,但是责任心和责任能力并不一定完全平衡。有责任能力的人并不一定有责任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1.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

当孩子的自主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常常会要求“自己做”,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需求,顺应孩子的要求,千万不能以“做不好”“帮倒忙”“费时间”等理由拒绝孩子的要求。无视孩子的需求就是压抑其自主性的发展,就是剥夺孩子获得独立的权利。

2.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权利

孩子第一次单独做事难免让人不满意,这是正常的。比如,一杯好喝的饮料洒了,孩子只能少喝甚至不喝,这是他完全能够承担的后果,家长不需要重新给他一杯。收拾桌子时,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没关系,大人不是也有打碎碗的时候吗?告诉孩子收拾掉碎片,小心别划破手。家长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帮助,而绝不是全部包揽。

3.给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

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均非常有限,他们独立做事时常常心怀良好的愿望,当事情的结果与他们预料的反差很大时,他们常常不能接受结果。这时,他们不知所措,叫喊、发脾气,他们无法接受自己。这种脾气是冲着他们自己发的。这样,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开始动摇,感到非常沮丧,仅有的判断力也随之消失。

这时,家长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家长如果平静而温和地告诉孩子,你已经尽力了,你做得很棒,相信你能够挺过来,唤起孩子战胜沮丧的信心;反之,家长如果埋怨、指责、讽刺、打骂则会使本来已经怀有恐惧心理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持否定态度,甚至丧失了继续探索的勇气和兴趣。

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它需要家长细心呵护,耐心指导,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独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锻炼做事能力,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个人只有摆脱依赖才能意识到责任,只有独立做事才能主动承担责任。

虽然父母指导孩子做事比自己替孩子做事要麻烦得多,但指导孩子独立做事的过程,正是培养孩子承担责任,形成责任心和责任能力的实践过程,是万万不能缺少的。

请看,名人讲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首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在京举行。“看着那位妈妈,我心里很悲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坛上讲了下面的故事……

一次学生考试,监考的于丹教授看到一对父母隔着玻璃不停地向自己打着手势,她以为是哪个学生忘了文具,父母给送来了。于丹马上走了过去,那位母亲指着教室里一位穿格子衬衫的小伙子给于丹看,让于教授提醒自己儿子下科考试之前去上厕所,因为她忘了提醒儿子了。

于丹说:“看着那位妈妈,我心里很悲伤。”“许多父母过分地付出了自己的爱,而忘记了让孩子学会帮助别人,也要对别人付出爱。”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论坛上说:“我经常听到一些孩子对我说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苦恼,是因为他们只得到了爱,而没有付出爱。”

一次刘墉来到内地的一个贫困地区,看到那些孩子生活艰苦却在拼命学习。刘墉问:“你们学习是为了什么?”那些孩子指着面前的河说:“我们要好好学习,过那条河。”但是以同样的问题问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孩子时,他们却回答:“我父母让我好好学习,长大找到好工作多挣些钱,可是他们现在就已经很有钱了,还要我挣什么钱?他们省着点不就行了?”这些孩子既不想自主,又不想承担责任……

时下,许多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好了一切,所以许多孩子不懂得责任,不知道“什么都拥有”的生活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其实,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都敞开心扉,并且一生都相互坦诚付出,共同承担人生的责任。从更深的层面来说:“人是活在责任里。”不懂责任,不知付出,便是极大的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