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步式导读”模式

“四步式导读”模式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步式导读”模式是天津市南开区二马路小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靳家彦老师所创。这里的“导读”,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主要方式。这是导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三、“四步式导读”模式

“四步式导读”模式是天津市南开区二马路小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靳家彦老师所创。这里的“导读”,就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主要方式。它是师生之间进行双向多边交流,通过扎实有序的训练,全面打好读书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串讲、谈话法、讲读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

(一)“导读”模式构建原则

1.语思统一的原则

所谓“语思统一”,是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同时,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品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口书并重的原则

所谓“口书并重”,是指学生的口头言语能力(听与说)和书面言语能力(读与写)协调发展,相应提高。

3.内外相通的原则

所谓“内外相通”,是说小学语文教育包括三个渠道:一是课堂教学,这是主渠道;二是课外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和其他活动;三是语文生活,包括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语文环境。导读中应当沟通这三个渠道,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4.以读为本原则

以读为本即把学生读书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式让学生把书读好,并鼓励学生在读书中大胆质疑,相互探讨。

(二)“导读”模式实施步骤

靳家彦同志认为,常见的阅读教学过程应当包括引导预习、指导细读、指导议读、辅导练习四个步骤,每个步骤有其特定的内容,如图6-9所示:

img15

图6-9

这种导读模式结构框架,是把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体系划分成一个一个紧密联系的小的部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循导学读,是一种合乎科学的、可操作的训练程序。

1.引导预习,属于感知性阅读阶段

一般要求三读课文:一读找出不懂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请教别人达到初步了解意思,能顺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对课文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二读要大体能划分课文的段落,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有所领会;三读要结合教师的要求和课后的练习题思考重点内容,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预习中提倡三问:问自己,问字典,问他人,提倡在书上圈、点、划、批、注;读后大胆质疑,激其有疑,导其设疑,促其释疑。总之,要下一番“自悟”的功夫。

2.指导细读,属于理解性阅读阶段

目的是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咀嚼品味,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清段落层次,掌握文章内容,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在这个阶段,学生一定要充分地读书,教师的“导”则体现在设疑、启发、订正、点拨、范读和必要的讲解上。这是导读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其一般程序是:通读全文,把握思路;逐段品味,披文入情;相机进行语言训练;认真指导学生朗读。

3.指导议读

这里指在读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学习中的疑点,集中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行议论。议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的结构方式;读写训练的重点项目;阅读的方法。

4.辅导练习

在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阅读基本能力的训练。读中,教师应指导写作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靳家彦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应该采用不同的导读方法。经常采用的导读方法主要有设问导读、程序导读、图示导读、对比导读、赏析导读、逻辑导读等。

案例展示

《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教学片段

靳家彦

第一阶段的“导”

(板书课题材时故意丢掉“这样”一词,由同学指出后重新写好,并请同学齐读。)

师:我把课题补充完整后,你们就应产生问题了。什么问题?

生:这个小村庄是什么样的?

生:有哪样一个小村庄?

生:这个小村庄有多么美?

师:好!这个小村庄有多么美或者有多么不好?这是我们大家提出的第一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目标——有怎样一个小村庄?我们先解决这个目标,明确吗?

生:明确!

师:怎么解决呢?

生:读课文。

师:好!我们自己读书,自读、自悟、自得,看看能不能解决。大家读课文时,有两个要求:第一,把课文很流畅、很正确的读下来;第二,遇到生字、生词或者不懂的句子可以查工具书,可以问老师,也可以与同学讨论。一边读、一边思考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读多少遍呢?越多越好,直到你达到正确、流畅地读,理解了内容就可以停了。不齐读,读的时候可以拿笔画一画,看你哪懂、哪不懂,哪重要、哪不重要,学得活一点!

第二阶段的“导”

师:第一个目标我们达到了。有怎样一个小村庄?就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开始很像样,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你们应该产生第二问题了。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这个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师:提得好!我们第一目标达到了,第二问题产生了,怎么解决?

生:继续读书。

师:好!这次读书大家可以做批注,可以研究。我们就是要自己读、自己悟、自己得。

第三阶段的“导”

师:好了,我们吸取了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增强环保意识。这时,我们就产生第三个问题了,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生:应该有环保意识。

生:要热爱大自然。

生:不要胡乱砍树。

师:不要砍树吗?

生:要保护大自然,不要胡乱砍树,还应多多种树。

师:多多种树!同学们,那年夏天你们还记得吗?巨大的洪水把长江两岸,还有松花江、嫩江地区淹没了。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解放军、干部、人民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冒着那么大的危险,才把1998年的洪水战胜了。发生洪水灾害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上游的人——

生: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干什么?

生(全体):保护环境,爱护树木。

师:还有别的什么?

生:不污染空气和水。

生:不制造噪音。

师:说得好!我们一条条地说。

第四阶段的“导”

师:你们敢不敢回去查一查,看哪有污染环境的地方?

生(全体):敢!

师:查完了干什么?

生(全体):制止。

师:还有吗?

生(全体):制止。

师:还有吗?

生(全体):保护。

师:怎么保护?

生(全体):动员他们,劝阻他们。

师:你们只停留在别人不干,你自己呢?

生(全体):我也不干,应该保护环境。

师:对!你看见塑料袋应该——

生(全体):捡起来。

师:看见烟头应该——

生(全体):捡起来。

师:看见小朋友摇树应该——

生(全体):劝阻。

师:你们解决不了的,可以写封信反映一下。敢不敢?

生(全体):敢!

师:好!你们回家亲自做一件环保的事情,然后把它记下来。记下来原来这个地方什么样,后来变成什么样?不要由很像样变成不像样,而要由——

生(全体):不像样变成很像样。

师: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