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未来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未来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有效推动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聋校的状况,提出今后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未来的发展方向:①把聋校逐步办成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⑤聋校应该成为聋教育工作的中心基地。近年来,我国长春、烟台等地区出现聋校招生不足的问题。但是在中西部边远地区,人工耳蜗的术后康复训练基地一般都在省会城市里,这样大大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关于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未来发展的思考

闫晓晔

靖边县特殊教育学校,陕西 靖边 718500)

【摘要】为有效推动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聋校的状况,提出今后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未来的发展方向:①把聋校逐步办成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②开办聋校学前康复教育。③开办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班。④办有地方特色,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⑤聋校应该成为聋教育工作的中心基地。

【关键词】中西部边远地区 聋校 发展

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国家出台了《“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对中西部地区的特殊教育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9年7月14日,西部特殊教育专题培训的开班,预示着西部特殊教育蓬勃发展。可是,在大好形势的情况下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中国的特殊教育,东西部发展差距相当大,特别是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的未来发展走向何方?

一、现状

(1)经济发达地区聋教育已形成规模,但听障儿童逐年递减,生源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近年来,我国长春、烟台等地区出现聋校招生不足的问题。原因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儿童的总量已大幅减少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视障和听障残疾儿童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再加上早期听力语言康复和随班就读的发展,今后聋校的招生形势会更加严峻,入学听障儿童的减少,给现有聋校办学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对现有聋校的布局、规模、办学模式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2)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各地的特殊教育发展迅速,中西部边远地区正在改建、扩建或新建学校,学校越来越漂亮,这无疑是好事。同时,应当看到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不能只从量上考虑,而应该研究学校建设的长远发展。现在,中西部地区一方面新建、扩建特校,另一方面把原来的特校规模单一化、具体化,分成聋校、启智学校,这样是否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呢?

(3)随着我国的医疗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听障儿童的认识也逐步提高,残余听力好的听障儿童,家长让其佩戴了数字助听器,还有的家长给孩子做了人工耳蜗,使孩子获得了形成和发展听觉语言的时机,他们经过康复训练后有的融入普通幼儿园就读,有的融入普通小学就读。但是在中西部边远地区,人工耳蜗的术后康复训练基地一般都在省会城市里,这样大大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二、对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未来发展的思考

(1)把聋校逐步办成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随着听障儿童的递减,使得有些地方聋校尝试进行合并。合并是能解决一时生源萎缩的问题。但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实力极具破坏性,但不合并又将举步维艰。中西部地区的特殊教育才刚刚起步,残疾儿童的入学还没有达到普及,一些聋校设施简陋,无法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学设备与基础设施需要大量加强与提高,如聋校的语言训练设备、体育运动设施、图书等,让听障儿童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发展的设施、设备要尽快完善。我们不可能把这些聋校扼杀在摇篮里,让边远地区的听障儿童受到的教育打折扣。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特殊教育的资金与硬件投入也应考虑到学校的发展前景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深入了解特殊教育实际,认真调查研究,科学规划,重点投入,用更多资金支持有发展潜力的聋校,逐步发展成融听障、视障、智障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2)开办聋校学前康复教育。2009年,全国残联康复工作会上提出“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将拨出专项资金7.11亿,以0—6岁的学龄前各类残疾儿童为主要对象,开展康复救助项目”。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重视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表明,0—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学龄前具有听觉障碍问题的2—6岁儿童,及早进行听力补偿,及早接受康复训练,可以充分挖掘聋儿的残余听力,并利用大脑言语中枢尚未完全定势的条件,帮助听障儿童减轻听障程度,学习语言;对听障儿童进行的早期康复教育,就是在他们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内给予各种良好的刺激,使听障儿童在听力语言提高的同时,获得认知、社会性、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其次,听障儿童的学前教育直接制约着聋校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听障儿童的学前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听障儿童补偿语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开设听障儿童的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是聋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更是聋校的发展前景,还是实现“聋健融合”的前提。最好把听障儿童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3)开办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班。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手术植入人工耳蜗解决听力障碍的儿童日益增多。目前,我们周围植入人工耳蜗的人数大大增加了,耳蜗植入只是听障儿童语言康复的第一步,后续的语言训练和教育非常重要,为了满足听障儿童术后康复的需求,聋校可以开办的这样的训练班。因为,现在这样的训练班一般在省会大城市,我们的家长花几十万做了手术后,还要继续留在大都市进行康复训练,而家长自己通过打工拼命地挣孩子的培训费、生活费、来来往往的交通费。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当地聋校办这样的班,即填补了聋校生仍需源不足的问题,也为家长节省了不少费用,这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

(4)办有地方特色,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听障学生毕业后往往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和沟通能力的不足,很难就业。因此,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播,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展职业教育。聋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听障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基础,是为了给社会输送残而有为劳动者。因此,边远地区的聋校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所设置的专业必须服从于社会的需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

(5)聋校应该成为聋教育工作的中心基地。根据世界“全纳教育”“聋健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情,我国听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越来越多,迫切要求聋校建设成为当地聋教育的中心,给随班就读工作以强有力的支持,如培训普通学校教师、巡回指导、辅导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和聋幼儿听力检测、助听器验配和家长咨询服务、指导或培训家长学习语言训练方法和听障儿童教育方法等。

总之,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大力支持的脚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在反思中发展聋教育,使我们的聋校更有特色,那么中西部边远地区聋校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刘德华.特教学校视障儿童学前教育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09.

[2]丁山燕.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发展职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9.

[3]卢晓月.人工耳蜗术后听觉培建(II)听觉培建的具体方法和原则[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

[4]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