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语言应该是“一江春水”,不仅可以浮船载舟,还应蕴含着丰富的能源。教学语言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应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所谓抑扬顿挫,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调要高低错落、语速适中、快慢得体、语感优美、富有节奏。总之,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艺术,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论语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艺术

李慧丽

(蒲城县矿区初级中学,陕西 蒲城 715500)

【摘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自身整体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体现教学功能的渠道之一,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果高低的重要因素,是构成教师威望与声誉的必要条件。教学语言应该是“一江春水”,不仅可以浮船载舟,还应蕴含着丰富的能源。教学语言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因此,语文教师应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

【关键词】教学 语言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特征

(一)富有美感的描述

教学语言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叙述时的声调、速度和节奏上,即语言应有层次、有轻重缓急、有抑扬顿挫,教师应从容不迫地给学生以美德享受。而且教学语言的美感更表现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从而选择适当的句式、组织生动的语汇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上,即教师应善于把无声的教材描绘成充满美感的有声的画面。在教苏教版《父母的心》时,我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可曾记得,是谁第一次牵着我们的小手蹒跚学步?是谁第一位为我们背上书包?是谁在我们高兴时与我们一起欢呼雀跃?是谁在我们悲伤时送上白手绢儿?可曾几何时,我们开始讨厌这种关心,开始远离亲情,我们时常会想父母怎么这么烦,而淡忘了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感受一下天下《父母的心》”,一个导语就将学生深深地打动,好几个同学都流了眼泪,这样一来学生的心扉早已打开,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主动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耐人寻味的启发

所谓启发,朱熹曾对此做出精辟的解释: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过分施加压力;指明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否则,无论教学内容多丰富,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服从教学内容的客观需要,又要照顾到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状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一方面要考虑所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还应选择最能使学生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词句,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振、情感上的感染。

(三)带有幽默的点拨

幽默型语言含蓄委婉,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种艺术。它是高雅的,不是嬉皮笑脸,轻薄逗乐,也不是哗众取宠,低级趣味。它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外现,是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教师恰当运用幽默艺术,持之以恒,对学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质,养成健全的人格。在点拨中带有善意的、恰当的幽默也是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要素之一,它不但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更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正如列宁所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运用恰当,往往能起到鞭辟入里的奇效。例如,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的评语中,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但只要在评语或讲解时,以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解决问题,学生们就会在笑声中理解我的善意,并认识到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如某学生的作文原文“远处,有一个伦(轮)廓,正向这里极(急)速靠近渐渐请(清)晰了,是的,那就是科(课)代表,抱着如山的作业风风火火的正欲冲入教室。”点评“多么丰富而美丽的细节啊!好厉害的‘一些字’,要与‘这些字’做毫不妥协的斗争!”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求

(一)教学语言力求生动、形象,集幽默、风趣于一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平淡的语言,平直的语调,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所谓生动形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用新颖、贴切的比喻,诙谐幽默的夸张,具体生动的描绘,激情四溢的情感去吸引学生,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准确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易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特技教师于漪讲朱自清先生的《春》时,就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啊,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可谓生动形象,精彩极了。同时,在授课中,适当穿插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轶事、笑话,恰如其分地引用名言、警句、诗词、谚语,这样的教学语言,往往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与疲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

(二)教学语言力求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的美感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调要高低错落、语速适中、快慢得体、语感优美、富有节奏。那种平淡的滔滔不绝,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尤其是在朗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和诗词时,更讲究语言的节奏感,要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字正腔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读出感情,读出境界,读出境界之外、味外之音。这样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很快走进课文的意境当中,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教学语言力求充满情感,激发情感的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它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应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灌进学生的心田。

(四)教学语言力求启发性,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学的语言对学生能起到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启发性的语言,注意含蓄,耐人寻味,循循善诱,切忌“直、白、露”,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启发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启动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语言力求简练、准确,做到言简意赅

教师说话要抓住关键,言简意赅,忌重复絮烦,应力求“言尽而皆远,言简而意丰”,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和要求,合乎逻辑的表达内容,语音准确无误,没有语病和口头禅,能说比较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一般来说,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教师授课,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前须对所教授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讨,不清楚的概念、拿不准的字音提前查资料,找根据,逐一落实,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总之,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艺术,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环节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锤炼自己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中建.教师语言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冯善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J].河北教育,2006(3).

[5]彭吉言.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程方平.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7]张秉明.语文教学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8]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3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