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系亲密的凡夫

·父母系亲密的凡夫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符合节气,就可以收获粮食,所以,中国人把大地称为母亲,把规律的执行者(苍天)称为父亲,这就是乾坤之道的由来。父精母血造化了我们的个体,使我们生之为人。这个道理在两千多年来被视为孝道之本,极端时,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和继承,便成为了一种无条件。然而,有一种爱叫分离,那就是父母与孩子,这虽然是天下最亲密的骨肉情,老

第一章 父精母血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四个国家的人同在咖啡里发现一个虫子。

第一个是英国人,当他看见杯子里有一只虫子,无奈地摇摇头,把一张钞票压在杯子下面,站起身离开,以示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第二个是日本人,当他看见杯子里的虫子,豁然站起,叫来服务员,指着杯子训斥和指责,如此证明日本人的严谨与刻薄。

第三个是美国人,当他看见杯子里的虫子,身子一仰,挥挥手叫来服务员说:“我们美国人,一般是先上咖啡,再上一盘虫子。”以示美国人的幽默感和优越感。

第四个是中国人,同样也看见杯子里的虫子,第一反应也是叫来服务员:“这是怎么回事,去,把你们领导找来……”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从中不难看出每个国家、种族的性格及思维习惯。暂不论他国之人,单说中国人,凡事找组织,那么小时候,就是“有事找家长(或老师)”。不难看出,中国人似乎处处体现出一种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感,但同时也反映出与生俱来的家庭观念。

与那三个国家的人相比,中国人相对保守,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人懒惰,不热情。之所以比较故步自封,缘于只有中国人可以自给自足。英国是老牌的海上贸易国,美国是新兴的移民国家,日本更是资源匮乏,只有中国,北有黄河,南有长江,华夏的祖先诞生于此,从远古到今天,中国人可以足不出户地生活,只要老老实实地耕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家老小就可以安居乐业。甚至无须贸易,无须工业革命。

两条大河孕育了万代子孙,广袤的土地(流域)便是中国人的一切,它是人们生存的保障,因此,我们的祖先在此安家落户,并取名为“家园”。

只要符合节气(自然规律),就可以收获粮食,所以,中国人把大地称为母亲,把规律的执行者(苍天)称为父亲,这就是乾坤之道的由来。

因此,中国人以天地为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系列智慧结晶,并称之为“天人合一”。

是呀,只有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类只要符合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便足以安身立命,进而,孝敬苍天(父亲),滋润大地(母亲),便可以丰衣足食。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按照这种生活方式,生生不息地维系着生命的繁衍,又怎么可能不重视家庭,不以家庭为本呢?

·愚忠,愚孝

所以,中国人不仅会说“家和万事兴”,为了延续这种思维方式(文化),还把天人合一落实到家庭关系之中,比如,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具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是由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创造出来”的,每天晚上睡在你身边的那个女人或男人,与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他/她却离你最近,这就是夫妻,生出小孩子后叫父母,他们比所有亲戚更加亲近,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所谓的亲戚(血缘)关系。他们是家庭的缔造者,对今后创造出的一切关系都具有相同的责任。因此,了解家庭,要从认识父母开始。

在传统文化里,父母之于子女,就如同天地之于万物。无论是雨露阳光,还是水分土壤,都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也可以这样说,万物就是天地能量的变现和造化——我们是父母所生,是他们相爱的结晶。父精母血造化了我们的个体,使我们生之为人。这个道理在两千多年来被视为孝道之本,极端时,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和继承,便成为了一种无条件。

这显然有悖于人性发展,因为它过于强调依赖与附属。在古代,它呈现为对父母的无条件依从,就像贾宝玉虽然在女儿圈里活泼烂漫,被老太太视为掌上明珠,却在父亲面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这种顺从在近代也没有实质性改变,《大宅门》中的七爷在教训儿子时,用拐杖打断了儿子的腿,造成了他终生残疾。可整个白府乃至社会,却没有一个人产生异议,因为大家有一种共识:父母教训子女,是天经地义之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观念逐渐被打破,衣着打扮和生活礼仪逐步脱离了父母之命,自由恋爱也逐步取代了媒妁之言。是的,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导致子女们在许多形式上逐步远离了父母,感恩后产生的无条件顺从,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依赖和不自立之后的抱怨。其实,这种形式与本质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不能取代生活来源。然而,多少子女无法处理血缘关系与生活方式的冲突时,习惯于依赖(抱怨和指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的确有父母的责任,然而是不是也证明了一点:我们的心理没有断奶,却把长不大的责任推诿给父母?

·叛逆心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我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

“谁让你老管我了,否则我也不会什么都不会。”

“你们怎么就那么固执,都什么年代了,还……”

想必上述言辞我们并不陌生,无论在饭桌上或在心里,我们许多人都不止一次地如是抱怨父母。也许我们的动机是爱他们,也许我们真的因为父母的固执而焦虑、心急,然而,这一切都是以我们的立场为出发点,而没有与父母或老人换位思考。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替代,的确比较过分,甚至侵犯了成年子女的生活界限。我的一位老同学(女生)无奈地告诉我,她结婚当晚,父亲打电话问她在干什么。这让她哭笑不得,却又无法拒绝,于是在电话里对哭泣的父亲好言相劝了近乎半个多小时。然而,她在潜意识里十分反感这种干涉,便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长期管教的叛逆——婚后不到一年,她就办了出国手续。

还有一个“80后”,父母为他买了新房,还替他装修并买好了所有家具。然而当新婚的妻子进门后,成天数落装修和家具质量,搞得他们小两口成天争执。其实,妻子感觉这不是她的新家,因为这里面没有他们夫妻的创造,引申为,她感到老公没有自立,没有脱离父母的怀抱。

怎么说呢?父母心疼儿子,就把这种心疼落实于物质,那是他们的一片心意,也是对儿子的不放心,同时证明了儿子并没有自立。不能说谁对谁错,父母和儿子是一种默契,是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关系模式,儿子怕断奶,父母怕分离,他们维持着这种彼此依赖,并没有太多考虑新婚妻子的想法。当然,新娘子一味地以自我为出发点,急于当家作主,便没有把老人的替代转化为父母的心意。

难说这是不是误会,但在形式上,表现为争权夺利。如果不及时调整,难免有朝一日会大动干戈,那么这个儿子,也就是新郎,便成了这场误会的众矢之的。

·理解父母的不安

其实,父母和平常人一样,除了与我们有血缘关系外,他们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但许多人却以不平凡的心态去面对父母,认为他们就应该这样或那样。如果有谁不幸被我言中,那么请相信,你还没有真正长大。严格上说,这不是个误区,可是它会对你的生命质量产生损耗,就算父母不想让你长大(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有些父母总习惯于自己是一家之主的角色,其实他们或许有两种考虑:一是怕家业有失,他们过于自信,又过于看轻子女;二是他们怕自己变老,因为孩子长大即意味着父母衰老。

然而,有一种爱叫分离,那就是父母与孩子,这虽然是天下最亲密的骨肉情,老天爷却残酷地以社会化将之体现为逐渐疏远,直至各立门户,并用一代一代的生命更新来维持血缘关系。因此,为了履行这种自然法则,我们要强迫自己长大,而且这种长大还不能够损害父母的上述观念。老实说,这是一种智慧。修炼它,就必须先从我们的幼稚谈起。

常听到一些朋友说自己明白了、开悟了,我问他们悟了什么。有的说,自己通过对童年事件的追述推断出了今天性格的由来,知道了现在自己的种种表现的确与过往的家庭经验有关,而且,大多数开始抱怨父母,不是说他们不会教育,就是说他们冷落了自己,或者是父母因关系不和导致他们也不大会处理两性关系……而关键就在于下一步,心理治疗的目的在重塑,而非抓住过去不放。可就在重塑的问题上,他们似是而非,听得出来,他们没有找到具体方法,而只是对精神分析大加研究,并让自己越发沉溺其中。

记得在过去上成长课时,许多人也抱着童年创伤不放,极端者甚至会迁怒、抱怨当下的环境和亲人。其实,这本不是心理治疗的目的,其本质原因,是没有真正的提起,当然也就不会放下。

谈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然而心理学有一项研究成果:一个人的性格特质,95%以上来自父母经验(家庭经验),那么,无论你今天有怎样的发作或情绪,其中均凝聚着大量的父母信息,也可以说,父母关系以及与你之间的关系,正是你今天绝大部分性格特征的缘起,或者延续,或者反弹。总之,你总围绕着父母做文章,就像孙悟空被如来佛控制着一样。

可是,如果你总跳不出这个手心,就是一种懒惰,也可以称作无法独立,原因只有一个:你把父母当如来佛了。

谈到如来佛,我们不妨研究一下佛教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名词:“众生海”,它的关键词是“海”,这海就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众生(生命)。它的意思是:把生命本身看成能量的流动,而非实有的物化具相。这符合爱因斯坦的“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的学说,的确,这种思维方式实在不太容易培养,因此才把这种修炼称为“观空”。没有这个空,理论上便无法做到真正的“放下”,不放下这个自以为是,就是自恋,越是自恋,就越看不惯环境,看不惯自己的成长过程,总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自己的一切不良均由环境造成,进而言之,那是因为父母、老师或其他大人没有给到自己需要的。这就是负面依赖,就像皇帝犯了错总抱怨大臣一样,其实就是为了推卸责任,以表明自己永远正确。

·父母系亲密的凡夫

那么,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只不过是走在大街上、生活在楼群里的一个普通人,淹在人海里没人会留意,自己和那些行色匆匆的人没什么区别。因此,自己只不过是群体中的一员,这些个“一员”,就是这样存在着,其中不仅包括自己和他人,还包括父母和老师、其他亲人或同事、朋友……大家无论通过什么形式组合在一起,比如父母通过家庭与我们组合在一起,已经是一种因缘,那么,他们凭什么就必须对得起我们?他们凭什么就一定要是教育家或圣人?他们只不过也是极普通的人,甚至有一些非常严重的缺点,并且根本不会改,也像我们一样固执。

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抱怨说:“我今天的一事无成,就是我爸造成的,他无论什么都要代替我,包括我考学和找工作,甚至交个女朋友也得向他请示。可你看人家丁俊辉,小时候就喜欢打台球,他爸爸就没逼着他非念书不可,而是致力于发展儿子的爱好,一直陪丁俊辉走到今天,直到他拿到世界冠军,他爸爸还是他的经纪人。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爹?”

没错,极少人能有那种幸运。华盛顿在小的时候砍倒父亲亲手栽的一棵樱桃树,父亲回家质问他时,他诚实地向父亲坦白,父亲非但没有责骂他,还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这种经历为幼小的华盛顿留下了一种被无条件接纳的经验,于是他在与人相处时,没有太多顾虑,总可以把一个完整的自己呈现出来,并且也能够接纳别人的全部——这种仁义的人格魅力,对他领导独立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健康的父子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毕竟是凡夫俗子,我们没有那个命,没有摊上那些伟人的家庭模式,就像我们无法长得像影星一样。

然而,你如何抱怨自己的长相呢?你长得就是这样,再抱怨父母的基因,也无法使你的当下像孙悟空一样变化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是的,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认命。不认命,表面上看是在抱怨父母,其实是不接纳自己。因为自己就是父母所生,自己就是这样一种客观存在,它没对没错,没好没坏,一切都是自然。问题在于,我们可以认命于当下,但是,我们完全有能力改变命运的安排,在后天,在我们足以脱离父母怀抱的时候,便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轨迹,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因此,我们生为何人并不重要,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也不重要。如果走在大街上,我们会在乎这些人吗?可为什么离我们越近,与我们有关时,我们就那么在乎呢?有一个人曾经打过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当我们将一幅十分美丽的画置于眼前一厘米处,便无法客观地欣赏它。没错,因为太近,我们对父母无法产生客观评价,我们在用放大镜审视亲人,所以我们才会挑剔。

毋庸置疑,父母与我们的成长有关,在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有人“得罪”了我们,导致我们这样或那样,这的确是个事实,可更大的事实是:他们让我们活了下来,并有机会想起这些事。

其实,想起这些不幸的事并非真正的“开悟”,它最多也不过只是比较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真正的开悟,是知道如何处理在成长过程中造成的负面,也就是“修复本我与自我间形成的断带”。这就如同知道了一辆车的毛病后并不是总埋怨出厂时的质量不过关,关键是如何维修或重新改良,因为,我们毕竟还要驾驶它。

在此期间,我们不能总抱怨有些不负责的工人们不懂行,因为他们就那个素质,就那个技术,他们的水平就是不高,他们有些人就是没文化——是的,许多父母就是这样,可他们已经把我们拼装成功,我们今天的质量不合格的确与他们当年的能力有关,可是,他们就是这种能力,就像我们今天的眼高手低一样,可是,他们有一点和我们是一样的,都尽了全力!

我们苟活下来,和他们一起苟活下来,实为不易。他们和我们一样具备人类所有的缺点,包括自以为是、懒惰、庸俗、固执、无知、暴躁和冲动……因此,有些朋友说,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性格弱点与父母教育有关时,便一味地、直截了当地与父母“交流”,老天,这等于要他们的命!第一,他们也是俗人,并像俗人一样,不可能认为自己错了,他们的底线与我们不同,他们大多数人只是保证孩子能活下来,自己能保住性命,至于什么生活质量或心理素质,他们有些人可能根本没想过。第二,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所感受到的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的我们,因此,他们年老的时候总算长舒了一口气——唉,我终于完成了今生的任务,把孩子们拉扯大了,记住,只是拉扯大了,至于长大后成功与否,他们根本顾不过来,因为在那个年代,他们连自己都顾不上。

说来说去,父母越来越显得可怜,他们是一群比我们穷的人,不仅没那么多钱,而且精神世界也比较匮乏,他们紧紧恪守着自己的生存经验,携带着人类所有的习气与我们相伴。到了老年,他们成了弱者,但他们仍然固执,像个孩子一样没有安全感,于是怕子女远离,也怕自己失去家长的威严,是的,他们要面子,像我们一样好虚荣,所以,他们只是普通人。

·孝道就是平常心

想象一下,你在小区门口散步时与一位老人擦肩而过,如果你们不认识,也许你根本不会正眼看他们,那么,请把这位老人换成你的父母,是不是感觉即刻有所不同?

是的,老人即刻变得很特殊,区别于他人。然而,他/她与其他人没什么区别,只是在称呼上不同。与其他老人一样,他们需要照顾,他们与孩子的不同,在于他们更难侍候,因为他们明明是在向子女讨个“安全感”,却要子女主动提供,他们把这称为“懂事”和“孝顺”,他们说:“我养你们容易吗?”他们以此来换取子女的关注,与孩子的不同就在于此——我们养育孩子,无须任何条件,只因为孩子是我们的骨肉,我们把孩子送到这个世界,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然而我们从未对老人有相同的感觉。也正因此,我们把对孩子的负责称为教育,把对老人负责称为孝顺,其实,“教”和“孝”同义,老人与孩子都是被“养育”的对象。

不同之处,在于老人似乎都更“懂事”,他们总有道理,总想操控长大的子女——我们这些成人。这种形式明明是上对下,可我们还要像对孩子一样爱他们、哄他们。形式上,我们是他们的孩子,可本质上,我们却是他们的“大人”,这,就是对老人与对孩子的不同心态。而做到这一点的人,才是真正的成人,就像老子说的:(人们)只配我爱,不配我恨。

也因此,孔子将孝道提升到智者的范畴,因为孝顺比教育更难拿捏,它需要顺着老人的性子来,就像哄孩子,如果违逆孩子的性格,那么教育就是失败,将来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形成不良特质。同样,如果违逆老人的性子,老人虽谈不上将来,可我们的将来会有自责及上行下效的后果。

这个后果可能隐藏很深,但我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它。

姑姑去世后,我和父亲去老家吊唁,一见到我们,姑姑的几个孩子纷纷涌上前来哭诉。唯有姑姑的大儿子没有哭,他守在母亲的坟前,默默地注视着母亲的画像,好像在和她交流着什么。然而我们知道,姑姑的大儿子平时非常孝顺,姑姑养病,好几年卧病在床,只有他日夜侍奉在身边。可那几个哭得最厉害的女儿,过去还跟姑姑闹过房产,姑姑因此非常伤心。那么现如今姑姑走了,这几个子女的表现,到底是在告慰谁?

孝道,其实就是平常心,平常心不是抓住过去的事不放,而是一切看淡,包括把自己看淡,比如姑姑的大儿子,他的内心没有自责,因此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未了事件,良知感没有必要逼着他表白什么,他的内心十分坦然,坦然到他仍然可以看着母亲的眼睛,他知道,母亲在九泉之下不会骂他是个不肖子孙,因此,他具有一颗平常心,除了对母亲的怀念之外,他的内心再无起伏。

有些子女抱怨父母,其实是因为无法承担自己的负面,便找一个人来对自己的种种负面负责。诚然,这在逻辑上不无道理,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无论对与错,无论动机为何,父母都是在透支状态下,通过言传身教给我们造成种种正面与负面后果。他们也不知道会这样。而对于那些透支的能量(负面经验),我们无法还给他们,自己也无法接受,由此才形成对抗和冲突。那么,父母就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人,如果让他们有这种感觉,作为子女的我们,实在是有点欺负人!

不是吗?他们凭什么就得样样到位?他们也是俗人,是今生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俗人。我们对俗人有那么多要求,不就是在欺负人吗?就像他们曾经欺负过幼时的我们,我们何必要把这种错误的方式还给他们,而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

因此,将那些透支的能量转化,变成我们反省的资本,并用它们为己所用,就像刀子可以伤人,也可以做手术一样。解剖自己,才是大智慧!

再者说,对于死亡而言,活着只是个形式,这个形式是父母提供的,除此之外,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就全靠自己后天的用功了,而犯不上去责怪父母(或自己),他们的名字是父母,其实,只不过是一男一女两个普通人。这两个俗人结合,生下我们这些庸俗的人,后来上学、上班……大家因各种因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片“众生海”,无论是事情还是情绪,起起伏伏的,随着海面上的风,以及日月星辰的轨迹,知道这一切后,还有什么可自恋的呢?

所以,从孩子转变为成人,其中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对老人是否有一颗平常心,这种心态没有办法考核,只能自己体会,如果有朝一日,你把老人的唠叨当作一种可爱,而且从骨子里生出“哄孩子的心”,那么,你就真的开始长大成人了,并且具备了当领导和老板的第一个基本素质——责任心。

·忆苦思甜,温故知新

有一个事实不能否认:父母也曾经年轻,也有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想让生活好一些。但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父母,大多数做不到,他们根本无力、无心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可是,他们结婚了、怀孕了,腹中是你,生为父母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心甘情愿地要为出生的你负责。

那个年代的“负责形式”,就是保证你能活下来,少受欺负,少挨饿,别冻着……那些年,除了人祸,还有天灾!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你是他们,肯定是战战兢兢,不仅生怕哪一句话说错,还要尽全力保全他们构建起来的这个小家。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承受着出身不好、立场不坚定、营养不良,还有自然灾害等种种压力;还有那些“老三届”,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放逐在建设兵团,然而当他们成家立业时,又因没有学历或文凭不硬而没有发展,这个哑巴亏成为他们终生的刺激。他们饱尝了这种心痛,当然不肯让自己的孩子再去感受,于是,他们拼命地要孩子念书,考大学,决不能走他们的老路。

他们以脆弱的翅膀呵护子女,像我们爱孩子一样!但他们哪有条件像我们今天一样学亲子教育,学心理学,如果对他们谈这些,就如同对死里逃生的伤员大谈美容和时尚。

但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甘露把我们抚养成人,使我们有机会学习这些。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身为父母的使命,鳏寡孤独,战战兢兢地守在家里,以风烛残年的白发和衰弱的身体,仍然在尽心尽力,生怕给子女添任何麻烦。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却仍然怕被忽视、被抛弃、被冷落、不被需要。但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是保证自己不倒下,这就是在延伸孩子的依赖感,是另一种形式的付出。

我们今天的许多行为和思维特质,是童年创伤所致,如果你过于强调这些创伤,就是置父母于无奈,等于在欺负生你养你的普通人。表面上看,许多年轻人的性格不良来自于父母,其实,仍然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产物,父母用自己认为的爱养育你,同时为了保护你不受伤害,他们一定要做出一些符合当时背景的行为。就像现在的你,不也正为应试教育而不得不为难自己和孩子吗?可你会说:“我有什么办法?现在就这样要求……”

是呀,如果倒退几十年,父母和你的回答也是一样的。可你对孩子的爱有所变化吗?如果不是替孩子的一生负责,你何苦这么累,这么难呢?我们要求父母为我们当年形成的负面性格负责,其实是以现在的观念去要求过去的他们,这不正像一些家长在用过去的经验要求现在的孩子吗?然而,这一切是根本无法改变的,因为“都过去了”,我们只是一种抱怨,无济于事的抱怨,除了损害家庭关系外,再无其他意义。

现在,请你把自己感受到的难处,都换在当年的父母身上,不同的是,父母比你现在还要难许多倍!

父母的命比我们要苦,我们现在何必要为难这些苦命人呢?有些老人的做法可能令你看不惯,此时,请你往他们的内心深处觉察——在生命的博物馆里,做一次原生家庭之旅!

图片:一位母亲因自己没那么多奶水喂孩子而流泪,一位父亲把一个月的全部工资拿出来,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或冒着风雪,口干舌燥地跑遍全城才买到那么一条鲫鱼,他兴奋地跑回家,精心在炉子上熬了一小锅鱼汤,盛到一个已经磨坏了沿儿的青瓷碗里,小心翼翼地端到坐月子的妻子面前,一口一口地喂她喝下……这珍贵的鱼汤,在他们的眼中早已化成了乳汁,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因吃到母乳而欣然睡去的样子。

注解:所以,那个青瓷碗,他们到死也舍不得扔掉,就算你曾多次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把这个碗丢进垃圾桶,他们仍然会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把它捡回来……

所以,当你不爱惜身体的时候,他们会唠叨个没完,是的,没完!在他们眼中,你不是你自己认为的你,你有那个婴儿的痕迹——因吃不到奶而有可能营养不良,或哭个没完的婴儿(所以,今天他们仍然怕哪个孩子少吃了几口,而且特别希望孙子或孙女能多喝几口鱼汤)。

图片:那个婴儿长大了些,母亲在为他收拾小书包,然后送他去上学,告诉他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当孩子即将步入校门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妈妈会蹲下来,抚摸着孩子的头,帮助孩子系上他胸前引以为荣的红领巾。站在一旁的爸爸开始问孩子的考试成绩,他们都知道,孩子所学的东西,有朝一日都会化为将来的事业或专业。所以,他们拼命地工作,以便挣来学费和课本、文具。

注解:他们明知道这么做全是为了这个孩子将来离开他们的时候能够独立。是的,他们不在乎孩子是不是会离开自己,只希望他/她将来能幸福地生活。

图片:于是,爸爸开始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他告诉这个孩子要学好数学和语文,如果有一点点小马虎,那还了得?在他们眼中,那不是走神儿,而是自毁饭碗!因此,他们很生气,为了让孩子将来把饭碗端得稳一些,他们不择手段地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因为他们太担心:有朝一日自己没有能力养活下一代的时候,孩子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而丢掉饭碗。

注解:但那个教训实在太严重,导致这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或名落孙山,这给父母的刺激远远超过孩子本身的失落感。因此,他们今天还在不住提醒着孩子要认真,成天唠叨个没完,并且总习惯先考虑到事情的负面,以提醒孩子防患于未然。

父母对我们的了解,不需要任何培训,一切均已内化于骨髓。我们的自信在他们面前,只不过是“又说了句大人话”,我们能否成功,他们了如指掌,因为他们太了解我们的弱点和长处,他们会通过不住地唠叨来反复提醒我们。他们根本不在乎我们对此是否反感,因为,他们已经被我们数次地逆反,那时,我们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后果往往是又因失败而回到父母身边。

图片:那个孩子又长了几岁,可他/她的父亲有可能因出身不好而被打成右派。于是,大院里的孩子也自然地分为几派,延伸着家长们不同的立场和观念。

此时,这位母亲已经临近中年,她担心孩子在放学路上是否被欺负,牵挂着丈夫是否能熬过这一劫。而她唯一忽视的,是自己和身体。从此,她不得不承担起全部的家庭责任,在单位,她要拼命地工作,靠拢组织,以表明她的立场,其目的是赢得生存的安全,保证自己这个顶梁柱不塌;在家里,她要洗衣、做饭,让孩子洗手后才能拿起筷子,并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身体。

但令她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被同学骂,被打得鼻青脸肿。她知道孩子受了委屈,很心疼。然而,没有人能帮她,她更不能指望丈夫回家来为儿子讨回公道,因此,她只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找到那个同学家里,鼓足了勇气让他向自己的孩子赔礼道歉。

但回来后,看着孩子,她只有反复地叮嘱:不要再和他们玩,上学和放学的时候快点回家……她后怕极了!

注解:此事对她形成了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但当她无力改变环境时,只能要求自己的孩子。于是现在,她仍然会反复询问孩子出门去哪里,去见谁,多长时间……那一段恐惧的经历,造就了她极强的操纵欲。

·武断和固执的老人

曾经在一次讲座中,专家直言不讳道:“中国的老人大都固执,相比之下,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不给孩子增加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无私奉献有点不合常理,而只合自己的心意……”

上述表达未免武断,却不无道理。为什么固执?因为那些老人们只能相信自己,看起来虽然有些盲目和主观,但一定事出有因——那来自环境的不确定、不可靠性,难免不让他们因胆战心惊而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

可以想象,当周围的环境变幻莫测,一切未知时,人们会彼此失信,而只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特别是青少年或中青年,他们正值壮年,本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却因种种不可抗因素而成了一只无头苍蝇。然而,当尘埃落定,他们已人到中年,逝去的岁月无法逆转,过往的经验却历历在目。于是,他们变得多疑,不相信任何“忽悠”,但他们也教条、固执,因为他们只能相信自己。

可如果你不了解老人的经历,就不可能和他们正常对话,因为他们从那个年代的反常环境里一路走过来,在心灵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创伤,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病态思维和行为,其实,都是年代的产物。所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反常,或许不合时宜,但都可以理解,值得同情。

他们也曾经和我们一样热爱生活,充满幻想。但他们没有条件,频频的政治运动将他们“调教”得根本不敢有自己的思维和主见,但身为父母,他们没忘了自己的使命,仍然战战兢兢地拉扯着子女——他们真的尽力了,可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心思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将来有什么利弊。

父母是一条河——你喝到口中的水,是他们从过去流到今天的,无论苦涩或甘甜,除了珍惜之外,还要感恩,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然而,固执的老人应该放松下来,不要让那个固执总停留在自己身上,因为它伤害自己,也会影响子女;放下固执才是健康长寿、家庭和谐的关键。反省绝不是自我否定,而是用心态调整来更好地适应环境,要知道,适者才能生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