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期均出现提前的趋势。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个体的发展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连续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第三节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阶段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厘米~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厘米~3厘米。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6.6厘米;女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长为5.9厘米。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5.5千克;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重为4.4千克。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的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期均出现提前的趋势。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

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因此,小学生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也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特别是手部活动,由于小学生的腕骨尚未完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防止写太小的字。

心脏、肺、呼吸肌、胸廓形态发展的同时,小学生的心肺功能也相应增强,血管发展的速度大于心脏的发展速度,血液的循环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但小学生的心脏容积小于成人,脉搏频率远超过成年人,且心脏每搏输出量比成人小,心脏搏动频率大约每分钟80~90次,因次要注意不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孩子的呼吸频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一般而言,6~9岁的儿童,男孩为23~24次/分,女孩为25~26次/分;到了10~13岁,男女孩都为19~20次/分;而14岁以后基本上和成人一样,每分钟16~18次。与此相关的是,孩子的肺活量大小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且体育锻炼的情况也直接关系到肺活量的大小,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逐步完善。儿童到了6~7岁时,脑重约1280克,已接近成人脑重的90%,以后增长缓慢,9岁时约1350克,到了12岁时约1400克,基本上和成人一致。

随着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生长,儿童脑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也逐步趋向平衡,觉醒时间长,睡眠时间缩短。条件反射形成呈现出时间缩短、潜伏期较短和比较容易巩固的特征,使孩子能更好地接受外界刺激,更好地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小学阶段儿童注意的特点

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

小学生注意的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经验少。实验表明,小学生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孩子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比如当他聚精会神写字时,又会忘了正确的坐姿要求。

2.小学阶段儿童感知觉的特点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比如做作业时,由于孩子的感知觉发展不够充分,经常看错题、计算出错误或是把方向搞错了。一年级的孩子学写数字“8”,很可能写成卧倒的“∞”;四五年级的学生做家庭作业,本来要做第二题,结果去完成第三题,这些现象在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小学生知觉和观察发展的趋势是从无意性、情绪性、不精确性向有意性、目的性、精确性和有组织性方向发展。

3.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抽象材料也能花工夫努力记住,并能自觉检查记忆的效果。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另一特点是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低年级学生仍是机械识记为主,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中高年级学生意义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小学阶段正是记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家长要激发孩子记忆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记忆的发展。

六七岁到十岁左右的孩子的记忆大都是无意识记,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机械记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背熟诗歌,尤其是配有生动情节或鲜艳图片的学习内容,哪怕是他们还不太理解一些词句的内容,也能很快地重复再现出来。比方一首《鹅》,其中“曲项向天歌”一句,大多数小学生未必都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是因为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所以,很容易记忆。到了小学中末期,十一二岁的孩子就具备了有意识记,他们会把记忆内容的主要思想记牢,并把重要的情节与一般的细节区分开来,并能够逐步摸索出适合本人特点的记忆方法。

4.小学阶段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小学生想象发展是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低年级学生的想象与学龄前儿童有点类似,仍以无意想象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再造想象趋于完整,有意想象的成分大为增加;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③想象的形象还具有片断、模糊的特点;④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随着他们的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个体的发展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连续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如身体的发展是由头部到下肢、由中心向边缘进行,人的动作发展也是先由较大、较粗的动作向较小、较精细的动作的顺序进行。

心理的发展也是这样,思维总是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他们的记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认识的顺序是由表及里、由近及远。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研究充分证实了其顺序性: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基于对儿童的认知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的。②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儿童的道德认知的发展作了研究,认为其道德发展遵循着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③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1964年《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中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岁到8岁再发展30%,8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力就受到严重的妨碍。”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在向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就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摧残学生的身心。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通常将儿童从出生到成长为青少年,划分为7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成年期(18岁以上)。每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联系着,每一发展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又是后一阶段的准备;每一发展阶段都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其首先表现为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每一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发展特征,就是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方法和策略。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发展时,其速度和水平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表现为:①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不均衡的。例如,神经系统的发展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大脑重量的90%是在6岁以前发育完成的。②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也是不同的,如生殖系统的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展不同,前者表现为发展的先慢后快,从青年发育期才开始有明显的发育变化。根据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相应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和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的教育,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这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平衡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在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由于遗传素质、家庭和环境的差异以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同龄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人统计了一组7岁儿童的智力发展情况,其中智龄为7岁者占总数的36.75%,智龄为9岁者占总数的7.08%,智龄低至5岁者占总数的4.51%。这表明处于同一年龄的儿童其智力发展水平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此外,发展的差异性还表现在心理品质和个性倾向等方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上。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这些差异性要求实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

人的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性与阶段性是相对稳定的,即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顺序、速度及年龄特征是大体相同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人的生理基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顺序性所决定的。然而就个体发展而言,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却有一定的可变性。不同的生理状况、营养条件,会影响不同个体的身体发展的快慢和水平,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更会影响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表明,教育适应了儿童发展的阶段、顺序及年龄特征,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并且只有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对人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