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公布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学生小A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这次却意外落选,家长不明就里向老师质问。由于“三好学生”的荣誉能够换成中考乃至高考录取时的加分,因此权力黑手已经插进评选过程中,“三好学生”评选的公正性受到普遍质疑。目前,一些学校和地区开始改变传统的评选“三好学生”的做法。

第四节 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在中国,“好学生”这几个字似乎特别受重视,也许,这与几十年来“三好学生”这个词深入人心有关。“三好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优秀学生的代名词。大多数中国学生都经历过“三好学生”的评选。

从“品德、学习、身体”三方面评定学生的制度在中国由来已久。这个概念是由毛泽东提出,1957年“三好”的内涵修订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三好学生”标准被废止。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公布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

然而,“三好学生”最受人非议的无疑是“高分低能”现象。有一种情况是,“三好学生”在学校里非常优秀,但走入社会后并非如意,事业发展也不一定成功;而一些不是“三好”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却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很早以前,就有教育类专家提出过停止或取消评选“三好学生”之类的意见,也有一些地方尝试取消“三好学生”的实践。但是,绝大多数地方一直沿用“三好学生”评选至今。

2008年9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此言论一出,再次引发舆论对“三好学生”这个在中国中小学实行数十年的评奖制度的关注和争论。

顾明远说,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顾明远认为,有的孩子大器晚成,在小学阶段会表现得非常一般,如果过早地给他一些“你不如别人”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

关于“三好学生”的评选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几个现象值得重视:

一是评选过程存在投机的可能。

随便问一个小学生:“三好学生”是指哪三好?他一定会这样回答: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但再问一句:你怎么知道他思想好?小孩子想了半天,认真作答:他上课遵守纪律。

守纪律就说明思想好了吗?德育难以量化考核,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作为一种无用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又如此根深蒂固,因而当“三好学生”被简单化理解时,就只有数字化的分数能让所有人信服。当升学压力大到趋于临界时,教育界人士惊呼:“三好学生”如何变成了“一好学生”!

二是评选重结果不重过程。

学生小A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这次却意外落选,家长不明就里向老师质问。老师摆出成绩单:“你看,10个名额,你儿子成绩排第11。谁让他就低了0.5分?”家长立刻羞愧难当,回家教训儿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三好学生”的变质正是从重结果甚于重过程开始,有人认为,“评三好”原该是“创三好”,应该在学期初初评,在每个阶段进行复评,在期末进行总评,同时要有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全体教师的综合评定,这个过程重在让学生随时看清自己,随时调整自己,查缺补漏不断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三好”标准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意,而非老师拿着成绩单简单地挑选了事。

三是为升学评优家长送礼。

评优该不该奖励?评优作为激励机制,奖励是重要一环。很多“三好学生”也是学生干部,为同学服务势必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升学时给予加分奖励应在情理之中,但若是混进些滥竽充数的,这奖励就变了味,就成了投机的捷径。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家长坦言,会提着礼物去老师家,因为小学期间是否被评为“三好学生”对升初中实验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任何评估机制都有被投机的可能,关键看监督和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目前的学校评优还是粗放型的、不科学的,德育管理相当松散,经常是一个德育老师说了算,这样有失公允的评价体系不仅易生腐败,更会挫伤孩子们的心灵。

媒体评论指出,对于“三好学生”不应单纯讨论存废,而要改革其评选内容,保证其评选机制和程序的公正、公平,克服在加分、报送等利益驱动下的“评选腐败”,回归“三好学生”本身的激励意义。

也有评论指出,几十年前教育就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为目标,但在现实中,智却高居第一位。由此,“三好学生”评选也存在着偏智而废其他的现象。出于全面发展的考虑,此时需要的是,改革“三好学生”评选内容,增加德、体、美、劳等非成绩类的内容,防止“三好学生”评选成为应试教育的推力。还需改革的是评选的程序。由于“三好学生”的荣誉能够换成中考乃至高考录取时的加分,因此权力黑手已经插进评选过程中,“三好学生”评选的公正性受到普遍质疑。故而说,“三好学生”与其“废”不如“改”。

还有人认为,如果“三好学生”仍然作为某些主管机关加分、奖励的标准,如果“三好学生”依然有较高的利益回报,那么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的建议只能是缘木求鱼。换句话说,即使没有“三好学生”评选,也还会有“四好学生”“五好学生”评选。不改变教育制度中某些不合理和不公平的成分,不从源头上发现问题的本质,单纯的“三好学生”评选的存废之争就没有任何意义。

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评选“三好学生”制度的存废,而在厘清基础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培养成年人眼中的“好孩子”,还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令自己满意的人?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言:“教育即生长,在生长外别无目的。”周国平先生阐释道:“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可见,教育本是一件纯粹的事情,“小红花”“小红旗”“三好学生”都是为了鼓舞学生成长,应当别无其他目的。

相比之下,欧美许多国家对优秀中小学生的评选显得更符合教育的本质,他们往往把考勤作为第一标准。喜欢上学是当选好学生的基本要求,这是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尊重。

评选“三好学生”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育观念上的问题。教育,尤其未成年人教育,所注重的应当是过程,且是个长期过程,而非显性结果;即便看结果,也该放宽标准,不拘一格。

目前,一些学校和地区开始改变传统的评选“三好学生”的做法。比如武汉一所中学取消了“三好学生”评选,取代的是“阳光少年”评价制度: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好坏,不论是否全面发展,只要有单项专长,就可以参评“阳光少年”;还有的学校推出了“合格+特长”培养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