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

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可替代的唯一。但教师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个性,平等待人,必将使学生消除师生之间那种隐约存在的戒备心与距离感。然而,我的目光却始终移向小杨,注意他的一举一动。遗憾的是,直到下课铃响,小杨始终未再举手。以后的几堂课上,在我期待的目光中,小杨终于再一次举起了手。当然,彼此之间的这种默契不是凭空的,研究学生个性、了解学生需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弄清学生的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第一节 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

很多年前的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那是一次全市语文教学研讨会,我的一名学生,当着几百位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还有众多媒体的镜头,大声说:“老师,我想给你提个意见。自由女神应是右手执火炬,投影片上的女神怎么会是左手执火炬?”定睛一看,原来是我把投影片放反了。课后,电视台的记者立刻对那一班不同寻常的学生进行采访。而几乎所有的听课教师至今仍为那个质疑深感不易。那是对传统师道尊严的“挑战”,也是我建设民主、宽松课堂的一个案例。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教材,更要目中有学生。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求学,要尊重、保护孩子可贵的求知欲,坚持真理的品质。

一、学生是充满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可替代的唯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表现自己”的舞台,并且达到某种“完善的高度”,让他们打开眼界,认识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从而树立起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进而接纳自己、接纳社会

小学生正处于自尊、自爱与自信发展的关键期。作为教师,必须把这些心理品质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方面。当然,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不同的“风景画”:有的胆大,有的胆小;有的外向,有的内向。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学习中的小主人并非易事。但教师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个性,平等待人,必将使学生消除师生之间那种隐约存在的戒备心与距离感。

有一回,一个叫小杨的男孩子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举起了手,我高兴极了,因为这是一个极其内向的孩子。我立即请了他。谁知他站起来后停了许久都没出一点儿声音。小朋友们不耐烦了,纷纷回头去看他,有的甚至嘟哝起来。我轻轻地,似乎很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忘了?”他点了点头。“想好再举手,好吗?我等着。”这种轻描淡写的处理分散了大伙儿的注意力,小朋友们又回到刚才的课堂教学中去。然而,我的目光却始终移向小杨,注意他的一举一动。遗憾的是,直到下课铃响,小杨始终未再举手。下课后,我一直想把他叫到身边,但一种直觉告诉我:现在的他最怕老师问“为什么上课举手却又不回答”。于是,我等待着时机。

午间休息时,小朋友们都围在周围看我批改作业。猛一抬头,我发现小杨也伸长了脖子。我灵机一动,抽出他的作业本,大声说:“瞧,字写得多认真。”“哇!”小朋友们都叫了起来。“要是大胆点多好!”我顺势刮了他一下鼻子。他笑了,不好意思地挪动了一下身子。以后的几堂课上,在我期待的目光中,小杨终于再一次举起了手。教师尊重了学生,就会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

学生的个性差异既是客观的存在,也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等环节,关注和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师上好语文课的一个重要考验。

一次,接受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研究课任务,执教《小山泉的心愿》。我与以往一样的备课,没有刻意在准备工作上做更多的“精雕细琢”,常态下的我也许会给孩子们带来轻松,课堂上的轻松也许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多思维上的灵动,思维上的灵动也许会让课堂效果的呈现更加精彩。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愿望。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准备工作我除了研读文本之外,还刻意增加了一项——研读学生。

因为这个班级的学生实在太特殊了。虽然只有15个学生,但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性格各异:有的过于严谨,有的过于夸张,有的过于自尊,有的过于散漫,有的过于内向,有的过于张扬……一个人一个样,落下一个都会让我觉得心里“空”很多。怎样在课堂上发挥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怎样在课堂上展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怎样在课堂上树立每一个孩子的自信?因为人少,我就没有理由说可能没有关注哪一个人,可能没有顾及到哪一个人。

课上完了,感觉学生的状态还算正常,我的发挥还算自然。耳边的赞扬声大多来自于“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对课堂上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对教材难易程度上比较合理的处理”等。想来,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接手境外班教学工作两年多了,感觉自己在教学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我能想到每一个孩子的需要,顾及每一个孩子的感受,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的耐心和细心在这些“指挥棒”的影响下,逐渐磨砺而逼近成熟。

教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时,教师关怀的笑容、信任的眼光和理解的心态都会带给学生无尽的“幸福”。当然,彼此之间的这种默契不是凭空的,研究学生个性、了解学生需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弄清学生的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不是“纸上谈兵”。教师转变观念只是第一步,落实行动时的爱心要“纯净”,要“放大”。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到:“我行,我能行!只要努力了,哪怕成绩不理想也会得到肯定和鼓励。”他们才会真正感到愉悦,充满自信。

惭愧的是,说时容易做时难。看到个别学生一次次在成绩上拖班级的后腿,心底里仍然有芥蒂;看到有些学生一次次吞吞吐吐的发言,脸上便很难再现发自内心的微笑。看来,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性而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将是我教师生涯中永远的任务!

二、学生是无限可塑的

与学生相处越久越深,就越会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是具有无限的创造可能性的。我们的教学就是为了不断挖掘学生的这种无限可能性。

《山里的桃花开得迟》一课所描写的故事很老套,就是“质疑解疑”的事。语言浅显,涉及的科学知识又通俗易懂,心里想着:这样的课文很没劲。因为这课所提到的古诗正好是前一页要学的《大林寺桃花》,所以我尝试着先学古诗,再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课堂上,学生的两个即时生成的疑惑很有水平,也很有道理。

小傅(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姑娘,成绩不算稳定)提出了一个质疑:课文第一节说沈括读到两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实应该是一句才对。

很正确!马上请学生在书上改正。

小吴(这是一个思维相当活跃的男孩)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我知道课文第三节的第2句话“妈妈让他带上小棉袄”是一定要的,因为它与第五节的第3句话“一阵风吹来,大家感到有点凉飕飕的……”是有关系的。没有了这句话,“沈括赶紧披上小棉袄”就显得很突然了。

哈哈,孩子能联系上下文来学习,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好习惯啊!

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奇想”有时真令我瞠目结舌,他们的能耐真不可估量。

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求统一,要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尽其发挥,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里所说的兴趣,不仅指使学生学得轻松一些,还指不断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不断产生逾越障碍的欣喜,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教学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孩子,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发言权”。课堂上,师生的平等对话是一种互相尊重,也是一种互相学习。教师尊重学生的观点,耐心聆听学生的见解,对学生大胆的怀疑精神和求实的科学品质作出赞赏,就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提升积极性,开拓思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需要师生共同来营造的。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民主。《学记》中倡导“导而弗牵”恰是其精神之精髓,它要求教师放下手中的“纲”,彻底放弃“师导生演”牵引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教师如同导游,我们只需把学生带到那儿,而其中景色之美则需要他们自己去体味。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呵护求异。课堂上,学生就能开动脑筋,大胆发言。一旦激情四射,那隐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的种子,就一定会萌芽、生根,随之茁壮成长。

三、尊重自己的学生

学生是值得教师真心尊重的,因为他们拥有无限的可能。一旦打开思维的大门,他们就会向更深一层次发展,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开始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了这些,教师必须做到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

尊重学生,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我力求构建一种以教学对话为主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具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尽可能与教师在“同一等级”上,在事先并未确定的道路上展开语言交流活动,给每一个孩子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锻炼机会。学生一旦养成习惯,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会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次参加市语文教学评比,我选用了课文——《拾贝壳》。课堂中,孩子们被文中那优美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意境所吸引,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相当活跃。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拾啊,拣啊,口袋装满了,手帕盛满了,还是舍不得离开。”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进展得十分顺利。忽然,有一位小朋友举手问道:“既然都装满了,盛满了,孩子们为什么还不走?贝壳已经没有地方放了呀!”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聪明的孩子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有的说装在帽子里,有的说用裙子兜起来,还有一个孩子说把小贝壳装在大贝壳里。有一个姓陈的小朋友马上举手反驳说:“那不行,小贝壳要卡在大贝壳里的。”

应该说,孩子们的发言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所没有预料到的,但我意识到这正是他们主动探求、积极学习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的我应和蔼可亲、宽宏大量,以开放的态度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

尊重学生,还要容纳学生不同的观点。孩子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幼稚甚至错误的问题。但是,这是孩子主动探索学习的表现,教师必须容纳。更何况,孩子们有时提出的问题会超越教师和教材,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宽容和鼓励。接纳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甚至对老师提出批评,是学生敢于坚持真理的萌芽。教师坦然地接受,虚心地改正,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教师虚怀若谷,孩子们便会觉得我能提出问题,我能畅所欲言。

一次区科研室和教研室联合来我校听语文课,我执教《小白兔和小灰兔》。该文告诉人们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只有劳动才能让生活更美好的道理。

我以“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在梳理完整个内容,明确了如何准确地使用词语之后,我请学生想象:小灰兔家的白菜很快吃完了,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谁料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很后悔,觉得应该要菜籽。

嗯?一个是这样,两个是这样……我该如何承接下去呢?

突然,一个声音冒了出来:“不对。”我循着声音看去,是可爱的小裴。

“为什么不对?”我反问道。

“课文的第五节告诉我们,小灰兔还要到老山羊家里去要白菜呢!”他坐在位子上,理直气壮地说。

一句“不对”化解了教案设计中原本没有料到的“问题”,我庆幸自己没有制止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我顺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五小节,抓住了其中的“疑惑”一词来理解“小灰兔不明就里,是小白兔的语言让他明白了道理”。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欲望。”儿童的这种表现欲望特别强烈。在课堂上,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迸发,是智慧火花的闪现。语文教学就需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童心最可贵,他们会毫无顾忌地插嘴指出我写错的字、读错的音、说错的话、讲错的知识。这没有什么难为情,因为“任何人都会犯错”。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自然就不在乎朋友的意见了。

我允许学生“插嘴”,还因为它无数次地为我解了围。就像上例中的课堂,孩子的插嘴使我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学生各抒己见,引发争论,进一步探索和发现新知。

这样的插嘴精彩!

尊重学生,还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课堂参与的效益不仅与参与的覆盖面相关,还要极大地依赖于参与者的积极心态。有了良好的情境,学生便会感到没有思想负担,他们便会有话敢说,有问敢提,有疑敢质。应该说,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是教学所希望达到的一种深层次的境界。当然,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所提的问题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教师仍应鼓励他们不懂就问。

在教学《熊猫妈妈听电话》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大家看了都笑个不停。”有学生便举手发问:“真奇怪,大家看林林表演滑滑梯,笑个不停。他们不要吃饭啦,不要睡觉啦?”这个看似小儿科的问题并没有被我制止。我意识到这正是孩子主动探求、积极学习的一种体现,处理不当就会扼杀孩子这种可贵的学习精神。于是,我建议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同桌讨论,引导他们理解“笑个不停”的真正含义。孩子们经过争论,小捷举手说:“这是看表演呀,看表演时大家笑个不停,看完表演他们当然要回家的。”回答得多好!通过一次次的引导,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

实际上,除了鼓励学生不懂就问以帮助学生解惑之外,让学生主动提问,更能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和创造萌芽。

执教《熊猫妈妈听电话》一课时,我将说话练习作为一个重点训练内容,力图达成“人人开口说话”。于是,我问:“与熊猫合过影吗?”果然,许多孩子举起了手。我看见小王把手举得老高,便请了他。谁知,他的话使我一下子愣住了:“和熊猫合影时都要排队的,不可能争着、抢着。书上是乱写的!”

想想也对噢,好像是没看见过“争着照相”的情景。正在调整思路时,朴朴举起了小手。哈哈,肯定是为我解围来了!“这里的争着不一定指不讲文明的那种争抢,它主要是告诉我们法国人民很热情。”长吁了一口气,我说:“读读第四小节,体会一下朴朴的话。面对从没见过的熊猫,法国小朋友可兴奋了,他们一定是想赶快和熊猫合个影,留住这美好的时光,也向那些还没有见过熊猫的人们介绍这种珍稀的动物吧!”

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起了课文,我走过去,摸了摸朴朴和小王的头,分别在他们的书上敲上了一枚问号章。

由于我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产生“现实不是这样的”反抗,这样的结果是谁也不会料到的。如果墨守成规,或者置之不理,不仅不能解决孩子心中的疑惑,更会使得这样的“唱反调”从此消失。我们的课堂太多的是顺应、顺同、顺从,这样的声音太少了。我的学生喜好议论,尽管他们的议论不够成熟、不够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错误的,但毕竟这是他们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话语。我要像珍宝一样捧在手里、藏在心里!

朴朴的及时解围又让我不得不思考: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文本,走进文本,利用文本解决疑问,借助生活解释疑问。这是一种本领,我也需要不断强化的本领。也许,今天朴朴的表现是无意识的,他并不一定将解决小王的疑问看作是深入解读文本的拐杖。但是,一旦有一天孩子将这种“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我的课堂将是多么绚烂,我的学生将是多么光彩!

古希腊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拒绝墨守成规,正是点燃火把的最初火星。

四、不讳“不知”,而在“求知”

尊重学生,就能让教师直面自己的“浅知”、“不知”、“无知”,甚至“错知”,进而能够主动“求知”。

教师不能为了顾及面子而在学生面前信口开河或者不懂装懂,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实际教学中真正碰到这种情况,往往就会头脑发昏,犯下错误。我自信自己是个比较民主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无知”能做到悦纳,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能做到包容。但是,事与愿违的事竟也常常发生。

记得有一回,学生拿来一本《升学习题集》,指着其中一句话问我:“美轮美奂是什么意思?”我有点恼火,心想:马上就要毕业了,连这个词语的意思也不明白?太离谱了吧!我拿过习题集,把上下文看了一遍,便回答说是“很美”的意思。看着周围有许多好学的孩子,我还煞有介事地补充道:“这么一个好词,应该熟记在心。”喜欢新鲜的孩子们心领神会,便在课内课外的练笔里频频使用“美轮美奂”这个词。写人、写物、写景、写声,甚至形容情感、心绪,都一律地“美轮美奂”起来。我终于觉得有些不妥了,赶快翻阅成语词典,发现“美轮美奂者,建筑物高大、众多而美观之谓也”。原来如此!想想当时的随口一句,却造成了崇拜教师的学生不假思索地“灵活运用”,不禁汗颜之至。

从此以后,便再不敢信口开河,糊己糊人。不过,也有自己并不想装懂实际上却在“装懂”的时候。有一回,一名学生问我:“‘书声朗朗’和‘书声琅琅’哪一个是对的?”我当即回答“书声琅琅”。记得做学生时,我的老师就是这么教的,我写文章也一直是这么写的。然而一段日子之后,我偶然翻阅《现代汉语词典》,竟发现“书声朗朗”也是对的。一时之间,愣了,赶紧找那位同学说明。

古人有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实,这最后一个“知”是该读作“智”的。“智”者,聪明也。学生问问题,答得出的就答,答不出的就不答。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表现,它与不懂装懂相比,显然是聪明的。

从客观上说,“师不如弟子”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作为一名师者,应当坦然地正视“不知为不知”,努力地追求“不知而求知”。一直以来,我就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实在“孤陋寡闻”。但是,我从来不觉得自卑。人无完人嘛!我坚信,只要自己和学生一起学习,求知之路并不难于上青天。

在课堂上,假如教师用悦纳的态度去理答,在与学生彼此尊重的同时建立一种伙伴关系,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有想法及时沟通、有问题共同解决;假如教师用谨慎的态度去解答,那些容易犯下的错误就会大大降低其出现率,在求知、答疑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能提高自己,同时也真正提高了学生。

如果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应该具有的一种客观态度,那么,因不知而求知,则是更应该具有的主观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