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与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表意性强。文言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在文中的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方法之一。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确定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既有一定难度,又非常重要。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与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表意性强。其特点如下: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平时学习常见的,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考查的是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而不是脱离上下文语境的字典含义;三是对实词的语境意义的理解。文言实词的把握,一要紧扣文言材料(语言环境);二要紧扣中学课本;三要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一)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文言实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词的意义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形式延伸出来的。把握一词多义,就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

(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指那些字形一样,但是它们的意义和现代汉语已不相同的文言现象。文言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所以”在文言文中有两个意思,一是“……的原因”,一是“用来……”。在现代汉语里,“所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连词,联系语境就可较准确地把握其含义和用法。

(三)通假字

通假字,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通假字一般在中学课本的注释中都已明确指出,因此只需按一定的顺序,把它们归类在一起,加以记忆即可。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指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单音节词连用,而在文中的意义却只显示一方(另一方作陪衬)的一种文言现象。例如,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如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做两个词处理,就会闹出“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如果对课文中含有偏义复词的句子作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这类词在古代的作品中出现较少,只要稍做整理,就可以牢牢把握。

(五)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进行推断。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古代诗文中文言虚词的数量多,常见的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固、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在文中的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一)注意虚词的古今变化,懂得它和现代汉语中哪些说法大体相当

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1)少数沿用下来。如“学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今仍使用(如“善于”、“敢于”)。(2)有的完全消失。例如作发语词的“夫”、“盖”,起提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等。(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例如,“所以”在文言里表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结果。“也”在文言里作助词,表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现作副词,表同样、并行等意义。(4)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语气助词“矣”现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于”则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经”、“被”等介词代替。

(二)分辨词性,以词性统帅用法

例如:“之”有三个词性。(1)动词,“辍耕之(到、往)垄上”,“之”作为实词,仅此一个特殊用法,应着重记住。(2)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代词用法,前者是一般用法,大家比较熟悉,可以不必特别去记;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我)至此也”,属大家比较生疏的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还有近指代词用法,如“均之(这)二策”。(3)助词,一般有五种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的)师”;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做主语、谓语和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要抓住它在主谓之间(一般是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特点,把它与定语标志区分开来。通过词性统帅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

(三)结合语境辨明用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综合运用文意理解与句法分析两种方法。例如,《石钟山记》中“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的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于代词。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往往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常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

被动句则是指在形式上具有结构特征的表示被动的句式,又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等类别。

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否定句中代词充任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前;二是疑问代词充任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三是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古代汉语中的正常词序。

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与介词省略等五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与宾语省略最为常见。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分为五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二是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三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四是名词用作状语;五是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方法之一。从一般考试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代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法。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直译的方法一般归纳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合成词。如:惟恐他将之来——只害怕其他将领来到。

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中常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或不常用;或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原文中的词。如:公父母春秋高。——你父母的年纪大了。“春秋”一词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变化,所以译文用“年纪”来替换它。“高”也相应换成“大”。注意:“换”与“对”的不同之处在于“换”没有相同的构词成份。

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下来。如:启听淮北取籴。——上报说应听任百姓往淮北购粮。

删——删略。古文中的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例如:不惧比干之诛。——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补——补充。古书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更完满地表达原文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可省略的某些词句。例如: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苏琼)亲自从(有粟人家)那里借来粟给饥饿的人。

调——调整。古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翻译时就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作相应调整。

直译要求通读全文后把握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感知原文在整体选段中的地位、作用和含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当然,讲究字字句句有落实,也不是“对号入座”,不多不少,否则就变成了“死译”,势必造成译文的非古非今,诘屈拗口,甚至出现谬误。

五、文言文的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以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文言文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以下方面: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有关选文的综合信息等。筛选并提取信息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这种筛选与提取,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材料的基本涵义,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综合,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概括作者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的看法。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需要从阅读材料中仔细筛选,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单纯罗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