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处方

婴幼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处方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生性好动,患病后病情和诊治要求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自由,从而影响到儿童的情绪,使他们感到不快和忧郁。儿童平时对疾病和住院尚无概念,亦无思想准备,离开亲人和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后,会感到莫名其妙。有的儿童为抗拒住院治疗,会乘人不备而逃跑。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儿童病房的布置要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婴幼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处方

儿童生性好动,患病后病情和诊治要求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自由,从而影响到儿童的情绪,使他们感到不快和忧郁。若住院治疗,中断母爱,他们还会感到孤独。

1.婴幼儿童生病后常有的心理反应

(1)惶惑不安。儿童平时对疾病和住院尚无概念,亦无思想准备,离开亲人和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后,会感到莫名其妙。面对陌生的带大口罩的护士阿姨、亮闪闪的针头、苦苦的药水等都会使他们感到恐惧万分。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年幼的会吓得往亲人怀里钻,年岁大一点的可能会借故上厕所而溜跑。在无人陪伴的儿科病房,护士的出现,孩子们往往因害怕而突然鸦雀无声,或者吓得尖叫,有的甚至行为退化,出现尿床、尿裤、拒食、发脾气、喊叫等行为。

(2)反抗。有的儿童为抗拒住院治疗,会乘人不备而逃跑。有的甚至对父母强迫住院治疗感到怨恨,从而对父母的探视也不表示亲近。

2.婴幼儿儿童病人的护理方法

(1)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如多给婴幼儿以抚摸,当其哭闹时应顺着头发由头顶摸到前额;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搂抱、亲吻以满足皮肤饥饿,消除患儿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2)介绍学龄前的儿童与年龄稍大的病友共同玩耍,并讲清有病需要住院治疗的道理。如果是学龄期儿童,可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检查、治疗的方法,使之配合治疗。为不荒废学业,要鼓励患儿边治疗边学习,并指定专人辅导,使患儿安心养病。

双亲探视病儿时,护士要主动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及孩子的表现,取得家长对治疗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3)儿童病房的布置要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能过于单调和呆板,病床、家具、门窗等设施的设计要尽可能儿童化。美国有一所医院,儿童病床的式样有汽车、火车、大拖鞋等,病房布置好像一个游艺场。工作人员服装也因工作性质不同而颜色多样化,只有负责治疗的护士着白色工作服,其他护士都着鲜艳的工作服,这样可缓和患儿的惶恐不安心理。

(4)有条件的医院要设立母子病房,使父母能在孩子患病期间陪伴在旁,消除孩子的孤独感。另外,护士在治疗前、后要与患儿交流感情,树立护士在患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以助于患儿的配合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