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听话的孩子难以成为领袖

听话的孩子难以成为领袖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现今的父母无一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成为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所以,最保险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放在一个“模子”里面,沿用前辈们的成功方法,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一个如法炮制的“优质产品”。这样的孩子,能成为受人景仰的领袖吗?但以是否“听话”来衡量孩子,与孩子活泼、好动、爱探索、爱体验的天性和心理特点是完全矛盾的。

场景3 听话的孩子难以成为领袖

每一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充满期待,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现今的父母无一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成为众人眼中的“好孩子”!

1.场景

我女儿是属于好动的孩子。某天,我去接孩子,然后在幼儿园操场上疯玩,她上蹿下跳的,敢于做一些同龄人不敢做的事情。此时,旁边的一个妈妈就好心提醒:“你家孩子真调皮,老师可不喜欢这么闹腾的,老师都喜欢乖孩子,不惹事。”

听到这儿,我就顺便问这个妈妈,她心目中的“乖孩子”是什么样的。她回答说:“听话、学习成绩好、自律、聪明、文静、讲礼貌、身体健康、自信、勇敢、有领导力……。”

2.什么是好孩子

虽然上面的“要求”之间,多少有一点矛盾,但这确实是绝大多数父母的期望。而这种观念引发的问题是:第一,到底是谁,最想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乖孩子”?是孩子自己?是父母?是老师?是学校?是孩子未来的职业要求?是社会?第二,“乖孩子”真的是我们教育和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吗?

对于家长、老师、学校来说,一个听话的、善于接受和遵守命令的孩子,是多么让人省心啊!只要我们教导他好好学习不犯错,他们就应该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所以,最保险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孩子放在一个“模子”里面,沿用前辈们的成功方法,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一个如法炮制的“优质产品”。

相信很多家长都笃信,跟着主流走,绝对不吃亏。最好自己的孩子也能顺利地进入名校,为他们的人生赢取一个闪亮的身份牌。可即便是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甚至哈佛、耶鲁,是否能够保证他们走上社会以后,仍然是一路坦途呢?

飞速变化的世界,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一个从小就习惯了遵守各种命令,不会怀疑也不能抗拒,不敢挑战也不愿负责,没有自主自发的探索精神的孩子,未来如何应对各种竞争与机会?这样的孩子,能成为受人景仰的领袖吗?

3.短板理论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孩子,身上拥有“木桶的长板”。而家长却在不知不觉中,按照所谓“短板理论”来培养孩子,结果抹杀了孩子的才能。孩子也许会变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但也失去了实现最大人生潜能的可能。

我自己也觉得,孩子要是特别听话,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那该有多省心啊。但以是否“听话”来衡量孩子,与孩子活泼、好动、爱探索、爱体验的天性和心理特点是完全矛盾的。对于天生性格强势的孩子,“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不仅无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而且长大到自认为能独立的年龄,就会和父母对着干。而天性温和的孩子,恐怕就真的被父母给“加工”成一个标准件了。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家长们在生活中,是怎样把有天分的孩子变成了“平庸之辈”的吧:

●孩子喜欢玩地上的小石头、小木棍等“脏东西”,却被你禁止了,阻碍了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喜欢观察蚂蚁和昆虫,你认为那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剥夺了孩子观察世界的机会,也磨灭了他们天然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孩子玩拼图和积木时总是拼不好,想要自己琢磨,你却嫌他太笨,直接“教”给他技巧和捷径,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机会。

●孩子想养狗,而你讨厌狗,不让养,孩子失去责任教育和爱心教育、以及近距离观察小动物的机会。

●孩子想在下大雨时踩水玩,或是在落叶堆里打个滚,你担心孩子把衣服弄脏或是着凉感冒了,阻止了他的游戏,孩子则失去了用身体感受自然的机会。

●孩子想去挑战有难度的攀爬或者健身项目,你担心孩子会受伤并阻止了他,孩子也就没机会学习自我保护,也逐渐失去了自我超越的勇气。

●孩子画了蓝色的树叶,你认为错了,让孩子改过来,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问你众多的“为什么”,你胡乱解释,造成孩子的认知错误。

●孩子“喋喋不休”地和你讲他感兴趣的话题,你嫌烦,不是随口敷衍就是让他安静,孩子感受到的是:我喜欢什么一点都不重要,你们也不在乎。因此他会变得越来越沉默。

●你觉得学习是最重要的,而照顾他则是父母的责任。因此,孩子每天都按照你的时间表生活,无法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也不可能发展出真实的生活经验,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对老师教学的方法有不同意见,你却让他“乖乖听老师的,别多嘴”,孩子逐渐放弃了自主的思考,也没有了挑战常规的勇气。

●孩子喜欢表现,想当小领导,你认为他是乱出风头瞎指挥,埋没了孩子的领导才能和自信。

●孩子喜欢和小伙伴疯玩,你却觉得他们玩得没有“水平”,是浪费时间,剥夺了孩子原始的社交享受,和释放压力、排解情绪的机会。

●孩子和民工的孩子一起玩,你嫌弃对方不入流,剥夺了孩子平等的人际沟通机会,也失去了发现他人优点的机会。

●孩子被别人欺负了,本想去讨回公道,你却教育孩子“以后离他远点,惹不起躲得起”。孩子学不到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变得懦弱、胆小怕事。

●孩子嬉戏中不小心被别人碰伤,你却冲上前去把别的孩子教训一顿。孩子也许会觉得难堪,可同时也会觉得自己没用,不免会更加依赖家长的呵护。

●孩子们玩闹中发生了不公平的事,你的孩子想主持公道打抱不平,你却让他少管闲事,免得被别人欺负。孩子怎么可能培养出正义感和责任感?

●你习惯于为孩子安排一切,从穿着打扮到和谁一起玩,从选什么兴趣班到如何度周末……孩子从没学过如何思考和选择,长大后一旦面临重大决策就会束手无策,而那时你却埋怨他没出息。

●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老人反而排到最后,孩子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也不可能懂得关爱他人和孝道之心。

●孩子想自己去超市买东西,你怕他迷路或是把钱丢了,孩子无从锻炼独立能力。

●孩子帮你干家务活却不小心打碎了东西,你嫌他碍手碍脚,孩子自此对家务事袖手旁观,不仅无法锻炼动手能力,也对家人的辛劳变得冷漠。

●你觉得孩子发脾气或者情绪低落都是矫情、没事找事。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关注和疏导,到了青春期,孩子一旦脱离了你的监管,就会到外面寻找“真爱”,陷入早恋。……

也许父母们觉得上面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用不着危言耸听。可是,若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事例,那这些负面的行为习惯,自然就内化成孩子的人格特征。等他成年之后,身上一定会带有深深的烙印,到那时父母就算幡然悔悟也只能望儿兴叹了。

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总想维护自己的“权威”。在不自觉中,父母喜欢摆“家长”的姿态,从来没有想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