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虎门销烟后,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为了维持对华的鸦片贸易,请求英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英国政府响应义律及英国鸦片贩子的无理要求,向中国发出了挑战书。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鸦片战争的失败,致使道光皇帝对禁烟的态度由强硬转向妥协。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国内开始广泛种植罂粟。

第二节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清朝政府多次颁布制止鸦片流毒的谕旨,但是,贩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仍在逐年上升。1838年6月,清朝政府中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纷纷上书请求禁烟。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鸦片泛滥将使“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纳之银”。林则徐等大臣促使道光皇帝下了禁烟的决心。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命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将英美商的两万多箱(约120万千克)鸦片在虎门付之一炬。虎门销烟后,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为了维持对华的鸦片贸易,请求英国政府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英国政府响应义律及英国鸦片贩子的无理要求,向中国发出了挑战书。在这篇挑战书中,英国政府歪曲事实,编造侵华理由。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2月,英国政府组成15 000人的东方远征军,包括48艘军舰,540门大炮,闯到广州海面,封锁了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在英国炮舰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上海、广州、厦门、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

鸦片战争的失败,致使道光皇帝对禁烟的态度由强硬转向妥协。《南京条约》的签订,造成鸦片走私更加猖獗,偷偷摸摸地贩运变成了明目张胆地进口,特别是随着香港的割让和五个通商口岸的开设,外国烟贩以香港为据点,大量囤积鸦片,然后再向中国沿海其他口岸交锋走私,其中以广州和上海为最大的输入口岸。外国鸦片贩子还把鸦片船只驶到没有开放的港口附近停靠。参与鸦片走私的主要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印度人、葡萄牙人、犹太人、法国人、俄国人和菲律宾人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卷入了鸦片走私活动。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从此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阶段。中华民族从此衰微,饱受列强的凌辱与压迫。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咸丰六年)10月,英法两国为了扩大其在华权益,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又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再次以清政府被迫妥协而告终,清廷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如《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丧失了巨大的权益和割让了大片的领土。之后,鸦片贸易合法化。从1861年到1890年,在30年中,鸦片的年平均进口量保持在66 900担左右,1879年、1881年、1888年、1889年和1890年的进口量波幅上扬超过7.5万担,1879年为8.3万担,达历史最高峰。清政府早期的禁烟行动最终归于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国内开始广泛种植罂粟。1890年前后,鸦片流毒在中国已然泛滥成灾。

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结果,不仅使进口鸦片数量猛增,同时也使清朝政府内部“驰禁”鸦片的思潮进一步发展。“驰禁”鸦片的理由有二:一是以土烟抵制洋鸦片的进口,减少白银外流;二是以此增加政府财政税收。清政府“驰禁”后,全国范围内开始大面积种植鸦片,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国年产鸦片已近60万担,是进口鸦片的10倍。鸦片“驰禁”后的数十年间,烟民人数已由数百万增加到数千万,其中吸食过量者约1 500万人。而此后1 500万人中,大多数为青壮年男性,他们一个个形销骨立,疲弱不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