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是家庭教育的生命力

沟通是家庭教育的生命力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不听话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十分肯定的原因,那便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是许多家长所教育的孩子,等他长大读书时,家长突然要他做一个懂得感受大人爱心付出的听话的孩子,这在情理上没有办法讲得通,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这种症状出现,要么是两代之间无话可说,各行其事,各过各的生活,不相往来,要么是一交谈便闹翻,无法通融,甚至酿成伤害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沟通是家庭教育的生命力

就家庭教育而言,沟通应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切、最直接、最自然的需要,这是由家庭成员最为密切的亲缘、血缘关系决定的。儿女是在父母生命之根上衍生的枝叶花果,本来就是联结的一体,怎么能有割裂隔阂呢?亲情之间是天然的关系,这种天然的关系就如同花草树木与土地、阳光、水分、空气等的紧密关系一样,如果割裂她们的联系,花草树木怎能生长下去呢?她们只有死路一条。同样,家庭教育中亲情联系的断裂,也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和生命苦难的诞生。

美国可谓世界上福利事业最发达的国家,老人晚年的生活保障非常优厚,但是老人们过得并不愉快,因为许多老人深感这种“坐吃等死”的生活十分孤单、空虚、冷漠,心灵的孤寂使他们感到人生的失落和失败。试想,只让老人享物质便利之福,而不能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儿女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只是可望而不可即,这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幸福的人生吗?

这难道不是亲情之间不予沟通所制造的痛苦吗?

2007年,《天下父母》“孝道调查”节目反映了这样一件事情。春节,人们沉浸在欢乐的过年气氛中,突然有一幢楼房里浓烟直冒,邻居敲门敲不开,就打了报警电话。原来是一个老头正烧尚未领取的汇款单,一问才知道,老头老伴去世后,儿子去城市打工了,每月给父亲寄汇款单,寄了五年,就是不见人影,老人绝望了。他说我要这些钱有什么用啊,我要的是孩子来看我的心,连看我一眼这颗心都没有,我留着钱有什么用?

这件事能代表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不懂得怎样体会父母的心,不知道去和父母沟通,不懂怎样才算是孝敬父母。

如今,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喊孩子不听话,一提起这事,家长们感到十分为难和无助。想到自己对子女百般爱抚,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却招来子女的背逆,感到莫大的失落和痛心。孩子不听话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十分肯定的原因,那便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怎么能让孩子听话呢?作为孩子,他们很难体会家长给予他们的爱心和寄予他们的希望、责任;作为家长,更多的是一厢情愿,把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强加给孩子,不理解孩子除了需要亲情的爱抚外,更需要大人对其能力的认可,需要大人的信任,理解、赏识要远远比怀疑、批评和否定多得多!因为这是孩子的天真和善良。

试想,当我们不能满足一个人正常而又重要的需要时却要求他听我们的话,按我们的要求去做,这现实吗?

有时候,我们的理智会被情感的大水所淹没,由于过爱,我们会一股脑地把所有的好处抛给孩子,而剥夺了他们爱人的权利和机会。太多的好处要么让他们感到应接不睱,麻木不仁,不懂得珍惜,要么让他们变得冷漠自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而狂妄自大。这是许多家长所教育的孩子,等他长大读书时,家长突然要他做一个懂得感受大人爱心付出的听话的孩子,这在情理上没有办法讲得通,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如果上面所说是一种“沟”而不“通”的症状,那么还有一种无法沟通的症状,那就是父母与子女虽身居一处,但心隔两个世界。“代沟”一词大概由此而来。这种症状出现,要么是两代之间无话可说,各行其事,各过各的生活,不相往来,要么是一交谈便闹翻,无法通融,甚至酿成伤害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人们把生命延续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所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爱的传承。要传承,务必要打通上下代之间的生命通道,这种“打通”,不是强行的,也不是强迫的,而是需要心灵之间的温和沟通。家庭要兴旺,国家要昌盛,民族要发展,这都需后继有人。上下代沟通得顺畅,才能使我们民族后继的未来走上一条健康顺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沟通小而至家,大而至国,无不重要。

● 家长应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家长和孩子之间能否有效沟通,更多的责任应该是家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下三点建议供参考。

首先,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不应将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孩子身上。特别是当家长要求过高,而孩子能力达不到时,会给孩子心理造成较大压力,久而久之孩子会把更多的心思投入到寻找保护的方式方法上,她发现只有“顶嘴”才是保护自己的唯一选择。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孩子内心是十分孤独的,父母如果不能成为孩子心灵上可以信赖的人的话,谁又可以成为她倾诉的对象呢?

其次,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善于发现、欣赏她的闪光点,并能在她憧憬的世界中帮助、引导、支持她梦想成真。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地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

最后,家长应该学会包容孩子的各种想法。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梦想更多地是来自她的兴趣爱好,因此,即使实现这些梦想并不现实,家长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更不因她中途放弃梦想而责备她,家长应该在实现孩子梦想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告诉孩子为了实现梦想是需要努力和毅力的。也就是,梦想的实现与变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做一个成功人的优良品质。

● 亲子沟通无限好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离不开亲子间的沟通,如果亲子间连“话”都说不到一块儿,教育更无从谈起。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沟通与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自尊和心理健康成正相关,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成负相关。良好的沟通=理解+合作,因此,家长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

首先要学会倾听。上天赋予人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多听少说。因此,与孩子说话时,家长不要急于评论,不要贸然打断孩子,更不要剥夺孩子的话语权

学会说话。与孩子沟通,了解是前提,理解是关键,即尽量要用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交流,不要指责埋怨,强制命令,迁就讨好,絮絮叨叨,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学会观察。与孩子交流时,要看孩子的情绪(脸色),态度反应,抓住沟通的最佳时机。

放下架子。要让孩子感受到平等与尊重,我们尽可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拉近距离。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求。要培养出有个性的孩子,就要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潜能方向发展,对于一些合理的需求和意愿尽量给予满足。

换位思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要常常对孩子进行所谓的“爱的呵斥”。

不拿自己孩子与别人比。这样比的结果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自尊心和自信心,起不到任何鼓励和鞭策的作用。当然,更不能揭短,伤自尊。

不把成绩看成孩子的唯一。好成绩不等于好孩子!当然,也不要对孩子呵护过度,服务过头,或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多陪孩子一起休闲活动,允许孩子适当地发泄。

营造温馨氛围。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表率,多给孩子一张笑脸。

温馨提示

家庭教育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众行为,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或扮演过一定的角色。然而,要对这一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概括却不容易。根据社会变迁的理论,作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正像家庭制度受着社会制度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一样,家庭教育也将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