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也可冷处理

学习也可冷处理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许多问题也需要冷处理,让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一个重新思考,进行反思的过程。这是应用了酝酿效应。学生在学习时,不要老钻牛角尖,被一个问题难住,整天,甚至整星期老在想这个问题,应该放一放,冷处理,尽量避免定势的影响。当然也不要碰到一丁点问题就问别人,那样也就不会产生酝酿效应了。

三、学习也可冷处理——酝酿效应

现在许多领导对一些棘手问题都喜欢“冷处理”,即把一些容易激化矛盾的问题暂时放一放,让大家都进行思考和反思,然后再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是很有效的。事实上,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许多问题也需要冷处理,让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一个重新思考,进行反思的过程。这是应用了酝酿效应。

在学习中我们需不需要对一些问题冷处理?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需要冷处理?这就要从酝酿效应说起。

所谓酝酿效应,就是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放置一边不去考虑,隔一段时间后再来解决,这时便能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酝酿效应是西尔威拉在1971年用“便宜项链问题”说明和解释的:

有4条链子,每一条链子由3个链环组成,打开一个环要花2分钱,封闭一个环要花3分钱。要求被试把4条链子连成一个项圈,但花费不许超过0.15元。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先把一个链子上的三个环全部打开,然后用这3个环把其它3条链子连成一条项链。西尔威拉将被试分为甲、乙、丙三个组,要求他们用半小时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但甲组中间不休息,乙、丙两组分别在中间插入0.5小时和4小时的休息。结果三组被试中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人数分别占55%、60%和85%。实验结果说明: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把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考虑,往往可以出现新的思路,找到新的解决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酝酿效应和定势及有意后注意有关。

从定势看,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最先考虑的是过去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然后套用或修改后套用。这就必然在解决新问题时受到旧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束缚,从而导致思考钻入牛角尖。如果此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休息一下再来解决问题,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摆脱已有知识经验的束缚,出现新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我们说酝酿效应还和有意后注意有关,是因为所谓的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度稳定的高级类型的注意。在上述实验中,目标既已确定,被试者已经历了有意注意。那么尽管在休息时,在有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意后注意就会起作用,消除定势,另辟捷径。我们不是经常在做某事时突然想起解决另一件事的办法吗?阿基米德不是在洗澡时突然想出解决国王王冠掺假没掺假的问题吗?牛顿不是在苹果树下休息被苹果打在头上而悟出万有引力的存在吗?开库勒不是由于梦见蛇互相咬尾成圈而联想出苯的环状结构吗?他们的灵感,来自他们对问题的长期思考即长期酝酿。

酝酿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满堂灌,应让学生有“酝酿”的时间,如果能组织些讨论、辩论,效果将会更好。学生在学习时,不要老钻牛角尖,被一个问题难住,整天,甚至整星期老在想这个问题,应该放一放,冷处理,尽量避免定势的影响。当然也不要碰到一丁点问题就问别人,那样也就不会产生酝酿效应了。在考试中如果出现难题,先认真分析一下,能做就做下去,如果出现障碍,花一定时间仍解决不了就不要再在该题上花时间了,应该去做其他题,做完其他后再来解决这难题,否则就会出现:难题的分拿不到,该拿到的分也没有拿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