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愿望才会有劲头

有愿望才会有劲头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者由于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就会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现象,叫动机效应。R.杰特查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关。于是杰特查问被试什么时候能记住,被试问:“怎么?要我记住”?如果被试者没有记住的愿望,再读6遍是记不住的。一是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求成需要比自尊需要更为强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要适当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

二、有愿望才会有劲头——动机效应

学习者由于有较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就会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现象,叫动机效应。

R.杰特查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关。他让一名被试者接受德语学习,被试坐在他的对面,跟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诵读8个音节的字表。这样反复诵读达46次之多,被试还不能记住。于是杰特查问被试什么时候能记住,被试问:“怎么?要我记住”?随后他又重复6遍,于是记住了。如果被试者没有记住的愿望,再读6遍是记不住的。

这就是中国人的老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如果说,上述实验还有9个馒头和1个馒头之嫌(吃了9个馒头不饱,最后一个饱,并不都是最后一个的功效),下面的实验将更能说明动机的作用:心理学家凯尔把学生按父母打算让孩子上大学和不打算上大学分组,所有的人智力差不多,都有上大学的希望;两组家庭的地位相等,父母都未上过大学,结果显示父母有希望孩子上大学动机的一组的学习成绩要好。

这就说明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激发,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意向,即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是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虽然不是一回事,动机回答的是“为什么学”,而目的回答的是“学了为什么”,但他们可以互相转化。让学生读书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为社会,也是为自己将来的发展。

二是创设竞赛的条件。从实践中看,竞赛是激发学生动机的有效手段,从幼儿园的孩子为了获得一朵小红花而努力学习到奥运健儿克服重重困难夺取金牌的行动,都包含着强烈的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求成需要比自尊需要更为强烈。由于求成需要,使得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获得优良成绩。因此,在校内、班内组织些读书竞赛、小论文竞赛、小制作竞赛等课外活动是很有好处的,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和创造的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较好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要适当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叫一些3~5岁的儿童识字。读第一课时有几个儿童很成功,第二天他们就很高兴地再来读这课书。有几个在第一次失败了,第二天就不来读书或不热心了,后来经鼓励,有几个也获得成功,他们才对识字表现出热心。笔者的父亲是个中医,也曾教过书,他告诉笔者,对低年级的孩子要多表扬。例如练毛笔字,老师批改时,写得好的就打个红圈,不好的不打,太差的还要帮改正。如果老师打的圈多,孩子高高兴兴去重写,左一张右一张,如果无圈或被改正,小孩子常常转过身去两把就撕掉。童言无忌,童行无忌,小孩的行动表明: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往往产生在成功获得之后,屡次的失败会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自卑感往往产生在失败的体验之后,这是我们应特别注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