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

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今天主要讲小班化学生的评价,这既是教育评价的重点,也是小班化教育最为关注的问题。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标准、评价重心、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等方面的转变。因此小班化学生评价不仅具有时代性,还符合新课程要求,具有以下特点。小班化教育要求开放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就要有“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

第二节 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二字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评价不再作为最终目的,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着人的发展。学生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成长中的人,有很大的可塑性,有自身的差异性,他们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教育评价包含的内容很多,评价的分类就有不少。我们今天主要讲小班化学生的评价,这既是教育评价的重点,也是小班化教育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传统的学生评价注重书面测试(纸笔测试),忽视其他测试手段的运用;注重容易量化的评价目标,忽视不易量化的评价目标;注重死记硬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过程评价;注重分数名次,忽视起点与进步。正因为此导致了大量的所谓“差生”和学习失败者,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一些学生的发展。

学生评价是一种力量,可能抑制也可能促进学生学习,可能让学生单向度发展也可能全面发展;可能对学生学习独裁管制,也可能对学生学习提供多重主体的支持。现代学生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

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标准、评价重心、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等方面的转变。这也顺应了新课改的目标。

1.评价理念:重视发展性,关注学生整体素质

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评价的功能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通过评价的诊断和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帮助学生找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教师要明确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因此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个性特点,准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2.评价标准:关注整体发展的多维标准

承认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强调用多种标准评价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水平和位置上体会到进步与收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跟学生进行全方位接触,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要做到了如指掌,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评价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适时地运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与方法,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评价时更要采取特殊的方式和投入更多的爱心,要更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赏识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3.评价重心:从结果转向过程

先对被评价对象现有发展水平作诊断性评价,然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多维评价,包括学习方法、态度等,通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知识的活动、作品、笔记、设计等第一手资料,来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同时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做好形成性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被评价对象的各方面发展做一个终结性的评价。过程评价由于涉及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师往往要扎扎实实地去做。

4.评价方法:多样性,尤其强调质性评价

改变传统的量化评价方法,采用质性评价(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全面评价。要求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老师家长的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同时在评价中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它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或一个分数,而是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上,落实到学生人格的完善上。

5.评价主体:走向多元

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社区甚至专业研究人员在评价中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模式,尤其强调学生对评价过程的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地位和感受。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学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家长对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正确评价,不仅使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使教师能够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班化教育学生评价的特点

小班化教育是新时代的产物,由于学额数的减少,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小班化学生评价不仅具有时代性,还符合新课程要求,具有以下特点。

1.主体性特点

小班化教育强调的是关注人的发展,评价无疑也应以人为主体,将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有个性的人当作自己的对象,并通过评价努力促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过程,并通过评价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这种评价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的人本精神。小班化学生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尤其强调学生对评价过程的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地位和感受。这就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对学生单项性评价的状况,学生既是自我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样,能使教与学在评价的环节中得到和谐的统一。教师工作的本质,就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和获得主动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去发掘和发挥自己的主体精神与主体潜能。

2.多元性特点

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7~9种多元智力,既然如此,怎么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难怪有人说,很多所谓“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小班化教育要求开放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就要有“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观念,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多元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发展的基本要素。既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还有学生创造性思维、动脑动手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这种对学生综合学力的评价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多层次、多维度和多导向的特征。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的空间、自身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就要抓住这些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价。学习者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因此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必须进行不同维度的综合评价,从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成果,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3.激励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天性,都有渴望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正是这种内驱力,激励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得到肯定性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就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小班化教育学生的评价,就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学习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学生的动机、态度、情感、人格等因素处于并保持积极、活跃、协调的状态,以此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评价的基本点是找出学生的优点,评价的方式是多鼓励,评价的比较对象重在自比。作为教师要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要注意有团队评价的引入,激发学生合作精神。在个体评价中以每个学生原有基础为基准,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和提高的程度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在比较评价中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评价还要适时、适度、准确、具体,并富有艺术性,切忌言之过甚,对优点的褒奖和对其前景的引导都应该恰如其分,使其有永远向高一层次攀登,持久地参与学习的动力。

4.形成性特点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奠基阶段,既要让学生学好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又必须为他们进入中学后的成长及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从本质上分析,小学阶段的学生评价,应当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充分地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及时准确地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能谈谈你的观点吗?”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5.个性化特点

“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给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是《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基本理念。学生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在认知风格、思维特征、学习兴趣、个人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必然造成学生的成长速度有快慢之分,所以在教育教学评价中必须做到“个性化”。除了横向的评价,更需要纵向的评价,从而培养孩子和谐的个性。小班化教育十分强调分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强调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学生评价就必须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特点。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方法,即使是对不同学生相同内容的评价,其价值判断内涵也可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平时教师要用赞赏的目光、动作及言语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要采用符合个性特征的评价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教育学习中。这样的个性化评价才是真正关注生命,培育出的才是丰富多彩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