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断地追求理想

不断地追求理想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克鲁岑从小就树立了当科学家的理想。后因为一场由接种天花疫苗引起的高烧错过了去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考试。这时,克鲁岑已在政府机构中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且娶妻生子。但出于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大学的渴望,他毅然辞去政府工作。他举家迁往斯德哥尔摩,当了一名职位低下的普通工作人员。1974年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次会议上他报告了他的这一发现。

1.1 克鲁岑:不断地追求理想

克鲁岑,荷兰人,1995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img3

保罗·克鲁岑1933年出生于荷兰,他父亲是个酒店招待,母亲在医院食堂工作。儿童时期,克鲁岑看了很多有关探索的书籍。克鲁岑从小就树立了当科学家的理想。后因为一场由接种天花疫苗引起的高烧错过了去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考试。于是就上了一所工程学校,经过4年的学习并服满兵役后,他在阿姆斯特丹开始了桥梁建筑师的工作。

1958年,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招收计算机编程人员。这时,克鲁岑已在政府机构中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且娶妻生子。但出于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大学的渴望,他毅然辞去政府工作。虽然没有计算机方面的经验,但还是得到了那个工作。他举家迁往斯德哥尔摩,当了一名职位低下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一边工作,一边旁听大学课程。后来获得了气象学硕士学位

1965年,也就是32岁时,他受邀协助建立一个臭氧层的电脑模型。这时他开始阅读相关文献,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臭氧层理论有些地方不太对劲儿。这些还需要更多的化学物质和反应来完善理论。作为一个毫无化学背景的人,他只能靠自学了。最终他的论文在1970年发表了,而且他的论文使他成为了第一个意识到地球上排放的氮氧化物会对臭氧层形成危害的人。

此后不久,他的兴趣又转向了氯化物对平流层的影响。当时有一篇马里奥·莫利纳和雪利·劳兰撰写的著名论文。他读后起先感到很失望,因为当时他也在考虑氯化物的问题,只是他此前还不知道氯氟烃是氯的一个来源。1974年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次会议上他报告了他的这一发现。当时有个记者在场,此后关于氯氟烃的事就变得妇孺皆知了。他做了平流层中氯元素存在形式的第一个模型,并计算出在某一高度它能破坏40%的臭氧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