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行培养的误区

品行培养的误区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决不能姑息孩子的任何细小错误行为,要坚决把孩子的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长期、精心的培养。由于对孩子的品行发展的忽视而酿成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警醒了,对于孩子品行的培养,千万不能忽视。

“树大自然直”

——忽视对孩子良好品德的早期培养有的家长对纠正孩子的不良品行和错误思想重视不够,觉得孩子年纪小,长大懂事后自然变好。其实这种“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的思想危害极为严重。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极大,模仿能力强,是父母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好时机。可是如果家长的教育不合理,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又不注意帮助孩子及时纠正,这将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如:年幼的孩子常常把一些小画书、小玩具之类的小东西拿回家,这些东西有的是别人送的或自己拣的,但有的是拿别人的。虽然孩子知识少,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家长如果对此不闻不问,不及时纠正,就会养成孩子拿别人东西的习惯。今天的小偷小摸行为很可能发展成明天的大偷大摸行为,常言说得好“小偷针,大偷金”。据对少管所在押少年犯的调查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时候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决不能姑息孩子的任何细小错误行为,要坚决把孩子的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家长要及时让孩子认识到拿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使孩子产生一种过失感、内疚感、羞耻感,认识到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孩子会逐渐明确好与坏、是与非的界限,提高自己的认识,克制自己的错误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长期、精心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重视孩子早期的品德教育,既要抓得早,又要抓得严;既要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又要让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逐渐掌握是非、善恶的标准。

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地逐个培养,也不能先培养这一方面后培养那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克服片面发展的思想,从体、智、德、美几方面综合培养,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孩子以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成才铺平道路。

由于对孩子的品行发展的忽视而酿成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警醒了,对于孩子品行的培养,千万不能忽视。

有这样一位家长,对孩子根本不管不问。当学校找到他告诉他孩子被拘留了,他竟然说:孩子进拘留所是对他的锻炼。抱着这种思想的家长对孩子极其不负责任,他们搓麻将、看黄色录像,从不管孩子,也不回避孩子。某校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班主任家访时发现他在地上睡觉,原来家长经常外出打麻将,根本不管孩子的生活。另外一位家长看黄色录像,从不回避孩子,结果家长违法,孩子也被拘留。

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有的父母是个体户,无暇顾及孩子,这些特殊的环境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重重地打上家庭的烙印。个体户整天忙着赚钱,很少关心孩子的成长。也许因为自己有钱,就给孩子买很多高档的玩具,给孩子雇保姆、请家教,但是这些都不能代替父母的关心和教育。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孩子就像是一块未曾雕刻的璞玉,如果你精雕细琢,他就会成为一件很美的艺术品。反之,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孩子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件人见人爱的“工艺品”。小的时候,父亲总是用小树苗打比方。孩子是树苗, 家长和 老师就是园丁,树苗在长成大树之前要经过许多次的修剪,不修剪或者修剪得不及时,就长不好,不能成材。育人和育树是同样的道理,人们不是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常常听有些家长说:“我认识的经理、董事长有的就是初中毕业,所以孩子不必要求那么高,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抱有这种观点的家长是目光短浅的,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将来的人没有充分的实力就会遭到淘汰。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三四岁的孩子懂得个啥!再大一点教育不是更好吗?”持这种观点的人比那些干脆不教育孩子的父母要好得多。但是,这也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从教育观点看,三四岁的孩子是教育开始的最佳年龄。我们不是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吗?!所以,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他刚刚懂事时就开始。特别是当孩子思想品德方面出现了某种不好的苗头时,要引起注意,他们的小脑瓜已经开始有复杂的思维活动了。如果“以恶小而为之”,原谅孩子,等“树大自然直”,让一种不好的思想和习惯在孩子身上积成恶习,这岂不是父母的过失?

“小皇帝”、“小太阳”的角色错位

现代家庭的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多的出现了“4+1”的家庭结构形式,即孩子的双亲、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加上一个宝贝的孩子。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容易滋生对孩子的溺爱,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形,社会上流行的把孩子称为“小皇帝”、“小太阳”,甚至“小祖宗”的现象,正反映了这种情况。在这种角色支配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容易使孩子变得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心、同情心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使孩子缺少自立、自理能力,形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

有一个男孩,由于三代单传,他的降生给全家带来了传宗接代的希望。两代人整天围着孩子转来转去。孩子5岁那年,把尿尿到碗里,让爷爷喝,爷爷就真的喝了下去,还说好喝,说童子尿能治病去火。上小学时,不是爷爷接,就是奶奶送。班里的同学都听他的,倒不是因为他学习好,是班干部,而是因为他有钱,谁跟他玩谁就有糖、有冰棍吃。老师在家长的再三请求下,放松了对孩子学业的要求。眼看就要初三毕业,学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了,但是,在一次偶然事件中他和同学发生了小小的摩擦,觉得受了委曲,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大打出手,使得对方致残,自己被送进了少管所。爷爷、奶奶急得住进了医院,爸爸气得一个劲跺脚,悔恨道:“全是你们惯坏的,现在没人管了。”妈妈整天哭哭啼啼没了主意。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许就曾发生在你们的周围。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父母对这棵独苗苗娇生惯养,溺爱娇纵。孩子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任其发展,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溺爱产生了一个个小皇帝,他们脾气暴躁,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一旦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便铤而走险,不抢即偷。马卡连柯说得好:“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爱子是人的天性,但作为父母要有理智、有目的地表达对孩子的爱,而不能只是沉溺于本能的爱。要选择适当的表达爱的方式,当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我们在塑造一件雕塑,将要完工时,发现雕塑不理想,我们可以弃之重塑一件新的作品,而对我们的子女的塑造只有一次。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对孩子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害。

事实上,孩子决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树大自然直”,认为不管孩子如今怎么样,长大了自然就会变好的。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从小一点一滴积累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如果不从小加以培养还待何时?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今天的幼苗只有进行不断地修理、培育,让他们在风雨中锻炼自己,明天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关心集体会影响学习

一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甚至反对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造成孩子自私自利,缺少集体观念。

孩子被选为班干部,这是老师、同学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在班里学习、表现的肯定。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向家长报喜。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不但没有笑容,而且很反感,认为当了班干部,班里会有很多事情落在孩子的肩上,会影响孩子学习的进步,于是对孩子讲:“咱不干那傻事,只要学习好什么都行。哪天我去找你们班主任,把你这个学习委员辞掉。”孩子迷惑不解,同学们都争着当班干部,父母为什么反对?再听父母讲当干部对学习不利,也没什么可辩解的了。持这种认识的家长并不少见。当选为班干部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不错的孩子,越是一些学习不错的孩子的家庭,就越怕当了干部影响孩子的学习,并向孩子灌输这种观点。

这反映了父母缺少集体观念,而父母的这种认识又影响到了孩子,其结果使孩子的集体观念淡薄,增强了利己心理,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产物。”人总是生活在集体里,个人与所在的集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独自生活。在如今的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人们总是在不断享受着集体或他人所给予的利益,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该懂得如何关心、爱护这个集体,并为它做贡献。对于儿童,我们要从小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为成为一个有益于集体、有益于社会的公民做准备。

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首先要培养孩子关心家庭这个集体。让孩子了解自己在家中的位置,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了解家庭生活的状况。我曾多次询问过510岁的儿童,你的父母在什么单位上班,做什么工作?1/3的孩子不知父母在什么单位工作,有1/2的孩子不知父母做什么工作。父母不向孩子介绍自己的情况,孩子怎能理解父母?一个家庭有日常的家庭劳动,如做饭、洗衣、搞卫生、购物,都需要家人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去做。要让孩子不断了解家庭生活,并尽自己应尽的义务,使他们首先关心家庭这个集体,关心父母。

要使孩子关心班集体、关心学校、理 老师、关心同学,可以通过经常和孩子谈话向孩子询问班集体、学校、同学的情况,指导孩子尽自己应尽的义务。比如,搞教室里的卫生、维护集体荣誉等。让孩子担任小组长、班干部是培养孩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培训管理能力的最好途径,要鼓励孩子干好课代表、小组长,班长等工作,并不断帮助他们解决担任职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使他们的工作能力不断加强,为班集体更好地开展工作。

要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教育与爱家庭、爱集体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儿童处在形象思维时期,一方面要通过对他们周围的事物的爱来逐步发展并体现出对祖国的爱。还要通过给孩子讲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讲我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讲这个时代人们的创造,国家的建设发展等,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品质。

随便向孩子许诺

为了使孩子听话,或者为了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家长总习惯于对孩子许愿,特别对三五岁的幼儿,用这个办法哄一哄,有时候还挺顶事。如孩子发脾气、不听话,妈妈就随口说:“你如果听话不闹,我明天给你买机关枪,或者买会叫的洋娃娃。”当孩子贪玩不好好学习时,爸爸就说:“你如果好好学习,考90分以上,就带你去××旅游。”等等。大人许了愿,如果真兑现还好,可是在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大人哄孩子的一个策略,说了并不实行。不知这些父母想过没有: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危害?

第一、大人对孩子说话不算数,会造成孩子对大人的不信任,影响大人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以后再对孩子说什么也就不灵了。我们应当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当大人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后,孩子是什么心情呢?他兴奋,期待着愿望的实现,并憧憬着实现后的美好。可是,当他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局时,会非常失望,非常难过。这样几次以后,大人的话就不再起作用了,他觉得反正说了也不算数,何必要相信你那一套呢!

第二、诱使孩子说假话。孩子总是把父母当做效仿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孩子从父母的欺骗行为中会逐渐体验到:对别人说话不一定都要兑现,有时是可以说假话的。

我认为,对孩子“许愿”并不是绝对不可以,但首先要看是否应该许,其次还要看是否能做到。一旦许了愿,就一定要履行诺言。

我国古代有个人叫曾子,一天他妻子要到市场上去,儿子也偏要跟着去,不让去就哭闹。母亲只好哄他说:“宝宝听话在家里等着我,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妻子从市上回来,曾子便立即去杀猪,他妻子连忙上前制止说:“你疯了,我是和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对孩子是不能这样的,现在你欺骗他,不就等于教他欺骗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将来就会不相信母亲,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说完,曾子就去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决不吃亏的思想

我们似乎都见过这样的场面,父亲很严肃地对孩子讲:“在外面跟别的孩子打架,你要是打赢了,回来后我奖励你,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如果是你打输了,吃了亏回来后我还要揍你!”有时候孩子在外面和伙伴一起玩,受了委曲,父亲对着孩子训斥道:“你为什么不打他,他比你个子还小,怎么就打不过他!”如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疼爱孩子,都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吃亏。

灌输给孩子不吃亏的思想,很容易使孩子斤斤计较,事事从个人利益出发。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时我们可以看到,总有个别孩子,他们不是置身游戏的快乐之中,而是在争比别人多玩几次,多享受几回,一旦没能达到自己的心愿就开始发脾气,和同伴们赌气。本来很愉快的游戏,闹得自己一肚子气。

灌输给孩子不吃亏的思想容易使孩子变得孤僻。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找不到同龄人的共同语言和游戏的伙伴,只有和其他家庭的子女才能实现“互惠”。儿童们最大的心理需求就是和同龄人在一起。同龄人有着平等的能力、智力,有共同语言,他们在一起很容易相互学到知识和智慧,从而带来各自的心理满足。儿童团体最排斥的是那些斤斤计较,不能给大家带来利益的孩子。因此,不吃亏的孩子,在集体中会受到排斥、孤立。他们只能独自呆在家里,感受孤独,也学不到同龄人的知识和智慧,显得比同龄人幼稚。

灌输给孩子不吃亏的思想,使孩子将来难以适应社会。一个人的价值可以用他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是我们这个社会所不提倡且人人反对的。人们往往不愿意与这种人协作,这种人也难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一席之地。

不知道家长是否意识到,让孩子以拳还拳,以牙还牙的同时,也使孩子失去了爱心。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顺利、时时处处都在爱的怀抱里,然而,有多少人想过,除了让孩子躺在家庭的温床上享受爱的温暖,还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呢?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要参与社会竞争,仅仅有父母之爱是不够的,是不能给他带来一生的幸福的。人生快乐同样离不开同伴的爱、集体的爱、社会的爱。所以爱永远是双向的,你要得到爱,必须自己要有爱心,随时准备向别人——父母、同学、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献出你无私的爱。而教孩子以拳还拳,以牙还牙,如何能培养出孩子的爱心呢?

一些幼儿教育专家曾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幼儿园里进行一组耐人寻味的心理测试。专家们问孩子:“你玩得好好的,有个小朋友突然打了你,你怎么办?”一个男孩脱口而出:“我拿鞭子抽他!”其他57.1%的孩子也都是同样的心态:我不能吃亏,我要报复!有些回答更让人心惊肉跳:“打他屁股”、“告警察抓走他”、“卡死他”、“勒死他”、“电死他”、“把他卖了”等等。

调查中还有一个题目是“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把外套借给她吗?”结果半数的小朋友都找出种种理由不愿意借。

事实就是这样让我们难以置信。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不能容忍别人,甚至对人有些残酷,这至少让我们警醒了。如果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仍然是这个样子,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孩子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尔虞我诈,人人自私残酷,没有爱、没有同情心、没有宽容、没有正义,不是同样的可悲吗?

要培养孩子乐于奉献、甘于奉献,关心他人的道德品质。过去是一母同胞弟兄多个,家庭中自然形成了兄弟姐妹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局面,养成了关心、照顾他人的品质。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幼时家中无人需要他们关照,而将来的社会,几乎全部由独生子女组成,要想让孩子融入社会,就要有意识地补上这堂“关怀”课。

错误对待孩子撒谎

孩子要和朋友去玩,妈妈交待“可以去,但是5点一定要回来”,然后送他出门。可是,5点了孩子却没有回来,超过了约定时间20分钟后,孩子才回到家。

有不少母亲会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责备孩子不守约定。

“说好5点回家,就应该准时回家!下次再不守约定就不准出去玩。”

“为什么不遵守约定,说好5点回来就要5点回来,老是说谎怎么成为有信用的人!

其实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仔细想想,“不可以不守约定”、“说谎不能成为有信用的人”,这不需要叮咛孩子也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一天到晚唠叨,如何健全亲子关系。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如何才能遵守约定,这才是父母应该提出建议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很清楚地知道“5点要回家”,可是玩过头就忘了。而迟归后母亲关于不守约定的斥责,并不能使孩子学到任何道理。应该提出建议让孩子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回家,这才是教育。

因此,当孩子比约定时间迟归,不要指责孩子不守约定。要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才能遵守约定,让孩子戴5点钟会鸣叫的手表出去玩,或说“五点钟妈妈去接你”也可以,或者告诉孩子:“下次去朋友家玩,如果约定的时间不能回来,要打电话跟妈妈说。”教孩子一些具体的方法。

提倡“人类皆兄弟、世界即和平”。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了不起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很有道理。人类若成为兄弟,就不会有战争,世界和平就可以实现了,这是极崇高的理想。问题是应该如何实现?提倡口号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然而再伟大的口号,没有具体实现的方法根本毫无意义。

教育孩子时,不断主张“要遵守约定”,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对孩子也没有说服力。实际指导可达成的具体方法,才是真正的教育。

日本演艺人员黑柳彻子有一部作品叫《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畅销书。这本书是小豆豆(黑柳彻子)回忆其小学时代的作品,其中有一个单元是“其实你是好孩子”。小豆豆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例如朝会进行时,会把两根小辫的尾端夹在腋下前进,或做一些滑稽的动作逗大家笑。老师总是板着脸大叫:“又是你”。

可是,校长先生却未责骂小豆豆,总是说:“其实你是个好孩子。”黑 女士因为校长先生的这句话而勇气大振,自信大增。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好孩子,并没有坏孩子的存在。以黑柳彻子的情况来说,调皮未必就是坏孩子,应该说是好孩子偶尔顽皮一下,假使孩子说谎,并不表示他就是坏孩子。

没有本来就爱说谎的孩子,只是好孩子偶尔撒撒谎、恶作剧一下。所以,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说谎而责骂他是坏孩子。好孩子的行为不一定完全都是好的,偶尔也会有说谎的坏行为。

最重要的是可否成为大多数行为是好行为的人。不要认为有恶行为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应该认为是好孩子偶尔说谎,并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这样,孩子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孩子也可以跟小豆豆一样增加自信。

另外还要提出的一点是,对于几乎不做坏事的孩子,总是赞美他“好孩子、乖孩子”也不太对。对孩子而言,常被称赞为好孩子,为了避免违背父母的期待,反而会增加许多压力。万一无法面对父母的期待,会有很大的挫折感,可能会成为说谎惯犯的危险性很大。所以,不要只关心孩子的性格与人品,要注意他的行为,当他有好的行为,不要总说“好孩子”,而要说“这个行为很好”。

孩子说谎时不要斥责他“说谎是不对的”,应该问他:

“你是好孩子,为什么偶尔会说谎?

那么孩子就会想:

“原来如此,我是好孩子,但是偶尔会说谎,这种不对的行为以后不要再做了。”

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

现在的家庭条件好多了,人们再也不会为吃穿发愁。应该说,孩子偷东西的事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我们又发现,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

从儿童心理学来分析,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是由两种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是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望,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东西,既好奇又想获得,而且企图马上获得。在私欲的引领下,他便悄悄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另一是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这是多刺激和神秘呀。偷东西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孩子幼年时,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因此,我们的家长要注意在这个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在对孩子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时,同样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光是没完没了的责备,要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激发他们的对抗与报复心理,或产生对自身的厌恶,从而失去自信心。我们要针对事情,而非人的本身。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又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对别人的关切之情。

父母应随时随地教育孩子有关整个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懂得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造成伤害。惟有如此,社会每个成员才可以享受平等、幸福的生活。

子浩的姨妈开了一个小超市,7岁的子浩经常到超市去玩。有一天,姨妈发现子浩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店里拿巧克力,这让她大吃一惊。开始她以为,孩子小,拿点就拿点吧。后来她发现子浩又拿笔、小刀和乒乓球,而且总是在环顾四周没人的情况下偷偷塞进口袋,等做完了这些,他还装得极为正经,俨然一个十足的小偷。姨妈觉得再不指出来会毁了孩子。一天,姨妈趁店里只有她和子浩两个人时,用很慈善的眼光看着他,将他抱在膝头。然后告诉他,她听说昨天有人从一个店里偷东西的事,她接着讲自己在五年级时,曾从店里偷过橡皮。她知道这是小偷行为,心里很害怕,这样做后,很长时间都觉得惭愧,有犯罪的感觉,所以认为这样做很不值得,不应该,以后便不再这样做了。子浩听得面红耳赤,他对姨妈说:“我知道错了。我下次再也不会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姨妈没有简单地指责、训斥或简单地对子浩进行说教,也没有使子浩感到自己的行为显示自己是一个坏人。他们一起探索了为什么不该偷东西,偷东西对社会利益与他人利益的损害。作为家长,我们要建立一个免于孩子偷窃的环境。

下面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

某个小学内发生了偷窃事件,当 时的 老师让班上的学生会干部留在教室,一个个询问是否偷窃。

结果查明,偷窃者是一个女孩子。于是,这个女孩子在众人面前被指为小偷。从那以后,她不但没有改过,反而步向仇视社会的人生。虽然不只是这次事件逼得她如此,但她已被烙上“我是坏孩子”的烙印。虽然钱找回来了,但是这种方法令人有搜查犯人的感觉。

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斥责或处罚,如上述之事例,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往后的人生被烙上烙印,一定要加以注意。这比找到钱更为重要。

常常听到父母的求助:

“孩子会从我的钱包偷钱,怎么办?

通常的回答是:

“家里不要放太多的钱,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让孩子不会想做坏事的环境。另外一点是不要去找“犯人”。

应该怎么做呢?举例来说,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短少了,是不是有小偷进来呢?妈妈很担心。”那么,偷钱的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已经发现了。接着,因为孩子的个性之故,可能会有如下两种不同的反应:其一是偷偷把钱放回去;另一是对母亲不严厉的态度感到放心,不肯还钱,甚至继续再偷。对待不同的反应,母亲的态度也必须不同。

如果还钱了,就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其实是我算错了,对不起。”用很高明的手法假装自己被骗。假如又偷钱,就说:“糟糕,钱又少了。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进来,下次钱再少,我要去叫警察了,你们说好不好?”这是不再原谅的信号。但是,事先要把情况告诉社区警察,然后请他一起到家里假装调查,并故意在孩子面前说:“下次再掉钱,就派很多人来,请马上联络。”

大致上如此施行之后,孩子就不敢再偷钱了。这些动作,对一个母亲而言,应该不是难事。绝对不要对孩子指名怀疑,或是当检查官找出“犯人”。只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已经发觉钱不见的事实,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就够了。

孩子缺乏孝敬观

有位小学生的家长在《解放日报》上撰文谈到:

有一次,我刚送走我的父亲,儿子便认真地对我说:“爸爸,莫把钱给爷爷,我们自己都没用的了。”看儿子那认真的样子,我的心都凉了半截:这就是我将来老有所靠的儿子吗?

“谁最关心你?谁对你最好?”我把儿子抱坐在大腿上,认真地问他。“爸爸妈妈呗!”“将来爸爸妈妈老了,挣不到钱了,你给不给爸爸妈妈钱用?”“当然要给!”“这就对了,爸爸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像我们关心你一样地关心、爱护我,辛辛苦苦地种地、挣钱,勒紧裤带送爸爸上学念书,现在他们都老了,我该不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该不该给他们钱用啊?”“该!”孩子虽然明白了这简单的道理,我的心中却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用无私的爱,养育出一个自私的儿。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却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吃;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令人堪忧。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是一个人能否关心他人的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进入社会,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才有可能对祖国忠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5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酷热难熬。东方某国一位12岁的瘦弱少年,正气喘吁吁地砍伐着粗大的树木。持续一个星期的卖命,他得到的报酬是5角钱。一接到这点血汗钱,这个孩子发疯似的奔下山去,冲进商店,举着这张被汗水浸透的纸币为妈妈买了一把篦子和一面镜子,接着走几十里山路向家赶去。当母亲知道这两样东西的来历时,心如刀割一般,看着身旁又黑又瘦的儿子,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滚落了下来……这位7岁丧父,受尽磨难,但却非常懂得孝顺的孩子,在50多年后,成了这个国家的第13任总统。

孩子的孝敬观需要父母的培养,怎样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呢?家教专家骆风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即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未成年的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家庭的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变成了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里逞能胡闹。

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自己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使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三,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不要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第四,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此事使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也因此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相处。

可见,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谓之吃“人民公社”,这就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因此,我们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节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享天伦之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还有一个看起来平常,但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淡化孩子的生日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就是“母难日”。在为孩子过生日的问题上,我们有些当父母的走入了误区:一年又一年,花那么多钱为孩子过生日,把孩子放在餐桌的首席上,供着、哄着。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日本孩子就称自己的生日为“母难日”,过生日时请母亲吃饭,向母亲鞠躬。因为自己出生之日,正是母亲最痛苦、最艰难的日子,也是父亲最担心、最紧张的日子。做了妈妈和爸爸的都有亲身体验。

其实,把生日称为“母难日”的说法,源于中国,在元代就有记载。现在重提“母难日”只不过是为了教育孩子孝敬父母,逐渐形成孝顺的观念。

孩子爱说脏话

有时在公共场所看到一些长得白白胖胖、漂漂亮亮的天真可爱的孩子,谁都会从心底里滋生出一股爱怜之情。如果孩子开口就是满嘴脏话的话,那马上就会使人感到惊讶和讨厌,真是徒有其表,不知孩子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教育的。所以家庭管教严厉的父母初次听到孩子说脏话,确实会大动肝火,为此会严厉责备孩子。但是,父母亲还需冷静下来,考虑该如何禁止孩子说脏话,切不可以同样的方式反骂孩子,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因为你们大人也在骂人嘛!其实3岁前的孩子突然间讲脏话或骂人,大多数是无意识的。他们根本还不明白这些脏话的真正含义,只不过是从小朋友或成人口中学来的,觉得好玩,现买现卖罢了。但父母应立即纠正,不能让孩子习以为常,否则大了再纠正就不容易了。

讲脏话的最早根源,与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长期对性的避讳和禁锢有关,与有关“性”的问题变得非常的神秘分不开。而且,脏话之所以成为脏话,也由于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不允许人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有关“性”方面的某些语言。讲脏话的人,不论其语言形式是怎么样的,其本质都是指向“性”,强迫他人听到这种“性”的语言,以此而达到羞辱对方的目的,获得自身心理上的满足。所以,讲脏话其实是对他人意念上的“性施淫”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

为了正确地教育说脏话的孩子,家长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孩子刚开始说脏话和骂人时,父母应先让孩子明白:从小学讲脏话,骂人是不好的;好孩子是从来不说脏话、不骂人的;小朋友之间说这些脏话是极不文明的,更不能到处乱说。

2.要阻止孩子与爱讲脏话和爱骂人的同伴来往,或当孩子与讲脏话、爱骂人的孩子一起玩时,可叫孩子讲:“骂人、讲下流话不是好孩子,我不和你玩了。”杜绝孩子受不良习气的影响,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成为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人。

3.同时,也不可否认,孩子讲脏话和爱骂人,有些是受自己父母亲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所致。有些父母由于自己文化素质不高,文明习惯差,在家动不动就责骂孩子,在公共汽车上不是与同车乘客吵架、谩骂,就是在市场上和售货员吵骂,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孩子在这种环境中生活长大,自然容易学会讲脏话和骂人,以致到后来满嘴脏话,使人听了不堪入耳,等大了想纠正也难了。为人父母要使孩子成为一个讲礼貌、讲文明、有教养的人,自己必须首先是一个讲礼貌、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在学前儿童身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幼儿的侵犯行为,如打人,骂人,用东西砸人,毁坏别人的物品等。对孩子这种行为若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制止,任其发展,等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一个骄横无礼、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的人,严重的还会出现反社会行为,对孩子本人、家庭及社会都极为有害。

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束手无策,不知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往往使用责备、打骂来教育孩子,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

儿童侵犯行为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幼儿的社会性模仿。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最富于模仿的生物,人是借助于模仿来学习他最早的功课的。”如在一个家庭中,若家庭成员间经常吵架、打架,父母也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一个居民区斗殴成风,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就极富侵略性、攻击性。另外,孩子接触到渲染暴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等)较多,也极易产生侵犯行为。

国外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96名幼儿分为四组,每组24人,男女各12人。让第一实验组的幼儿看人们真实的打架,让第二实验组的看打架的录像,让第三实验组的看描写打斗场面的连环画。第四组为控制组,什么也不看。然后将这4组的幼儿带到一个放有许多玩具的房间中去,并先让他们受到一些轻微的挫折。观察结果表明,第一和第二实验组中有88%的儿童对玩具施加破坏行为,以发泄其侵犯欲。第三实验组中有79%的儿童这样做。控制组中却极少。这说明儿童对侵犯行为模仿意识是多么的强烈,而且被模仿行为越是直接、形象、具体,模仿的比例与程度就越大。

二是幼儿的挫折感。所谓挫折感就是一个人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目的不能达到所产生的一种失败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曾著有《挫折与侵犯》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侵犯”假设。假设认为:“侵犯行为的发生,总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挫折感使孩子感到未遂自己心意、不痛快,就往往通过侵犯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这就是上面所举的那个例子中,为什么在让几组幼儿进入放玩具的房间,要先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的原因。这样能将幼儿的侵犯行为激发出来。

三是不正确的强化作用。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幼儿侵犯行为的结果对其侵犯行为的过程来说,是一种奖励性强化。如幼儿通过侵犯行为,达到了一定目的,满足了某些要求的话,那幼儿还会继续采用这种手段的。有的父母对与邻居孩子发生的纠纷中占上风的孩子得意地夸奖,这也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还有的孩子出人意料地骂出一句脏话,受到人们的注意,引起伙伴的模仿乃至大人的训斥,都会增强其自我表现欲。

要想纠正幼儿的侵犯行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们应做好表率作用,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文明礼貌的气氛。要切忌对孩子实行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孩子从父母处受到的委屈与压抑,极有可能通过侵犯行为发泄出来。要尽力控制大众传播媒介对孩子的影响。

其次,家长要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积极控制可能诱发孩子侵犯行为的多种因素,并向孩子灌输一些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好孩子”观念,让其认识到侵犯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再次,要训练孩子的受挫能力,尤其是心理上要经受得住挫折的打击。要学会将挫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压抑、转移、消除等方法加以解除。有什么不满,可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出来并加以解决。

最后,对孩子的侵犯行为要及时教育。用教育替代惩罚,可降低幼儿对侵犯行为的模仿,值得提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