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更多的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同城教育

让更多的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同城教育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至今,高桥小学坚持无条件接受民工子女入学并取消了全部借读费用。这个学期开学,全校1500多位学生中,有将近60%的学生是外来民工子女。让外来务工子女共享“平等教育”,给享有美丽的高桥小学锦上添花,也成为高小吸引外来民工子女的一块“金字招牌”。在王老师班有一个叫陈颖的外来民工子女,她的父母都是来新河打工的四川人。

让更多的外来务工子女享受同城教育

有一位外来民工子女曾这样说道:“同学们都看不起我们,他们有钱,我没钱。他们是本地人,我们是外地人。”这些孩子竟自卑地讲出令人如此心酸的话,有些甚至还出现了心理问题,连他们的父母都束手无策。这些民工子女因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与本地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较大,且家庭环境差异明显,所以在文化和心理上与本地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进而产生了隔阂。

高桥小学邻近新河南鉴,周边遍布各种制帽、汽车坐垫生产工厂,是外地民工高集居地,使该校的外地借读生较多。这一部分学生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学习效果,也关系着将来整个社会的发展。怎样才能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如何使这些“流动的花朵”享受同城待遇的呢?

“妈妈,我想去上学!”

2009年,刚刚满七岁的韩蒙蒙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来自安徽的7岁小女孩韩蒙蒙,活泼开朗,是刚刚随着父母来到温岭的。韩蒙蒙的妈妈在新河一家制帽厂缝花边,爸爸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只能偶尔打打零工,一家三口就住在高桥小学附近的南鉴村。随着新学期的到来,韩妈妈发现原来好动的女儿变得沉默寡言,经常望着窗外发呆。女儿的变化令母亲感到不安:“蒙蒙,最近咋啦,什么事情不开心吗?”但女儿的一句话却使妈妈感到揪心:“妈妈,我想去上学!你为什么还不送我去学校啊?”其实母亲何尝不想送女儿去读书,可是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能像本地人一样去公办小学读书吗?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女儿还在老家时,他们夫妻俩便向老乡打听入学的情况了。老乡告诉他入学可以,但是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这对平时生活就不富裕的小家庭来说就成了一笔沉重的负担。看着不再言语的母亲,听着父亲一次次的叹息,懂事的蒙蒙再也不提上学的事了。

过了几天,爸爸却为蒙蒙带来了好消息:“蒙蒙,你可以去上学了,就在家附近的高桥小学。”他告诉蒙蒙本以为外地人在本地上学会很困难,没想到,不仅很快就报上了名,连借读费也免交了。

这些外来民工子女享受的“市民待遇”,源于新河镇高桥小学较早实行的“教育平等”政策。高桥小学的潘宇星校长说,我们学校会将本学区的外来民工子女全部接收,“让他们融入这座城市,首先从学校开始。”2008年至今,高桥小学坚持无条件接受民工子女入学并取消了全部借读费用。而且为了保障部分困难民工子女的营养,学校还有专门的营养餐提供给这些学生,大概是每个学生每学期100元。”潘校长说,学校先后实施了免杂费、免课本作业本、免借读费等政策,努力确保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这个学期开学,全校1500多位学生中,有将近60%的学生是外来民工子女。让外来务工子女共享“平等教育”,给享有美丽的高桥小学锦上添花,也成为高小吸引外来民工子女的一块“金字招牌”。

“老师,我爱您!”

在王老师班有一个叫陈颖的外来民工子女,她的父母都是来新河打工的四川人。陈颖在家中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父母忙着上班,只有11岁的陈颖就担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工作:接送、每天的就餐、学习辅导等等,这本因是父母的工作,却落在了她的肩上。但是因父母的工作压力大,再加上陈颖又是家中的老大,她就成了父母的出气筒,有时候明明是弟弟妹妹的错,父母也会把错都归咎到她没有带好弟妹上,将她暴打一顿。久而久之,陈颖竟流露出活着好累,不想再活下去的念头。这件事被王老师发现后,她利用课余时间与她聊天谈心,为她排忧解难,像父母朋友一样的关心她;活动时,又积极推选她参加,突出表现个人,并及时家访,将情况反映给陈颖的父母。终于一学期后,陈颖变了,又成了那个开朗的女孩,她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王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让我发现生活是那么的美好。我爱您,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王老师那悬在半空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班主任是新生入学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六年小学生活接触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我们向班主任提出了“五心教育法”:一是道德的基点——责任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二是纠正行为偏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一剂良药——宽容心;三是用公平心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受爱;四是让班主任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法宝——爱心;最后一个是细心,它可是发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思想变动的不可缺的小助手。

“我成为‘礼仪之星’啦!”

周帅帅一直是学校闻名的“小邋遢”。早上一进校门,就被值周的老师抓了个现行:“周帅,你的红领巾和校徽又去哪儿啦?”“老师放心,我带着呢。”只见他从沾满了污迹的书包里拿出了一条皱巴巴的、非常有“味道”的红领巾:“老师,你看!”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了用袖口擦拭着不停滴下来的鼻涕。做早操时,又是周帅的声音最响亮:“让开让开,周大爷来啦!”轮到他值日啦,只见他大扫帚一挥,教室里马上响起了同学们被灰尘呛到的咳嗽声。大课间活动时,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来告状了:“周帅又撞到了我班的学生!”一条条的“罪状”,使周帅成了老师们心中难以管教的“后进生”。

学校中何止周帅这一名“小邋遢”呢?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来说,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小学生,正是处于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行为习惯与人的性格命运的密切联系。于是我校将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将学校德育特色制定为“礼仪教育”。在开学初,我校就成立一个个礼仪特色中队:“孔融”中队、“小草”中队、“微笑”中队等等,每个班级都有本中队的礼仪口号、礼仪小故事、礼仪宣传员,每两周制订一条细则,如:走好路、扫好地、说好话等,每月每班还评定一名“礼仪之星”。学校还召开了“礼仪特色学校”启动仪式,全校师生在“文明伴我行礼仪促成长”的横幅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桥小学《古诗词经典诵读十六句》、《小小当家》校本教材相继出炉……一个个项目的完成,使高桥小学真正成为了一个浸润着“礼仪”特色的儒雅校园。

渐渐地,老师们发现周帅变了,红领巾不再随意地乱甩了、扫地时懂得先洒水了、碰到老师会说“老师早上好!”、“大花脸”也干净了,在10月份的“礼仪之星”评选时,同学们一致推选周帅为本班的“礼仪之星”。陈老师说,接过奖状的时候,周帅流下了高兴的泪水。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时曾在学校黑板上写下“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潘宇星校长一直说的,也是我们高桥人一直在做的。我们一直努力让每一个外来务工子女跟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让他们和其他的花朵一样在高桥小学这一个大花园里共同绽放!

(温岭市高桥小学 林 一)

近年来,温岭市深入实施让外来建设者子女与本地孩子“同在蓝天下,和谐共成长”的“蓝天工程”,已经惠及3万多名外来学子。通过创设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公办学校民工子弟班、公办学校混合编班等方式接纳就学,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此外,外来学生义务教育与本地学生一样享受减免杂费政策,享受浙江省定“贫困生资助扩面工程”与“爱心营养餐工程”,使外来务工子女在温岭“共享一片蓝天”,享受“同城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